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小
中
大
熱,并治翻胃哕逆,霍亂吐瀉,小腸癖,脅肋氣痛,但是陰陽不順,惡候傷寒,并皆治之。
每服一粒,炭火内通赤,良久取出,放冷,細研如粉,米飲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隔半時辰,再進一服甚效如神。
兼治小兒瘡疹倒壓,根據法服半粒即愈。
金星石銀星石代赭石太陰玄精石雲母石(白色成片子者)禹餘糧石桂府滑石(以上同入甕瓶子内,炭火半秤,火耗一半,取出放冷,研為細末,糯米粥為丸,如彈子大,候幹,根據前法服。
寒水石南人謂之軟石膏。
一方加麥飯石一兩。
[第九門]神術散 治四時溫疫,頭痛項強,發熱憎寒,身體疼痛,及傷風鼻塞聲重,咳嗽發昏,并皆治之。
蒼術(五兩,米泔浸一宿)本(去土)白芷羌活(去蘆)細辛(去葉、土)甘草(炙)川芎(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或作粗末煎服尤快。
微覺傷風鼻塞,隻用蔥茶調下。
一方蒼術半斤去皮,川芎三兩,本去苗、土,洗,三兩,甘草炙二兩,細辛去苗一兩。
[第九門]治身熱頭痛昏重 未辨陰陽、夾食、傷寒,傷暑等疾。
陳橘皮(水洗,不去白,二兩)生姜(捶碎,不去皮,四兩)上以水四碗,煎至一碗半,每服一盞,通口并服。
呂侍講希哲居和州,歲疫,服者多安。
吳内翰家用之數,效! [第九門]神授太乙散 治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濕痹,并皆川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幹葛香白芷陳皮川芎青皮甘草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時候,連進二服。
如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三寸同煎;如中滿氣噎,加枳殼數片,産婦、嬰兒、老 [第九門]治壞證傷寒 病十餘日之後,過經,已下已汗,而未愈者。
廬州郭醫名羽雲,渠義父李助教善方脈,嘗合以治四、五人皆安。
其方得于天台一僧,用藥甚異,或謂其效在兜紅娘子二七枚,去頭翅足,細研大棗二枚,剝取肉,同研令爛,丸如理中丸大,以白水煎服,先頭目,次遍身,覺微微有汗,然後服小建中湯加黃者,病瘥即能記此說,未嘗敢用,不可不錄,以俟名醫問之。
[第九門]沃雪湯 解利,四時傷寒,時行瘟疫,風濕,陰陽兩感,表證未解,身體壯熱疼痛,惡風聲鼻塞頭痛,四肢項頸煩倦,又治霧濕瘴氣,觸冒寒邪。
此藥溫和表裡,适順陰陽,老幼皆可服,才覺吹着,連進二服立瘥。
章滁州茂深方。
蒼術(八兩,去皮)濃樸(四兩,去皮)當歸(洗)川芎白芍藥防風橘皮(去白)葛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第九門]香芎散 治傷風感寒,發散表邪。
胡氏方,廬州郭醫雲,屢用得效。
香附子(去毛,炒,六兩)本(去蘆,四兩)川芎(切)橘皮(去白,各二兩)甘草(一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無時。
[第九門]救疫神方 《夷堅庚志》十四卷,靖康二年春太學事。
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炒黃)上以水二盞,煎至一半,時時呷之,是時因疫發腫者,服之無不效。
[第九門]神術煮散 治感寒,凡人寒則傷榮,血為榮,風則傷衛,氣為衛,故治傷寒,當用當歸之類蒼術(六兩)當歸濃樸(姜制,各二兩)人參(一兩)白芍藥川芎陳皮(各半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熱服。
[第九門]二姓不傳散 蒼術(七兩,以竹籃水中洗淨,不須去皮)幹葛(三兩半)甘草(一兩七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服。
若細切蔥頭與茶同點,見效尤速,酒調亦得。
[第九門]傷寒鼻塞,出清涕不已 香白芷(一兩)荊芥(一錢重)
每服一粒,炭火内通赤,良久取出,放冷,細研如粉,米飲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隔半時辰,再進一服甚效如神。
兼治小兒瘡疹倒壓,根據法服半粒即愈。
金星石銀星石代赭石太陰玄精石雲母石(白色成片子者)禹餘糧石桂府滑石(以上同入甕瓶子内,炭火半秤,火耗一半,取出放冷,研為細末,糯米粥為丸,如彈子大,候幹,根據前法服。
寒水石南人謂之軟石膏。
一方加麥飯石一兩。
[第九門]神術散 治四時溫疫,頭痛項強,發熱憎寒,身體疼痛,及傷風鼻塞聲重,咳嗽發昏,并皆治之。
蒼術(五兩,米泔浸一宿)本(去土)白芷羌活(去蘆)細辛(去葉、土)甘草(炙)川芎(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或作粗末煎服尤快。
微覺傷風鼻塞,隻用蔥茶調下。
一方蒼術半斤去皮,川芎三兩,本去苗、土,洗,三兩,甘草炙二兩,細辛去苗一兩。
[第九門]治身熱頭痛昏重 未辨陰陽、夾食、傷寒,傷暑等疾。
陳橘皮(水洗,不去白,二兩)生姜(捶碎,不去皮,四兩)上以水四碗,煎至一碗半,每服一盞,通口并服。
呂侍講希哲居和州,歲疫,服者多安。
吳内翰家用之數,效! [第九門]神授太乙散 治四時氣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濕痹,并皆川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幹葛香白芷陳皮川芎青皮甘草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時候,連進二服。
如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三寸同煎;如中滿氣噎,加枳殼數片,産婦、嬰兒、老 [第九門]治壞證傷寒 病十餘日之後,過經,已下已汗,而未愈者。
廬州郭醫名羽雲,渠義父李助教善方脈,嘗合以治四、五人皆安。
其方得于天台一僧,用藥甚異,或謂其效在兜紅娘子二七枚,去頭翅足,細研大棗二枚,剝取肉,同研令爛,丸如理中丸大,以白水煎服,先頭目,次遍身,覺微微有汗,然後服小建中湯加黃者,病瘥即能記此說,未嘗敢用,不可不錄,以俟名醫問之。
[第九門]沃雪湯 解利,四時傷寒,時行瘟疫,風濕,陰陽兩感,表證未解,身體壯熱疼痛,惡風聲鼻塞頭痛,四肢項頸煩倦,又治霧濕瘴氣,觸冒寒邪。
此藥溫和表裡,适順陰陽,老幼皆可服,才覺吹着,連進二服立瘥。
章滁州茂深方。
蒼術(八兩,去皮)濃樸(四兩,去皮)當歸(洗)川芎白芍藥防風橘皮(去白)葛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第九門]香芎散 治傷風感寒,發散表邪。
胡氏方,廬州郭醫雲,屢用得效。
香附子(去毛,炒,六兩)本(去蘆,四兩)川芎(切)橘皮(去白,各二兩)甘草(一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無時。
[第九門]救疫神方 《夷堅庚志》十四卷,靖康二年春太學事。
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炒黃)上以水二盞,煎至一半,時時呷之,是時因疫發腫者,服之無不效。
[第九門]神術煮散 治感寒,凡人寒則傷榮,血為榮,風則傷衛,氣為衛,故治傷寒,當用當歸之類蒼術(六兩)當歸濃樸(姜制,各二兩)人參(一兩)白芍藥川芎陳皮(各半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熱服。
[第九門]二姓不傳散 蒼術(七兩,以竹籃水中洗淨,不須去皮)幹葛(三兩半)甘草(一兩七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服。
若細切蔥頭與茶同點,見效尤速,酒調亦得。
[第九門]傷寒鼻塞,出清涕不已 香白芷(一兩)荊芥(一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