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迫上,如豚奔走之狀,奔豚湯主之。

     治卒傷損,食下則覺胸中偏痛,栗栗然,水漿下亦爾,問病與相應,急作此方。

     生李根(一斤,細锉之)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桂心(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

    忌海藻、菘菜、生蔥。

     奔豚湯,治虛勞五髒氣之損,遊氣歸上,上走時若群豚相逐憧憧,時氣來便自如坐驚夢,精光竭不澤,陰痿,上引少腹急痛,而乍熱赤色,喜怒無常,耳聾,目視無精光方。

     葛根(八兩,幹者)生李根(切,一升)人參(三兩)半夏(一升,洗)芍藥(三兩) 當歸(二兩)桂心(五兩)生姜(二片)甘草(炙,二兩) 上九味,切,以水二鬥,煮得五升,溫服八合,日三,不知稍增至一升,日三。

    忌羊肉、饧、生蔥、海藻、菘菜等。

     所言如奔豚之狀者,是病患氣如豚奔走,氣息喘迫上逆之狀也。

    湯方用奔豬者,謂雄豚鬥子是,先逐之,使奔之,然後殺取血及髒合藥也。

    葛根奔豚湯方。

     葛根(八兩,幹者)生李根(一升,去皮)人參(三兩)術(二兩)半夏(一升,洗,炙)芍藥(三兩)當歸(二兩)桂肉(五兩)生姜(一斤)甘草(二兩) 凡十物,以豚汁二鬥,煮得五升,溫服八合,日三。

     牡蛎奔豚湯,治奔豚,氣從少腹起沖胸,手足逆冷方。

     牡蛎(三兩,熬)桂心(八兩)李根白皮(一斤,切)甘草(三兩,炙) 上四味,切,以水一鬥七升,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納餘藥再煮,取三升,分服五合,日三夜再。

    忌生蔥、海藻、菘菜。

     治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郁冒者,奔豚湯方。

     甘草(四兩,炙)李根白皮(一斤,切)葛根(一斤)黃芩(三兩)桂心(二兩)栝蒌(二兩)人參(二兩)芎(一兩) 上八味,切,以水一鬥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再。

    忌海藻、菘菜、生蔥。

     又方,桐君說。

     伏出雞卵殼中白皮梨木灰麻黃(去節)紫菀(各等分) 上四味,搗下篩,作丸、散,随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

    治三十年喉中結氣咳逆立瘥也。

    亦可水煮為湯,以意分之。

     治虛滿水腫諸方 治水腫,大豆湯方。

     大豆(三升)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納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饧,服一升,漸增之,令小下。

     桃皮酒,治水腫方。

     桃皮(三斤,剝去上黑皮,取裡黃皮)女曲(一升)秫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三鬥,煮桃皮,令得一鬥,以五升汁漬女曲,五升汁蒸飯,釀如酒法,熟漉去滓,可服一合,日三。

    耐酒者增之,以體中有熱為候,小便多者即是病去,便愈。

    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

     麝香散,治水腫方。

     麝香(三铢)芫花(三分,熬)甘遂(三分) 上三味,合下篩,酒服錢半邊匕,老小錢邊三分匕。

    亦可丸服之,強人如小豆十丸,老人五丸。

     治水腫,商陸膏方。

     商陸根(一斤,生者)豬膏(一斤,先煎,可有二升) 上二味,合煎令黃,去滓,以摩腫。

    亦可服少許。

    忌犬肉。

     小女曲散,治利後虛腫水腫者,服此藥小便得利,止腫亦消方。

     女曲(一升,生用)幹姜細辛椒目附子(炮)桂心(各一兩) 上六味,為散,酒服方寸匕,不知,服二、三匕,日三。

     産後虛滿者大良。

    忌豬肉、生蔥、生菜。

     麻黃甘草湯,治皮中湧水,面目身體虛腫方。

     麻黃(去根節,二兩)甘草(一兩) 上咀三錢,水一杯,煮麻黃五沸,納甘草八分,煎服,汗出,慎風冷。

    有人患氣促,積久不瘥,遂成水腫,服之效。

    此治表實,老人和虛人不可用之,宜詳。

     十水丸,治水腫方。

    腫從頭起,名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腫從胸起,名為黃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腫從面起,名為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腫從腹起,名為氣水,乍實乍虛,其根在腸,芫花主之;腫從股起,名為黑水,其根在腎,玄參主之;腫從面起至足,名為懸水,其根在膽,赤小豆主之;腫從内起,堅塊,四肢腫,名為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主之;腫從四肢起,腹腫,名為風水,其根在胃,澤漆主之;腫從腹起,名為冷水,其根在小腸,巴豆主之;腫從胸中起,名為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

     上十種,随其病始所在,增其所主藥皆一分,巴豆四分,去心皮,冶末,合下篩,蜜丸,服如梧子三丸,得下為度,不下日三。

    亦可作散末,食服半錢匕,大便利,明朝複服如法,再服病愈。

    即禁飲食,但得食于魚耳。

     十水散,治水腫方。

    先從腳腫,名曰清水,其根在心,葶苈子主之;先從陰腫,名曰勞水,其根在腎,澤漆主之;先從腹腫,名曰冷水,其根在大腸,蜀椒主之;先從面目腫,名曰氣水,其根在肺,桑根主之;先從手足腫,名曰心水,其根在小腸,巴豆主之;先從口唇腫,名曰黃水,其根在胃,大戟主之;先從脅腫,名曰飲水,其根在肝,芫花主之;先從腰腫,名曰肝水,其根在膈,甘遂主之;先從胸腫,名曰石水,其根在脾,茯苓主之;先從背腫,名曰鬼水,其根在膽,雄黃主之。

     上十物,分等,主十水。

    随腫所從始,案方偏加藥二分,合搗下篩。

    空腹以水服方寸匕,當下。

    水多者,減服;下少者,益之。

     蔥豆洗湯,治虛熱及石熱,當風露卧,冷濕傷肌,熱菹在裡,變成熱風水病,心腹腫滿,氣急不得下頭,小便不利,大便難,四肢腫,如皮囊盛水,晃晃如老蠶色,陰卵堅腫如鬥,莖腫生瘡如死鼠,此皆虛損,腎中有熱,強取風冷,濕損脾胃故也。

    納根據方服諸利水藥,外宜以此湯洗四肢竟,以蔥豆膏敷之,别以豬蹄湯洗陰莖瘡爛處及卵腫也。

     蔥(合青白切,一升)蒺藜子(一升,舂碎)赤小豆(一升)菘菜子(一升,舂碎)蒴(切,五升)巴豆(一百枚,合心皮,打碎) 上六物,以水一石二鬥,煮取八鬥,以淋洗身腫處。

    蔥豆膏,豬蹄湯方在本方。

     葶苈子回神酒,治風水通身洪腫,肉如裂者,服之小便利,自随消方。

     春時釀清酒五鬥(一方五升,)葶苈子三升,熬,着酒中漬再宿,便服一合,以漸增之,病去,小便利,腫自消滅及縮也。

    神良,有驗。

    若不得春酒,餘極好酒亦佳。

     水腫尿泣,用烏犍牛尿半升,空腹飲,小便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