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南京·“紅學大觀園”
關燈
小
中
大
南京是曹雪芹的第二故鄉。雪芹誕生在這個“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并在此度過了“錦衣纨袴之時,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所以,他的朋友、八旗詩人敦敏的贈詩中有“秦淮舊夢人猶在”、“秦淮風月憶繁華”等句。雍正五年底,曹家被查抄。次年,雪芹随家返回北京。晚年,他“著書黃葉村”,寫作《紅樓夢》,題曰《金陵十二钗》,“本名”為《石頭記》。衆所周知,“金陵”是南京的别稱,而“石頭城”則是南京的雅名,由此可見,南京與曹雪芹和《紅樓夢》的關系。《紅樓夢》中還特意點出甯國府、榮國府是在石頭城内的:“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甯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将大半條街占了。”
我創作的長篇小說《曹雪芹》也是以南京作為一處重要的典型環境的。記得在1985年,我們紅學界同仁還聯名發出呼籲,希望在南京江甯織造府遺址的大行宮籌建一座曹雪芹紀念館。但由于其地為南京的鬧市區,困難諸多,因此十多年過去了,仍舊是海市蜃樓。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紅學界人士不得不把視野拓寬,實事求是地選擇了館址。其實,曹雪芹家在南京的房地産并非隻有江甯織造府一處。據繼曹任江甯織造的隋赫德于雍正六年二月寫的《細查曹房地産及家人情形奏折》中雲:“細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處,共計四百八十三間,地八處,共十九頃零六十七畝,家人大小男女一百十四口。”
再看乾隆時與袁枚有過交往的裕端在《棗窗閑筆·後紅樓夢書後》中雲:“聞袁簡齋(枚)家随園,前屬隋(隋赫德)家者,隋家前即曹(曹雪芹)家故址,約在康熙年間。”這使我們得知,乾隆年間袁枚的随園的前身是曹雪芹家的曹織造園。陳诒绂的《金陵園墅志》中雲:“吳氏園,貴池吳次尾應箕寓金陵,嘗言烏龍潭為山水都居,不必造作,而自然風景,遂園于烏龍潭畔居焉。”又袁枚的《續同人集》中張堅贈袁枚的詩序中雲:“白門有随園,創自吳氏。”這進一步表明,當時的烏龍潭一角即為吳氏園,後易為曹園、隋園,到乾隆十三年為卸任江甯知縣袁枚購得,才易“隋”為“随”,營為随園一角。
至于随園與曹雪芹和《紅樓夢》的關系,曹雪芹家的姻親富察明義在《題<紅樓夢>》詩題下有注雲:“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甯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随園故址。”明義還在其《和随園自壽詩韻十首》之一中有句雲:“随園舊址即紅樓。”袁枚在《随園詩話》中也雲:“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即餘之随園也。”這個問題,目前紅學界雖然尚有争議,但對研究曹雪芹江南家世還是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鑒于南京烏龍潭東首為随園的前身——曹雪芹家園的一角,因此,1992年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南京市旅遊局和南京市烏龍潭公園管理處聯合在此豎立了一尊曹雪芹巨型石雕像。
近日,南京曹雪芹紀念館籌備處的嚴中同志來函告知,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和烏龍潭公園管理處再次聯手,決定在南京籌建“紅學大觀園”,内含南京曹雪芹紀念館和《紅樓夢》博物館。去年五月,南京曹雪芹紀念館籌備處正式成立,決定在烏龍潭南側龜山北麓建館(烏龍潭與我在《曹雪芹》一書中寫到的清涼山毗鄰),聞之喜不自勝。此一盛舉,得到了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領導的重視,在最近召開的南京市鼓樓區人代會上還被列為該區1996年建設奮鬥目标。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不足,工程頗難啟動。為此,籲請中央、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部門撥出一定經費,海内外有識之士慷慨解囊,共襄偉業,把這一功德無量的事情早日辦好,這對于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是有着重要意義的。
(原載《中國文化報》,1996年5月15日)
我創作的長篇小說《曹雪芹》也是以南京作為一處重要的典型環境的。記得在1985年,我們紅學界同仁還聯名發出呼籲,希望在南京江甯織造府遺址的大行宮籌建一座曹雪芹紀念館。但由于其地為南京的鬧市區,困難諸多,因此十多年過去了,仍舊是海市蜃樓。在這種情況下,江蘇紅學界人士不得不把視野拓寬,實事求是地選擇了館址。其實,曹雪芹家在南京的房地産并非隻有江甯織造府一處。據繼曹任江甯織造的隋赫德于雍正六年二月寫的《細查曹房地産及家人情形奏折》中雲:“細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處,共計四百八十三間,地八處,共十九頃零六十七畝,家人大小男女一百十四口。”
再看乾隆時與袁枚有過交往的裕端在《棗窗閑筆·後紅樓夢書後》中雲:“聞袁簡齋(枚)家随園,前屬隋(隋赫德)家者,隋家前即曹(曹雪芹)家故址,約在康熙年間。”這使我們得知,乾隆年間袁枚的随園的前身是曹雪芹家的曹織造園。陳诒绂的《金陵園墅志》中雲:“吳氏園,貴池吳次尾應箕寓金陵,嘗言烏龍潭為山水都居,不必造作,而自然風景,遂園于烏龍潭畔居焉。”又袁枚的《續同人集》中張堅贈袁枚的詩序中雲:“白門有随園,創自吳氏。”這進一步表明,當時的烏龍潭一角即為吳氏園,後易為曹園、隋園,到乾隆十三年為卸任江甯知縣袁枚購得,才易“隋”為“随”,營為随園一角。
至于随園與曹雪芹和《紅樓夢》的關系,曹雪芹家的姻親富察明義在《題<紅樓夢>》詩題下有注雲:“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甯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随園故址。”明義還在其《和随園自壽詩韻十首》之一中有句雲:“随園舊址即紅樓。”袁枚在《随園詩話》中也雲:“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即餘之随園也。”這個問題,目前紅學界雖然尚有争議,但對研究曹雪芹江南家世還是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鑒于南京烏龍潭東首為随園的前身——曹雪芹家園的一角,因此,1992年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南京市旅遊局和南京市烏龍潭公園管理處聯合在此豎立了一尊曹雪芹巨型石雕像。
近日,南京曹雪芹紀念館籌備處的嚴中同志來函告知,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和烏龍潭公園管理處再次聯手,決定在南京籌建“紅學大觀園”,内含南京曹雪芹紀念館和《紅樓夢》博物館。去年五月,南京曹雪芹紀念館籌備處正式成立,決定在烏龍潭南側龜山北麓建館(烏龍潭與我在《曹雪芹》一書中寫到的清涼山毗鄰),聞之喜不自勝。此一盛舉,得到了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領導的重視,在最近召開的南京市鼓樓區人代會上還被列為該區1996年建設奮鬥目标。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不足,工程頗難啟動。為此,籲請中央、江蘇省、南京市有關部門撥出一定經費,海内外有識之士慷慨解囊,共襄偉業,把這一功德無量的事情早日辦好,這對于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是有着重要意義的。
(原載《中國文化報》,199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