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小
中
大
嗽疾痰飲酒飲壅塞喘
[第六門]治嗽方
罂粟殼(二兩,揀幹硬不蛀者,去頂蓋及蒂穣,火炙)陳皮(去白,半兩)上二味切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入烏梅一個,煎至七分服。
[第六門]藿香半夏散 洗肺和胃祛痰,治咳嗽,建中,通暢三焦,進美飲食。
藿香葉官桂(各一兩)半夏曲陳皮(去白)蒼術(洗,各半兩)幹姜(二錢)濃樸(二分,姜制)皂角(十挺,火,令煙絕)甘草(一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傷風頭痛,壯熱惡心,以生姜、蔥、或姜、棗煎;傷冷中露,聲音不出,用生姜入油煎,撚頭二、三枚同煎立效。
[第六門]七寶散 治諸般咳嗽,老少并宜服,姜侍郎方。
北五味子罂粟殼(去頂、蒂、穣)陳皮甘草(各等分)上同炒,用姜子攪令香,碾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烏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臨卧,不犯銅鐵器煎尤妙! [第六門]治勞嗽 張子驷方,蔣簽判傳,屢見人服有效。
人參破故紙(微炒,不可焦,各一兩)木香(一錢)罂粟殼(半斤,去蒂并揀取不蛀,淨上為細末,煉蜜為餅子,半兩重,每服一餅,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三個,慢火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第六門]皺肺丸 治久嗽,姚連判嶽傳。
款冬花人參五味子桂(去皮)紫菀白石英(微帶青色者)鐘乳粉上等分為末,用羯羊肺一具,去皮尖杏仁半斤,同用水煮,肺爛為度,去筋膜,與杏仁同研極爛,和衆藥,候丸得成丸,如梧桐子大,陰幹,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不妨,糯米飲下,食後臨卧服。
[第六門]百問溫肺湯 無求子百問溫肺湯,治肺寒咳嗽,聲重多涕,壬子年春時行此疾。
姚知縣克溫名廷衮雲:浙東黃鹽苦嗽,因(“因”,《類聚》作“藥局予”三字)得此方,二服即愈,因以見傳,家間患此者,服之皆驗,不過三、二服。
麻黃(一兩,不去節,二兩亦可)杏仁(一兩,去皮尖,炒香)五味子甘草(炙)桂心(上為粗末,每服四錢,重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第六門]治暴嗽 一服便安。
阿膠(二片,炙)生姜(十片)大烏梅(二枚,捶)甘草(半寸)紫蘇(一兩)杏仁(七枚上用水一大碗,煎六分,去滓,任意服之,不拘時候,臨睡服尤佳! [第六門]治虛冷咳嗽痰盛等疾 鐘乳粉半夏(泡)天南星(炮,各一兩)滑石(三錢,别研)上将半夏、南星碾為細末,和鐘乳、滑石、令勻,每服三錢重,生姜十片,水二大盞,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如禀受虛弱人,以此藥下黑錫丹五十丸,或四神丹十數粒,無不效者,更自斟量服。
紹興劉駐泊名汝翼,閣中年近六十,素虛弱,服此取效! [第六門]幹咯散 治嗽幹咯散,李松傳于一被囚道人,屢以取效。
鵝管石(嘗看不澀而涼者,是此即白礬,為不可用)鐘乳石井泉石款冬花佛耳草甘草(炙)白礬(以上各一兩)官桂人參(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半錢,蘆管食後吸之,冷茶清送下。
[第六門]三拗湯 治冬月感冒寒氣,暴嗽痰喘三拗湯,郭醫。
麻黃(不去節用)杏仁(不去皮失)甘草(不炙)上三味等分,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熱服,以被蓋覆而睡。
更加五味子等分最妙。
[第六門]治多年嗽 葛邦美傳。
杏仁(去皮尖)半夏(湯泡)天南星(生用)甘草(生用)上等分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棗子二枚擘開,生姜七片,煎至七分,食後服。
[第六門]治一切嗽 神效湯,郎中傳。
用不蛀皂角一挺大者,去皮棱為兩片,去子,每一子内入巴豆肉一粒,線系定,童子小便浸一宿,火上炙令焦黃色,去巴豆不用,或入一、二粒亦不妨,卻用真杏仁一合,半夏一合,二味入麻油内煎,赤裂為度,同皂角為細末,每服一字,用幹柿半斤蘸藥吃,或用白饧亦可,臨睡時服,服了不得吃湯水,妙不可言! [第六門]人參飲子 治痰嗽,亦治寒熱壅嗽,張寺簿傳。
人參(去蘆
[第六門]藿香半夏散 洗肺和胃祛痰,治咳嗽,建中,通暢三焦,進美飲食。
藿香葉官桂(各一兩)半夏曲陳皮(去白)蒼術(洗,各半兩)幹姜(二錢)濃樸(二分,姜制)皂角(十挺,火,令煙絕)甘草(一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傷風頭痛,壯熱惡心,以生姜、蔥、或姜、棗煎;傷冷中露,聲音不出,用生姜入油煎,撚頭二、三枚同煎立效。
[第六門]七寶散 治諸般咳嗽,老少并宜服,姜侍郎方。
北五味子罂粟殼(去頂、蒂、穣)陳皮甘草(各等分)上同炒,用姜子攪令香,碾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烏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臨卧,不犯銅鐵器煎尤妙! [第六門]治勞嗽 張子驷方,蔣簽判傳,屢見人服有效。
人參破故紙(微炒,不可焦,各一兩)木香(一錢)罂粟殼(半斤,去蒂并揀取不蛀,淨上為細末,煉蜜為餅子,半兩重,每服一餅,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三個,慢火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第六門]皺肺丸 治久嗽,姚連判嶽傳。
款冬花人參五味子桂(去皮)紫菀白石英(微帶青色者)鐘乳粉上等分為末,用羯羊肺一具,去皮尖杏仁半斤,同用水煮,肺爛為度,去筋膜,與杏仁同研極爛,和衆藥,候丸得成丸,如梧桐子大,陰幹,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不妨,糯米飲下,食後臨卧服。
[第六門]百問溫肺湯 無求子百問溫肺湯,治肺寒咳嗽,聲重多涕,壬子年春時行此疾。
姚知縣克溫名廷衮雲:浙東黃鹽苦嗽,因(“因”,《類聚》作“藥局予”三字)得此方,二服即愈,因以見傳,家間患此者,服之皆驗,不過三、二服。
麻黃(一兩,不去節,二兩亦可)杏仁(一兩,去皮尖,炒香)五味子甘草(炙)桂心(上為粗末,每服四錢,重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第六門]治暴嗽 一服便安。
阿膠(二片,炙)生姜(十片)大烏梅(二枚,捶)甘草(半寸)紫蘇(一兩)杏仁(七枚上用水一大碗,煎六分,去滓,任意服之,不拘時候,臨睡服尤佳! [第六門]治虛冷咳嗽痰盛等疾 鐘乳粉半夏(泡)天南星(炮,各一兩)滑石(三錢,别研)上将半夏、南星碾為細末,和鐘乳、滑石、令勻,每服三錢重,生姜十片,水二大盞,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如禀受虛弱人,以此藥下黑錫丹五十丸,或四神丹十數粒,無不效者,更自斟量服。
紹興劉駐泊名汝翼,閣中年近六十,素虛弱,服此取效! [第六門]幹咯散 治嗽幹咯散,李松傳于一被囚道人,屢以取效。
鵝管石(嘗看不澀而涼者,是此即白礬,為不可用)鐘乳石井泉石款冬花佛耳草甘草(炙)白礬(以上各一兩)官桂人參(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半錢,蘆管食後吸之,冷茶清送下。
[第六門]三拗湯 治冬月感冒寒氣,暴嗽痰喘三拗湯,郭醫。
麻黃(不去節用)杏仁(不去皮失)甘草(不炙)上三味等分,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熱服,以被蓋覆而睡。
更加五味子等分最妙。
[第六門]治多年嗽 葛邦美傳。
杏仁(去皮尖)半夏(湯泡)天南星(生用)甘草(生用)上等分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棗子二枚擘開,生姜七片,煎至七分,食後服。
[第六門]治一切嗽 神效湯,郎中傳。
用不蛀皂角一挺大者,去皮棱為兩片,去子,每一子内入巴豆肉一粒,線系定,童子小便浸一宿,火上炙令焦黃色,去巴豆不用,或入一、二粒亦不妨,卻用真杏仁一合,半夏一合,二味入麻油内煎,赤裂為度,同皂角為細末,每服一字,用幹柿半斤蘸藥吃,或用白饧亦可,臨睡時服,服了不得吃湯水,妙不可言! [第六門]人參飲子 治痰嗽,亦治寒熱壅嗽,張寺簿傳。
人參(去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