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關燈
人取之,甚善。

    衄藥,并法最多,或效或不效,故須博采,以備道途、田野中用。

     天靈蓋 味鹹,平,無毒。

    主傳屍,屍疰,鬼氣伏連,久瘴勞瘧,寒熱無時者。

    此死人頂骨十字解者,燒令黑,細研,曰飲和服,亦合諸藥為散用之。

    方家婉其名爾。

    (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天靈蓋,治肺痿,乏力羸瘦,骨蒸勞及鹽汗等,入藥酥炙用。

     陳藏器雲彌腐爛者入用。

    有一片如三指闊,此骨是天生天賜,蓋押一身之骨,未合即未有,隻有囟門。

    取得後,用灰火罨一夜。

    待腥穢氣出盡,卻用童兒溺,于瓷鍋子中煮一伏時滿,漉出。

    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一尺,置天靈蓋于中一伏時,其藥魂歸神妙。

    陽人使陰,陰人使陽。

    外台秘要治犬咬,衆治不瘥,毒攻人煩亂,喚已作犬聲者。

    燒灰為末,以水服方寸匕,以活止。

    梅師方:諸犬咬,瘡不瘥,吐白沫者,為毒入心,叫喚似犬聲。

    以髑髅骨燒灰,研,以東流水調方寸匕。

    别說雲謹按天靈蓋,《神農本經》人部唯發一物外,餘皆出後世醫家,或禁術之流,奇怪之論,殊非仁人之用心。

    世稱孫思邈有大功于世,以殺命治命,尚有陰責,沉于是也。

    近數見醫家用以治傳屍病,未有一效者。

    信《本經》不用,未為害也。

    殘忍傷神,又不急于取效,苟有可易,仁者宜盡心焉。

    苟不以是說為然,決為庸人之所惑亂。

    設雲非此不可,是不得已,則宜以年深塵泥所漬朽者為良,以其絕屍氣也。

     人髭 唐·李績嘗疾。

    醫診之雲:得須灰服之,方止。

    太宗遂自剪髭,燒灰賜服之,複令敷癰瘡,立愈。

    故白樂天雲:剪須燒藥賜功臣。

    仁宗皇帝賜呂夷簡。

    古人有語,髭可治疾,今朕剪髭與之合藥,表朕意。

     一十種陳藏器餘 人血 主羸病患皮肉幹枯,身上麸片起。

    又狂犬咬,寒熱欲發者,并刺熱血飲之。

     人肉 治瘵疾。

     人胞 主血氣羸瘦,婦人勞損,面皮黑,腹内諸病漸瘦悴者,以五味和之,如(音甲餅也)法,與食之,勿令知。

    婦人胞衣變成水,味辛,無毒。

    主小兒丹毒,諸熱毒,發寒熱不歇,狂言妄語,頭上無辜發立,虛痞等。

    此人産後時,衣埋地下,七、八年化為水,清澄如真水。

    南方人以甘草、升麻和諸藥物,盛埋之,三、五年後撥去,取為藥。

    主天行熱病,立效。

     梅師方:治草蠱,其狀入咽刺痛欲死者。

    取胞衣一具切,曝幹為末。

    熟水調一錢匕,最療蛇蠱、蜣螂、草毒等。

     婦人裆 主陰易病。

    當陰上割取,燒末服方寸匕。

    童女益佳。

    若女患陰易,即須男子也。

    陰易病者,人患時行,病起後合陰陽,便即相着,甚于本病,其候小便赤澀,寒熱甚者是,服此便通利。

    不爾,灸陰二七壯。

    又婦人,主胞衣不出,覆井口立下,取本婦人者即佳。

     人膽 主鬼氣,屍疰,伏連。

     男子陰毛 主蛇咬,口含二十條,咽其汁,蛇毒不入腹内。

     死人枕及席 患疣拭之二七遍,令爛去疣。

    嘗有妪人患滞冷,積年不瘥。

    徐嗣伯為診曰:此屍疰也,當以死人枕煮服之乃愈。

    于是往古冢中取枕,枕已一邊腐缺,妪服之即瘥。

    張景年十五歲,患腹脹面黃,衆藥不能治。

    以問徐嗣伯,嗣伯曰:此石蛔耳,極難療,當取死人枕煮服之。

    得大蛔蟲,頭堅如石者五、六升,病即瘥。

    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見鬼物。

    嗣伯曰:邪氣入肝,可覓死人枕煮服之。

    竟可埋枕于故處,如其言,又愈。

    王晏問曰: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俱瘥,何也?答曰:屍疰者,鬼氣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治之,魂氣飛越,不複附體,故屍疰自瘥。

    石蛔者,醫療既癖,蛔蟲轉堅,世間藥不能遣,所以須鬼物馳之,然後乃散,故令煮死人枕服。

    夫邪氣入肝,故使眼痛而見魍魉,須邪物以鈎之,故用死人枕之氣,因不去之,故令埋于冢間也。

     夫衣帶 主難産。

    臨時取五寸,燒為末,酒下。

    帶最佳。

     孫真人治金瘡未愈而交接,血出不止。

    取與交婦人衣帶二寸。

    燒研末,水服之。

     衣中故綿絮 主卒下血,及金瘡出血不止。

    取一握,煮汁溫服之。

    新綿一兩,燒為黑末,酒下,主五野雞病。

     新生小兒臍中屎 主惡瘡,食息肉,除面印字盡。

    候初生,取胎中屎也。

    初生臍,主瘧。

    燒為灰,飲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