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
關燈
小
中
大
水英
水英 味苦,性寒,無毒。
元生永陽池澤及河海邊。
臨汝人呼為牛荭草,河北信都人名水節,河内連納黃呼為水棘,劍南、遂甯等郡名龍移草。
蜀郡人采其花合面藥。
淮南諸郡尤宜,莖、葉肥大,名海精木,亦名魚津草。
所在皆有。
單服之,療膝痛等。
其方:雲水英,主丈夫、婦人無故兩腳腫滿,連膝胫中痛,屈伸急強者,名骨風。
其疾不宜針刺及灸,亦不宜服藥,唯單煮此藥浸之,不經五日即瘥,數用神驗。
其藥春取苗根。
患前病者,每日取五、六斤,以水一石,煮取三鬥,及熱浸腳,兼淋膝上,日夜三、四,頻日用之,以瘥為度。
若腫甚者,即于前方:加生椒目三升,加水二大鬥,根據前煮取汁,将淋瘡腫,随湯消散。
候腫消,即摩粉避風,乃良。
忌油膩、蒜、生 麗春草 麗春草 味甘,微溫,無毒。
出檀山在川谷,檀山在高密界。
河南淮陽郡、穎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為龍芊草。
河北近山、邺郡、名蘭艾。
上黨紫團山亦有,名定參草甚療陰黃,人莫能知。
唐天寶中,因穎川郡楊正進,名醫嘗用有效。
單服之,主療黃膽等。
其方:雲:麗春草,療因将息傷熱,變成陰黃,通身壯熱,小便黃赤,眼如金色。
面又青黑,心頭氣痛,繞心如刺,頭旋欲倒,兼肋下有瘕氣及黃膽等,經用陰幹。
有前病者,取花一升,搗為散,每平朝空腹取三方寸匕,和唯一服,隔五日再進,以知為度。
其根療黃膽。
患黃膽者,搗根取汁一盞,空腹頓服之,服訖,須臾即利三、兩行,其疾立已。
一劑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劑,永瘥。
忌酒、面、豬、魚、蒜、粉、酪等。
坐拿草 坐拿草 生江西及滁州。
六月開紫花結實。
采其苗為藥。
土人用治打撲所傷,兼壯筋骨。
治風痹。
江西北甚易得,後因人用之有效,今頗貴重。
神醫普救:治風方:中,已有用者 紫堇 紫堇 味酸,微溫,無毒。
元生江南吳興郡。
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堇,豫章郡名苔菜,晉陵郡名水蔔菜。
唯出江淮南。
單服之,療大小人脫肛等。
其方:雲:紫堇草,主大食,即暴痢不止,肛則下脫,久療不瘥者。
春間收紫堇花二斤,曝幹兩,相和,研令細,塗肛上,納入。
既納了,即使人冷水于面上,即吸入腸中,每日一塗藥面,不過六、七度即瘥。
又以熱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漸加至二方寸匕,以知為度。
若五歲以下小兒,即以半杏子許散,和酒令服之,亦佳。
忌生冷、陳倉米等。
杏葉草 杏葉草 生常州。
味酸,無毒。
主腸痔下血久不瘥者。
一名金盞草。
蔓生籬下,葉葉相對。
秋後有子,如雞頭實,其中變生一小蟲子,脫而能行,中夏采花用。
水甘草 水甘草 生筠州。
味甘,無毒。
治小兒風熱丹毒瘡,與甘草同煎,飲服。
春生苗,莖青色,葉如楊柳,多生水際,無花。
七月、八月采。
彼土人多單使,不入衆藥。
地柏 地柏 生蜀中山谷,河中府亦有之。
根黃,狀如絲,莖細,上有黃點子。
無花。
葉三月生,長四、五寸許。
四月采,曝幹用。
蜀中九月藥市,多有貨之。
主髒毒下血,神速。
其 紫背龍牙 紫背龍牙 生蜀中。
味辛、甘,無毒。
彼土山野人雲:解一切蛇毒,甚妙。
兼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
其藥冬夏長生,采無時。
攀倒甑 攀倒甑 生宜州郊野。
味苦,性寒。
主解利風壅,熱盛煩渴,狂躁。
春夏采葉,研搗,冷水浸,絞汁服之,甚效。
其莖、葉如薄荷,一名斑骨草,一名斑杖絲。
佛甲草 佛甲草 生筠州。
味甘,寒,微毒。
爛研如膏,以貼湯火瘡毒。
多附石向陽而生,有似馬齒苋,細小而長,有花,黃色。
不結實,四季皆有,采無時,彼土人多用。
百乳草 百乳草 生河中府、秦州、劍州。
根黃白色。
形如瓦松,莖、葉俱青,有如松葉,無花。
三月生苗,四月長及五、六寸許。
四時采其根,曬幹用。
下乳,亦通順血脈,調氣甚佳。
亦謂之百蕊草。
撮石合草 撮石合草 生眉州平田中。
苗莖高二尺以來,葉似谷葉。
十二月萌芽生苗,二月有花,不結實。
其苗味甘,無毒。
二月采之。
彼土人用療金瘡,甚佳。
石苋 石苋 生筠州,多附河岸沙石上生。
味辛、苦,有小毒。
春生苗葉,莖青,高一尺以來。
葉如水柳而短。
八月、九月采,彼土人與甘草同服,治及吐風涎。
百兩金 百兩金 生戎州、雲安軍、河中府。
味苦,性平,無毒。
葉似荔枝,初生背面俱青背紫面青。
苗高二、三尺,有杆如木,淩冬不凋。
初秋開花,青碧色,結實如豆大,生青熟赤。
根入藥,采無時。
用之捶去心,治壅熱,咽喉腫痛,含一寸許,咽津。
河采根,長及一寸,曬幹用,治風涎。
小青 小青 生福州。
三月生花,當月采葉。
彼土人以其葉生搗碎,治癰瘡,甚效。
曲節草 曲節草 生筠州。
味甘、平,無毒。
治發背瘡,消癰腫,拔毒。
四月生笛,莖方,色青,有節。
七月、八月着花,似薄荷,結子無用,葉似劉寄奴而青軟。
一各蛇藍,一名綠豆六月采莖葉,陰幹。
與甘草作末,米汁調服。
獨腳仙 獨腳仙 生福州。
山林旁陰泉處多有之。
春生苗,至秋冬而葉落。
其葉圓,上青下紫,其腳長三、四寸,夏采根、葉,連梗焙幹為末,治婦人血塊,酒煎半錢服之。
露筋草 露筋草 生施州。
株高三尺以來,春生苗,随即開花結子,四時不凋。
其子碧綠色,味辛、澀,性涼,無毒。
不拘時采其根,洗淨焙幹,搗羅為末。
用白礬水調,貼蜘蛛并蜈蚣 紅茂草 紅茂草 生施州。
又名地沒藥,又名長生草,四季枝葉繁盛,故有長生之名。
大涼,味苦。
春采根、葉,焙幹,搗羅為末,冷水調,貼癰疽瘡腫。
見腫消 見腫消 生筠州。
味酸、澀,有微毒。
治狗咬瘡,消癰腫。
春生苗,葉、莖紫色,高一、二尺,葉似桑而光,面青紫赤色,采無時。
土人多以生苗葉爛搗,貼瘡。
半天回 半天回 生施州。
春生苗,高二尺以來,赤斑色,至冬苗葉皆枯。
其根味苦、澀,性溫,無毒。
土人夏月采之。
與雞翁藤、野蘭根、崖棕等四味,洗淨,去粗皮。
焙幹等分,搗療婦人血氣并五勞七傷。
婦人服忌羊血、雞、魚、濕面;丈夫服無所忌。
剪刀草 剪刀草 生江湖及京東近水河溝沙碛中。
味甘、微苦,寒,無毒。
葉如剪刀形。
莖杆似嫩蒲,又似三棱。
苗甚軟,其色深青綠。
每叢十餘莖,内抽出一、兩莖,上分枝,開小白大者如杏,小者如杏核,色白而瑩滑。
五月、六月、七月采葉,正月、二月采根。
一名慈菰,一名白地栗,一名河凫茨。
土人爛搗其莖、葉如泥,塗敷諸惡瘡腫,及小兒遊瘤丹毒,以冷水調此草膏,化如糊,以雞羽掃上,腫便消退,其效殊佳。
根煮熟味甚甘甜。
時人作果子常食,無毒。
福州别有一種小異,三月生花,四時采根、葉,亦治癰腫。
龍牙草 龍牙草 生施州。
株高二尺以來。
春夏有苗葉,至秋冬而枯。
其根味辛、澀,溫,無毒。
春夏采之,洗淨揀擇,去蘆頭,焙幹,不計分兩,搗羅為末,用米飲調服一錢匕,治赤 苦芥子 苦芥子 生秦州。
苗長一尺以來,枝莖青色,葉如柳,開白花,似榆莢。
其子黑色,味苦,大寒,無毒。
明眼目,治血風煩躁。
野蘭根 野蘭根 出施州。
叢生,高二尺以來,四時有葉,無花。
其根味微苦,性溫,無毒。
采無時。
彼土人取此,并半天回、雞翁藤、崖棕等四味,洗淨,去粗皮,焙幹,等分。
搗羅療婦人血氣并五勞七傷。
婦人服之,忌雞、魚、濕面、羊血,丈夫無所忌。
都管草 都管草 生施州及宜州四野。
味苦、辣,性寒。
主風癰腫毒,赤疣,以醋摩其根塗之。
亦治喉咽腫痛,切片含之,立愈。
其根似羌活頭,歲長一節,高一尺許。
葉似土當歸,有陰幹。
施州生者作蔓,又名香球,蔓長丈餘,赤色,秋結紅實,四時皆有,采其根枝,煎湯淋洗,去風毒瘡腫。
小兒群 小兒群 生施州。
叢高一尺以來,春夏生苗葉,無花,至冬而枯。
其根味辛,性涼,無毒。
采無時。
彼土人取此并左纏草二味,洗淨,焙幹,等分搗羅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草乃旋花根也。
菩薩草 菩薩草 生江浙州郡,近京亦有之。
味苦,無毒。
中諸藥食毒者,酒研服之。
又治諸蟲蛇傷,飲其汁及研敷之,良。
亦名尺二。
主婦人妊娠咳嗽,搗篩,蜜丸服之,立效。
此草赤子似頭,冬月采根用。
仙人掌草 仙人掌草 生台州、筠州。
味微苦而澀,無毒。
多于石壁上貼壁而生,如人掌,故以名之。
葉細而長,春生,至冬猶青,無時采。
彼土人與甘草浸酒服,治腸痔瀉血。
不入衆使 紫背金盤草 紫背金盤草 生施州。
苗高一尺以來,葉背紫,無花。
根味辛、澀,性熱,無毒。
采無時。
土人單用此物,洗淨,去粗皮,焙幹,搗羅,溫酒調服半錢匕。
治婦人血氣。
能消胎雞、魚、濕面、羊血。
石逍遙草 石逍遙草 生常州。
味苦,微寒,無毒。
療攤緩諸風,手足不遂。
其草冬夏常有,無花實。
生亦不多,采無時。
俗用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粒,日三服,百日瘥。
有頭疼,無害。
胡堇草 胡堇草 生密州東武山田中。
味辛,滑,無毒。
主五髒營衛,肌肉皮膚中瘀血,止疼痛,散血。
絞汁塗金瘡。
枝葉似小堇菜。
花紫色,似翹轺花。
一枝七葉,花出三、兩莖。
春乳香、花桑柴炭、亂發灰同熬,如彈丸大。
如有打撲損筋骨折傷,及惡癰疖腫破,以熱酒摩一彈丸服之,其疼痛立止。
無心草 無心草 生商州及秦州。
性溫,無毒。
主積血,逐氣塊,益筋節,補虛損,潤顔色,療洩腹痛。
三月開花,五月結實,六、七月采根、苗,陰幹用之。
千裡光 千裡光 生筠州淺山及路旁。
味苦、甘,寒,無毒。
葉似菊葉而長,枝杆圓而青,背有毛,春生苗,
元生永陽池澤及河海邊。
臨汝人呼為牛荭草,河北信都人名水節,河内連納黃呼為水棘,劍南、遂甯等郡名龍移草。
蜀郡人采其花合面藥。
淮南諸郡尤宜,莖、葉肥大,名海精木,亦名魚津草。
所在皆有。
單服之,療膝痛等。
其方:雲水英,主丈夫、婦人無故兩腳腫滿,連膝胫中痛,屈伸急強者,名骨風。
其疾不宜針刺及灸,亦不宜服藥,唯單煮此藥浸之,不經五日即瘥,數用神驗。
其藥春取苗根。
患前病者,每日取五、六斤,以水一石,煮取三鬥,及熱浸腳,兼淋膝上,日夜三、四,頻日用之,以瘥為度。
若腫甚者,即于前方:加生椒目三升,加水二大鬥,根據前煮取汁,将淋瘡腫,随湯消散。
候腫消,即摩粉避風,乃良。
忌油膩、蒜、生 麗春草 麗春草 味甘,微溫,無毒。
出檀山在川谷,檀山在高密界。
河南淮陽郡、穎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為龍芊草。
河北近山、邺郡、名蘭艾。
上黨紫團山亦有,名定參草甚療陰黃,人莫能知。
唐天寶中,因穎川郡楊正進,名醫嘗用有效。
單服之,主療黃膽等。
其方:雲:麗春草,療因将息傷熱,變成陰黃,通身壯熱,小便黃赤,眼如金色。
面又青黑,心頭氣痛,繞心如刺,頭旋欲倒,兼肋下有瘕氣及黃膽等,經用陰幹。
有前病者,取花一升,搗為散,每平朝空腹取三方寸匕,和唯一服,隔五日再進,以知為度。
其根療黃膽。
患黃膽者,搗根取汁一盞,空腹頓服之,服訖,須臾即利三、兩行,其疾立已。
一劑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劑,永瘥。
忌酒、面、豬、魚、蒜、粉、酪等。
坐拿草 坐拿草 生江西及滁州。
六月開紫花結實。
采其苗為藥。
土人用治打撲所傷,兼壯筋骨。
治風痹。
江西北甚易得,後因人用之有效,今頗貴重。
神醫普救:治風方:中,已有用者 紫堇 紫堇 味酸,微溫,無毒。
元生江南吳興郡。
淮南名楚葵,宜春郡名蜀堇,豫章郡名苔菜,晉陵郡名水蔔菜。
唯出江淮南。
單服之,療大小人脫肛等。
其方:雲:紫堇草,主大食,即暴痢不止,肛則下脫,久療不瘥者。
春間收紫堇花二斤,曝幹兩,相和,研令細,塗肛上,納入。
既納了,即使人冷水于面上,即吸入腸中,每日一塗藥面,不過六、七度即瘥。
又以熱酒半升,和散一方寸匕,空腹服之,日再漸加至二方寸匕,以知為度。
若五歲以下小兒,即以半杏子許散,和酒令服之,亦佳。
忌生冷、陳倉米等。
杏葉草 杏葉草 生常州。
味酸,無毒。
主腸痔下血久不瘥者。
一名金盞草。
蔓生籬下,葉葉相對。
秋後有子,如雞頭實,其中變生一小蟲子,脫而能行,中夏采花用。
水甘草 水甘草 生筠州。
味甘,無毒。
治小兒風熱丹毒瘡,與甘草同煎,飲服。
春生苗,莖青色,葉如楊柳,多生水際,無花。
七月、八月采。
彼土人多單使,不入衆藥。
地柏 地柏 生蜀中山谷,河中府亦有之。
根黃,狀如絲,莖細,上有黃點子。
無花。
葉三月生,長四、五寸許。
四月采,曝幹用。
蜀中九月藥市,多有貨之。
主髒毒下血,神速。
其 紫背龍牙 紫背龍牙 生蜀中。
味辛、甘,無毒。
彼土山野人雲:解一切蛇毒,甚妙。
兼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
其藥冬夏長生,采無時。
攀倒甑 攀倒甑 生宜州郊野。
味苦,性寒。
主解利風壅,熱盛煩渴,狂躁。
春夏采葉,研搗,冷水浸,絞汁服之,甚效。
其莖、葉如薄荷,一名斑骨草,一名斑杖絲。
佛甲草 佛甲草 生筠州。
味甘,寒,微毒。
爛研如膏,以貼湯火瘡毒。
多附石向陽而生,有似馬齒苋,細小而長,有花,黃色。
不結實,四季皆有,采無時,彼土人多用。
百乳草 百乳草 生河中府、秦州、劍州。
根黃白色。
形如瓦松,莖、葉俱青,有如松葉,無花。
三月生苗,四月長及五、六寸許。
四時采其根,曬幹用。
下乳,亦通順血脈,調氣甚佳。
亦謂之百蕊草。
撮石合草 撮石合草 生眉州平田中。
苗莖高二尺以來,葉似谷葉。
十二月萌芽生苗,二月有花,不結實。
其苗味甘,無毒。
二月采之。
彼土人用療金瘡,甚佳。
石苋 石苋 生筠州,多附河岸沙石上生。
味辛、苦,有小毒。
春生苗葉,莖青,高一尺以來。
葉如水柳而短。
八月、九月采,彼土人與甘草同服,治及吐風涎。
百兩金 百兩金 生戎州、雲安軍、河中府。
味苦,性平,無毒。
葉似荔枝,初生背面俱青背紫面青。
苗高二、三尺,有杆如木,淩冬不凋。
初秋開花,青碧色,結實如豆大,生青熟赤。
根入藥,采無時。
用之捶去心,治壅熱,咽喉腫痛,含一寸許,咽津。
河采根,長及一寸,曬幹用,治風涎。
小青 小青 生福州。
三月生花,當月采葉。
彼土人以其葉生搗碎,治癰瘡,甚效。
曲節草 曲節草 生筠州。
味甘、平,無毒。
治發背瘡,消癰腫,拔毒。
四月生笛,莖方,色青,有節。
七月、八月着花,似薄荷,結子無用,葉似劉寄奴而青軟。
一各蛇藍,一名綠豆六月采莖葉,陰幹。
與甘草作末,米汁調服。
獨腳仙 獨腳仙 生福州。
山林旁陰泉處多有之。
春生苗,至秋冬而葉落。
其葉圓,上青下紫,其腳長三、四寸,夏采根、葉,連梗焙幹為末,治婦人血塊,酒煎半錢服之。
露筋草 露筋草 生施州。
株高三尺以來,春生苗,随即開花結子,四時不凋。
其子碧綠色,味辛、澀,性涼,無毒。
不拘時采其根,洗淨焙幹,搗羅為末。
用白礬水調,貼蜘蛛并蜈蚣 紅茂草 紅茂草 生施州。
又名地沒藥,又名長生草,四季枝葉繁盛,故有長生之名。
大涼,味苦。
春采根、葉,焙幹,搗羅為末,冷水調,貼癰疽瘡腫。
見腫消 見腫消 生筠州。
味酸、澀,有微毒。
治狗咬瘡,消癰腫。
春生苗,葉、莖紫色,高一、二尺,葉似桑而光,面青紫赤色,采無時。
土人多以生苗葉爛搗,貼瘡。
半天回 半天回 生施州。
春生苗,高二尺以來,赤斑色,至冬苗葉皆枯。
其根味苦、澀,性溫,無毒。
土人夏月采之。
與雞翁藤、野蘭根、崖棕等四味,洗淨,去粗皮。
焙幹等分,搗療婦人血氣并五勞七傷。
婦人服忌羊血、雞、魚、濕面;丈夫服無所忌。
剪刀草 剪刀草 生江湖及京東近水河溝沙碛中。
味甘、微苦,寒,無毒。
葉如剪刀形。
莖杆似嫩蒲,又似三棱。
苗甚軟,其色深青綠。
每叢十餘莖,内抽出一、兩莖,上分枝,開小白大者如杏,小者如杏核,色白而瑩滑。
五月、六月、七月采葉,正月、二月采根。
一名慈菰,一名白地栗,一名河凫茨。
土人爛搗其莖、葉如泥,塗敷諸惡瘡腫,及小兒遊瘤丹毒,以冷水調此草膏,化如糊,以雞羽掃上,腫便消退,其效殊佳。
根煮熟味甚甘甜。
時人作果子常食,無毒。
福州别有一種小異,三月生花,四時采根、葉,亦治癰腫。
龍牙草 龍牙草 生施州。
株高二尺以來。
春夏有苗葉,至秋冬而枯。
其根味辛、澀,溫,無毒。
春夏采之,洗淨揀擇,去蘆頭,焙幹,不計分兩,搗羅為末,用米飲調服一錢匕,治赤 苦芥子 苦芥子 生秦州。
苗長一尺以來,枝莖青色,葉如柳,開白花,似榆莢。
其子黑色,味苦,大寒,無毒。
明眼目,治血風煩躁。
野蘭根 野蘭根 出施州。
叢生,高二尺以來,四時有葉,無花。
其根味微苦,性溫,無毒。
采無時。
彼土人取此,并半天回、雞翁藤、崖棕等四味,洗淨,去粗皮,焙幹,等分。
搗羅療婦人血氣并五勞七傷。
婦人服之,忌雞、魚、濕面、羊血,丈夫無所忌。
都管草 都管草 生施州及宜州四野。
味苦、辣,性寒。
主風癰腫毒,赤疣,以醋摩其根塗之。
亦治喉咽腫痛,切片含之,立愈。
其根似羌活頭,歲長一節,高一尺許。
葉似土當歸,有陰幹。
施州生者作蔓,又名香球,蔓長丈餘,赤色,秋結紅實,四時皆有,采其根枝,煎湯淋洗,去風毒瘡腫。
小兒群 小兒群 生施州。
叢高一尺以來,春夏生苗葉,無花,至冬而枯。
其根味辛,性涼,無毒。
采無時。
彼土人取此并左纏草二味,洗淨,焙幹,等分搗羅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草乃旋花根也。
菩薩草 菩薩草 生江浙州郡,近京亦有之。
味苦,無毒。
中諸藥食毒者,酒研服之。
又治諸蟲蛇傷,飲其汁及研敷之,良。
亦名尺二。
主婦人妊娠咳嗽,搗篩,蜜丸服之,立效。
此草赤子似頭,冬月采根用。
仙人掌草 仙人掌草 生台州、筠州。
味微苦而澀,無毒。
多于石壁上貼壁而生,如人掌,故以名之。
葉細而長,春生,至冬猶青,無時采。
彼土人與甘草浸酒服,治腸痔瀉血。
不入衆使 紫背金盤草 紫背金盤草 生施州。
苗高一尺以來,葉背紫,無花。
根味辛、澀,性熱,無毒。
采無時。
土人單用此物,洗淨,去粗皮,焙幹,搗羅,溫酒調服半錢匕。
治婦人血氣。
能消胎雞、魚、濕面、羊血。
石逍遙草 石逍遙草 生常州。
味苦,微寒,無毒。
療攤緩諸風,手足不遂。
其草冬夏常有,無花實。
生亦不多,采無時。
俗用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粒,日三服,百日瘥。
有頭疼,無害。
胡堇草 胡堇草 生密州東武山田中。
味辛,滑,無毒。
主五髒營衛,肌肉皮膚中瘀血,止疼痛,散血。
絞汁塗金瘡。
枝葉似小堇菜。
花紫色,似翹轺花。
一枝七葉,花出三、兩莖。
春乳香、花桑柴炭、亂發灰同熬,如彈丸大。
如有打撲損筋骨折傷,及惡癰疖腫破,以熱酒摩一彈丸服之,其疼痛立止。
無心草 無心草 生商州及秦州。
性溫,無毒。
主積血,逐氣塊,益筋節,補虛損,潤顔色,療洩腹痛。
三月開花,五月結實,六、七月采根、苗,陰幹用之。
千裡光 千裡光 生筠州淺山及路旁。
味苦、甘,寒,無毒。
葉似菊葉而長,枝杆圓而青,背有毛,春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