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草部
關燈
小
中
大
藥也。
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内加麻黃、葛根也。
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
《食療》雲:葛根蒸食之消毒,其粉亦甚妙。
其粉以水調三合,能解鸩毒。
《衍義》雲:治中熱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
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易老又雲:太陽初病未入陽明,頭痛者,不可便服葛根發之;若服之,是引賊破家也。
若頭顱痛者,可服之。
葛根湯,陽明自中風之仙藥也。
《本草》又雲: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卷之三 草部 威靈仙 氣溫,味苦、甘,純陽。
《象》雲:主諸風濕冷,通五髒,去腹内瘕滞,腰膝冷痛,及治傷損。
鐵腳者佳。
去蘆用。
《心》雲:去大腸之風。
《本草》雲:忌茗。
卷之三 草部 細辛 氣溫,味大辛,純陽。
性溫,氣濃于味,陽也。
無毒。
少陰經藥,手少陰引經之藥。
《象》雲:治少陰頭痛如神,當少用之。
獨活為使,為主用。
去頭蘆并葉。
華州者佳。
《珍》雲:主少陰經頭痛。
《心》雲:主諸項頭痛,諸風通用之。
味辛熱,溫陰經,散水寒以去内寒。
《本草》雲: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鼻,風痫癫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髒,益肝膽,通精氣。
久服明目,利九竅。
東垣雲:治邪在裡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易老雲:治少陰頭痛。
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
用者随經不可差。
細辛香味俱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
《本草》又雲:曾青、棗根為之使,得當歸、芍藥、白芷、川芎、牡丹、本、甘草,共療婦人。
得決明、鯉魚膽汁、青羊肝,共療目痛。
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衍義》雲:治頭面風痛,不可缺也。
卷之三 草部 白芷 氣溫,味大辛,純陽。
無毒。
氣味俱輕,陽也。
陽明經引經藥,手陽明經本經藥。
行足陽明經,于升麻湯四味内加之。
《象》雲:治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
以四味升麻湯主之。
《珍》雲:長肌肉,散陽明之風。
《心》雲:治風通用,去肺經風熱。
《本草》雲:主女子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療風邪,久渴吐嘔,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
《日華子》雲: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
乳癰發背,一切瘡疥,排膿止痛生肌,去面疵瘢,明目。
其氣芳香,治正陽陽明頭痛。
與辛夷、細辛同用,治鼻病。
内托,用此長肌肉,則陽明可知矣。
又雲:當歸為之使,惡旋複花。
卷之三 草部 川芎 氣溫,味辛,純陽。
無毒。
入手足厥陰經,少陽經本經藥。
《象》雲:補血,治血虛頭痛之聖藥,妊婦胎不動數月,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盞,煎至一半,服。
神效。
《珍》雲:散肝經之風,貫芎治少陽經苦頭痛。
《心》雲:治少陽頭痛及治風通用。
《本草》雲: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除腦中冷痛,面上遊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卒急腫痛,脅風痛,溫中除内寒。
《日華子》雲: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症結宿血,養新血。
易老雲: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湯所皆用也。
入手足厥陰經。
《衍義》雲:頭面風不可缺也,然須以他藥佐之,若單服久服,則走散真氣,即使他藥佐之,亦不可久服,中病即便已。
東垣雲:頭痛甚者,加蔓荊子;頂與腦痛,加川芎;若頭痛者,加本;諸經若頭痛,加細辛。
若有熱者,不能治。
别有青空之劑,為緣諸經頭痛,須用四味。
《本草》又雲:白芷為之使,畏黃連。
卷之三 草部 麻黃 氣溫,味苦,而甘辛,氣味俱薄,陽也,升也。
甘熱,純陽。
無毒。
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經,陽明經藥。
《象》雲:發太陽、少陰經汗。
去節,煮三二沸,去上沫。
不則,令人心煩悶。
《心》雲:陽明經藥,去表上之寒邪。
甘熱,去節,解少陰寒,散表寒、發浮熱也。
《珍》雲:去榮中寒。
《本草》雲: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
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
《液》雲:入足太陽、手少陰,能洩衛實發汗,及傷寒無汗,咳嗽。
根、節能止汗。
夫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桂枝、麻黃雖為太陽經藥,其實榮衛藥也。
以其在太陽地分,故曰太陽也。
本病者即榮衛,肺主衛,心主榮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黃為手太陰之劑,桂枝為手少陰之劑。
故傷風、傷寒而嗽者,用麻黃、桂枝,即湯液之源也。
《藥性論》雲:君。
味甘平,治瘟疫。
《本草》又雲:濃樸為之使,惡辛夷、石葦。
卷之三 草部 本 氣溫,味大辛、苦,微溫;氣濃味薄,陽也,升也,純陽。
無毒。
太陽經本經藥。
《象》雲:太陽經風藥,治寒邪結郁于本經。
治頭痛、腦痛;大寒犯腦,令人腦痛,齒亦痛。
《心》雲:專治太陽頭痛,其氣雄壯。
《珍》雲:治巅頂痛。
《本草》雲: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
除風頭痛,長肌膚,悅顔色,辟霧露,潤澤,療風邪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
實,主流風四肢。
惡茹。
此與木香,同治霧露之氣;與白芷,同作面脂藥治療。
仲景雲:清明以前,立秋以後,凡中霧露之氣,皆為傷寒。
又雲清邪中于上焦,皆霧露之氣,神術、白術湯内加木香、本,擇其可而用之。
此既治風,又治濕,亦各從其類也。
卷之三 草部 桔梗 氣微溫,味辛、苦,陽中之陽。
味濃,氣輕,陽中之陰也。
有小毒。
入足少陰經,入手太陰肺經藥。
《象》雲:治咽喉痛,利肺氣。
去蘆,米泔浸一宿,焙幹用。
《珍》雲:陽中之陰,謂之“舟楫”,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
治鼻塞。
《心》雲:利咽嗌胸膈之氣。
以其色白,故屬肺。
辛、甘,微溫,治寒嘔,若咽中痛,桔梗能散之也。
《本草》雲: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利五髒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療咽喉痛,下蠱毒。
易老雲:與國老并行,同為舟楫之劑。
如将軍苦洩峻下之藥,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故用辛甘之劑以升之也。
《衍義》雲:治肺熱氣奔促
故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内加麻黃、葛根也。
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
《食療》雲:葛根蒸食之消毒,其粉亦甚妙。
其粉以水調三合,能解鸩毒。
《衍義》雲:治中熱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
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
易老又雲:太陽初病未入陽明,頭痛者,不可便服葛根發之;若服之,是引賊破家也。
若頭顱痛者,可服之。
葛根湯,陽明自中風之仙藥也。
《本草》又雲: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卷之三 草部 威靈仙 氣溫,味苦、甘,純陽。
《象》雲:主諸風濕冷,通五髒,去腹内瘕滞,腰膝冷痛,及治傷損。
鐵腳者佳。
去蘆用。
《心》雲:去大腸之風。
《本草》雲:忌茗。
卷之三 草部 細辛 氣溫,味大辛,純陽。
性溫,氣濃于味,陽也。
無毒。
少陰經藥,手少陰引經之藥。
《象》雲:治少陰頭痛如神,當少用之。
獨活為使,為主用。
去頭蘆并葉。
華州者佳。
《珍》雲:主少陰經頭痛。
《心》雲:主諸項頭痛,諸風通用之。
味辛熱,溫陰經,散水寒以去内寒。
《本草》雲: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鼻,風痫癫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髒,益肝膽,通精氣。
久服明目,利九竅。
東垣雲:治邪在裡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
易老雲:治少陰頭痛。
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
用者随經不可差。
細辛香味俱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
《本草》又雲:曾青、棗根為之使,得當歸、芍藥、白芷、川芎、牡丹、本、甘草,共療婦人。
得決明、鯉魚膽汁、青羊肝,共療目痛。
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滑石,反藜蘆。
《衍義》雲:治頭面風痛,不可缺也。
卷之三 草部 白芷 氣溫,味大辛,純陽。
無毒。
氣味俱輕,陽也。
陽明經引經藥,手陽明經本經藥。
行足陽明經,于升麻湯四味内加之。
《象》雲:治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
以四味升麻湯主之。
《珍》雲:長肌肉,散陽明之風。
《心》雲:治風通用,去肺經風熱。
《本草》雲:主女子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療風邪,久渴吐嘔,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
《日華子》雲: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
乳癰發背,一切瘡疥,排膿止痛生肌,去面疵瘢,明目。
其氣芳香,治正陽陽明頭痛。
與辛夷、細辛同用,治鼻病。
内托,用此長肌肉,則陽明可知矣。
又雲:當歸為之使,惡旋複花。
卷之三 草部 川芎 氣溫,味辛,純陽。
無毒。
入手足厥陰經,少陽經本經藥。
《象》雲:補血,治血虛頭痛之聖藥,妊婦胎不動數月,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盞,煎至一半,服。
神效。
《珍》雲:散肝經之風,貫芎治少陽經苦頭痛。
《心》雲:治少陽頭痛及治風通用。
《本草》雲: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除腦中冷痛,面上遊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腹堅痛,中惡,卒急腫痛,脅風痛,溫中除内寒。
《日華子》雲: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症結宿血,養新血。
易老雲: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湯所皆用也。
入手足厥陰經。
《衍義》雲:頭面風不可缺也,然須以他藥佐之,若單服久服,則走散真氣,即使他藥佐之,亦不可久服,中病即便已。
東垣雲:頭痛甚者,加蔓荊子;頂與腦痛,加川芎;若頭痛者,加本;諸經若頭痛,加細辛。
若有熱者,不能治。
别有青空之劑,為緣諸經頭痛,須用四味。
《本草》又雲:白芷為之使,畏黃連。
卷之三 草部 麻黃 氣溫,味苦,而甘辛,氣味俱薄,陽也,升也。
甘熱,純陽。
無毒。
手太陰之劑,入足太陽經,走手少陰經,陽明經藥。
《象》雲:發太陽、少陰經汗。
去節,煮三二沸,去上沫。
不則,令人心煩悶。
《心》雲:陽明經藥,去表上之寒邪。
甘熱,去節,解少陰寒,散表寒、發浮熱也。
《珍》雲:去榮中寒。
《本草》雲: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
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
《液》雲:入足太陽、手少陰,能洩衛實發汗,及傷寒無汗,咳嗽。
根、節能止汗。
夫麻黃,治衛實之藥,桂枝,治衛虛之藥,桂枝、麻黃雖為太陽經藥,其實榮衛藥也。
以其在太陽地分,故曰太陽也。
本病者即榮衛,肺主衛,心主榮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黃為手太陰之劑,桂枝為手少陰之劑。
故傷風、傷寒而嗽者,用麻黃、桂枝,即湯液之源也。
《藥性論》雲:君。
味甘平,治瘟疫。
《本草》又雲:濃樸為之使,惡辛夷、石葦。
卷之三 草部 本 氣溫,味大辛、苦,微溫;氣濃味薄,陽也,升也,純陽。
無毒。
太陽經本經藥。
《象》雲:太陽經風藥,治寒邪結郁于本經。
治頭痛、腦痛;大寒犯腦,令人腦痛,齒亦痛。
《心》雲:專治太陽頭痛,其氣雄壯。
《珍》雲:治巅頂痛。
《本草》雲: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
除風頭痛,長肌膚,悅顔色,辟霧露,潤澤,療風邪曳,金瘡,可作沐藥、面脂。
實,主流風四肢。
惡茹。
此與木香,同治霧露之氣;與白芷,同作面脂藥治療。
仲景雲:清明以前,立秋以後,凡中霧露之氣,皆為傷寒。
又雲清邪中于上焦,皆霧露之氣,神術、白術湯内加木香、本,擇其可而用之。
此既治風,又治濕,亦各從其類也。
卷之三 草部 桔梗 氣微溫,味辛、苦,陽中之陽。
味濃,氣輕,陽中之陰也。
有小毒。
入足少陰經,入手太陰肺經藥。
《象》雲:治咽喉痛,利肺氣。
去蘆,米泔浸一宿,焙幹用。
《珍》雲:陽中之陰,謂之“舟楫”,諸藥有此一味,不能下沉。
治鼻塞。
《心》雲:利咽嗌胸膈之氣。
以其色白,故屬肺。
辛、甘,微溫,治寒嘔,若咽中痛,桔梗能散之也。
《本草》雲: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利五髒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療咽喉痛,下蠱毒。
易老雲:與國老并行,同為舟楫之劑。
如将軍苦洩峻下之藥,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鐵石入江,非舟楫不載,故用辛甘之劑以升之也。
《衍義》雲:治肺熱氣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