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吳序 人有恒言曰。

    用藥如用兵。

    以藥之不可輕用也。

    然苟用得其當。

    又未嘗不應手取效。

    藥到病除。

    是操何術以緻哉。

    則曰非讀本草不為功。

    顧讀本草之難也。

    神農本草經尚已。

    然其中詞旨奧衍。

    義蘊宏深。

    往往皓首窮年。

    每苦未能得其要領。

    後世着本草者雜出。

    人自為說。

     學人既無所适從。

    且累牍連篇。

    雖有聰穎之儒。

    亦苦記誦之匪易。

    于此欲求一善本本草。

    使人人得而讀之。

    且讀之無不人人稱便者。

    蓋戛戛乎其難之。

    今年冬月。

    吳君靜甫以張君兆嘉先生所着本草便讀見示。

    并囑為弁言。

    餘讀之。

    見其着墨無多。

    而一藥之中。

    凡性味氣質。

     以及經絡髒腑。

    與一切配合炒制之法。

    靡不備具。

    言雖簡而意自赅。

    學人讀之。

    既省記誦之煩。

    又悟指歸之趣。

    以此稱便。

    便何如矣。

    有志業醫者。

    果能守是編為楷模。

    将見用力少而成功多。

    由是玩而味之。

    更由是神而明之。

    夫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參。

    亦如是各家之本草可以廢。

    豈惟便于一時已哉。

    千百世之後。

    吾知因利乘便。

    陰受是編之福者當不少也。

    是為序。

     光緒十六年歲在庚寅嘉平月賜進士出身同知銜知武進縣事愚弟吳炳拜撰 恽序 本草一書。

    名人着述甚多。

    而求其便于讀者不數觏也。

    東垣藥性賦。

    雲林藥性歌括。

    未嘗不簡便易讀。

    而考其所入髒腑。

    所行經絡。

    與夫一物而枝本異用。

    一名而種類異宜。

     均未詳列。

    則雖讀猶之不讀也。

    李士材醫宗必讀本草二卷。

    句聯字偶。

    縷晰條分。

    習醫家無不讀之稱便。

    然而髒腑經絡。

    未經組織。

    枝本種類。

    未盡周備。

    終不足使讀者快然。

    近時善本如陳修園之本草經讀。

    黃元禦之長沙藥解。

    玉楸藥解。

    幾于家置一編矣。

    而經讀意存複古。

    句讀悉本經文。

    仍不便于讀也。

    長沙藥解。

    句斟字酌。

    便于讀矣。

    而玉楸藥解。

    不無參差之處。

    讀之而猶多未便。

    于以歎本草讀本之盡善者。

    誠不易觏也。

    歲壬辰張君兆嘉。

    出所着本草便讀示餘。

    屬為弁言。

    餘讀之。

    見其于性味甚辨晰也。

    髒腑經絡甚周至也。

    枝本之用。

    種類之宜甚明備也。

    而字句之不錘自煉。

    對偶之不琢自工。

    非數十年積學深思。

    尋繹乎聖經。

    研求乎物理。

    而又具救世之苦心。

    存提攜後進之隐念者。

    未易臻此詣也。

    餘欣喜過望。

    為世之讀本草者幸焉。

    是為序。

     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愚弟恽思贊頓首拜撰 盛序 張君兆嘉着本草便讀共兩卷。

    既自序其書。

    邑侯安仁吳公。

    同邑恽竹坡大令。

    皆邃于醫者。

     亦序之。

    而從子宇懷。

    又為張君問序于餘。

    夫幹莫之寶。

    非張華不能審其氣。

    篪鐘之操。

    非鐘期不能識其曲。

    餘不知醫。

    餘烏乎序其書。

    雖然。

    固有不能已于言者。

    餘自束發受讀。

    壯歲挾策都下。

    曆官皖鄂浙三省。

    晚憩吳門。

    嘗見通人學士。

    著作如林。

    往往裒古今興衰治亂是非得失之要。

    與夫律曆方輿行陳戰守之略。

    中國四裔強弱向背之幾。

    緯以諸子。

    旁及稗野。

    彙為一編。

    系之論說。

    見者歡為經世才。

    一旦受事叢脞。

    立見贻笑後世。

    其于醫也亦然。

     蓋醫之為道。

    橐龠于農軒。

    發揮于岐跗。

    自是厥後。

    代有其賢。

    書亦大備。

    然而學人怵然于堂奧之深。

    津涯之廣。

    則相與掇拾糟粕以欺世。

    不複尋途索徑。

    由易入難。

    以幾于神化。

    是猶經濟家之矜奇好古而不适于用。

    良可慨也。

    餘夙耳張君名。

    今歲之初。

    宇懷年七十。

    得痛痹疾甚劇。

    乃延張君治之。

    兩月而複。

    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