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亦可;或服小柴胡湯加當歸,及柴胡飲子亦可。
慎不可作虛寒治之。
乳癰七十四 夫乳癰發痛者,亦生于心也,俗呼曰吹乳是也。
吹者,風也。
風熱結薄于乳房之間,血脈凝注,久而不散,潰腐為膿也。
可用一法禁之。
咒曰:謹請東方護司族,吹奶是灰奶子。
上用之時,當先問病患曰:甚病。
病患答曰:吹奶。
取此氣一口,但吹在兩手坎字文上,用大拇指緊捏定,面北立,一氣念七遍,吹在北方,如此看三遍。
若作法時,以左右二婦人,面病患立,于病乳上痛揉一、二百數,如此亦三次則愈。
雙身大小便不利七十五 夫婦人雙身,大小便不利者,可用八正散,大作劑料,除滑石,加葵菜籽煎服。
《内經》曰:膀胱不利為癃。
癃者,是小便閉而不通也。
如八正散加木香,取效更捷。
《經》曰:膀胱氣化則能出。
然後服五苓散,三、五服則愈矣。
雙身病瘧七十六 夫雙身婦人病瘧,可煎白虎湯、小柴胡、柴胡飲子等藥。
如大便結硬,可用大柴胡散,微溏過,不可大吐瀉,恐傷其孕也。
《内經》曰:夏傷于暑,秋必病瘧。
雙身傷寒七十七 夫雙身婦人,傷寒、時氣、溫疫、頭痛身熱,可用升麻湯一兩,水半碗,大煎劑料,去滓,分作二服,先一服吐了,後一服不吐。
次以長流水加生姜棗,煎五苓散熱啜之,汗出盡,頭痛立止。
身重喑啞七十八 夫婦人身重,九月而喑啞不言者,是脬之絡脈不相接也,則不能言。
《經》曰:無治也。
雖有此論,可煎玉燭散二兩,水一碗,同煎至七分,去滓,放冷,入蜜少許,時時呷之,則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故能作聲也。
懷身入難七十九 夫婦人懷身入難月,可用長流水調益元散,日三服,欲其易産也,産後自無一切虛熱、血氣不和之疾。
如未入月則不宜服也,以滑石滑胎故也。
眉煉八十 夫小兒眉煉,在面曰眉煉,在耳曰辄耳,在足曰靴癬。
此三者,皆謬名也。
《内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乃心火熱盛之緻然也。
可用針刺之而出血,一刺不愈,當再刺之,二刺則必愈矣。
《内經》雲:血實者,宜決之。
決者,破其血也。
眉煉者,不可用藥敷之。
其瘡多癢則必爬,若藥入眼,則眼必損矣。
牙疳八十一 夫小兒牙疳,牙疳者,齒齲也。
齲者,是牙龈腐爛也。
上下牙者,是手足陽明二經也。
或積熱于内,或服銀粉、巴豆大毒之藥,入于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瓦斯循經而上,至于齒龈,齒龈牙縫,為嫩薄之分,反為害也。
可以麝香玉線子治之。
乳母臨卧,當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疳病則愈。
夜啼八十二 夫小兒夜啼不止者,當用燈花一枚,研細,随乳汁下,并三服。
則每服用燈花一枚,服罷此藥,于靜室中卧一兩日,則止也。
丹瘤八十三 夫小兒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者,乃邪熱之毒在于皮膚,以磁盤撤出血則愈,如不愈,則以拔毒散,掃三、二十度必愈矣。
《内經》曰:丹赤瘤,火之色也,相火之病是也。
疳眼八十四 夫小兒疳澀眼,數日不開者,乃肝木風熱之緻然也。
可調服涼膈散數服,眼開而愈。
身瘦肌熱八十五 夫小兒身瘦肌熱,面黃腹大,或吐瀉,腹有青筋,兩脅結硬如碗之狀,名乳癰癖,俗呼曰奶脾是也。
乳癰得之綿帛太濃,乳食傷多。
大熱則病生肌,大飽則必傷于腸胃。
生于肌表者,赤眼、丹瘤、疥癬、癰疖、眉煉、赤白口瘡、牙疳宣爛及寒熱往來。
此乳母抱不下懷,積熱熏蒸之故,兩手脈浮而數也。
傷于腸胃者,吐瀉驚疳,哽氣腹脹,肌瘦面黃,肚大筋青,喜食泥土,揉鼻竅,頭發作穗,乳瓣不化,此皆大飽之緻然也,久而不愈,則成乳癰,兩手脈沉而緊也,此其辨也。
以上諸症,皆乳母懷抱,奉養過度之罪。
癖之疾,可以丁香化痹散,取過數服,牛黃通膈丸、甘露散、益黃散等藥磨之。
如不愈者,有揉脾一法。
咒曰:日精月華,助吾手法,斬減消,驅毒敕攝。
上用法之人,每念一遍,望日取氣一口,吹在手心,自揉之。
如小兒病在左臂上,用法之人亦左手揉之,在右臂以右手揉之。
亦吹在乳脾上,令母揉之。
男孩兒用單日,女孩兒用雙日。
大忌風雨、陰晦、産婦、孝子見之。
用之時宜于日中前,晴明好日色可矣。
大小便不利八十六 夫小兒大小便不通利者,《内經》曰:三焦約也。
約者,不行也。
可用長流水煎八正散,時時灌之,候大小便利即止
慎不可作虛寒治之。
乳癰七十四 夫乳癰發痛者,亦生于心也,俗呼曰吹乳是也。
吹者,風也。
風熱結薄于乳房之間,血脈凝注,久而不散,潰腐為膿也。
可用一法禁之。
咒曰:謹請東方護司族,吹奶是灰奶子。
上用之時,當先問病患曰:甚病。
病患答曰:吹奶。
取此氣一口,但吹在兩手坎字文上,用大拇指緊捏定,面北立,一氣念七遍,吹在北方,如此看三遍。
若作法時,以左右二婦人,面病患立,于病乳上痛揉一、二百數,如此亦三次則愈。
雙身大小便不利七十五 夫婦人雙身,大小便不利者,可用八正散,大作劑料,除滑石,加葵菜籽煎服。
《内經》曰:膀胱不利為癃。
癃者,是小便閉而不通也。
如八正散加木香,取效更捷。
《經》曰:膀胱氣化則能出。
然後服五苓散,三、五服則愈矣。
雙身病瘧七十六 夫雙身婦人病瘧,可煎白虎湯、小柴胡、柴胡飲子等藥。
如大便結硬,可用大柴胡散,微溏過,不可大吐瀉,恐傷其孕也。
《内經》曰:夏傷于暑,秋必病瘧。
雙身傷寒七十七 夫雙身婦人,傷寒、時氣、溫疫、頭痛身熱,可用升麻湯一兩,水半碗,大煎劑料,去滓,分作二服,先一服吐了,後一服不吐。
次以長流水加生姜棗,煎五苓散熱啜之,汗出盡,頭痛立止。
身重喑啞七十八 夫婦人身重,九月而喑啞不言者,是脬之絡脈不相接也,則不能言。
《經》曰:無治也。
雖有此論,可煎玉燭散二兩,水一碗,同煎至七分,去滓,放冷,入蜜少許,時時呷之,則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故能作聲也。
懷身入難七十九 夫婦人懷身入難月,可用長流水調益元散,日三服,欲其易産也,産後自無一切虛熱、血氣不和之疾。
如未入月則不宜服也,以滑石滑胎故也。
眉煉八十 夫小兒眉煉,在面曰眉煉,在耳曰辄耳,在足曰靴癬。
此三者,皆謬名也。
《内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
乃心火熱盛之緻然也。
可用針刺之而出血,一刺不愈,當再刺之,二刺則必愈矣。
《内經》雲:血實者,宜決之。
決者,破其血也。
眉煉者,不可用藥敷之。
其瘡多癢則必爬,若藥入眼,則眼必損矣。
牙疳八十一 夫小兒牙疳,牙疳者,齒齲也。
齲者,是牙龈腐爛也。
上下牙者,是手足陽明二經也。
或積熱于内,或服銀粉、巴豆大毒之藥,入于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瓦斯循經而上,至于齒龈,齒龈牙縫,為嫩薄之分,反為害也。
可以麝香玉線子治之。
乳母臨卧,當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疳病則愈。
夜啼八十二 夫小兒夜啼不止者,當用燈花一枚,研細,随乳汁下,并三服。
則每服用燈花一枚,服罷此藥,于靜室中卧一兩日,則止也。
丹瘤八十三 夫小兒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者,乃邪熱之毒在于皮膚,以磁盤撤出血則愈,如不愈,則以拔毒散,掃三、二十度必愈矣。
《内經》曰:丹赤瘤,火之色也,相火之病是也。
疳眼八十四 夫小兒疳澀眼,數日不開者,乃肝木風熱之緻然也。
可調服涼膈散數服,眼開而愈。
身瘦肌熱八十五 夫小兒身瘦肌熱,面黃腹大,或吐瀉,腹有青筋,兩脅結硬如碗之狀,名乳癰癖,俗呼曰奶脾是也。
乳癰得之綿帛太濃,乳食傷多。
大熱則病生肌,大飽則必傷于腸胃。
生于肌表者,赤眼、丹瘤、疥癬、癰疖、眉煉、赤白口瘡、牙疳宣爛及寒熱往來。
此乳母抱不下懷,積熱熏蒸之故,兩手脈浮而數也。
傷于腸胃者,吐瀉驚疳,哽氣腹脹,肌瘦面黃,肚大筋青,喜食泥土,揉鼻竅,頭發作穗,乳瓣不化,此皆大飽之緻然也,久而不愈,則成乳癰,兩手脈沉而緊也,此其辨也。
以上諸症,皆乳母懷抱,奉養過度之罪。
癖之疾,可以丁香化痹散,取過數服,牛黃通膈丸、甘露散、益黃散等藥磨之。
如不愈者,有揉脾一法。
咒曰:日精月華,助吾手法,斬減消,驅毒敕攝。
上用法之人,每念一遍,望日取氣一口,吹在手心,自揉之。
如小兒病在左臂上,用法之人亦左手揉之,在右臂以右手揉之。
亦吹在乳脾上,令母揉之。
男孩兒用單日,女孩兒用雙日。
大忌風雨、陰晦、産婦、孝子見之。
用之時宜于日中前,晴明好日色可矣。
大小便不利八十六 夫小兒大小便不通利者,《内經》曰:三焦約也。
約者,不行也。
可用長流水煎八正散,時時灌之,候大小便利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