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下 祛寒門
關燈
小
中
大
茱萸一兩鹽湯泡用湯下。
(若破故紙辛苦大溫,能補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為君。
肉蔻辛溫,能行氣消食,蓋單用破故紙肉豆蔻,名二神丸,治同。
(許學士曰:有全不進食者,服補脾藥皆不效。
予授鼎之香(一兩)木氣而實大腸,用加木香肉果補味丸。
脾腎氣血痰,為脾腎虧損 烏頭赤石脂丸 (金匮)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赤石脂(淬)蜀椒(一兩)烏頭(炮)附子(炮)幹姜(炮半兩)蜜丸,日三服。
不知,此乃陰寒之氣,厥逆而上幹,橫格于胸背經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氣血,攪其疆界。
此而恐胸新隧今人哉。
五君子煎 治脾胃虛寒,嘔吐洩瀉,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幹姜(炒黃一二錢)白術茯苓(二錢)甘草(炙一錢)加陳皮一錢,名六按此即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之變方也。
感應丸 治新舊冷積瀉痢等證。
木香肉豆蔻丁香(兩半)幹姜(炮)百草霜(一兩)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尖)巴豆(兩,溶化,重取蠟四兩,肉蔻逐冷消食,下氣和中。
丁香暖胃助陽,宣壅除癖。
木香升降諸氣,和脾疏肝。
杏仁降氣非不令人瀉,其積自然消化。
李時珍曰:一婦年六十餘,溏瀉五載,犯生冷油膩肉食即作痛。
服升澀藥,瀉反甚,脈沉而滑。
此乃脾胃久傷,積冷凝滞,法當以熱下之。
用臘匮巴豆丸五十 九痛丸 (金匮)治久寒心痛,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
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腫上氣,落馬墜車血疾等。
附子(三兩)生野狼牙(炙香)巴豆(去皮心膜研)人參幹姜吳茱萸(一兩)煉蜜丸,桐仲景于胸痹證後,附九痛丸,治久寒心痛。
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藥則加峻。
而湯改也。
胸中 黃芽丸 治脾胃虛寒,或飲食不化,或時多脹滿,洩瀉,吞酸,嘔吐等證。
人參(二兩)焦幹姜(二錢)蜜丸,芡實大,常嚼服,甚妙。
加甘草二錢為散,名參姜散。
皆可酌用 導氣湯 治寒疝疼痛。
(陰氣積于内,複為寒邪所襲,營衛不調,則成疝病。
囊冷結硬如石引睾丸而痛,名寒疝。
疝有七種,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癫疝也。
證雖見于腎,病于肝。
以厥陰肝脈,絡于陰器故也。
女子小腹有塊,前陰突出,及陰菌,亦同此類,但不名疝而名瘕。
)川楝子(四錢)木香(三錢)茴香(二錢)吳茱萸(一錢湯泡)長流水煎。
此治疝之通劑也。
川楝苦寒,能入肝舒筋,使無攣急之苦,又能導小腸膀胱之熱,從小水下田而利。
附子粳米湯 (金匮)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以水八升,煮米熟湯腹中陰寒奔迫,上攻胸脅,以及于胃,而增嘔逆。
頃之胃氣空虛,邪無所隔,徹入陽位,則其曠 胃關煎 治脾腎虛寒作瀉或甚至久瀉,腹痛不止,冷痢等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山藥(炒)扁豆(炒二錢)白術(炒)焦幹姜(一二三錢)甘草(一脂亦可。
氣虛甚者,香七八分,或濃樸八二十粒。
肝邪侮脾者 佐關煎 治生冷傷脾,瀉痢未久。
腎氣未損者,宜用此湯,以去寒濕安脾胃,此胃關之佐者濃樸(炒)陳皮(炒一錢)山藥(炒)扁豆(炒)豬苓澤瀉(二錢)幹姜(炒)肉桂(一 抑扶煎 治氣冷陰寒,或暴傷生冷,緻成瀉痢。
凡初起氣血未衰,脾胃未敗,或脹滿,或嘔皆可先用此湯。
此胃關煎表裡藥也,宜察虛實用之。
其有寒濕傷髒,霍亂邪實者,最宜濃樸陳皮烏藥(錢半)豬苓澤瀉(二錢)甘草(炙一錢)幹姜(炮一二錢)吳茱萸(二錢。
寒濕 天台烏藥散 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
(厥陰肝脈絡于陰器,上入少腹。
疝病,乃肝邪筋,故牽引疼痛。
小腸經絡,并于厥陰。
寒邪客于小腸,少腹痛引睾丸。
上而不下腹,甚則上沖心胸,故俗亦名小腸氣。
古人治法,往往相類。
)巴豆(七十粒)川楝子(十個)烏藥木香茴香(鹽炒)良姜(炒)青皮(五錢)槟榔(微打破,同川楝麸炒黑,去麸及巴豆,同餘藥為末,酒下一錢。
烏藥散膀痛。
川楝導小腸邪熱,從小便下行。
木香青皮,行氣而平肝。
良姜茴香,性如鐵石,能下水潰堅。
巴豆斬關奪門,破血瘕寒積。
皆行氣祛濕散寒之 薏苡仁附子散 (金匮)治胸痹緩急之證。
薏苡仁(二兩)大附子(一枚炮)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中與太空相似,天日照臨之所。
而膻中之宗氣,又賴以包舉一身之氣者也。
今胸中之陽,舒其緩急 四維散 治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瀉痢不能止,或氣血下陷。
二陰血脫不禁者,無出此方人參(一兩)幹姜(炒黃)制附子(二錢)甘草(炙一二錢)烏梅(五分或一錢。
酌其病之飯頃,取起烘 疝氣方 (丹溪)治疝氣疼痛。
吳茱枳殼栀子棠球子(即山楂之小者。
俱炒用。
)荔枝核等分為末,空心長流水而破症(丹溪始于濕栀子,虛而發實黑栀束之寒 鎮陰煎 治陰虛于下,格陽于上,則真陽失守,血随而溢,以緻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危在頃刻。
而失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陽有歸,則血自安也。
如治格陽喉痹上以此湯冷服。
熟地(一二兩)牛膝(二錢)甘草(炙一錢)澤瀉(錢半)肉桂(一二錢)制附子(一二錢速速多加人參 橘核丸 (濟生)治四種疝。
(莖囊睾丸腫硬,不痛不癢,為疝,亦有引臍腹絞痛者。
四種,腸卵水氣也,皆寒濕為病。
)橘核川楝子海藻海帶昆布桃仁(二兩)延胡索濃樸枳實木通桂心木香鹽湯或酒下。
橘核木
(若破故紙辛苦大溫,能補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為君。
肉蔻辛溫,能行氣消食,蓋單用破故紙肉豆蔻,名二神丸,治同。
(許學士曰:有全不進食者,服補脾藥皆不效。
予授鼎之香(一兩)木氣而實大腸,用加木香肉果補味丸。
脾腎氣血痰,為脾腎虧損 烏頭赤石脂丸 (金匮)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赤石脂(淬)蜀椒(一兩)烏頭(炮)附子(炮)幹姜(炮半兩)蜜丸,日三服。
不知,此乃陰寒之氣,厥逆而上幹,橫格于胸背經脈之間,牽連痛楚,亂其氣血,攪其疆界。
此而恐胸新隧今人哉。
五君子煎 治脾胃虛寒,嘔吐洩瀉,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幹姜(炒黃一二錢)白術茯苓(二錢)甘草(炙一錢)加陳皮一錢,名六按此即四君子湯五味異功散之變方也。
感應丸 治新舊冷積瀉痢等證。
木香肉豆蔻丁香(兩半)幹姜(炮)百草霜(一兩)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尖)巴豆(兩,溶化,重取蠟四兩,肉蔻逐冷消食,下氣和中。
丁香暖胃助陽,宣壅除癖。
木香升降諸氣,和脾疏肝。
杏仁降氣非不令人瀉,其積自然消化。
李時珍曰:一婦年六十餘,溏瀉五載,犯生冷油膩肉食即作痛。
服升澀藥,瀉反甚,脈沉而滑。
此乃脾胃久傷,積冷凝滞,法當以熱下之。
用臘匮巴豆丸五十 九痛丸 (金匮)治久寒心痛,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
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腫上氣,落馬墜車血疾等。
附子(三兩)生野狼牙(炙香)巴豆(去皮心膜研)人參幹姜吳茱萸(一兩)煉蜜丸,桐仲景于胸痹證後,附九痛丸,治久寒心痛。
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藥則加峻。
而湯改也。
胸中 黃芽丸 治脾胃虛寒,或飲食不化,或時多脹滿,洩瀉,吞酸,嘔吐等證。
人參(二兩)焦幹姜(二錢)蜜丸,芡實大,常嚼服,甚妙。
加甘草二錢為散,名參姜散。
皆可酌用 導氣湯 治寒疝疼痛。
(陰氣積于内,複為寒邪所襲,營衛不調,則成疝病。
囊冷結硬如石引睾丸而痛,名寒疝。
疝有七種,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癫疝也。
證雖見于腎,病于肝。
以厥陰肝脈,絡于陰器故也。
女子小腹有塊,前陰突出,及陰菌,亦同此類,但不名疝而名瘕。
)川楝子(四錢)木香(三錢)茴香(二錢)吳茱萸(一錢湯泡)長流水煎。
此治疝之通劑也。
川楝苦寒,能入肝舒筋,使無攣急之苦,又能導小腸膀胱之熱,從小水下田而利。
附子粳米湯 (金匮)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粳米(半升)以水八升,煮米熟湯腹中陰寒奔迫,上攻胸脅,以及于胃,而增嘔逆。
頃之胃氣空虛,邪無所隔,徹入陽位,則其曠 胃關煎 治脾腎虛寒作瀉或甚至久瀉,腹痛不止,冷痢等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山藥(炒)扁豆(炒二錢)白術(炒)焦幹姜(一二三錢)甘草(一脂亦可。
氣虛甚者,香七八分,或濃樸八二十粒。
肝邪侮脾者 佐關煎 治生冷傷脾,瀉痢未久。
腎氣未損者,宜用此湯,以去寒濕安脾胃,此胃關之佐者濃樸(炒)陳皮(炒一錢)山藥(炒)扁豆(炒)豬苓澤瀉(二錢)幹姜(炒)肉桂(一 抑扶煎 治氣冷陰寒,或暴傷生冷,緻成瀉痢。
凡初起氣血未衰,脾胃未敗,或脹滿,或嘔皆可先用此湯。
此胃關煎表裡藥也,宜察虛實用之。
其有寒濕傷髒,霍亂邪實者,最宜濃樸陳皮烏藥(錢半)豬苓澤瀉(二錢)甘草(炙一錢)幹姜(炮一二錢)吳茱萸(二錢。
寒濕 天台烏藥散 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
(厥陰肝脈絡于陰器,上入少腹。
疝病,乃肝邪筋,故牽引疼痛。
小腸經絡,并于厥陰。
寒邪客于小腸,少腹痛引睾丸。
上而不下腹,甚則上沖心胸,故俗亦名小腸氣。
古人治法,往往相類。
)巴豆(七十粒)川楝子(十個)烏藥木香茴香(鹽炒)良姜(炒)青皮(五錢)槟榔(微打破,同川楝麸炒黑,去麸及巴豆,同餘藥為末,酒下一錢。
烏藥散膀痛。
川楝導小腸邪熱,從小便下行。
木香青皮,行氣而平肝。
良姜茴香,性如鐵石,能下水潰堅。
巴豆斬關奪門,破血瘕寒積。
皆行氣祛濕散寒之 薏苡仁附子散 (金匮)治胸痹緩急之證。
薏苡仁(二兩)大附子(一枚炮)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中與太空相似,天日照臨之所。
而膻中之宗氣,又賴以包舉一身之氣者也。
今胸中之陽,舒其緩急 四維散 治脾腎虛寒,滑脫之甚,或瀉痢不能止,或氣血下陷。
二陰血脫不禁者,無出此方人參(一兩)幹姜(炒黃)制附子(二錢)甘草(炙一二錢)烏梅(五分或一錢。
酌其病之飯頃,取起烘 疝氣方 (丹溪)治疝氣疼痛。
吳茱枳殼栀子棠球子(即山楂之小者。
俱炒用。
)荔枝核等分為末,空心長流水而破症(丹溪始于濕栀子,虛而發實黑栀束之寒 鎮陰煎 治陰虛于下,格陽于上,則真陽失守,血随而溢,以緻大吐大衄,六脈細脫,手足危在頃刻。
而失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陽有歸,則血自安也。
如治格陽喉痹上以此湯冷服。
熟地(一二兩)牛膝(二錢)甘草(炙一錢)澤瀉(錢半)肉桂(一二錢)制附子(一二錢速速多加人參 橘核丸 (濟生)治四種疝。
(莖囊睾丸腫硬,不痛不癢,為疝,亦有引臍腹絞痛者。
四種,腸卵水氣也,皆寒濕為病。
)橘核川楝子海藻海帶昆布桃仁(二兩)延胡索濃樸枳實木通桂心木香鹽湯或酒下。
橘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