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鹹
關燈
小
中
大
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這位名叫丁的廚師因為非常熟悉牛的全身構造,故而剖牛之時動作娴熟,刀刃遊走于牛身上的空隙中,不需要用力斫砍。
他的刀雖然用了十九年,仍然鋒利得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的一樣。
恢恢,空間寬闊的樣子。
下聯說的晉殷浩的典故,出自《晉書&bull殷浩傳》,“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人也”,“識度清遠,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與叔父融俱好《老》《易》”。
初隐居不仕,後簡文帝時征為建武将軍、揚州刺史,并和桓溫抗衡。
後失敗,被廢為庶人。
“浩少與溫齊名,而每心競。
溫嘗問浩:‘君何如我?’浩曰:‘我與君周旋久,甯作我也。
’溫既以雄豪自許,每輕浩,浩不之憚也。
至是,溫語人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辄取之,故當出我下也。
’又謂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
’”桓溫和殷浩既是少年玩伴,也是競争對手。
“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辍,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
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殷浩雖然被廢黜,口無怨言,神情如常,但終日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個字。
“後溫将以浩為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
将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
永和十二年卒。
”後來桓溫打算讓殷浩擔任尚書令,派人送信給殷浩,他欣然應允。
打算寫回信,但他又擔心有什麼錯誤,糾結了很久,最終回了一封空白信函。
二人從此絕交。
咄咄,感歎聲。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得,《廣韻》“多則切”,入聲;咄,《廣韻》“當沒切”,入聲;達,《廣韻》“唐割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用“但得”“何須”相連,有流水對的意味;“恢恢存利刃”“咄咄達空函”都是狀中結構。
⑧彩鳳知音,樂典後夔(kuí)須九奏;金人守口,聖如尼父(fǔ)亦三緘:上聯出自《尚書&bull益稷》:“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
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讓。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間,鳥獸跄跄。
《箫韶》九成,鳳皇來儀。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庶尹允諧。
’”樂典,條舉樂譜的構造、組織、性質等并加以說明的書。
夔,相傳是舜時的樂官,《禮記&bull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夔始制樂,以賞諸侯”,鄭玄注“夔,舜時典樂者也”;又稱“後夔”,《文選&bull張衡<東京賦>》“伯夷起而相儀,後夔坐而為工”,薛綜注“後夔,舜臣,掌樂之官”。
舜做了《箫韶》之樂,百獸都跟着跳舞,直到奏了九阕之後,鳳凰才飛來。
下聯出自漢劉向《說苑&bull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
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安樂必戒,無行所悔。
勿謂何傷,其禍将長;勿謂何害,其禍将大;勿謂何殘,其禍将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
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綿綿不絕,将成網羅;青青不伐,将尋斧柯。
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争者。
人皆趨彼,我獨守此;衆人惑惑,我獨不從;内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
《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孔子到周地去,在太廟中見到了一座青銅人像,封口三重,後面還有很多銘文,告誡人們不要多言多事,孔子借此教導學生行事要敬慎。
尼父,對孔子的尊稱,孔子字仲尼,故稱。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彩鳳知音”對“金人守口”,皆為主謂結構。
“樂典後夔須九奏”“聖如尼父亦三緘”相對,然二者并不對仗:“樂典後夔須九奏”是主謂結構;“聖如尼父亦三緘”是一個讓步複句,表示即使聖如尼父也要三緘其口的含義,包含“聖如尼父”“亦三緘”兩個分句。
【譯文】 袍子和笏闆相對,鞋子和衣服相對。
單匹馬和一艘船相對。
琢磨和雕刻相對,刻劃和镌刻相對。
群星環繞北極星,太陽向西落下山。
漏卮漏出酒水和饞鼎不出茶汁相對。
杜若多長于江邊,都鹹常生在海外。
隻要是具備遊刃有餘的才華,何必每日空寫什麼咄咄怪事。
鳳凰懂得音律,在後夔演奏韶樂九阕之後才飛過來;銅人三緘其口,即使像孔子這麼聖明也要謹言慎行。
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這位名叫丁的廚師因為非常熟悉牛的全身構造,故而剖牛之時動作娴熟,刀刃遊走于牛身上的空隙中,不需要用力斫砍。
他的刀雖然用了十九年,仍然鋒利得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的一樣。
恢恢,空間寬闊的樣子。
下聯說的晉殷浩的典故,出自《晉書&bull殷浩傳》,“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人也”,“識度清遠,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與叔父融俱好《老》《易》”。
初隐居不仕,後簡文帝時征為建武将軍、揚州刺史,并和桓溫抗衡。
後失敗,被廢為庶人。
“浩少與溫齊名,而每心競。
溫嘗問浩:‘君何如我?’浩曰:‘我與君周旋久,甯作我也。
’溫既以雄豪自許,每輕浩,浩不之憚也。
至是,溫語人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辄取之,故當出我下也。
’又謂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
’”桓溫和殷浩既是少年玩伴,也是競争對手。
“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辍,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
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殷浩雖然被廢黜,口無怨言,神情如常,但終日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個字。
“後溫将以浩為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
将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
永和十二年卒。
”後來桓溫打算讓殷浩擔任尚書令,派人送信給殷浩,他欣然應允。
打算寫回信,但他又擔心有什麼錯誤,糾結了很久,最終回了一封空白信函。
二人從此絕交。
咄咄,感歎聲。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得,《廣韻》“多則切”,入聲;咄,《廣韻》“當沒切”,入聲;達,《廣韻》“唐割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用“但得”“何須”相連,有流水對的意味;“恢恢存利刃”“咄咄達空函”都是狀中結構。
⑧彩鳳知音,樂典後夔(kuí)須九奏;金人守口,聖如尼父(fǔ)亦三緘:上聯出自《尚書&bull益稷》:“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
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讓。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間,鳥獸跄跄。
《箫韶》九成,鳳皇來儀。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庶尹允諧。
’”樂典,條舉樂譜的構造、組織、性質等并加以說明的書。
夔,相傳是舜時的樂官,《禮記&bull樂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夔始制樂,以賞諸侯”,鄭玄注“夔,舜時典樂者也”;又稱“後夔”,《文選&bull張衡<東京賦>》“伯夷起而相儀,後夔坐而為工”,薛綜注“後夔,舜臣,掌樂之官”。
舜做了《箫韶》之樂,百獸都跟着跳舞,直到奏了九阕之後,鳳凰才飛來。
下聯出自漢劉向《說苑&bull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
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
安樂必戒,無行所悔。
勿謂何傷,其禍将長;勿謂何害,其禍将大;勿謂何殘,其禍将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
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綿綿不絕,将成網羅;青青不伐,将尋斧柯。
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争者。
人皆趨彼,我獨守此;衆人惑惑,我獨不從;内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
《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孔子到周地去,在太廟中見到了一座青銅人像,封口三重,後面還有很多銘文,告誡人們不要多言多事,孔子借此教導學生行事要敬慎。
尼父,對孔子的尊稱,孔子字仲尼,故稱。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彩鳳知音”對“金人守口”,皆為主謂結構。
“樂典後夔須九奏”“聖如尼父亦三緘”相對,然二者并不對仗:“樂典後夔須九奏”是主謂結構;“聖如尼父亦三緘”是一個讓步複句,表示即使聖如尼父也要三緘其口的含義,包含“聖如尼父”“亦三緘”兩個分句。
【譯文】 袍子和笏闆相對,鞋子和衣服相對。
單匹馬和一艘船相對。
琢磨和雕刻相對,刻劃和镌刻相對。
群星環繞北極星,太陽向西落下山。
漏卮漏出酒水和饞鼎不出茶汁相對。
杜若多長于江邊,都鹹常生在海外。
隻要是具備遊刃有餘的才華,何必每日空寫什麼咄咄怪事。
鳳凰懂得音律,在後夔演奏韶樂九阕之後才飛過來;銅人三緘其口,即使像孔子這麼聖明也要謹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