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嗽痰涎第八
治年高上氣喘促,睡卧難禁
上蘿蔔子搗羅為末,白湯浸調五、七錢,食後服之。
或炒,或用糖蜜作劑,為丸服之。
咳嗽痰涎第八 麻黃湯 治因風寒、衣服單薄緻嗽。
麻黃(不去節)甘草(生用)杏仁(生用)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二錢,水煎,食後溫服。
心氣疼痛第九 失笑散 治急心痛,并男子小腸氣。
五靈脂(半兩)蒲黃(半兩,炒) 上為末。
每服三錢,醋半盞,煎二沸,再入水半盞,再煎二沸,空心,食前,和滓溫服之。
又方醋一盞,加生白礬一小塊,如皂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立愈。
又方高良姜半兩,山栀子半兩,郁金半兩。
又方以新嫩槐枝一握,切去兩頭,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作二服,熱服之。
又方沒藥乳香姜黃玄胡索(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抽刀散 川楝子(一兩,破,四分,進巴豆三個,同炒黃色,去巴豆用之)茴香(一兩,鹽炒黃色,去鹽用之)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蔥白酒調下,空心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陰痛不可忍 吳茱萸(二兩,洗七遍,焙幹微炒)槟榔(一兩)茴香(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
熱酒送下十丸,食前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偏腫 茴香甘遂上二味各等份為末。
酒調二錢,食前服之。
又方巴戟(去心)川楝(炒)茴香(炒) 各等份為末。
溫酒調二錢,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兒疝氣腫硬 地龍(不去土) 為末。
唾津調塗病處。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腸氣痛 全蠍(一兩)茴香(一兩,炒黃) 上為細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如發時,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送下,食前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便混濁如精之狀 沒藥木香當歸(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以刺棘心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丸,食前,鹽湯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便頻滑數不禁 知母黃柏以上各等份。
上锉碎,酒浸透,炒微黃為末,水丸,梧桐子大。
如服藥前一日,休吃夜飯,來日空心,立服米飲湯下一百丸。
隻用一服效,後吃淡白粥一頓。
小腸疝氣第十 蕩疝丹 川楝子(炒)茴香(炒)破故紙(炒,以上各半兩)黑牽牛(二錢)青皮陳皮(以上各三錢) 廣術(四錢)木香(四錢) 上八味為細末,用好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小腸疝氣第十 灸疝法 放疝邊豎紋左右交弦,灸七壯。
腸風下血第十一 神應散 治腸風痔漏。
牛頭角腮(一隻,酌中者)豬牙皂角(七錠)穿山甲(四十九片,或圓取,或四方取,或一字取之)皮(一兩)蛇蛻皮(一條) 上五味,錘碎,盛在小口瓷器内,鹽泥固定,日中曝幹,瓶口微露出煙,用文武火燒紅,赤煙微少,取出放冷為細末。
如服藥日,先一日臨卧,細嚼胡桃仁半個如糊,用溫醇糯酒一盞送下,不語便睡,至次日交五更服藥,驗病年月遠近,或秤三錢,五七錢,用水半大碗,醇糯酒半大盞,相合熱,和藥服之,至辰時再服。
又一服,再根據前服藥,不須用胡桃仁。
久病不過七服。
忌油膩、魚、鼈、雞、兔、豬、犬等物。
大有神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溫白丸 治髒毒下血。
椿根白皮(凡引者,去粗皮,酒浸,曬幹服)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淡酒送。
或酒糊丸。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脫肛痔 胡荽子(一升)乳香(少許)粟糠(半升或一升) 上先泥成爐子,止留一小眼,可抵肛門大小,不令透煙火,熏之。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脫肛 蔓陀羅花子蓮殼(一對)橡碗(十六個) 上搗碎,水煎三、五沸,入樸硝,熱洗,其肛自上。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痔漏下血不止 紫皮蒜(十個,獨棵者妙)大椒(六十個)豆豉(四兩) 上搗爛為泥丸,彈子大。
空心細嚼一丸,鹽湯下,日進三服,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痔漏 白牽牛頭末(四兩)沒藥(一錢) 上同為細末。
如欲服藥,先一日不食晚飯,明日空心,将細嚼,食盡,然後用宿蒸餅壓之,取下膿血為效,量病大小虛實,加減服之。
忌油膩、濕面、酒色,三日外不忌。
一服必效。
或用淡水煮肉熟,用上法亦可。
又雲:服前一日,不食午飯并夜飯,明日空心又方黑白牽牛一合,炒黃為末,豬肉四兩,切碎炒熟,與藥末攪勻,隻作一服,用新白米飯三二匙壓之,取下白蟲為效。
又坐藥黑鯉魚鱗二、三甲,以薄編裹,如棗核樣納之,痛即止。
腸風下血第十一 淨固丸 治痔漏下血癢痛。
槐花(炒)枳殼(去穣,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空心,食前。
十服見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黃連貫衆散 治腸風下血。
黃連雞冠花貫衆大黃烏梅(以上各一兩)甘草(三錢,炙)枳殼(炮)荊芥(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三錢,溫米飲調服,食前。
腸風下血第十一 槐荊丸 治痔漏。
荊芥槐花(等份)為末。
水煎一大碗。
服丸亦可。
又方豆豉(炒)槐子(炒,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一兩,水煎,空心下。
腸風下血第十一 熏渫藥 鳳眼草赤皮蔥椒三味搗粗,同漿水滾過。
坐盆,令熱氣熏痔,但通手渫之。
如此不過三次愈矣。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脾疳 蘆荟使君子(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米飲調下一、二錢,服之。
小兒病證第十二 玉箸散 治小兒馬脾風。
甘草(一寸,煎水)甘遂末(一字) 上同油、蜜、生姜,銀钗兒攪,調下後。
用冷水半盞,調奪命散。
小兒病證第十二 奪命散 治小兒胸膈喘滿。
槟榔大黃黑牽牛白牽牛(各等份,皆當各半生熟用之) 上為細末。
蜜水調服之。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斑瘡入眼 麸炒蒺藜炙甘草,羌活防風(等份) 搗。
每服二錢漿水下,撥雲見日直到老。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瘡疹黑陷 鐵腳威靈仙(一錢,炒末)腦子(一分) 上為末。
用溫水調下服之,取下瘡痂為效。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黃瘦腹脹 幹雞糞(一兩)丁香末(一兩)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二十丸,米湯下。
小兒病證第十二 黃連散 治小兒頭瘡。
川黃連黃柏(去粗皮用)草決明輕粉(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用生小油調藥,于瘡上塗之,立愈。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斑瘡倒壓方 胡桃(一個,燒灰存性)幹胭脂(三錢) 上為末。
用胡荽煎酒,調下一錢服之。
又方人牙燒灰存性,研入麝香少許。
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少許服之,不拘時。
又方小豬兒尾尖,取血三、五點,研入腦子少許,新水調下,食後與服之。
又方人中白,臘月者最佳,通風處,以火成煤。
水調三、五錢。
陷者自出。
小兒病證第十二 消毒散 治瘡疹已未出,咽喉腫痛。
牛蒡子(二兩,炒)甘草(半兩,锉,炒)荊芥(一分)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斑瘡入眼 豬懸蹄甲(二兩,坩埚内鹽泥固濟,燒焦為末用)蟬殼(二兩,去土,取末一兩)羚羊角(鎊為細末,研之用) 上二味為末,研入羚羊角細末一分,拌勻。
每用一字;百日外兒,服半錢;三歲以上,服三錢。
新水或溫水調下,日三、四服,夜一、二服。
一年以外,則難治之。
又方透耳藥朱砂(一錢)粉霜(八分) 上研為細末。
水調少許,用匙杓頭傾一兩點于耳内中,後用:白菊花綠豆皮谷精草夜明砂上四味為末,用米泔半碗熬成,去滓,入幹柿十餘個,再同熬。
每日吃三、兩個,仍飲煮幹柿湯。
又方治小兒斑瘡入眼。
朱砂腦子水銀麝香(以上各等份) 上四味,研為細末。
用水銀調,滴入耳中。
小兒病證第十二 發斑藥 珠子(七個) 研碎,用新水調勻服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陰毒傷寒亦附于 破傷風邪第十三 辰砂奪命丹 鳳凰台川烏頭(生,以上各二錢)麝香(少許)朱砂(少許) 上為細末,棗肉和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鳔酒送下。
量病患年甲虛實,加減用之;小兒半丸,以吐為度;不止,以蔥白湯解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破傷風 病患耳塞,并爪甲上刮末,唾津調塗瘡口上,立效。
無瘡口者難用。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破傷風 烏梢尾(一個)兩頭尖(四個)全蠍(四個) 上三味,為細末,另用鍛石五升,柴灰五升,沸湯五升,淋灰水澄清,下藥熬之,鐵鍋器内攪成膏子,如稠,用唾津調。
先用溫漿水洗淨瘡口,後塗藥。
實時藥行,吐黃水一日,以新水漱口,即愈。
又方天南星(半生半熟)防風(去蘆,二味各等份) 上為末。
清油調,塗瘡上。
追去黃水為驗。
又方白芷(生用)草烏頭(尖,生用,去皮,二味等份) 上為末。
每用半錢,冷酒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服之。
如人行十裡,以蔥白熱粥投之,汗出立愈。
甚者不過二服。
又方蜈蚣散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四味各等份) 上為細末。
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
如禁了牙關,用此藥斡開灌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陰毒、傷寒、破傷風 草烏頭(七個,文武火燒熟,去牙頭)麝香(半錢)朱砂(一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一字,以熱酒調下,食前服之,汗出為度。
忌豬、兔、魚、鼈、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陰毒病者 用芥末,以新水調膏藥,貼臍上,汗出為效。
又方牡蛎,幹姜末,新水調塗,手心握外腎,汗出為效。
諸風疾症第十四 不老丹 治一切諸風,常服烏髭駐顔,明目延年。
蒼術(四斤,米泔水浸軟,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
内一斤,用椒三兩去白,炒黃去椒;一斤,鹽三兩炒黃,去鹽;一斤,好醋一升煮汁盡;一斤,好酒一升,煮令汁盡)何首烏(二斤,米泔水浸軟,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鋪黑豆三升,幹棗二升,上放何首烏,上更鋪棗二升,黑豆三升,用炊單複着,上用盆合定,候豆棗香熟取出,不用棗豆)地骨皮(去粗皮)重二斤。
上件于石臼内,搗為細末,候有椹汁搜和,如軟面劑相似,瓷盆内按平,上更用椹汁,藥上高三指,用紗綿帛覆護之,晝取太陽,夜取太陰,使幹再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六十丸。
忌五辛之物。
諸風疾症第十四 四仙丹
或炒,或用糖蜜作劑,為丸服之。
咳嗽痰涎第八 麻黃湯 治因風寒、衣服單薄緻嗽。
麻黃(不去節)甘草(生用)杏仁(生用) 上為粗末。
每服三、二錢,水煎,食後溫服。
心氣疼痛第九 失笑散 治急心痛,并男子小腸氣。
五靈脂(半兩)蒲黃(半兩,炒) 上為末。
每服三錢,醋半盞,煎二沸,再入水半盞,再煎二沸,空心,食前,和滓溫服之。
又方醋一盞,加生白礬一小塊,如皂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立愈。
又方高良姜半兩,山栀子半兩,郁金半兩。
又方以新嫩槐枝一握,切去兩頭,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分作二服,熱服之。
又方沒藥乳香姜黃玄胡索(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煎,食後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抽刀散 川楝子(一兩,破,四分,進巴豆三個,同炒黃色,去巴豆用之)茴香(一兩,鹽炒黃色,去鹽用之) 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蔥白酒調下,空心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陰痛不可忍 吳茱萸(二兩,洗七遍,焙幹微炒)槟榔(一兩)茴香(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
熱酒送下十丸,食前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偏腫 茴香甘遂上二味各等份為末。
酒調二錢,食前服之。
又方巴戟(去心)川楝(炒)茴香(炒) 各等份為末。
溫酒調二錢,服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兒疝氣腫硬 地龍(不去土) 為末。
唾津調塗病處。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腸氣痛 全蠍(一兩)茴香(一兩,炒黃) 上為細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如發時,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送下,食前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便混濁如精之狀 沒藥木香當歸(以上各等份) 上為末,以刺棘心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丸,食前,鹽湯下。
小腸疝氣第十 治小便頻滑數不禁 知母黃柏以上各等份。
上锉碎,酒浸透,炒微黃為末,水丸,梧桐子大。
如服藥前一日,休吃夜飯,來日空心,立服米飲湯下一百丸。
隻用一服效,後吃淡白粥一頓。
小腸疝氣第十 蕩疝丹 川楝子(炒)茴香(炒)破故紙(炒,以上各半兩)黑牽牛(二錢)青皮陳皮(以上各三錢) 廣術(四錢)木香(四錢) 上八味為細末,用好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食前溫酒下三十丸。
小腸疝氣第十 灸疝法 放疝邊豎紋左右交弦,灸七壯。
腸風下血第十一 神應散 治腸風痔漏。
牛頭角腮(一隻,酌中者)豬牙皂角(七錠)穿山甲(四十九片,或圓取,或四方取,或一字取之)皮(一兩)蛇蛻皮(一條) 上五味,錘碎,盛在小口瓷器内,鹽泥固定,日中曝幹,瓶口微露出煙,用文武火燒紅,赤煙微少,取出放冷為細末。
如服藥日,先一日臨卧,細嚼胡桃仁半個如糊,用溫醇糯酒一盞送下,不語便睡,至次日交五更服藥,驗病年月遠近,或秤三錢,五七錢,用水半大碗,醇糯酒半大盞,相合熱,和藥服之,至辰時再服。
又一服,再根據前服藥,不須用胡桃仁。
久病不過七服。
忌油膩、魚、鼈、雞、兔、豬、犬等物。
大有神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溫白丸 治髒毒下血。
椿根白皮(凡引者,去粗皮,酒浸,曬幹服)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淡酒送。
或酒糊丸。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脫肛痔 胡荽子(一升)乳香(少許)粟糠(半升或一升) 上先泥成爐子,止留一小眼,可抵肛門大小,不令透煙火,熏之。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脫肛 蔓陀羅花子蓮殼(一對)橡碗(十六個) 上搗碎,水煎三、五沸,入樸硝,熱洗,其肛自上。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痔漏下血不止 紫皮蒜(十個,獨棵者妙)大椒(六十個)豆豉(四兩) 上搗爛為泥丸,彈子大。
空心細嚼一丸,鹽湯下,日進三服,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治痔漏 白牽牛頭末(四兩)沒藥(一錢) 上同為細末。
如欲服藥,先一日不食晚飯,明日空心,将細嚼,食盡,然後用宿蒸餅壓之,取下膿血為效,量病大小虛實,加減服之。
忌油膩、濕面、酒色,三日外不忌。
一服必效。
或用淡水煮肉熟,用上法亦可。
又雲:服前一日,不食午飯并夜飯,明日空心又方黑白牽牛一合,炒黃為末,豬肉四兩,切碎炒熟,與藥末攪勻,隻作一服,用新白米飯三二匙壓之,取下白蟲為效。
又坐藥黑鯉魚鱗二、三甲,以薄編裹,如棗核樣納之,痛即止。
腸風下血第十一 淨固丸 治痔漏下血癢痛。
槐花(炒)枳殼(去穣,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湯下,空心,食前。
十服見效。
腸風下血第十一 黃連貫衆散 治腸風下血。
黃連雞冠花貫衆大黃烏梅(以上各一兩)甘草(三錢,炙)枳殼(炮)荊芥(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三錢,溫米飲調服,食前。
腸風下血第十一 槐荊丸 治痔漏。
荊芥槐花(等份)為末。
水煎一大碗。
服丸亦可。
又方豆豉(炒)槐子(炒,各等份) 上為末。
每服一兩,水煎,空心下。
腸風下血第十一 熏渫藥 鳳眼草赤皮蔥椒三味搗粗,同漿水滾過。
坐盆,令熱氣熏痔,但通手渫之。
如此不過三次愈矣。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脾疳 蘆荟使君子(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米飲調下一、二錢,服之。
小兒病證第十二 玉箸散 治小兒馬脾風。
甘草(一寸,煎水)甘遂末(一字) 上同油、蜜、生姜,銀钗兒攪,調下後。
用冷水半盞,調奪命散。
小兒病證第十二 奪命散 治小兒胸膈喘滿。
槟榔大黃黑牽牛白牽牛(各等份,皆當各半生熟用之) 上為細末。
蜜水調服之。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斑瘡入眼 麸炒蒺藜炙甘草,羌活防風(等份) 搗。
每服二錢漿水下,撥雲見日直到老。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瘡疹黑陷 鐵腳威靈仙(一錢,炒末)腦子(一分) 上為末。
用溫水調下服之,取下瘡痂為效。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黃瘦腹脹 幹雞糞(一兩)丁香末(一兩)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二十丸,米湯下。
小兒病證第十二 黃連散 治小兒頭瘡。
川黃連黃柏(去粗皮用)草決明輕粉(以上各等份) 上為細末。
用生小油調藥,于瘡上塗之,立愈。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斑瘡倒壓方 胡桃(一個,燒灰存性)幹胭脂(三錢) 上為末。
用胡荽煎酒,調下一錢服之。
又方人牙燒灰存性,研入麝香少許。
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少許服之,不拘時。
又方小豬兒尾尖,取血三、五點,研入腦子少許,新水調下,食後與服之。
又方人中白,臘月者最佳,通風處,以火成煤。
水調三、五錢。
陷者自出。
小兒病證第十二 消毒散 治瘡疹已未出,咽喉腫痛。
牛蒡子(二兩,炒)甘草(半兩,锉,炒)荊芥(一分) 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小兒病證第十二 治小兒斑瘡入眼 豬懸蹄甲(二兩,坩埚内鹽泥固濟,燒焦為末用)蟬殼(二兩,去土,取末一兩)羚羊角(鎊為細末,研之用) 上二味為末,研入羚羊角細末一分,拌勻。
每用一字;百日外兒,服半錢;三歲以上,服三錢。
新水或溫水調下,日三、四服,夜一、二服。
一年以外,則難治之。
又方透耳藥朱砂(一錢)粉霜(八分) 上研為細末。
水調少許,用匙杓頭傾一兩點于耳内中,後用:白菊花綠豆皮谷精草夜明砂上四味為末,用米泔半碗熬成,去滓,入幹柿十餘個,再同熬。
每日吃三、兩個,仍飲煮幹柿湯。
又方治小兒斑瘡入眼。
朱砂腦子水銀麝香(以上各等份) 上四味,研為細末。
用水銀調,滴入耳中。
小兒病證第十二 發斑藥 珠子(七個) 研碎,用新水調勻服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陰毒傷寒亦附于 破傷風邪第十三 辰砂奪命丹 鳳凰台川烏頭(生,以上各二錢)麝香(少許)朱砂(少許) 上為細末,棗肉和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鳔酒送下。
量病患年甲虛實,加減用之;小兒半丸,以吐為度;不止,以蔥白湯解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破傷風 病患耳塞,并爪甲上刮末,唾津調塗瘡口上,立效。
無瘡口者難用。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破傷風 烏梢尾(一個)兩頭尖(四個)全蠍(四個) 上三味,為細末,另用鍛石五升,柴灰五升,沸湯五升,淋灰水澄清,下藥熬之,鐵鍋器内攪成膏子,如稠,用唾津調。
先用溫漿水洗淨瘡口,後塗藥。
實時藥行,吐黃水一日,以新水漱口,即愈。
又方天南星(半生半熟)防風(去蘆,二味各等份) 上為末。
清油調,塗瘡上。
追去黃水為驗。
又方白芷(生用)草烏頭(尖,生用,去皮,二味等份) 上為末。
每用半錢,冷酒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服之。
如人行十裡,以蔥白熱粥投之,汗出立愈。
甚者不過二服。
又方蜈蚣散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四味各等份) 上為細末。
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
如禁了牙關,用此藥斡開灌之。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陰毒、傷寒、破傷風 草烏頭(七個,文武火燒熟,去牙頭)麝香(半錢)朱砂(一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一字,以熱酒調下,食前服之,汗出為度。
忌豬、兔、魚、鼈、 破傷風邪第十三 治陰毒病者 用芥末,以新水調膏藥,貼臍上,汗出為效。
又方牡蛎,幹姜末,新水調塗,手心握外腎,汗出為效。
諸風疾症第十四 不老丹 治一切諸風,常服烏髭駐顔,明目延年。
蒼術(四斤,米泔水浸軟,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
内一斤,用椒三兩去白,炒黃去椒;一斤,鹽三兩炒黃,去鹽;一斤,好醋一升煮汁盡;一斤,好酒一升,煮令汁盡)何首烏(二斤,米泔水浸軟,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鋪黑豆三升,幹棗二升,上放何首烏,上更鋪棗二升,黑豆三升,用炊單複着,上用盆合定,候豆棗香熟取出,不用棗豆)地骨皮(去粗皮)重二斤。
上件于石臼内,搗為細末,候有椹汁搜和,如軟面劑相似,瓷盆内按平,上更用椹汁,藥上高三指,用紗綿帛覆護之,晝取太陽,夜取太陰,使幹再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六十丸。
忌五辛之物。
諸風疾症第十四 四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