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龍骨
龍骨 味甘,平、微寒,無毒。
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洩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痫,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内疽陰蝕,止汗,縮小便,溺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髒。
白龍骨 療夢寐洩精,小便洩精。
臣禹錫等謹按洩精通用藥雲:白龍骨,平,微寒。
齒 主小兒、大人驚痫,癫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殺精物,小兒五驚、十二痫,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
又殺蠱毒。
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臣禹錫等謹按驚邪通用藥及藥對雲:龍齒,平。
角 主驚痫螈(尺曳切)(子用切),身熱如火,腹中堅及熱洩。
久服輕身,通神明,延年。
生晉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
采無時。
畏幹漆、蜀椒、理石。
陶隐居雲:今多出梁、益間,巴中亦有。
骨欲得脊腦,作白地錦文,舐之着舌者良。
齒小強,猶有齒形。
角強而實。
又有龍腦,肥軟,亦斷痢。
雲皆是龍蛻,非實死也。
比來巴中,數得龍胞,吾自親見,形體具存,雲療産後餘疾,正當末服之。
唐本注雲:龍骨,今并出晉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
其青、黃、赤、白、黑,亦應随色與腑髒相會,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等輩。
而《本經》不論,莫知所以。
臣禹錫等謹按藥對雲:龍角,平。
吳氏雲:龍骨,色青白者善。
又雲齒,神農、季氏:大寒。
藥性論雲:龍骨,君,忌魚,有小毒。
逐邪氣,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膿血,女子崩中,帶下,止夢洩精,夜夢鬼交,治尿血,虛而多夢紛纭,加而用之。
又雲龍齒,君。
鎮心,安魂魄。
齒、角俱主小兒大熱。
日華子雲:龍骨,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
又雲龍齒,澀,涼。
治煩悶,癫痫,熱狂,辟鬼魅。
圖經曰:龍骨并齒、角,出晉地川谷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今河東州郡多有之。
或雲是龍蛻,實非死骨,得脊腦,作白地錦文,舐之着舌者良。
齒小強,猶有齒形。
角強而實。
采無時。
李肇《國史補》雲:春水時至,魚登龍門,蛻其骨甚多,人采以為藥,而有五色者。
《本經》雲:出晉地。
龍門又是晉地,豈今所謂龍骨者,乃此魚之骨乎?或雲骨有雄、雌,細紋而廣者是雌,粗紋而狹者是雄。
凡入藥,五色具者尤佳,黃白色者次,黑色者下。
皆不得經落不淨處,則不堪用。
骨、齒醫家常用,角亦稀使。
唯深師五邪丸用龍角。
又雲:無角用齒。
《千金方》治心,有兼用龍齒、龍角者。
韋丹療心熱風痫,取爛龍角濃研取汁,食上服二大合,日再。
然則龍角有爛者,此物大抵世所稀有。
孫光憲《北夢瑣言》雲:石晉時鎮州接邢台界,嘗鬥殺一龍,鄉豪有曹寬者見之,取其雙角,角前有一物如藍色,紋如亂錦,人莫之識。
曹寬未經年為寇所殺,鎮師俄亦被誅。
又雲:海上人言龍每生二卵,一為吉吊。
吉吊多與鹿遊,或于水邊遺瀝,值流槎則粘着木枝,如蒲槌狀,其色微青黃,複似灰色,号紫梢花,坐湯多用之。
《延齡至寶方》治聾,無問年月者,取吉吊脂,每日點半杏仁許入耳中,便瘥。
雲此物福、建州甚不為難得,其脂須琉璃瓶子盛,更以樟木合重貯之,不爾則透氣,失之矣。
又《箧中方》女經積年不通,必治之,用龍胎、瓦松、景天三物各少許,都以水兩盞,煎取一盞,去滓。
分溫二服,少頃腹中轉動,便下。
龍胎,古今方:不見用者,人亦鮮識。
本方注雲:此物出蜀中山澗大水中,大類幹魚鱗,投藥煎時甚腥臊。
方:家稀所聞見,雖并非要藥,然昔人曾用,世當有識者,因附于此,以示廣記耳。
雷公雲: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
其骨細紋廣者是雌,骨粗紋狹者是雄。
骨五色者上,白煎湯浴過兩度,搗研如粉,用絹袋子盛粉末了。
以燕子一隻,擘破腹去腸,安骨末袋于燕腹内,懸于井面上一宿,至明去燕子并袋子,取骨粉重研萬下,其效神妙。
但是丈夫服空心,益腎藥中安置,圖龍骨氣入腎髒中也。
聖惠方:治小兒臍瘡久不瘥。
用龍骨燒灰細研,敷之。
外台秘要療傷寒已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熱盛而三焦有瘡者,多下,或張口吐舌呵籲,目爛,口鼻生瘡,吟語,不識人,除熱毒止痢。
龍骨半斤,碎,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沉之井底。
令冷,服五合,漸漸進之。
恣意飲,尤宜老少。
千金方:婦人無故尿血。
龍骨一兩,以酒調方寸匕,空心,日三。
又方:治好忘,久服聰明益智。
龍骨、虎骨、遠志等分,右三味為末。
食後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後方:治熱病不解而下痢欲死。
龍骨半斤,搗研,水一鬥,煮取五升,候極冷,稍稍飲,得汗即愈。
又方:治老瘧。
末龍骨方寸匕,先發一時,酒一升半,煮取三沸,及熱盡服,溫複取汗,即效。
又方:若久下痢,經時不止者,此成休息。
龍骨四兩,如小豆大,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令冷,分為五服。
又以米飲和為丸,服十丸。
經驗方:暖精氣,益元陽。
白龍骨、遠志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卧時冷水下三十丸。
梅師方:治失精,暫睡即洩。
白龍骨四分,韭子五合,右件為散子。
空心酒調方寸匕服。
又方:治熱病後下痢,膿血不止,不能食。
白龍骨末,米飲調方寸匕服。
又方:治鼻衄咯吐血不止。
五色龍骨作末,吹一江豆許于鼻中,立止。
又方:治心熱風痫。
爛龍角濃研汁,食上服二合,日再服。
姚氏方:治小便出血。
末龍骨二方寸匕,水調溫服之,日二服,瘥。
姚和衆治小兒因痢脫肛。
白龍骨粉,撲之。
楊文公談苑澤州山中多龍骨。
蓋龍蛻于土中,崖崩多得之,體骨、頭角皆全。
衍義曰:龍骨,諸家之說,紛然不一,既不能指定,終是臆度。
西京穎陽縣民家,忽崖壞,得龍骨一副,肢體頭角悉具,不知其蛻也?其斃也?若謂蛻斃,則是有形之物,而又生不可得見,死方:可見;謂其化也,則其形獨不能化。
然《西域記》中所說甚詳,但未敢據憑。
萬物所禀各異,造化不可盡知,莫可得而詳矣。
孔子曰:君子有所不知,蓋阙如也。
妄亂穿鑿,恐誤後學。
治精滑及大腸滑,不可阙也。
麝香 麝香 味辛,溫,無毒。
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痫,去三蟲,療諸兇邪鬼氣,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産難,墜胎,去面(音孕)、目中膚翳。
久服除邪,不夢寤魇寐,通神仙。
生中台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
春分取之,生者益良。
陶隐居雲:麝形似獐,常食柏葉,又啖蛇,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故麝香療蛇毒。
今以蛇蛻皮裹麝香彌香,則是相使也
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洩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痫,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内疽陰蝕,止汗,縮小便,溺血,養精神,定魂魄,安五髒。
白龍骨 療夢寐洩精,小便洩精。
臣禹錫等謹按洩精通用藥雲:白龍骨,平,微寒。
齒 主小兒、大人驚痫,癫疾狂走,心下結氣,不能喘息,諸痙,殺精物,小兒五驚、十二痫,身熱不可近,大人骨間寒熱。
又殺蠱毒。
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
臣禹錫等謹按驚邪通用藥及藥對雲:龍齒,平。
角 主驚痫螈(尺曳切)(子用切),身熱如火,腹中堅及熱洩。
久服輕身,通神明,延年。
生晉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
采無時。
畏幹漆、蜀椒、理石。
陶隐居雲:今多出梁、益間,巴中亦有。
骨欲得脊腦,作白地錦文,舐之着舌者良。
齒小強,猶有齒形。
角強而實。
又有龍腦,肥軟,亦斷痢。
雲皆是龍蛻,非實死也。
比來巴中,數得龍胞,吾自親見,形體具存,雲療産後餘疾,正當末服之。
唐本注雲:龍骨,今并出晉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
其青、黃、赤、白、黑,亦應随色與腑髒相會,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等輩。
而《本經》不論,莫知所以。
臣禹錫等謹按藥對雲:龍角,平。
吳氏雲:龍骨,色青白者善。
又雲齒,神農、季氏:大寒。
藥性論雲:龍骨,君,忌魚,有小毒。
逐邪氣,安心神,止冷痢及下膿血,女子崩中,帶下,止夢洩精,夜夢鬼交,治尿血,虛而多夢紛纭,加而用之。
又雲龍齒,君。
鎮心,安魂魄。
齒、角俱主小兒大熱。
日華子雲:龍骨,健脾,澀腸胃,止瀉痢,渴疾,懷孕漏胎,腸風下血,崩中帶下,鼻洪,吐血,止汗。
又雲龍齒,澀,涼。
治煩悶,癫痫,熱狂,辟鬼魅。
圖經曰:龍骨并齒、角,出晉地川谷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龍處,今河東州郡多有之。
或雲是龍蛻,實非死骨,得脊腦,作白地錦文,舐之着舌者良。
齒小強,猶有齒形。
角強而實。
采無時。
李肇《國史補》雲:春水時至,魚登龍門,蛻其骨甚多,人采以為藥,而有五色者。
《本經》雲:出晉地。
龍門又是晉地,豈今所謂龍骨者,乃此魚之骨乎?或雲骨有雄、雌,細紋而廣者是雌,粗紋而狹者是雄。
凡入藥,五色具者尤佳,黃白色者次,黑色者下。
皆不得經落不淨處,則不堪用。
骨、齒醫家常用,角亦稀使。
唯深師五邪丸用龍角。
又雲:無角用齒。
《千金方》治心,有兼用龍齒、龍角者。
韋丹療心熱風痫,取爛龍角濃研取汁,食上服二大合,日再。
然則龍角有爛者,此物大抵世所稀有。
孫光憲《北夢瑣言》雲:石晉時鎮州接邢台界,嘗鬥殺一龍,鄉豪有曹寬者見之,取其雙角,角前有一物如藍色,紋如亂錦,人莫之識。
曹寬未經年為寇所殺,鎮師俄亦被誅。
又雲:海上人言龍每生二卵,一為吉吊。
吉吊多與鹿遊,或于水邊遺瀝,值流槎則粘着木枝,如蒲槌狀,其色微青黃,複似灰色,号紫梢花,坐湯多用之。
《延齡至寶方》治聾,無問年月者,取吉吊脂,每日點半杏仁許入耳中,便瘥。
雲此物福、建州甚不為難得,其脂須琉璃瓶子盛,更以樟木合重貯之,不爾則透氣,失之矣。
又《箧中方》女經積年不通,必治之,用龍胎、瓦松、景天三物各少許,都以水兩盞,煎取一盞,去滓。
分溫二服,少頃腹中轉動,便下。
龍胎,古今方:不見用者,人亦鮮識。
本方注雲:此物出蜀中山澗大水中,大類幹魚鱗,投藥煎時甚腥臊。
方:家稀所聞見,雖并非要藥,然昔人曾用,世當有識者,因附于此,以示廣記耳。
雷公雲:剡州生者、倉州、太原者上。
其骨細紋廣者是雌,骨粗紋狹者是雄。
骨五色者上,白煎湯浴過兩度,搗研如粉,用絹袋子盛粉末了。
以燕子一隻,擘破腹去腸,安骨末袋于燕腹内,懸于井面上一宿,至明去燕子并袋子,取骨粉重研萬下,其效神妙。
但是丈夫服空心,益腎藥中安置,圖龍骨氣入腎髒中也。
聖惠方:治小兒臍瘡久不瘥。
用龍骨燒灰細研,敷之。
外台秘要療傷寒已八、九日至十餘日,大煩渴,熱盛而三焦有瘡者,多下,或張口吐舌呵籲,目爛,口鼻生瘡,吟語,不識人,除熱毒止痢。
龍骨半斤,碎,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沉之井底。
令冷,服五合,漸漸進之。
恣意飲,尤宜老少。
千金方:婦人無故尿血。
龍骨一兩,以酒調方寸匕,空心,日三。
又方:治好忘,久服聰明益智。
龍骨、虎骨、遠志等分,右三味為末。
食後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後方:治熱病不解而下痢欲死。
龍骨半斤,搗研,水一鬥,煮取五升,候極冷,稍稍飲,得汗即愈。
又方:治老瘧。
末龍骨方寸匕,先發一時,酒一升半,煮取三沸,及熱盡服,溫複取汗,即效。
又方:若久下痢,經時不止者,此成休息。
龍骨四兩,如小豆大,碎,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令冷,分為五服。
又以米飲和為丸,服十丸。
經驗方:暖精氣,益元陽。
白龍骨、遠志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卧時冷水下三十丸。
梅師方:治失精,暫睡即洩。
白龍骨四分,韭子五合,右件為散子。
空心酒調方寸匕服。
又方:治熱病後下痢,膿血不止,不能食。
白龍骨末,米飲調方寸匕服。
又方:治鼻衄咯吐血不止。
五色龍骨作末,吹一江豆許于鼻中,立止。
又方:治心熱風痫。
爛龍角濃研汁,食上服二合,日再服。
姚氏方:治小便出血。
末龍骨二方寸匕,水調溫服之,日二服,瘥。
姚和衆治小兒因痢脫肛。
白龍骨粉,撲之。
楊文公談苑澤州山中多龍骨。
蓋龍蛻于土中,崖崩多得之,體骨、頭角皆全。
衍義曰:龍骨,諸家之說,紛然不一,既不能指定,終是臆度。
西京穎陽縣民家,忽崖壞,得龍骨一副,肢體頭角悉具,不知其蛻也?其斃也?若謂蛻斃,則是有形之物,而又生不可得見,死方:可見;謂其化也,則其形獨不能化。
然《西域記》中所說甚詳,但未敢據憑。
萬物所禀各異,造化不可盡知,莫可得而詳矣。
孔子曰:君子有所不知,蓋阙如也。
妄亂穿鑿,恐誤後學。
治精滑及大腸滑,不可阙也。
麝香 麝香 味辛,溫,無毒。
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痫,去三蟲,療諸兇邪鬼氣,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産難,墜胎,去面(音孕)、目中膚翳。
久服除邪,不夢寤魇寐,通神仙。
生中台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
春分取之,生者益良。
陶隐居雲:麝形似獐,常食柏葉,又啖蛇,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故麝香療蛇毒。
今以蛇蛻皮裹麝香彌香,則是相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