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向書本學習還是從生活提煉

關燈
是農民,又不曾久居鄉村,深入于農民生活,不曾有過和農民一緻的情緒,那就不會深切地了解這心情,也自然不會深切地懂得傳達這心情的作品,更不必說寫作了。

     中國民間所傳的《插秧歌》《打麥謠》等等,我想,大概也是屬于這一類的吧。

    至于習見于書冊,傳播于口頭的,卻并非真正農民的作品,為了使大家對生活有進一步的認識,這裡且再舉一個例子在下面: 割麥插禾, 泥深沒駝。

     新婦饷飯拾取螺, 婦家煮糜奉阿婆。

     ——邵長蘅:《禽言》 這一首和前面所舉的稍有不同的地方,因為這裡刻畫的并不是作者直接的經驗,卻不過是知識分子代替農民立言,虛拟多于實感,頗近于所謂田園詩人的作品,是文化發達了的農業社會裡的産物了。

     到了商業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起了變動,文章自然也不能再保持舊有的内容。

    一個西班牙人率直地唱出了他的希望: 我有點兒金,有點兒銀, 有幾條海船在海裡, 有一個漂亮的老婆; 我還能再要什麼呢? ——西班牙民歌 生活永遠是變動的。

    就社會的性質說,文章的反映已經有了這樣不同的風貌,再進一步,即使是性質相同,對象相同的作品,隻要時間和空際有差别,那所表現出來的姿态,也還是并不一緻的。

    就以戀愛為題材的作品來看吧,下面是歌德筆底的人物: 今朝她的面容深深刺入我的靈魂。

    我看見她單獨一人在那裡,她默默不語。

    她呆呆不動彈地審視着我。

    在她面上我不再看見美的魅力和才的火焰——這些已消滅了。

    但我被一種更動人的表情所動——這表情就是一種最深的同情和最柔婉的憐憫。

    為什麼我不敢投身在她的腳下呢?為什麼我不敢把她抱在臂中,回報她無數的吻呢?她求鋼琴來解救她,以低抑而甜美的聲音應和着優美的音樂。

    她的雙唇從來沒有顯得如此動人;它們隻消微微啟露,使它們可以吸收樂器裡發出的和諧的音調,就從她的口裡折回極美的震動。

    啊!誰能表白我的感情呢?我完全被克服了,于是屈了身,發出這個誓言:安琪兒所守着的美唇啊,我永不願以一吻來污渎你們的純潔。

    ……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婉轉,順柔,纏綿,我們從《少年維特之煩惱》裡所得到的感覺:是溫柔的,這正是哥兒小姐們愛弄的玩意兒。

    然而,當愛神鼓起翼子,飛到流浪的吉普賽人的隊伍裡時,他也不能不受到生活的洗煉,改變原來的樣子了。

    這裡有的是闊大的氣息,強烈的情緒,是一切,是絕不能發生在紅樓繡閣、公館别墅裡的: ……第二天傍晚,我們圍坐在營火旁邊,佐拔兒來了。

    他似乎在想什麼,他的面貌瘦得多了,他的眼睛注視在地上,周圍各有一道黑圈。

    他并不看我們一眼,隻是說:“夥伴們,聽我說。

    這晚上我把我的心搜檢了一遍,我在那裡面再找不出一塊地方來容留我的昔日的自由了。

    娜達一個人盤踞在我的心裡,再沒有别的東西。

    她來了,這位美麗的娜達,她微笑着好比一個皇後。

    她愛她的自由比她更愛我,然而,我呢,我愛她卻比我更愛我的自由,所以我決定拜倒在她的腳下。

    她吩咐我這樣做,使你們大家可以看見我這個不怕一切的洛伊可·佐拔兒,平日像兀鷹玩弄鴨子一般地玩弄婦女的人,現在居然屈服在她的愛力之下做她的奴隸了。

    但從此以後她就做我的妻子,用她的接吻和擁抱來撫愛我,使我不再唱歌給你們聽,也不痛惜我的自由的喪失!娜達,我沒有說錯嗎?”——他擡起眼睛,憂愁地望着她。

    她不回答一句話,隻用力點了點頭,用手指着她的腳。

    …… “好罷!”娜達對佐拔兒說。

     “啊,你不要這樣忙。

    時間還多着呢。

    總之,今天夠你榮耀就是了!”佐拔兒笑起來,他的笑聲就和鋼鐵撞擊的聲音差不多。

     “夥伴們,這故事的原原本本我都說出來了,我還有别的什麼辦法呢?我想,我應該看看娜達的心是否果真這樣地硬。

    我現在就要來看了。

    ——親愛的夥伴們,原諒我!” 我們還不曾明白佐拔兒的意思,便看見娜達已經倒在地上了,她的心窩裡刺着佐拔兒的彎刀,隻剩了刀柄在外面。

    我們癡立不動像癱了一樣。

     娜達自己把刀從心窩裡拔出來,擲在一邊,把她的黑發塞一縷在傷口裡,微笑了一下,高聲朗朗說:“洛伊可,永别了。

    我早知道你會這樣做的!”——她說了這些話就死了。

     …… “啊!我的驕傲的皇後,我要拜倒在你的腳下了!”他,這個佐拔兒高聲叫着,他的叫聲響徹了草原。

    他伏倒在地上,把他的嘴唇緊緊地壓着死了的娜達的腳。

    他躺着不動,仿佛也死去了一般。

    …… ——高爾基:《馬加爾·周達》 試問:這樣的故事是一個生活于軟綿綿的環境中的作家所能寫得出來的麼? 同樣地,時間的距離也足以使生活發生變化,因而使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