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殘經二

關燈
(原本出敦煌莫高窟,前半藏倫敦博物院,至“逐令出法,海雖至廣,不”止;後半藏巴黎圖書館。

    其末行适當兩紙騎縫處,後紙已脫,尚可辯認為“四法弟七”四字。

    )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一卷 開元十九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誕奉诏集賢院譯托化國主名号宗教第一 佛夷瑟德烏盧诜者(本國音也)。

    譯雲光明使者。

    又号具智法王。

    亦謂摩尼光佛。

    即我光明大慧無上醫王應化法身之異号也。

    當欲出世。

    二耀降靈。

    分光三體。

    大慈愍故。

    應敵魔軍。

    親受明尊。

    清淨教命。

    然後化誕。

    故雲光明使者。

    精真洞慧。

    堅疑克辯。

    故曰具智法王。

    虛應靈聖。

    覺觀究竟。

    故号摩尼光佛。

    光明所以徹内外。

    大慧所以極人天。

    無上所以位高尊。

    王所以布法藥。

    則老君托孕。

    太陽流其晶。

    釋迦受胎。

    日輪葉其禽。

    資靈本本。

    三聖亦何殊。

    成性存存。

    一貫皆悟道。

    按彼波斯婆毗長曆。

    自開辟初有十二辰。

    掌分年代。

    至第十一辰。

    名讷。

    管代二百廿七年。

    釋迦出現。

    至第十二辰。

    名魔謝。

    管代五百廿七年。

    摩尼光佛誕蘇鄰國跋帝王宮。

    金薩健種夫人滿豔之所生也。

    婆毗長曆。

    當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月八日而生。

    泯然懸合矣。

    至若資禀天符而受胎。

    齋戒嚴潔而懷孕者。

    本清淨也。

    自胸前化誕。

    卓世殊倫。

    神驗九征。

    靈瑞五應者。

    生非凡也。

    又以三願四寂五真八種無畏。

    衆德圓備。

    其可勝言。

    自天及人。

    拔苦與樂。

    德而論矣。

    若不然者。

    曷有身誕王宮。

    神凝道慧。

    明宗真本。

    智謀特正。

    體質孤秀。

    量包乾坤。

    識洞日月。

    開兩元大義。

    示自性各殊。

    演三際深文。

    辯因緣瓦(疑互)合。

    誅耶祐正。

    激濁揚清。

    其詞簡。

    其理直。

    其行正。

    其證真。

    六十年内。

    開示方便。

    感四聖以為威力。

    騰七部以作舟航。

    應三宮而建三尊。

    法五明而列五級。

    妙門殊特。

    福被存亡也。

    按《摩诃摩耶經》雲。

    佛滅度後一千三百年。

    袈裟變白。

    不受染色。

    《觀佛三昧海經》雲。

    摩尼光佛出現世時。

    常施光明。

    以作佛事。

    《老子化胡經》雲。

    我乘自然光明道氣。

    飛入西那玉界蘇鄰國中。

    示為太子。

    舍家入道。

    号曰摩尼。

    轉大法輪。

    說經戒律定慧等法。

    乃至三際及二宗門。

    上從明界。

    下及幽塗。

    所有衆生。

    皆由此度。

    摩尼之後。

    年垂五九。

    我法當盛者。

    五九四十五。

    四百五十年。

    教合傳于中國。

    至晉太始二年正月四日。

    乃息化身。

    還歸真寂。

    教流諸國。

    接化蒼生。

    從晉太始至今開(開下當有元字)十九歲。

    計四百六十年。

    證記合同。

    聖迹照著。

    教闡明宗。

    用除暗惑。

    法開兩性。

    分别為門。

    故釋經雲。

    若人舍分别。

    是則滅諸法。

    如有修行人。

    不應共其住。

    又雲。

    鳥歸虛空。

    獸歸林薮。

    義歸分别。

    道歸涅槃。

    不核宗本。

    将何歸趣。

    行門真實。

    果證三宮。

    性離無明。

    名為一相。

    今此教中。

    是稱解脫。

    略舉微分。

    以表進修。

    梵本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