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拟古運動的發生
關燈
小
中
大
散。
解纜忽以遙,川光夕淩亂。
像《懷沈子》:“沈生南國去,别我獨凄然。
落日清江樹,歸人何處船?”像《十四夜》:“水際浮雲起,孤城日暮陰。
萬山秋葉下,獨坐一燈深。
”都很澹遠,有盛唐風趣。
他和空同,嘗因論詩,互相牴牾。
薛君采詩雲:“俊逸終憐何大複,粗豪不解李空同。
”申何抑李,此可為一例。
徐祯卿(1479~1511)詩初沉酣六朝。
散華流豔,所作像“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嘗盛傳于世。
見空同後,遂悔其少作,一以漢、魏、盛唐為宗[4],但仍未脫婉麗的風格。
像“行人獨立宮牆外,又見空園落杏花。
”(《楚中春思》)“忽見黃花倍惆怅,故園明日又重陽。
”(《濟上作》)邊貢字廷實,曆城人(1476~1532)。
弘治丙辰進士。
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有《華泉集》[5]。
他名不逮何、李,所作卻清圓有遠緻。
像“征馬帶落日,出門君已遙。
層城不隔夢,夜夜盧溝橋。
……臨歧莫動殊方感,餘亦東西南北人。
”(《送馬欹湖》)康海、王九思詩[6],多率直之作。
他們是慣于作曲的,于詩當然不能出色當行。
王廷相[7]字子衡,儀封人(1474~1544)。
弘治壬戌進士。
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禦史,有《家藏》、《内台》二集。
錢謙益謂他“古詩才情可觀,而摹拟失真”。
這話正中僞拟古的作家之病。
像“有芃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者愈。
”(《蕲民謠》)正可證其言。
但像他的短詩: 一琴幾上閑,數竹窗外碧。
簾戶阒無人,春風自吹入。
其作風卻又迥然不同。
朱應登字升之,寶應人(1477~1526)。
官雲南提學副使,升布政司右參政。
有《淩溪集》[8]。
顧璘字華玉,南京人(1476~1545),官南京刑部尚書,有《息園》、《浮湘》、《歸田》諸集[9]。
陳沂有《遂初齋》、《拘虛館》二集(1469~1538)。
鄭善夫字繼之,閩人,官南京吏部郎中(1485~1523)。
有《少谷山人集》[10]。
他們并各有不同的作風,而皆依附何、李為重。
究其實,未必都是走同一條道路。
像顧磷的《簡陳宋卿》:“頗怪陳無己,尋詩日閉門。
空庭疏系馬,細雨負清尊。
……不嫌官合冷,燒燭對黃昏。
”卻頗有江西詩派的氣味。
鄭善夫的詩,雖刻意學杜,而短詩像“鹧鸪啼上桄榔樹,一寸鄉心萬裡長”(《送人之郁林》),卻也自有其特殊的作風。
二 沈周 選自《吳郡名賢圖傳贊》 成化到正德間的許多吳中詩人,其作風别成一派,不受何、李的影響。
他們以抒寫性情為第一義,每傷绮靡,亦時雜凡俗語,卻處處見出他們的天真來。
在群趨于虛僞的拟古運動之際而有他們的挺生于其間,實在可算是沙漠中的綠洲。
這些吳中詩人們,以唐寅為中心,祝允明、文征明、張靈附和之,獨往獨來,不複以世間的毀譽為意。
在他們之前的,有沈周,已獨樹一幟,不雜群流。
周字啟南,長洲人,景泰中郡守。
以賢良應诏,辭不赴(1427~1509)。
有《石田先生集》[11]。
他以能畫名。
“王摩诘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批評,正可以移贈給他。
文征明雲:“先生詩但不經意寫出,意象俱新,可稱妙絕。
”朱彜尊《靜志居詩話》引其“落木門牆秋水宅,亂山城郭夕陽船”;“竹枝雨暗蟏蛸戶,豆葉風涼絡緯籬”;“剪取竹竿漁具足,撥開荷葉酒船通”;“歲晏雞豚鄰社鼓,秋深蝦蟹水鄉船”;“明月未來風滿樹,夕陽猶在鳥無聲”;“蘼蕪細雨山連郭,翡翠斜陽水滿川”等數十語,以為“即此即圖之不盡”。
他的題畫之作,更無有不工者,像《溪亭小景》: 幽亭臨水稱冥栖,蓼渚莎坪咫尺迷。
山雨乍來茆溜細,溪雲欲堕竹梢低。
檐頭故壘雄雌燕,籬腳秋蟲子母雞。
此段風光小韋杜,可能無我一青藜。
又像《題畫》:“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溪山落木圖》:“溪山落木正蕭蕭,野客尋詩破寂寥。
一路夕陽秋色裡,不知吟到段家橋。
”不必看到畫,便已清逸之趣迫人眉目了。
《六如居士集》書影 唐寅的《六如居士集》[12],雖多不經意之作,且往往以中雜俚語,受人譏評,王世貞雲:“唐伯虎如乞兒唱蓮花落。
”卻不知這正是他的高處。
錢謙益雲:“子畏詩,晚益自放,不計工拙;興寄爛缦,時複斐然。
”此評最為的當。
他常以賣畫為生,題畫詩也有絕為佳妙
解纜忽以遙,川光夕淩亂。
像《懷沈子》:“沈生南國去,别我獨凄然。
落日清江樹,歸人何處船?”像《十四夜》:“水際浮雲起,孤城日暮陰。
萬山秋葉下,獨坐一燈深。
”都很澹遠,有盛唐風趣。
他和空同,嘗因論詩,互相牴牾。
薛君采詩雲:“俊逸終憐何大複,粗豪不解李空同。
”申何抑李,此可為一例。
徐祯卿(1479~1511)詩初沉酣六朝。
散華流豔,所作像“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嘗盛傳于世。
見空同後,遂悔其少作,一以漢、魏、盛唐為宗[4],但仍未脫婉麗的風格。
像“行人獨立宮牆外,又見空園落杏花。
”(《楚中春思》)“忽見黃花倍惆怅,故園明日又重陽。
”(《濟上作》)邊貢字廷實,曆城人(1476~1532)。
弘治丙辰進士。
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有《華泉集》[5]。
他名不逮何、李,所作卻清圓有遠緻。
像“征馬帶落日,出門君已遙。
層城不隔夢,夜夜盧溝橋。
……臨歧莫動殊方感,餘亦東西南北人。
”(《送馬欹湖》)康海、王九思詩[6],多率直之作。
他們是慣于作曲的,于詩當然不能出色當行。
王廷相[7]字子衡,儀封人(1474~1544)。
弘治壬戌進士。
官至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禦史,有《家藏》、《内台》二集。
錢謙益謂他“古詩才情可觀,而摹拟失真”。
這話正中僞拟古的作家之病。
像“有芃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者愈。
”(《蕲民謠》)正可證其言。
但像他的短詩: 一琴幾上閑,數竹窗外碧。
簾戶阒無人,春風自吹入。
其作風卻又迥然不同。
朱應登字升之,寶應人(1477~1526)。
官雲南提學副使,升布政司右參政。
有《淩溪集》[8]。
顧璘字華玉,南京人(1476~1545),官南京刑部尚書,有《息園》、《浮湘》、《歸田》諸集[9]。
陳沂有《遂初齋》、《拘虛館》二集(1469~1538)。
鄭善夫字繼之,閩人,官南京吏部郎中(1485~1523)。
有《少谷山人集》[10]。
他們并各有不同的作風,而皆依附何、李為重。
究其實,未必都是走同一條道路。
像顧磷的《簡陳宋卿》:“頗怪陳無己,尋詩日閉門。
空庭疏系馬,細雨負清尊。
……不嫌官合冷,燒燭對黃昏。
”卻頗有江西詩派的氣味。
鄭善夫的詩,雖刻意學杜,而短詩像“鹧鸪啼上桄榔樹,一寸鄉心萬裡長”(《送人之郁林》),卻也自有其特殊的作風。
二 沈周 選自《吳郡名賢圖傳贊》 成化到正德間的許多吳中詩人,其作風别成一派,不受何、李的影響。
他們以抒寫性情為第一義,每傷绮靡,亦時雜凡俗語,卻處處見出他們的天真來。
在群趨于虛僞的拟古運動之際而有他們的挺生于其間,實在可算是沙漠中的綠洲。
這些吳中詩人們,以唐寅為中心,祝允明、文征明、張靈附和之,獨往獨來,不複以世間的毀譽為意。
在他們之前的,有沈周,已獨樹一幟,不雜群流。
周字啟南,長洲人,景泰中郡守。
以賢良應诏,辭不赴(1427~1509)。
有《石田先生集》[11]。
他以能畫名。
“王摩诘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批評,正可以移贈給他。
文征明雲:“先生詩但不經意寫出,意象俱新,可稱妙絕。
”朱彜尊《靜志居詩話》引其“落木門牆秋水宅,亂山城郭夕陽船”;“竹枝雨暗蟏蛸戶,豆葉風涼絡緯籬”;“剪取竹竿漁具足,撥開荷葉酒船通”;“歲晏雞豚鄰社鼓,秋深蝦蟹水鄉船”;“明月未來風滿樹,夕陽猶在鳥無聲”;“蘼蕪細雨山連郭,翡翠斜陽水滿川”等數十語,以為“即此即圖之不盡”。
他的題畫之作,更無有不工者,像《溪亭小景》: 幽亭臨水稱冥栖,蓼渚莎坪咫尺迷。
山雨乍來茆溜細,溪雲欲堕竹梢低。
檐頭故壘雄雌燕,籬腳秋蟲子母雞。
此段風光小韋杜,可能無我一青藜。
又像《題畫》:“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微吟不道驚溪鳥,飛入亂雲深處啼。
”《溪山落木圖》:“溪山落木正蕭蕭,野客尋詩破寂寥。
一路夕陽秋色裡,不知吟到段家橋。
”不必看到畫,便已清逸之趣迫人眉目了。
《六如居士集》書影 唐寅的《六如居士集》[12],雖多不經意之作,且往往以中雜俚語,受人譏評,王世貞雲:“唐伯虎如乞兒唱蓮花落。
”卻不知這正是他的高處。
錢謙益雲:“子畏詩,晚益自放,不計工拙;興寄爛缦,時複斐然。
”此評最為的當。
他常以賣畫為生,題畫詩也有絕為佳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