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大黃、鍛石等分,為末,一敷即效。

    或炒為粉紅色敷。

     又方用桑柴灰敷。

     又方用白芍藥一兩,炒黃為末,酒調二錢服。

    或米飲調亦止痛。

     又方用綠豆粉新鐵内炒紫色,用新汲井水調稀,濃勻敷損處,貼以紙,将杉木片縛,立效。

     治打撲有傷瘀血流注用半夏為末,調敷傷處,一宿不見痕,效。

     治瘀血流注紫黑,或傷眼上紫黑用大黃為末,以姜汁調敷,一夜一次。

    上藥一宿黑者紫,二宿紫者白矣。

     治從高墜下,及墜馬傷損取淨土和醋蒸熱,布裹熨之,斯須痛止。

     治撲有傷口嚼燈心罨之,血即止;或用冬青葉曬幹為末,糁傷處,或細嚼敷上;或用姜汁和酒等分,拌生面貼之;或以桑根白皮搗汁擦之;或用霜梅捶碎罨瘡口,免破傷風。

     治破傷風用病患耳中膜并爪甲上刮末,唾調,敷瘡上,立效。

     治破傷風牙關口緊、四肢強直用鹭鸶頭連尾,燒作灰,研,以臘豬脂調敷。

     治破傷風浮腫用蟬蛻為末,蔥涎調敷破處,實時去惡水,立效。

    或用魚膠一錢,溶化封之,又酒服一錢。

     癰疽疔毒第三十五 治癰疽發背,惡瘡腫毒初生,及毒蛇瘋犬所傷用大蒜切片子如錢濃,安腫上,以艾炙之,蒜熟更換新者,初炙覺痛,炙至不痛即止,初炙不痛,炙至極痛乃止。

     又方治發背用榆樹(一名舊柳樹)根皮切碎,清水泡洗,搗極爛和香油,遍敷患處,隻留瘡頭出氣。

    若藥幹拘急,用苦茶濕潤,藥不粘,更換新者。

    将愈,用桑葉嚼斷筋,随大小貼患處,漸收漸小,口合乃止,神效。

     又方治癰疽發背用大薊根(俗謂之野紅花,其葉似苦,但其葉出尖處有針刺,四五月間開花)不拘多少,淨洗切碎,研如膏塗瘡上,其冷如冰,初發者能消散,已成者速潰。

     又方用牛皮膠二兩,酒二升同煮,候牛皮膠溶化放溫,令病者徐徐飲盡。

    如未結成即消,已結成即易潰,已潰即易瘥。

    如未效,再服必效矣。

     治癰疽不消,已成膿不得破用蠶繭出過蛾兒空殼一個,燒灰,酒調服即穿。

     又方治腫毒未破用蛤蟆一個,先炒鍛石,後用蛤蟆剁碎,和炒灰研如泥,用帛攤上貼患處,自破。

     治一切癰疽,及婦人乳癰初發時用鹭鸶藤捶碎,不犯鐵器,大甘草節一兩,各生用。

    水二碗,慢火煎一碗,入無灰酒一大碗,再煎十數沸,去渣,分三次溫服。

    如無生者,用幹者終力淺。

    更取生葉一把,擂爛,入酒少許調稀稠得所,敷瘡四面,中心留一口洩毒瓦斯,大有神效。

     又方以黃蜀葵花,用鹽糁放入瓷器内,密封,經年不壞,每用敷患處。

    無花,根葉皆可。

     又方治癰疽發背,初發腫作,便以紙一片,水浸濕搭腫上,視其上一點先幹者,即是正頂。

    先以水和面作圈,安于正頂上,卻用大馬蜞一條(一名螞蟥)安于中,頻以冷水灌之,馬蜞當吮其穴,膿血出毒即散。

    如毒大蜞小,須用三四條方見功。

    若吮着正穴,蜞必死,用水救活,其瘡即愈,累試奇效。

    血不止,以藕節研爛塗止之,茅草花亦好。

     又方治癰疽發背、瘰、疔瘡、漏瘡,衛護心膜,驅解諸毒自然内消用徹明礬生用二兩為末,黃蠟一兩二錢溶汁,就爐上入礬拌和,衆手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溫錢或冷酒常服之。

    或以枯白礬、炒鹽等分,細研。

    每服一黃,新水調,瘡未回再服,瘡回覺痛即止。

    漏瘡,用雞肫内水皮為末塞孔。

     治附骨疽久不瘥,膿汁敗壞,或骨從瘡孔出用大蛤蟆一個,切碎;亂頭發一握,如雞子大;豬油四兩。

    以豬油煎前藥,濾去渣,如膏。

    先以桑根皮、烏豆煎湯洗,拭幹,龍骨末糁瘡四畔,令易收斂,卻用膏貼之。

     治坐馬癰用紡車弦瓣繩紡乏者,燒灰敷。

     治便癰用皂角不蛀者,燒過,陰幹為末,酒調服。

    或用皂莢子十粒,水服之。

    又用皂莢炒焦,小粉炒等分和勻,以熱醋調,仍以紙攤貼患處,頻頻水潤之,效。

     又方用胡桃仁七個,燒過,陰幹為末,酒調服之,不過三服。

    或用生蜜米粉調服。

    休吃飯,利小便,效。

     治男子陰頭癰用鼈甲為末,雞子清調敷。

     治疔瘡用蒼耳子根梗苗,但取一色,燒灰,和醋澱如泥,塗,幹再換上,不過十次,即拔出根。

     又方用生蜜與隔年蔥,一處研成膏,先将瘡周遭以竹刺破,然後用藥于瘡上攤之,用绯帛蓋覆,如人行二十裡,覺疔出,然後以熱醋湯洗之。

     又方用白梅肉、荔枝肉同搗成膏,撚作餅子,根據瘡大小安上,根即除。

     又方治疔瘡垂死者用甘菊花葉一把,搗汁一盞入口即活。

    冬月用根,此方神效。

     又方用蟬蛻、僵蠶為末,酸醋調塗四畔,留瘡口,根出稍長,然後拔去,再用藥塗瘡上。

     又方取蟾酥以白面黃丹搜作劑,丸如麥粒狀,用指甲扯動瘡上插入。

    重者針破患處,以一粒納入,仍以水沉膏貼之。

    取蟾酥法:用癞虼(即蛤蟆)于眉刺破,把手按出酥于油紙上或桑葉上,然後插在背陰,經宿則自幹白,于鵝翎筒内盛之。

    水沉膏法:用白芨末半錢,水盞内沉下,澄去水,卻于皮紙上攤開貼瘡上。

     治魚臍疔瘡用絲瓜葉、連須蔥、韭菜,同入石缽内,搗爛如洗。

    以酒和服。

    初貼腋下。

    如病在左手,貼左腋下,在右手貼右腋下,在左足貼左胯,在右足貼右胯,在中則貼心臍。

    并用帛包住,候向下紅絲皆白則愈。

    如有潮熱亦用此法,卻令人抱住,恐其顫倒,則難救矣。

     又方治魚臍瘡頭黑皮破黃水出四畔浮漿用蛇蛻燒存性,細研,雞子清調敷。

     諸瘡第三十六 治瘰用蓖麻子炒熟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枚,甚效。

     又方将臘月貓屎,用新瓦二片合在内,外用鹽泥封固,燒成灰,以少油調塗瘡口上。

     又方治瘰已潰未潰用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絲串尾上,曬幹,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豬骨髓調,用紙花量瘡大小貼之。

    一法:以帶殼蝸牛七個,生取肉,入丁香七粒于殼内,燒存性,與肉同研成膏,用紙花貼之。

     又方用大田螺并殼肉燒存性,為末,破者幹貼,未破者清油調敷。

     又方用不蛀皂莢不拘多少,每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榈裹之。

    縛定于冷糞缸内,浸一月取出。

    卻于長流水内再浸一月,死水不能浣洗,不可用。

    去棕榈曬幹,不得焙,搗為末。

    每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蠍七個,研細拌勻。

    每服一二錢,溫酒或飲湯調下。

     又方用幹姜不拘多少,為末。

    用姜汁打糊和作劑子,用黃丹為衣,每日一次,随瘡大小入藥在内,追膿盡生肉為度,瘡口合則已。

    如瘡口不斂,用大黃末以蔥白汁調搽即愈。

    仍日服十宣内托散二服。

    如瘡腫不破者,用野菊花擂爛煎溫服,仍将菊花根為末,貼瘡上自消。

    或不消瘡口亦自破,根據前用藥劑。

     又方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

    随患處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箸頭大。

    再灸,如前不過三次,永無恙,所感稍深,三灸平安。

     又方以蒜片貼着上,灸七壯,如蒜熟易蒜,多灸取效。

     治項後生疙疽,不論大小及日月深遠,或有赤硬腫痛用生山藥一挺去皮,蓖麻子二個,研勻攤帛上貼之,如神效。

     治瘤贅凡皮膚或頭上生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軟或硬,不疼不痛者用天南星一枚,細研稠粘,用米醋五七滴為膏。

    如無生者,用幹者為末,醋調如膏。

    先将小針刺患處令氣透,卻以藥膏攤紙上,象瘤大小貼之。

     又方治瘤贅兼去鼠奶痔用芫花根淨洗帶濕,不得犯鐵器,于木石器中搗,取汁。

    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以線系瘤,經宿即落。

    如未落,再換一二次自落。

    後以龍骨、诃子末,敷瘡口即合。

    用之累效。

    如無根,隻用花泡濃水,以浸線。

     又方用蜘蛛絲勒瘤子根,三二日自然退落。

     治反花瘤用馬齒苋一斤,燒灰研細,豬脂調敷。

     治瘡用黃蠟,煉,攤冬青葉上貼縛定,日周又換一葉,至七日換七葉,愈。

     又方用黃蠟熔化,油紙攤成膏藥十二個,半日一換,換時以先貼者加其上,不待盡而愈。

     又方用韭菜地上蚯蚓泥,幹為末,入輕粉清油調敷。

     又方用白土不拘多少,火通赤,研細,生油好粉調塗。

    或用真百藥煎填之,或以五倍子末糁之,亦妙。

     治冷瘡用鹿角灰、發灰、乳香為末,清油調敷。

     又方治瘡成臼,累月不幹用上等好砂糖,先用鹽湯淋洗,後絹帛拭幹,以津唾塗,卻以此敷上,三日愈。

     治外生瘡、臭穢潰爛、數年不愈者用生龜一個,烏者,打死去肉取殼,酸醋一碗炙醋盡為度,仍令白煙盡,須存性,碗合地上一宿出火氣,入輕粉麝香拌勻。

    先以蔥湯洗,拭幹方用藥敷。

     治腳胫骨上生瘡久爛黑,或發孔,或臭穢不可近用蜒蝣十條,小竹簽穿定瓦上焙幹,為末。

    真清油調敷,神效。

     又方用多年老杉木節燒灰,真清油調,箬葉盛,隔貼瘡上,以絹帛紮定,不數貼而愈。

     治腳肚生瘡,初如粟米,漸大,爪搔不已,成餅包腳相交,黃水出,癢不可忍,久疾難愈用百藥煎,研細津咽調逐遭塗敷,自外而入,先以貫仲煎湯淋洗,後用藥。

     又方用石榴皮濃煎,稍冷掃瘡上,冷如冰即成痂。

     又方用鳝魚一條,黃色者,先将打死,卻用清油塗其腹下,置瘡上盤屈令遍,用帛絹系定。

    食頃,覺瘡痛不可忍,然後取鳝魚腹下有竅如針眼大,皆蟲也。

    如未盡,再用一條根據前再縛。

    蟲去盡,卻用死人腳胫骨燒灰,清油調敷,或以骨灰一兩,入好茶末二錢同調亦可。

     又方治足上瘡臭穢潰爛用藍子一枚,燒為末,入膩粉少許,井水調塗,效。

     又方治瘡并搭手發背等瘡用蔥白一斤,鍛石二斤,馬齒苋一斤,三味濕搗同團,陰幹為末,貼瘡上,效。

     治一切腫毒初生用苎根、蔥頭、生姜、炒小粉、赤豆同搗碎頓熱罨上,冷再換。

     又方治卒得惡瘡不識者用桃皮為末,納瘡中。

     又方治腫毒無頭者用蛇蛻貼于腫處。

     治惡瘡無頭用皂角刺燒灰,陰幹為末,酒調三錢,嚼葵菜子三五粒送下。

     治一切惡瘡不收口用瓦松不拘多少,陰幹為末,先用槐枝、蔥白湯洗過,糁之立效。

    炙瘡久不收者更效。

     治諸惡瘡中新肉出用烏梅肉蜜和搗作餅子,如錢濃,貼瘡上。

     治諸瘡因度水腫者用生白礬末水調塗之,自消。

     治一切腫毒瘡用臘桑葉為末,以新汲水調塗之。

    如有膿幹糁在上,如在腳膝,敷了用帛裹之。

     治多年惡瘡用冬瓜葉陰幹瓦上焙,研細,糁瘡濕處。

    或用多年鍛石研細,雞子清調成塊,火過,候冷再為末,姜汁調敷。

    或用枸杞根為末,鹽洗淨,幹糁,妙。

     又方用馬齒苋搗爛敷之。

    亦治翻花瘡,其形如花開之狀,燒灰,豬脂調敷。

     又方用雞腸草研細取汁,敷其瘡,以渣罨之。

    或為末,以豬脂調敷,甚效。

     又方以天茄葉貼之,或為細末貼亦妙。

     又方以蒲公英搗如泥,貼一切惡瘡并蛇傷。

     又方用野葡萄根紅者去粗皮為末,新水調塗腫上,頻掃新水。

     治鬓邊生軟疖,名發鬓,有數年不愈者用豬頸上毛,貓頸上毛各一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