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部

關燈
鹽 食鹽 走血具鹹寒之性。

    熱可退而結可通。

    入腎有潤下之功。

    食可吐而蠱可化。

    除風堅齒。

     明目強陰。

    (食鹽為食用之需。

    不過藥中用為制炒引導。

    如胸中一時痰食閉結。

    用此作吐。

     亦隻可暫服。

    至若殺蟲治瘡之功。

    均資外治。

    以鹹走血。

    多食之則敗血傷肺。

    助水損人。

    ) 金石部 金石類 青鹽 青鹽 性同鹽而不經煎煉。

    利水強陰。

    味帶甘而并可軟堅。

    退陽明目。

    功歸血分。

    治達腎家。

    (青鹽出土中。

    不經煎煉。

    性味皆同食鹽。

    而略帶甘味。

    能益腎而不助水邪。

    其一切主治之功。

    較食鹽為勝。

    ) 金石部 金石類 芒硝 芒硝 鹹以軟堅。

    辛苦并兼下至速。

    寒而潤燥。

    熱痰互結蕩無餘。

    元明粉雖屬輕清。

    瀉燥實均歸腸胃。

    (芒硝。

    生斥鹵鹽地。

    取以煎煉而成。

    在下者為樸硝。

    在上者為芒硝。

    以芒硝再經煎煉。

    在上者為之元明粉。

    懸風處化成粉者為之風化硝。

    其主治雖有輕清重濁之分。

    而鹹寒潤下之性。

    非腸胃實熱堅結者。

    不可亂投。

    硝皮作用此以硝牛羊之皮。

    與硝石之硝不同。

    ) 金石部 金石類 硼砂 硼砂 柔五金。

    化痰垢。

    骨哽翳遮。

    皆可随方應手。

    清胸膈。

    利咽喉。

    鹹寒辛苦。

    盡能取效由人。

    (硼砂此物亦鹵石之類。

    一雲由煎煉而成。

    故能熔化。

    凡五金之屬。

    必須用此熔之。

     極能蕩滌上焦一切郁熱垢膩。

    消痰破結。

    長于外治。

    吹喉點睛諸方。

    悉皆用之。

    一雲出南海諸番。

    系鹵液結成。

    ) 金石部 金石類 硫黃 硫黃 酸辛鹹熱。

    補腎火以助元陽。

    救逆扶危。

    潤大腸可疏風閉。

    冷癖陰凝之證。

    内服則用以宣通。

    蟲瘡疥癞諸方。

    外治則取其毒烈。

    (硫黃有二種。

    一種石硫黃。

    出外番山谷間。

    秉陽火之氣。

    由石液結成。

    凡産石硫黃之處。

    必有溫泉作硫黃氣。

    一種土硫黃。

    出廣南煤圹中。

    以法熬煉而成。

    其色帶青。

    其氣帶臭。

    碾之有聲。

    隻可作瘡藥火藥之用。

    若服食之方。

    用以扶危濟急。

    拯逆返元。

    皆宜以石者為上。

    辛酸鹹熱有毒之品。

    用不得宜。

    或過用偏勝之害。

    禍如反掌。

    硫黃火之精也。

    暖而能通。

    入腎與命門大腸。

    回陽破陰之功。

    自非淺鮮。

    ) 金石部 金石類 白礬 白礬 酸澀而收。

    鹹寒且斂。

    化痰滌熱。

    劫粘滑以稀涎。

    燥濕殺蟲。

    蝕惡肉而解毒。

    除風卻水。

    治痢敷瘡。

    (白礬初生亦石也。

    經煎煉而成。

    有五色精粗之分。

    其酸斂之性。

    同吐藥則吐。

    同斂藥則斂。

    如稀涎散蠟礬丸之類。

    性善卻水。

    水化書紙上。

    幹則水不能濡。

    損齒傷肺。

    雖金匮治女痨瘅硝石礬石散一方。

    能劫除腎邪。

    然畢竟削伐之品。

    外治為優耳。

    ) 金石部 金石類 銀朱 煉同硫汞。

    能燥濕以提膿。

    功并埽盆。

    可劫痰而破積。

    殺蟲治疥諸般治。

    毒烈辛溫外用長。

    (銀朱用水銀硫黃升煉而成。

    與輕粉之性寒溫略異。

    而主治卻又相同。

    其燥烈升散較猛。

    長于外治。

    不宜内服耳。

    ) 金石部 金石類 禹餘糧 禹餘糧 入陽明血分有功。

    治利鎮虛。

    崩帶并療能固下。

    秉太乙土精無毒。

    色黃質重。

    甘平兼澀性中和。

    (禹餘糧出山谷池澤間。

    乃石中黃粉或土之未成石者。

    其質重。

    其色黃。

    其味甘澀。

    其性微寒。

    為手足陽明血分鎮固之藥也。

    ) 金石部 金石類 代赭石 代赭石 噫痞能除。

    用治虛邪重以鎮。

    心肝并入。

    堪清血分苦而寒。

    (代赭石出代郡山谷間。

    一雲山上有赭。

    山下有鐵。

    故此石似有鐵形。

    其主治不過重以鎮虛。

    寒能除熱。

    色赤入營。

    為手足厥陰之藥耳。

    ) 金石部 金石類 砒石 砒石 熱毒且剛。

    能燥痰而作吐。

    辛酸兼苦。

    可截瘧以除哮。

    枯痔殺蟲。

    腐瘡蝕肉。

    (砒石出信州。

    乃錫之苗。

    一雲近銅山處亦有之。

    夫地之生石也。

    禀賦有良毒之不齊。

    出産有寒溫之各異。

    昆蟲草木皆然。

    不獨石也。

    砒石大熱大毒。

    經火為霜。

    則其性更烈。

    雖有内外諸方。

    皆劫疾之功用。

    取速效。

    然總不可亂投。

    緻生禍患。

    ) 金石部 金石類 石蟹 石蟹 性味鹹寒善解熱。

    點摩翳障并催生。

    (石蟹生南海。

    即尋常之蟹。

    在石穴中年深月久。

    與水沫相結。

    即化為石。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