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魏與西晉的詩人
關燈
小
中
大
高眺所思,舉袂當朝陽”,“揮袂撫長劍,仰觀浮雲征”。
在無數的悲憤詩,“士不遇賦”以及“人生幾何”的篇什裡,我們第一次見到那麼高邁可喜的名句:這實足以使我們心目為之一清新,為之一震撼的。
在過于樸實的無玄想的,囿于現實的境地裡的作品中,忽然遇見了像籍的:“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
我騰而上将何懷!”(《大人先生歌》)當然會很清警的遊心于别一個天地之中的。
籍與嵇康、劉伶等七人常作竹林之遊,世目之為“竹林七賢”。
努力于打破禮法的運動;以疏狂自放于物外。
這種疏狂的行動,超于物外的主張,打破禮法的運動,不僅僅是如向來的見解,所謂為了避世免禍之故的吧。
這其間是具有更深厚的意義的。
恰當于漢末“孝廉”掃地之時,曹操本身是個“孝廉”出身的,且憤然的要舉異才高能之士,不孝不義,為鄉黨所棄者與之同事;孔融也高唱着“非孝”之說。
雖然許多儒家學說的擁護,還在竭力地攻擊這些非毀禮教、放蕩不羁的人物,然禮教的本身以及儒道的瑣碎禁忌的規律,已完全被時代所破壞了。
一方面是佛教的輸入,給老、莊以一個新的同感,一方面政治的紛擾,需要的不是孝廉清謹之人士。
于是疏于禮法的,便更要以此自己标榜着了。
自王(弼)、何(晏)以至竹林七賢,幾乎都是這一派的人物。
阮籍、劉伶便是其中最著的代表人。
竹林七賢 選自《程氏墨苑》(西谛藏) 這時的詩人,尚有郭遐周、郭遐叔兄弟及阮侃,皆與嵇康相贈答。
二郭未知其裡居。
遐周贈康之作凡三首,皆傷于平衍質實,無足稱道。
阮侃字德如,尉氏人。
有俊才而饬以名理,風儀雅緻,與嵇康為友。
仕至河内太守。
他有《答嵇康詩》二首。
在此,還應一叙吳、蜀的作家們。
韋昭作《吳鼓吹曲》十二曲,叙孫氏的祖德,隻是廟堂之樂,在文學上無甚可稱。
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人。
少好學,能屬文。
仕孫吳,官至中書仆射。
為孫皓所殺。
有《國語注》二十二卷,今存。
諸葛亮[8]字孔明,琅玡陽都人。
仕蜀,封武鄉侯,領益州牧。
死谥忠武侯。
有集二十五卷[9],《論前漢事》一卷,《集誡》二卷,《女戒》一卷。
《論前漢事》等作皆不傳。
史稱亮未遇時,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梁甫吟》今傳一首。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隻是一首很平常的詠史詩。
諸葛亮像 秦宓有《遠遊》一詩:“遠遊何所見?所見邈難紀。
岩穴非我鄰,林麓無知己。
虎則豹之兄,鷹則鹞之弟,困獸走環岡,飛鳥驚巢起。
”頗具稚氣,難稱名篇。
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
劉備平蜀,以為從事祭酒。
後為大司農。
二 黃初、正始之後,便來了太康時代。
司馬氏諸帝,雖非文人,且也非文人的衛護者,然而五言詩的成就,已臻于最高點,雖政局時時變動,文人多被殺害,終無損其發展。
在秦漢久已蟄伏不揚的詩思,經過了建安諸曹的喚醒,便一發而不可複收了。
三張,二傅,兩潘,一左,相望而出,詩壇上現着極燦爛的光明。
即在建安、正始時代寂無聲息的東吳,這時也出現了陸氏兄弟。
鐘嵘說道:“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複興……亦文章之中興也。
”五言詩體到了這時,已成為文壇的中心,詩體的正宗,正如《詩經》時代之四言,《楚辭》時代之騷賦。
故陸張潘左諸詩人,皆可直谥之曰:五言詩人。
三張者:張華,張載,張協;二傅者:傅玄,傅鹹;兩潘者:潘尼,潘嶽;二陸者:陸機,陸雲;一左者,左思。
張華[10]字茂先,範陽人。
晉武帝受禅,以他為黃門侍郎。
以力贊伐吳功,封廣武侯,遷尚書。
後進為侍郎中中書監。
盡忠匡輔,加封為公。
元康六年拜司空。
以與趙王司馬倫及孫秀有隙,被他們所害。
有《博物志》十卷,集十卷[11]。
華博學強記,當世無倫;曆居要位,自身又是一位詩人,故對于文人們極為維衛。
太康文學之盛,他是很有功績的。
關于他,頗有些不根的神話,像豐城劍氣之類的傳說。
華的詩,鐘嵘頗貶之,以為“置之中品疑弱,處之下科恨少,在季孟之間矣”。
其實,《詩品》的三品之分,本極可笑。
華雖未必及陳王,至少可追仲宣。
仲宣則列上品,茂先則并中品而不逮,何故?嵘又說:“其體華豔,興托不奇。
巧用文字,務為妍冶。
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謝康樂雲:‘張公雖複千篇,猶一體耳。
’”然華詩實能以平淡不飾之筆,寫真摯不隐之情。
像他的《門有車馬客行》:“門有車馬客,問君何鄉士?捷步往相訊,果是舊鄰裡。
語昔有故悲,論今無新喜。
”明白暢達,意近情深。
這一類的詩,絕不是謝靈運他們所能賞識的。
他的《情詩》:“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
拊枕獨嘯歎,感慨心内傷”;“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
不曾遠别離,安知慕俦侶”等也都是很佳妙可喜的。
他所作,意未必曲折,辭未必絕工,語未必極新穎,句未必極秾麗,而其情思卻終是很懇切坦白,使人感動的。
張載[12]字孟陽,安平人。
博學有文章。
起家佐著作郎
在無數的悲憤詩,“士不遇賦”以及“人生幾何”的篇什裡,我們第一次見到那麼高邁可喜的名句:這實足以使我們心目為之一清新,為之一震撼的。
在過于樸實的無玄想的,囿于現實的境地裡的作品中,忽然遇見了像籍的:“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
我騰而上将何懷!”(《大人先生歌》)當然會很清警的遊心于别一個天地之中的。
籍與嵇康、劉伶等七人常作竹林之遊,世目之為“竹林七賢”。
努力于打破禮法的運動;以疏狂自放于物外。
這種疏狂的行動,超于物外的主張,打破禮法的運動,不僅僅是如向來的見解,所謂為了避世免禍之故的吧。
這其間是具有更深厚的意義的。
恰當于漢末“孝廉”掃地之時,曹操本身是個“孝廉”出身的,且憤然的要舉異才高能之士,不孝不義,為鄉黨所棄者與之同事;孔融也高唱着“非孝”之說。
雖然許多儒家學說的擁護,還在竭力地攻擊這些非毀禮教、放蕩不羁的人物,然禮教的本身以及儒道的瑣碎禁忌的規律,已完全被時代所破壞了。
一方面是佛教的輸入,給老、莊以一個新的同感,一方面政治的紛擾,需要的不是孝廉清謹之人士。
于是疏于禮法的,便更要以此自己标榜着了。
自王(弼)、何(晏)以至竹林七賢,幾乎都是這一派的人物。
阮籍、劉伶便是其中最著的代表人。
竹林七賢 選自《程氏墨苑》(西谛藏) 這時的詩人,尚有郭遐周、郭遐叔兄弟及阮侃,皆與嵇康相贈答。
二郭未知其裡居。
遐周贈康之作凡三首,皆傷于平衍質實,無足稱道。
阮侃字德如,尉氏人。
有俊才而饬以名理,風儀雅緻,與嵇康為友。
仕至河内太守。
他有《答嵇康詩》二首。
在此,還應一叙吳、蜀的作家們。
韋昭作《吳鼓吹曲》十二曲,叙孫氏的祖德,隻是廟堂之樂,在文學上無甚可稱。
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人。
少好學,能屬文。
仕孫吳,官至中書仆射。
為孫皓所殺。
有《國語注》二十二卷,今存。
諸葛亮[8]字孔明,琅玡陽都人。
仕蜀,封武鄉侯,領益州牧。
死谥忠武侯。
有集二十五卷[9],《論前漢事》一卷,《集誡》二卷,《女戒》一卷。
《論前漢事》等作皆不傳。
史稱亮未遇時,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
《梁甫吟》今傳一首。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
裡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隻是一首很平常的詠史詩。
諸葛亮像 秦宓有《遠遊》一詩:“遠遊何所見?所見邈難紀。
岩穴非我鄰,林麓無知己。
虎則豹之兄,鷹則鹞之弟,困獸走環岡,飛鳥驚巢起。
”頗具稚氣,難稱名篇。
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
劉備平蜀,以為從事祭酒。
後為大司農。
二 黃初、正始之後,便來了太康時代。
司馬氏諸帝,雖非文人,且也非文人的衛護者,然而五言詩的成就,已臻于最高點,雖政局時時變動,文人多被殺害,終無損其發展。
在秦漢久已蟄伏不揚的詩思,經過了建安諸曹的喚醒,便一發而不可複收了。
三張,二傅,兩潘,一左,相望而出,詩壇上現着極燦爛的光明。
即在建安、正始時代寂無聲息的東吳,這時也出現了陸氏兄弟。
鐘嵘說道:“太康中,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勃爾複興……亦文章之中興也。
”五言詩體到了這時,已成為文壇的中心,詩體的正宗,正如《詩經》時代之四言,《楚辭》時代之騷賦。
故陸張潘左諸詩人,皆可直谥之曰:五言詩人。
三張者:張華,張載,張協;二傅者:傅玄,傅鹹;兩潘者:潘尼,潘嶽;二陸者:陸機,陸雲;一左者,左思。
張華[10]字茂先,範陽人。
晉武帝受禅,以他為黃門侍郎。
以力贊伐吳功,封廣武侯,遷尚書。
後進為侍郎中中書監。
盡忠匡輔,加封為公。
元康六年拜司空。
以與趙王司馬倫及孫秀有隙,被他們所害。
有《博物志》十卷,集十卷[11]。
華博學強記,當世無倫;曆居要位,自身又是一位詩人,故對于文人們極為維衛。
太康文學之盛,他是很有功績的。
關于他,頗有些不根的神話,像豐城劍氣之類的傳說。
華的詩,鐘嵘頗貶之,以為“置之中品疑弱,處之下科恨少,在季孟之間矣”。
其實,《詩品》的三品之分,本極可笑。
華雖未必及陳王,至少可追仲宣。
仲宣則列上品,茂先則并中品而不逮,何故?嵘又說:“其體華豔,興托不奇。
巧用文字,務為妍冶。
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雲氣少。
謝康樂雲:‘張公雖複千篇,猶一體耳。
’”然華詩實能以平淡不飾之筆,寫真摯不隐之情。
像他的《門有車馬客行》:“門有車馬客,問君何鄉士?捷步往相訊,果是舊鄰裡。
語昔有故悲,論今無新喜。
”明白暢達,意近情深。
這一類的詩,絕不是謝靈運他們所能賞識的。
他的《情詩》:“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
拊枕獨嘯歎,感慨心内傷”;“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
不曾遠别離,安知慕俦侶”等也都是很佳妙可喜的。
他所作,意未必曲折,辭未必絕工,語未必極新穎,句未必極秾麗,而其情思卻終是很懇切坦白,使人感動的。
張載[12]字孟陽,安平人。
博學有文章。
起家佐著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