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加減八味丸每服二錢五分鹽湯下六服。

     (六十)脈沉。

    短氣以息。

    身動即喘。

    此下元已虛。

    腎氣不為收攝。

    痰飲随地氣而升。

    有年。

    陡然中厥最慮。

     熟地淡附子茯苓車前遠志補骨脂 氣不歸元。

    喘急跗腫冷汗。

    足寒面赤。

    中焦痞結。

    先議通陽。

     熟附子茯苓生姜汁生白芍 (十九)陰虛喘嗆。

    用鎮攝固納。

     熟地萸肉阿膠淡菜膠山藥茯神湖蓮芡實 (四二)脈細尺垂。

    形瘦食少。

    身動即氣促喘急。

    大凡出氣不爽而喘為肺病。

    客感居多。

    今動則陽化。

    由乎陰弱失納。

    乃吸氣入而為喘。

    腎病何辭。

    治法惟以收攝固真。

    上病當實下焦。

    宗腎氣方法意。

     熟地萸肉五味補骨脂胡桃肉牛膝茯苓山藥車前子蜜丸。

     (二三)陰虛陽升。

    氣不攝納為喘。

     熟地萸肉五味海參膠淡菜膠茯神山藥芡實湖蓮肉紫胡桃 (六一)老年久嗽。

    身動即喘。

    晨起喉舌幹燥。

    夜則溲溺如淋。

    此腎液已枯。

    氣散失納。

    非病也。

    衰也。

     故治喘鮮效。

    便難幹涸。

    宗腎惡燥。

    以辛潤之。

     熟地杞子牛膝巴戟肉紫衣胡桃青鹽補骨脂 (氏)咳喘則暴。

    身熱汗出。

    乃陰陽樞紐不固。

    惟有收攝固元一法。

     人參炙草五味紫衣胡桃熟地萸肉炭茯神炒山藥 攝固頗應。

     人參附子五味炙黃白術 瘡痍疥疾。

    緻氣喘咳出血痰。

    固是肺壅熱氣。

    今飲食二便如常。

    行動喘急。

    與前喘更有分别。

    緣高年下虛。

    腎少攝納。

    元海不固。

    氣逆上泛。

    是腫脹之萌。

    宜未雨綢缪。

    六味丸加牛膝車前胡桃。

     望八大年。

    因冬溫内侵。

    遂緻痰嗽暮甚。

    診脈大而動搏。

    察色形枯汗洩。

    吸音頗促。

    似屬痰阻。

    此乃元海根微。

    不司藏納。

    神衰呓語。

    陽從汗出。

    最有昏脫之變。

    古人老年痰嗽喘症。

    都從脾腎主治。

    今溫邪擾攘。

    上中二焦留熱。

    雖無溫之理。

    然攝固下真以治根本。

    所謂陽根于陰。

     豈可不為講究。

     熟地炭胡桃肉牛膝炭車前子雲茯苓青鉛 熱熾在心。

    上下不接。

    沖逆陡發。

    遍身麻木。

    喘促昏冒。

    腎真不固。

    肝風妄動。

    久病湯藥無功。

     暫以玉真丸主之。

     喘症之因。

    在肺為實。

    在腎為虛。

    先生揭此二語為提綱。

    其分别有四。

    大凡實而寒者。

    必挾凝痰宿飲。

    上幹阻氣。

    如小青龍桂枝加樸杏之屬也。

    實而熱者。

    不外乎蘊伏之邪。

    蒸痰化火。

    有麻杏甘膏。

    千金葦莖之治也。

    虛者。

    有精傷氣脫之分。

    填精以濃濃之劑。

    必兼鎮攝。

    腎氣加沉香。

    都氣入青鉛。

    從陰從陽之異也。

    氣脫則根浮。

    吸傷元海。

    危亡可立而待。

    思草木之無情。

    剛柔所難濟。

    則又有人參河車五味石英之屬。

    急續元真。

    挽回頃刻。

    補天之治。

    古所未及。

    更有中氣虛餒。

    土不生金。

    則用人參建中。

    案集三十。

    法凡十九。

    其層次輕重之間。

     絲絲入扣。

    學人宜深玩而得焉。

    (邵新甫) 徐評此篇治下之法已備。

    治上之法尚多遺漏。

    不可不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