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學校制度及實施
關燈
小
中
大
質尚敏之兒童,亦有投考的資格。
學習年數以四年為限。
學科凡九:一、修身,二、讀經講經,三、中國文學,四、算術,五、中國曆史,六、地理,七、格緻,八、圖畫,九、體操。
此外視地方情形,可加授手工、商業、農業等科目為随意科。
修身教材以《四書》為主,經學教材以《詩經》、《易經》及《儀禮》的《喪服經傳》為必讀之書。
凡兒童讀經,每日約讀一百二十字,每年應讀二萬八千八百字。
總計四年應讀十一萬五千二百字。
仍以古詩歌代替音樂科,不過詩歌字句可選讀較長的——五七言均可。
第十四表《奏定學堂章程》高等小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此項學堂的設立,以州縣為原則,但巨大村鎮,能籌款多設更佳。
兒童在此項學堂畢業,已可取得出身的資格,故入學肄業時須令貼補學費。
五中學堂 兒童由高等小學升入中學,已到教育的第二階段了。
此項學堂,以“施較深之普通教育,俾畢業後不仕者從事于各項實業,進取者升入高等專門學堂,均有根柢”為宗旨。
學程以五年畢業,其學科凡有十二;一、修身,二、讀經講經,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曆史,六、地理,七、算學,八、博物,九、物理及化學,十、法制及理财,十一、圖畫,十二、體操。
修身教材,摘講陳宏謀《五種遺規》:一、《養正遺規》,二、《訓俗遺規》,三、《教女遺規》,四、《從政遺規》,五、《在官法戒錄》;經學教材,以《詩經》、《易經》及《儀禮》之一篇(《喪服經傳》)為必讀之書。
音樂仍以古詩歌替代。
此項學堂,以府立為原則,如各州縣皆能設立一所更善。
每堂學生名額以四百人以下三百人以上為合格,但于經費充裕學舍宏敞者可增至六百人。
六高等學堂 高等學堂以“教大學預備科”為宗旨,每日功課六點鐘,三年畢業。
其學科分為三類:以預備升入經學科、政法科、文學科及商科等大學者為第一類;以預備升入格緻科、工科、農科等大學者為第二類;以預備升入醫科大學者為第三類。
第一類的學科凡有十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意,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曆史,六、地理,七、辨學,八、法學,九、理财學,十、體操。
第二類的學科,凡有十一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意,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算學,六、物理,七、化學,八、地質,九、礦物,十、圖畫,十一、體操。
第三類的學科,凡有十一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義,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拉丁語,六、算學,七、物理,八、化學,九、動物,十、植物,十一、體操。
到了第三年,另外設有選科及随意科,凡三類學生皆可加習。
第十五表《奏定學堂章程》中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此項學堂以各省城設立一所為原則,由中學堂畢業生升入。
升入以後,修滿三年,考試及格即可升入分科大學。
但此時學堂初辦,尚無合格人才升入大學肄業,所以在京師大學内先設預備科,與各省高等學堂同一性質。
七大學堂 由高等學堂或大學預備科畢業了,再進一步,則為大學堂。
大學堂以“謹遵谕旨,端正趨向,造就通材”為宗旨,内中分立八科,又稱分科大學堂。
學堂設立在京師者須八科全備,設立在外省者不必全備,但至少須置三科,方許設立。
各分科大學修業年限,除政治科及醫科中的醫學門各須四年外,其餘各科各門均以三年為限。
茲将八科各門的學科分列于下: (一)經學科大學。
此科大學分十一門,理學一并附在裡面。
一、《周易》學門,二、《尚書》學門,三、《毛詩》學門,四、《春秋》、《左傳》學門,五、《春秋三傳》學門,六、《周禮》學門,七、《儀禮》學門,八、《禮記》學門,九、《論語》學門,十、《孟子》學門,十一、理學門。
以上各門,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二)政治科大學。
此科大學,隻分二門:一、政治門,二、法律門,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三)文學科大學。
此科大學,共分九門:一、中國史學門,二、萬國史學門,三、中外地理學門,四、中國文學門,五、英國文學門,六、法國文學門,七、俄國文學門,八、德國文學門,九、日本文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北洋大學堂畢業文憑 (四)醫科大學。
此科大學隻分二門:一、醫學門,二、藥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此項醫學與近日醫科大學專攻西醫者不同,凡内科、外科、婦科、兒科皆參考中國至精的醫書,方能适合本國人的體質及生活,其餘各科當擇譯外國善本教授。
(五)格緻科大學。
此科分六門:一、算學門,二、星學門,三、物理學門,四、化學門,五、動植物學門,六、地質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六)農科大學。
此科分四門:一、農學門,二、農藝化學門,三、林學門,四、獸醫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凡農學各門,皆以實驗為主,故講堂功課較他科為少。
(七)工科大學。
此科分九門:一、土木工學門,二、機器工學門,三、造船學門,四、造兵器學門,五、電氣工學門,六、建築學門,七、應用化學門,八、火藥學門,九、采礦及冶金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八)商科大學。
此科分三門:一、銀行及保險學門,二、貿易及販運學門,三、關稅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以上各科大學中,每門課程又分三類——主課、輔助課及随意科。
每門以本門研究法為主課,以與此門相關之學為輔助課。
例如經學科的《周易》學門,主課為“周易研究法”,輔助課為“《爾雅》學”,“《說文》學”一類的材料。
随意科則不拘科門,性質極其寬泛。
各科學生到畢業時,均須自著論說一篇,與畢業課藝,一律繕呈學堂當局,作為畢業成績的參考。
但工科大學學生除呈驗畢業課藝及自著論說外,還要制一計劃圖稿。
八通儒院 最高學府為通儒院,須有分科大學畢業的資格,或學力與此相等者,方能升入肄業。
此院不單獨設立,即設立在京師大學堂内,其宗旨與大學堂相同。
學生入院,隻在齋舍研究,随時向教員請業問難,沒有講堂功課。
但每到年終,須呈驗平日所研究的情形及成績于分科大學監督,以備考核。
規定研究期限為五年,其畢業程度以“能發明新理,著有成績,能制造新器,足資利用”為标準。
院内不收學費,如有學生為研究學術,必須親至某地方考察時,經大學會議議決,尚可酌量支給旅費。
第三節師範教育 一緒言 中國近代之有師範教育,始于南洋公學。
該學創辦于光緒二十三年,四院中首先設立師範一院,即近代師範教育的開始;但此不過為局部的設施。
在這幾年,梁啟超在上海刊行《時務報》。
亦極力鼓吹師範教育,但尚未經政府采納。
直到光緒二十八年,張百熙的《欽定學堂章程》,始正式規定師範教育系統,但不過附設于直系各學堂内,尚未成為獨立的組織。
至本章程,才把師範教育劃開,使自成系統,獨立起來。
獨立的師範教育,分優、初兩級:優級略高于高等學堂,初級略高于普通中學堂。
每級内部各分設數種學堂,比較普通高等、中等學堂的辦法複雜,此次章程,要以此處為較完善。
初級師範除私立,優級師範除加習科外,一律不收學費。
畢業以後,各有效力于教育的義務,其服務年限與地點各不一緻。
茲将各級的宗旨、入學的資格、各科課程、修業期限及畢業後之義務,逐一分述于下。
二初級師範學堂 福建師範學堂舊址 此為師範教育的第一級,招收高等小學堂畢業生來堂肄業,以“派充高
學習年數以四年為限。
學科凡九:一、修身,二、讀經講經,三、中國文學,四、算術,五、中國曆史,六、地理,七、格緻,八、圖畫,九、體操。
此外視地方情形,可加授手工、商業、農業等科目為随意科。
修身教材以《四書》為主,經學教材以《詩經》、《易經》及《儀禮》的《喪服經傳》為必讀之書。
凡兒童讀經,每日約讀一百二十字,每年應讀二萬八千八百字。
總計四年應讀十一萬五千二百字。
仍以古詩歌代替音樂科,不過詩歌字句可選讀較長的——五七言均可。
第十四表《奏定學堂章程》高等小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此項學堂的設立,以州縣為原則,但巨大村鎮,能籌款多設更佳。
兒童在此項學堂畢業,已可取得出身的資格,故入學肄業時須令貼補學費。
五中學堂 兒童由高等小學升入中學,已到教育的第二階段了。
此項學堂,以“施較深之普通教育,俾畢業後不仕者從事于各項實業,進取者升入高等專門學堂,均有根柢”為宗旨。
學程以五年畢業,其學科凡有十二;一、修身,二、讀經講經,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曆史,六、地理,七、算學,八、博物,九、物理及化學,十、法制及理财,十一、圖畫,十二、體操。
修身教材,摘講陳宏謀《五種遺規》:一、《養正遺規》,二、《訓俗遺規》,三、《教女遺規》,四、《從政遺規》,五、《在官法戒錄》;經學教材,以《詩經》、《易經》及《儀禮》之一篇(《喪服經傳》)為必讀之書。
音樂仍以古詩歌替代。
此項學堂,以府立為原則,如各州縣皆能設立一所更善。
每堂學生名額以四百人以下三百人以上為合格,但于經費充裕學舍宏敞者可增至六百人。
六高等學堂 高等學堂以“教大學預備科”為宗旨,每日功課六點鐘,三年畢業。
其學科分為三類:以預備升入經學科、政法科、文學科及商科等大學者為第一類;以預備升入格緻科、工科、農科等大學者為第二類;以預備升入醫科大學者為第三類。
第一類的學科凡有十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意,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曆史,六、地理,七、辨學,八、法學,九、理财學,十、體操。
第二類的學科,凡有十一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意,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算學,六、物理,七、化學,八、地質,九、礦物,十、圖畫,十一、體操。
第三類的學科,凡有十一目:一、人倫道德,二、經學大義,三、中國文學,四、外國語,五、拉丁語,六、算學,七、物理,八、化學,九、動物,十、植物,十一、體操。
到了第三年,另外設有選科及随意科,凡三類學生皆可加習。
第十五表《奏定學堂章程》中學堂必修科課程表 此項學堂以各省城設立一所為原則,由中學堂畢業生升入。
升入以後,修滿三年,考試及格即可升入分科大學。
但此時學堂初辦,尚無合格人才升入大學肄業,所以在京師大學内先設預備科,與各省高等學堂同一性質。
七大學堂 由高等學堂或大學預備科畢業了,再進一步,則為大學堂。
大學堂以“謹遵谕旨,端正趨向,造就通材”為宗旨,内中分立八科,又稱分科大學堂。
學堂設立在京師者須八科全備,設立在外省者不必全備,但至少須置三科,方許設立。
各分科大學修業年限,除政治科及醫科中的醫學門各須四年外,其餘各科各門均以三年為限。
茲将八科各門的學科分列于下: (一)經學科大學。
此科大學分十一門,理學一并附在裡面。
一、《周易》學門,二、《尚書》學門,三、《毛詩》學門,四、《春秋》、《左傳》學門,五、《春秋三傳》學門,六、《周禮》學門,七、《儀禮》學門,八、《禮記》學門,九、《論語》學門,十、《孟子》學門,十一、理學門。
以上各門,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二)政治科大學。
此科大學,隻分二門:一、政治門,二、法律門,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三)文學科大學。
此科大學,共分九門:一、中國史學門,二、萬國史學門,三、中外地理學門,四、中國文學門,五、英國文學門,六、法國文學門,七、俄國文學門,八、德國文學門,九、日本文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北洋大學堂畢業文憑 (四)醫科大學。
此科大學隻分二門:一、醫學門,二、藥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此項醫學與近日醫科大學專攻西醫者不同,凡内科、外科、婦科、兒科皆參考中國至精的醫書,方能适合本國人的體質及生活,其餘各科當擇譯外國善本教授。
(五)格緻科大學。
此科分六門:一、算學門,二、星學門,三、物理學門,四、化學門,五、動植物學門,六、地質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六)農科大學。
此科分四門:一、農學門,二、農藝化學門,三、林學門,四、獸醫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凡農學各門,皆以實驗為主,故講堂功課較他科為少。
(七)工科大學。
此科分九門:一、土木工學門,二、機器工學門,三、造船學門,四、造兵器學門,五、電氣工學門,六、建築學門,七、應用化學門,八、火藥學門,九、采礦及冶金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八)商科大學。
此科分三門:一、銀行及保險學門,二、貿易及販運學門,三、關稅學門。
由學生各自專習一門。
以上各科大學中,每門課程又分三類——主課、輔助課及随意科。
每門以本門研究法為主課,以與此門相關之學為輔助課。
例如經學科的《周易》學門,主課為“周易研究法”,輔助課為“《爾雅》學”,“《說文》學”一類的材料。
随意科則不拘科門,性質極其寬泛。
各科學生到畢業時,均須自著論說一篇,與畢業課藝,一律繕呈學堂當局,作為畢業成績的參考。
但工科大學學生除呈驗畢業課藝及自著論說外,還要制一計劃圖稿。
八通儒院 最高學府為通儒院,須有分科大學畢業的資格,或學力與此相等者,方能升入肄業。
此院不單獨設立,即設立在京師大學堂内,其宗旨與大學堂相同。
學生入院,隻在齋舍研究,随時向教員請業問難,沒有講堂功課。
但每到年終,須呈驗平日所研究的情形及成績于分科大學監督,以備考核。
規定研究期限為五年,其畢業程度以“能發明新理,著有成績,能制造新器,足資利用”為标準。
院内不收學費,如有學生為研究學術,必須親至某地方考察時,經大學會議議決,尚可酌量支給旅費。
第三節師範教育 一緒言 中國近代之有師範教育,始于南洋公學。
該學創辦于光緒二十三年,四院中首先設立師範一院,即近代師範教育的開始;但此不過為局部的設施。
在這幾年,梁啟超在上海刊行《時務報》。
亦極力鼓吹師範教育,但尚未經政府采納。
直到光緒二十八年,張百熙的《欽定學堂章程》,始正式規定師範教育系統,但不過附設于直系各學堂内,尚未成為獨立的組織。
至本章程,才把師範教育劃開,使自成系統,獨立起來。
獨立的師範教育,分優、初兩級:優級略高于高等學堂,初級略高于普通中學堂。
每級内部各分設數種學堂,比較普通高等、中等學堂的辦法複雜,此次章程,要以此處為較完善。
初級師範除私立,優級師範除加習科外,一律不收學費。
畢業以後,各有效力于教育的義務,其服務年限與地點各不一緻。
茲将各級的宗旨、入學的資格、各科課程、修業期限及畢業後之義務,逐一分述于下。
二初級師範學堂 福建師範學堂舊址 此為師範教育的第一級,招收高等小學堂畢業生來堂肄業,以“派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