第三版序

關燈
于一年中本書竟能刊至第三版,不免使著者又驚又喜了。

    在這版上,内容仍然如舊。

    但新來一事極有介紹的價值者:成浮萍先生看此書後居然肯去試驗世人所目為最荒唐的“内食法”。

    雖然算為失敗,但我們不能不佩服嘗試的勇氣,以視一班人對待新事掉頭不顧,僅會說“不可能,不可能”的武斷口氣者,真有天淵之别。

    他兩晝夜挨餓的痛苦,不但他得了内食法的經驗,而我也得了些參考的好材料。

    究竟,這個試驗不曾沒成績的,隻須逐漸緩緩來,初為半日不食,繼而延長一日,再進為日半、二日、二日半、三日等等,水料自然要用,且須多用。

    就生理說:人生七日水米一點不沾牙,恐就不能生活。

    我不知甘地廿一日怎樣的絕食法,但可斷定他決不能毫無一點物品入肚,不過飲些水料,或則比平常食少到極點就算了(容有機會寫信問他)。

    當人少食或絕食時其中應守許多條件中,其一,是不可出外運動。

    最好當埋頭看書或作文。

    困乏則睡。

    例如當我作本書時,一連用了四十餘日的工作。

    此期食物比平時當減三分之二,常常每日僅用一回晚餐。

    而我覺得精神不乏、肉體不困者,因為注意于著述,戶外運動又極少,遂緻所食雖微,不用費神于消化,而反能用全圖于思想,這是我的初步内食法的成功。

    至于成君則仆仆于道路,刻意遊玩,甚而打牌到夜晚一時回家,這些工作皆需要極多的養料,無怪餓不可耐至于要眠不得了。

     我由此記憶起一件故事來了!歐洲當中古時一班“理學家”要去試驗人類究竟有無含了獸性,他們就把一人禁在圍欄内絕食,此人初時尚能耐得去。

    及過數日後,饑渴交迫,不但變成為獸性,實則完全已成瘋狂了。

    這是一件極傻的試驗法,我極希望一班試驗内食法者不再去作這樣的傻法。

    生吞活剝是不能成功的,内食法的應用僅能緩緩做去,又須要在特别狀态之下——如用大腦力及使強意志時——又僅能在一定可能的時間——如每年或若幹年才行一次——然後才免如上歐洲理學家的舉例,把人類為犧牲品! 張競生記 民國十五年四月北京 可是,成君的試驗是可以參考的,故現轉錄于下(原文載在《世界日報副刊》): 内食法的鍛煉經驗 成浮萍 我自幼時的食量就很小,一日兩餐,淡淡即足,對于衛生論調中的:“食物不宜多,隻求潔淨,新鮮有味,即能得到精神的滿足,與身體極大的出息。

    ……”我很奉為金科玉律,并且也得着他的效力了。

     前些日由朋友處借來一冊張競生博士著的《美的人生觀》,讀之頗饒興味!唯特别注意就是:他的第一節——“美的衣食住”中飲食一項内的“内食法”……——當時頗激起我的興趣(最苦的是得不着他的《人生與藝術》一書,大概還沒出版!),去仿行這件有趣味的運動。

    無奈我的好奇心已然不可遏止,雖然沒有明白他的方法,我也要決計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