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關燈
枸杞葉:味苦、平、澀、無毒。

    補虛羸,益精髓。

    諺雲:“去家千裡勿食蘿摩、枸杞。

    ”此則言強陽道,資陰氣速疾也。

     蘿摩:味甘、平。

    一名苦丸。

    無毒。

    其葉濃大,作藤,生摘之,有白汁出。

    人家多種,亦可生啖,亦可蒸煮食之。

    補益與枸杞葉同。

     瓜子:味甘、平、寒、無毒。

    令人光澤,好顔色,益氣,不饑,久服輕身耐老;又除胸滿心不樂;久食寒中。

    可作面脂。

    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即冬瓜人也。

    八月采。

     白冬瓜:味甘、微寒、無毒。

    除少腹水脹,利小便、止消渴。

     凡瓜味甘、寒、滑、無毒。

    去渴,多食令陰下癢濕生瘡,發黃膽。

    黃帝雲:“九月勿食被霜瓜,向冬發寒熱及溫病。

    ”初食時即令人欲吐也,食竟,心内作停水,不能自消,或為反胃。

    凡瓜入水沉者,食之得冷病,終身不瘥。

     越瓜:味甘、平、無毒。

    不可多食,益腸胃。

     胡瓜:味甘、寒、有毒。

    不可多食,動寒熱,多瘧病,積瘀血熱。

     早青瓜:味甘、寒、無毒。

    食之去熱煩。

    不可久食,令人多忘。

     冬葵子:味甘、寒、無毒。

    主五髒六腑寒熱羸瘦,破五淋,利小便;婦人乳難,血閉。

    久服堅骨,長肌肉,輕身延年。

    十二月采葉,甘、寒、滑、無毒。

    宜脾,久食利胃氣;其心傷人,百藥忌食心,心有毒。

    黃帝雲:“霜葵陳者生食之,動五種流飲,飲盛則吐水。

    ”凡葵菜和鯉魚食之害人。

    四季之月土王時,勿食生葵菜,令人飲食不化,發宿病。

     苋菜實:味甘、寒、澀、無毒。

    主青盲,白HT、明目;除邪氣;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蛔蟲。

    久服益氣力,不饑,輕身。

    一名馬苋,一名莫實,即馬齒苋菜也。

    治反花瘡。

     小苋菜:味甘、大寒、滑、無毒。

    可久食,益氣力,除熱。

    不可共鼈肉食,成鼈瘕;蕨菜亦成鼈瘕。

     邪蒿:味辛、溫、澀、無毒。

    主胸膈中臭惡氣,利腸胃。

     苦菜:味苦、大寒、滑、無毒。

    主五髒邪氣,厭谷胃瘅,腸;大渴熱中;暴疾:惡瘡。

    久食安心、益氣、聰察,少卧,輕身,耐老、耐饑寒。

    一名荼草,一名選,一名遊冬。

    冬不死。

    四月上旬采。

     荠菜:味甘、溫、澀、無毒。

    利肝氣,和中;殺諸毒。

    其子:主明目、目痛,淚出。

    其根:主目澀痛。

     蕪菁及蘆菔菜:味苦、冷、澀、無毒。

    利五髒,輕身益氣,宜久食。

    蕪菁子:明目,九蒸暴,療黃膽,利小便。

     久服神仙。

    根:主消風熱毒腫。

    不可多食,令人氣脹。

     菘菜:味甘、溫、澀、無毒。

    久食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消渴。

    本是蔓菁也,種之江南即化為菘,亦如枳橘,所生土地随變。

     芥菜:味辛、溫、無毒。

    歸鼻。

    除腎邪;大破咳逆,下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食溫中。

    又雲:寒中。

    其子;味辛,辛亦歸鼻,有毒。

    主喉痹,去一切風毒腫。

    黃帝雲:“芥菜不可共兔肉食,成惡邪病”。

     苜蓿:味苦、平、澀、無毒。

    安中,利人四體,可久食。

     荏子:味辛、溫、無毒。

    主咳逆,下氣,溫中,補髓。

    其葉:主調中,去臭氣。

    九月采,陰幹用之。

    油亦可作油衣。

     蓼實:味辛、溫、無毒。

    明目、溫中;解肌,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卻癰疽。

    其葉:辛,歸舌。

    治大小腸邪氣;利中,益志。

    黃帝雲:“蓼食過多有毒,發心痛。

    和生魚食之令人脫氣,陰核疼痛求死。

    婦人月事來,不用食蓼及蒜,喜為血淋、帶下。

    二月勿食蓼,傷人腎。

    ”扁鵲雲:“蓼,久食令人寒熱,損骨髓,殺丈夫陰氣,少精”。

     蔥實:味辛、溫、無毒。

    宜肺。

    辛,歸頭。

    明目,補中不足。

    其莖白:平、滑、可作湯,主傷寒寒熱,骨肉碎痛。

    能出汗;治中風,面目浮腫,喉痹不通。

    安胎。

    殺桂。

    其青葉:溫、辛、歸目。

    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髒;益目精;發黃膽,殺百藥毒。

    其根須:平。

    主傷寒頭痛。

    蔥中涕及生蔥汁:平、滑。

    止尿血,解藜蘆及桂毒。

    黃帝雲:食生蔥即啖蜜,變作下利。

    食燒蔥并啖蜜,擁氣而死。

    正月不得食生蔥,令人面上起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