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軍令 第二十

關燈
[說明]本篇闡明了部隊各部的任務和行動部署,強調執行軍.紀和肅清内奸的重要性。

    所謂踵軍者①,去大軍百裡,期于會地,為三日熟食,前軍而行,為戰合之表。合表乃起,踵軍飨士,使為之戰勢,是謂趨戰者也②。

    興軍者,前踵軍而行,合表乃起,去大軍一倍其道,去踵軍百裡,期于會地,為六日熟食,使為戰備,分卒據要害。戰利則追北,按兵而趨之。踵軍遇有還者,誅之。所謂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勝也③。

    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為之職④,守要塞關梁而分居之。戰合表起,即皆會也。大軍為計日之食,起,戰具無不及也。令行而起,不如令者有誅。

    凡稱分塞者,四境之内,當興軍踵軍既行,則四境之民無得行者。奉王之命,授持符節,名為順職之吏。非順職之吏而行者,誅之。戰合表起,順職之吏乃行,用以相參⑤。故欲戰先安内也。

    注釋

    ①踵(zhǒng腫)軍——跟在興軍後面的作戰部隊。“踵軍”一詞另見于《六韬絕糧篇》,而且叙述其作用也與本篇相類似。

    ②趨戰——敵軍已進入陣地,而我去進攻,叫做趨戰,《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③四奇——這裡指部隊戰鬥編成分為興軍、分卒、踵軍、大軍。奇,指部隊各部分各自的戰鬥作用。

    ④豫——同預。

    ⑤相參——參謀軍事。

    譯文

    踵軍,離大部隊一百裡,按時到達集結地區,準備好三天的幹糧,先于大部隊出發,與大部隊約好戰鬥時間。戰鬥時間到了,踵軍就進行大會餐,進入臨戰态勢,這就是所說的趨戰了。

    興軍,先于踵軍而行,到了戰鬥時間就行動,離大部隊二百裡,距踵軍一百裡,如期到達集結地區,準備六天的幹糧。使他們為後續部隊做好戰備,同時分兵占領各有利地形。戰鬥勝利時就追擊逃敵,暫駐待機時則緊逼敵人。踵軍遇上逃回來的,就殺掉。這就是所說的各将統率的部隊按戰鬥編成分為四部分發揮各自效用的,就能勝利行軍作戰了。

    部隊有什伍的編制,有分有合,預先規定各自的任務,分别扼守要塞、關卡和橋梁。戰期到了,就都集結起來。大部隊按預定天數準備幹糧。出發時,各種戰具都必須帶齊。命令一下就出發,不按命令行動的就加以懲罰。

    凡是稱為要塞的地方,分布在四境之内,當興軍、踵軍行動之後,那麼四境之内的老百姓,就不能随便通行。遵奉國君的命令,持有所授符節,叫做執行特别使命的官吏。不是這種官吏而擅自通行的,就殺掉他。預定戰期到了,執行特别使命的官吏就出發,進行聯絡和參謀軍事。所以,要進行作戰必須得先安定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