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隻在香白芷耳。
趙從簡府判所用隻白芷、細辛二味等分,亦每作效! [第十一門]立效散 治牙疼,立效散。
零陵香(淨洗,軟火炙燥)荜茇(洗,切碎,火炊上炒燥)上二味等分為末,先以炭一塊為細末,揩痛處,連牙床并揩淨,以藥擦痛處,老人風牙疼,小兒疳牙、走馬疳等悉治之。
[第十一門]治牙痛 諸藥不效者,漢陽章教授方。
芫花碾為細末,擦痛處令熱,立定。
[第十一門]治牙宣 赤土、荊芥同為細末,揩齒上,以荊芥湯漱。
[第十一門]治齒衄 以苦竹葉濃煎漱口,又糟茄片切,新瓦上爆,令幹黑色,為末敷之。
又方,《泊宅編》雲:一士人無故舌出血,仍有小穴,名醫耿隅者曰,此名血衄,炒槐花敷之而愈。
[第十一門]治齒不生 雌烏雞糞雄烏雞糞(以二雞各畜之,收糞)舊鞋底麻底尤佳上三物等分,燒灰存性,研細,入麝香同研,敷于齒龈上。
李莫安撫女子退齒,逾年不生,甚以為遂生。
[第十一門]治口氣 香白芷(七錢)甘草(五寸)上為細末,食後,井華水調下一錢。
[第十一門]治口瘡 樸硝(一錢)寒水石(南人謂之軟石膏者,火過,一兩)上同研極細,入少朱砂和,令桃紅色敷,咽下不妨,如嫌味苦,加甘草細末。
[第十一門]赴筵散 又方,赴筵散。
黃柏(蜜塗,炙紫色)滑石(研,各半兩)五味子(小嫩者,一兩)上三味為末,拌勻,每服半錢許,幹摻瘡上,良久便可以飯食,俱無妨礙,甚奇。
[第十一門]治老人、虛人、小兒口瘡咽痛 地龍(去土,炒)吳茱萸(去浮者,炒)上等分為末,米醋入生面調塗足心。
吳内翰之孫,初生而患口瘡,用此方神效! [第十一門]治口瘡牙痛 華陰細辛根,極辣者,為末,敷之。
[第十一門]治口瘡 野薔薇根洗淨,濃煎,俟冷漱灌,吐出,不須咽,數次即愈。
[第十一門]治口瘡 梅秀方。
原蠶蛾末敷之。
[第十一門]治口瘡 張方。
五味子(去蛀末,揀淨,不拘多少)螺兒青(十分五倍子之一)上為細末,拌勻,白口瘡,先以汁漱口了,敷藥;赤口瘡,先以淡醋湯漱口了。
敷藥。
[第十一門]治口瘡 蔡司理方。
白礬(别研,為末)黃柏(去黑皮,用蜜炙,焙幹)上以黃柏末一錢,白礬末半錢,二味和勻,每用藥少許敷之,先吐去苦水,如藥力盡,再敷少許。
唐仲舉母用黃柏皮末、青黛等分,拌勻敷之,吐去涎,再敷即愈!又方,傅公實傳。
五味子生甘草(各一兩)麥門冬青苗(取四寸許,秤四兩,焙幹)上為細末,蜜調塗舌上。
若以蜜丸如雞頭大,含化亦得。
麥門冬須取去近根一寸許白者,隻用青苗,卻将近根白者漱灌。
[第十一門]青黛散 治齒漏疳出,膿水不止青黛散。
青黛梧桐淚胡黃連蘆荟(各半兩)蝦蟆(一枚,燒灰)麝香(一分)上同為末,研勻,每用半錢,敷于患處。
[第十一門]麝香散 治齒漏疳蟲蝕,齒龈臭爛麝香散。
麝香青礬(燒赤)黃礬(燒赤)白礬(燒枯,各一分)蘆荟(半分)蝦蟆(半兩,燒灰)上同于乳缽内細研為散,先以綿拭龈上,惡血出,即用濕紙片子摻藥貼。
二方出《聖惠》三十四卷,富次律女年數歲,齒上忽生一黑點,後數日,龈爛成走馬疳,用前方即愈,自後屢有奇效! [第十一門]正舌散 治中風、舌本強難轉、語言不正神妙!蠍梢(去毒,一分)茯神(木切,微炒,一兩)龍腦薄荷(焙幹,二兩)上同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下,或以擦牙頰間亦得。
[第十一門]治舌腫脹 一味好硼砂為細末,用薄批生姜蘸藥,揩舌腫處,少時即退! [第十一門]治重舌上戴妨礙 新真蒲黃羅細,數敷之,吐去,又敷,立消。
李莫安撫内子,夜半忽不能言,燭之,乃舌下生一舌上戴,急取《外台》,檢得此方,五、七敷即愈。
[第十一門]治重舌 禹錫侄。
五靈脂(一兩,去砂石,為細末)上用米醋一大碗,同煎逐旋,漱口立安。
[第十一門]治失音 從彥文親服取效!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後床上仰卧,随意食之,亦治咯血。
[第十一門]治噎 溪口王省幹擇中傳。
以蘿蔔濃煎湯,如熟水飲之。
[第十一門]治男子婦人氣噎病 立僧正方。
雞素子(兩枚,和宿食用,濕紙裹,黃泥固濟,炭火内燒,煙斷時取出,去黃泥,素子内物不可去分毫)木香丁香沉香(各一錢)上四味同為細末,用煮棗去皮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下。
趙從簡府判所用隻白芷、細辛二味等分,亦每作效! [第十一門]立效散 治牙疼,立效散。
零陵香(淨洗,軟火炙燥)荜茇(洗,切碎,火炊上炒燥)上二味等分為末,先以炭一塊為細末,揩痛處,連牙床并揩淨,以藥擦痛處,老人風牙疼,小兒疳牙、走馬疳等悉治之。
[第十一門]治牙痛 諸藥不效者,漢陽章教授方。
芫花碾為細末,擦痛處令熱,立定。
[第十一門]治牙宣 赤土、荊芥同為細末,揩齒上,以荊芥湯漱。
[第十一門]治齒衄 以苦竹葉濃煎漱口,又糟茄片切,新瓦上爆,令幹黑色,為末敷之。
又方,《泊宅編》雲:一士人無故舌出血,仍有小穴,名醫耿隅者曰,此名血衄,炒槐花敷之而愈。
[第十一門]治齒不生 雌烏雞糞雄烏雞糞(以二雞各畜之,收糞)舊鞋底麻底尤佳上三物等分,燒灰存性,研細,入麝香同研,敷于齒龈上。
李莫安撫女子退齒,逾年不生,甚以為遂生。
[第十一門]治口氣 香白芷(七錢)甘草(五寸)上為細末,食後,井華水調下一錢。
[第十一門]治口瘡 樸硝(一錢)寒水石(南人謂之軟石膏者,火過,一兩)上同研極細,入少朱砂和,令桃紅色敷,咽下不妨,如嫌味苦,加甘草細末。
[第十一門]赴筵散 又方,赴筵散。
黃柏(蜜塗,炙紫色)滑石(研,各半兩)五味子(小嫩者,一兩)上三味為末,拌勻,每服半錢許,幹摻瘡上,良久便可以飯食,俱無妨礙,甚奇。
[第十一門]治老人、虛人、小兒口瘡咽痛 地龍(去土,炒)吳茱萸(去浮者,炒)上等分為末,米醋入生面調塗足心。
吳内翰之孫,初生而患口瘡,用此方神效! [第十一門]治口瘡牙痛 華陰細辛根,極辣者,為末,敷之。
[第十一門]治口瘡 野薔薇根洗淨,濃煎,俟冷漱灌,吐出,不須咽,數次即愈。
[第十一門]治口瘡 梅秀方。
原蠶蛾末敷之。
[第十一門]治口瘡 張方。
五味子(去蛀末,揀淨,不拘多少)螺兒青(十分五倍子之一)上為細末,拌勻,白口瘡,先以汁漱口了,敷藥;赤口瘡,先以淡醋湯漱口了。
敷藥。
[第十一門]治口瘡 蔡司理方。
白礬(别研,為末)黃柏(去黑皮,用蜜炙,焙幹)上以黃柏末一錢,白礬末半錢,二味和勻,每用藥少許敷之,先吐去苦水,如藥力盡,再敷少許。
唐仲舉母用黃柏皮末、青黛等分,拌勻敷之,吐去涎,再敷即愈!又方,傅公實傳。
五味子生甘草(各一兩)麥門冬青苗(取四寸許,秤四兩,焙幹)上為細末,蜜調塗舌上。
若以蜜丸如雞頭大,含化亦得。
麥門冬須取去近根一寸許白者,隻用青苗,卻将近根白者漱灌。
[第十一門]青黛散 治齒漏疳出,膿水不止青黛散。
青黛梧桐淚胡黃連蘆荟(各半兩)蝦蟆(一枚,燒灰)麝香(一分)上同為末,研勻,每用半錢,敷于患處。
[第十一門]麝香散 治齒漏疳蟲蝕,齒龈臭爛麝香散。
麝香青礬(燒赤)黃礬(燒赤)白礬(燒枯,各一分)蘆荟(半分)蝦蟆(半兩,燒灰)上同于乳缽内細研為散,先以綿拭龈上,惡血出,即用濕紙片子摻藥貼。
二方出《聖惠》三十四卷,富次律女年數歲,齒上忽生一黑點,後數日,龈爛成走馬疳,用前方即愈,自後屢有奇效! [第十一門]正舌散 治中風、舌本強難轉、語言不正神妙!蠍梢(去毒,一分)茯神(木切,微炒,一兩)龍腦薄荷(焙幹,二兩)上同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溫酒調下,或以擦牙頰間亦得。
[第十一門]治舌腫脹 一味好硼砂為細末,用薄批生姜蘸藥,揩舌腫處,少時即退! [第十一門]治重舌上戴妨礙 新真蒲黃羅細,數敷之,吐去,又敷,立消。
李莫安撫内子,夜半忽不能言,燭之,乃舌下生一舌上戴,急取《外台》,檢得此方,五、七敷即愈。
[第十一門]治重舌 禹錫侄。
五靈脂(一兩,去砂石,為細末)上用米醋一大碗,同煎逐旋,漱口立安。
[第十一門]治失音 從彥文親服取效!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後床上仰卧,随意食之,亦治咯血。
[第十一門]治噎 溪口王省幹擇中傳。
以蘿蔔濃煎湯,如熟水飲之。
[第十一門]治男子婦人氣噎病 立僧正方。
雞素子(兩枚,和宿食用,濕紙裹,黃泥固濟,炭火内燒,煙斷時取出,去黃泥,素子内物不可去分毫)木香丁香沉香(各一錢)上四味同為細末,用煮棗去皮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