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痢瀉第二十七
治痢瀉初起即以細茶、生姜各三錢,水二鐘,煎至八分服之。
重者各五錢煎服即止。
不愈再服。
治赤白痢用荠菜根葉燒灰,湯調下。
極妙。
治熱痢不止用蛤蟆衣草葉搗汁一盞,入蜜半盞,煎溫,分二服。
或用蛤蟆衣草子,炒香熟為末。
米飲調下。
治諸痢以艾葉、陳皮煎湯服。
治腸滑久痢以石榴劈破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地上一宿,為末。
以酸石榴一片,水一鐘,煎湯服二錢。
亦治洩瀉。
治白痢腹痛用雜草燒镬鏽五錢,為末。
熱酒調食前服。
治血痢用鹽梅去核,研一枚,合茶湯加醋服之。
又方罂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地,收取陰幹。
患赤白痢垂死者,研為細末。
米飲調下一錢,神效。
治噤口痢湯飲米谷不下者用蓮子(去殼留紅皮及心)為細末,用井花水調下。
每服二錢或三錢,日進二服見效。
又方累試累驗,用黃連三錢,人參一錢五分,水一鐘半,煎至七分,溫服,藥入口即蘇。
又方名芎粟散用川芎、罂粟(去蒂)各一兩,共為細末,每服八分,空心蜜湯調下。
又方用蓮肉去皮炒,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
治休息痢及疳瀉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一塊,如指大,熔化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治洩瀉用五倍子為末,白湯調服。
又方用生姜二塊,艾葉一把,水煎服。
治暴瀉不止、小便不通用車前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其根葉亦可搗汁服。
治水瀉用豬肚一枚,淨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湯空心服。
又方用生姜一塊,去皮,破作兩片,刮去姜心,納白礬塞滿,以紙包,火中煨,令幹熟取出,以盞合地下一宿,出火氣。
卻以百沸湯半鐘,冷水半鐘相和,謂之陰陽水,将姜細嚼,此水送下。
又方以大蒜搗爛,貼臍下并腳心,立止。
又方用槐花一合,炒熟為末,米飲下。
面第二十八 治面黑痣用江米十粒,半夏五分,共為細末。
用水調成膏子少許,用鑽尖挑在黑痣頭上,待幹,剝去黑皮,如有黑,再照前點,如無,再不必點。
又方用黃瓜割開去瓤,入皮硝于瓜内填滿,外以繩密縛周固,懸于無日風吹之處,下以盆盛之,瓜内水流入盆内,塗于痣上。
或以新瓷碗盤角鋒,略去痣上浮皮,以前水塗之,皆效。
治雀子斑用霜梅肉、櫻桃枝、豬牙皂角、紫背浮萍各等分,研為細末,如常洗面,其斑自去。
治面上瘡用好白芷一味為末,好酒調,塗瘡上,待幹,以井水潤濕之,掃去再塗新者。
連易三四次,即愈。
眼第二十九 治眼目赤腫翳痛用鯉魚膽點之。
亦治雀盲。
治兩目暴赤用長流水煎鹽湯二碗,飲後以雞翎于咽喉中探引吐之。
又以草莖于鼻中探出血,即愈。
治赤眼用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痛即止。
治風赤眼用蚯蚓十條,炙幹搗為末。
臨卧時,以冷茶調下二錢。
又方用蛤蟆衣草,洗淨搗爛,攤向眼上,帛系之,頃時即瘥。
治赤眼疼痛用荠菜根搗汁,點眼中。
又方用冬青葉洗淨,入鹽少許,濃煎,乘熱洗之。
又方以自己小便洗眼,效。
又方用水浸黑豆,至夜連皮研細,眼上睡。
或用豆腐貼睡亦佳。
治小兒赤眼用黃連為末,水調貼腳心,赤眼自退。
治眼腫痛用生姜自然汁,調飛過白礬,貼眼胞,痛即止。
又方用青鹽火,以碗合地上,出火氣,研細。
每用半錢,熱湯者一盞泡溫,洗爛眼及拳毛倒睫,效。
治冷淚目昏用幹姜肥者為末,每用一字沸湯點洗。
或用貝母一枚膩白者,胡椒七粒,為末,點之。
治眼癢多因布巾拭破眼眶,緻成爛眩風,不得幹好用白礬一兩,銅青一兩,同研細和勻。
每用半餞,熱湯半盞泡,澄清,以手蘸開眼如法洗,必澀,不可拭幹。
但閉目坐得澀止自開眼。
如藥冷,将紙蓋盞面,于湯瓶上頓溫又洗。
一日洗四五次。
治眼翳膜久年不散每日三次,以舌舐其膜,漸漸下,緣人真氣使然。
治眼生花及翳用刀刮指甲細屑和乳汁,點翳上,即退。
治眼青盲以豬膽五枚,取汁于銅器中,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黍米大,納眼中,驗。
治眼中肉用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生嚼吐于手心,乘暖以綿纏箸頭,點肉上,不過三四度,即瘥。
治諸眼疾夜含蘿蔔一片,數次易之,收諸毒瓦斯。
又方用野菊花作枕頭,能明目。
又方用羊膽一枚,入蜜一錢在内,線紮,砂鍋内滿入水煮熟,冷水内浸,取出候幹,傾入瓷罐内,以箸點眼四角,效。
治時行害眼并風眼有淚者用皮硝六錢,水一鐘,煎七分,候冷定洗眼。
每日洗數次,眼如童子明,每一月煎一遍。
治物入眼中用好墨,清水研,箸點即出。
又方飛絲入眼用新筆于眼内運攪,即收在筆上。
耳第三十 治耳聾用鼠膽汁滴入耳中。
又方用樓子蔥尖插耳中。
又方用九節菖蒲末蓖麻子為膏,綿裹塞耳中。
又方用蚯蚓三條,鹽少許,貯在蔥葉中,自化為水,滴入耳中,三五日即瘥。
又方用蓖麻子五十個去皮,與熟棗一枚同搗,更入乳汁,丸如棗核大。
每用一丸,綿裹納于聾耳内,覺熱為度,一日一換,如藥難丸,日中曬少時。
又方口噙甘草一枚,耳中塞二塊,立效。
治耳痛用鳝魚血數點入耳内,便愈。
又方用白鹽炒熱,重綿包熨。
又方用杏仁炒焦研細,以綿裹塞耳。
治底耳以枯白礬為末,填耳中,立效。
治停耳膿血不止用白礬燒灰,吹入耳。
或以蚯蚓幹為末吹入耳。
又方用青橘皮燒灰研細為末,用綿裹塞耳,日換三四次。
治耳瘡腫痛用五倍子為末,水調塗。
如有水,幹糁之。
治百蟲入耳用兩刀于耳邊相磨,戛作聲,即出。
又方用甕器于耳邊敲作聲,即出。
又方用麻油灌之,即出。
又方用桃葉細塞耳自出。
或以藍青研汁,滴耳中。
又方用蔥涕灌耳中,蟲即出。
亦治耳聾。
治蜒蝣入耳用貓尿灌耳立出。
取貓尿,用盆盛貓,以生姜擦牙。
治蒼蠅入耳用皂角子研爛,用生鳝魚血,灌耳中。
治蟻子入耳用豬精肉一指,火炙令香,置耳孔邊即出。
治蜈蚣入耳用生姜汁或韭汁灌耳自出。
或以熟雞肉一塊,置耳孔邊自出。
治物入耳中不可出以麻繩剪一頭,散溶牛膠在上,探入耳中,使其物粘之,徐徐引出,效。
水入耳中薄荷汁點之,效。
治黃豆入耳中用鵝翎管截長一二寸許,去其中膜,留少許于一頭,以有膜之頭入耳中,口氣吸,即出。
口第三十一 治口瘡用白礬一兩,鐵勺内火熬汁,幹黃丹一兩炒,紅色放下,紫色為末,糁瘡上。
又方用宿砂火為末,糁瘡上。
或用蓮花片貼之,效。
又方用幹姜、黃連各等分,為末,糁之,吐出涎水,立效。
又方用生姜自然汁漱口數次,涎出,效。
又方用吳茱萸為末,醋調塗足心,效。
最宜小兒口瘡,不肯服藥者,一帖而愈。
又方以白礬為末,湯化濯足,或以五倍子為末糁之。
治口唇生瘡取陳壁上土,細研敷之。
治口唇緊小,不能開合,不能飲食,不治即死。
用白布作燈炷,如指大,安斧刀上燃燒,令刀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
或用舊青布燒灰,酒調服,或和豬脂塗敷;又以蛇蛻燒灰,先拭淨敷之;又以蛴螬蟲燒灰,豬脂調敷;又燒亂發蜂房六畜毛灰,用豬脂調敷;又馬齒苋煮汁洗之。
治唇緊燥裂生瘡用橄榄不拘多少,燒灰,豬脂和塗患處。
舌第三十二 治舌強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即消。
勿刺着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以火燒銅箸烙之。
或以雜草燒镬鏽,醋調敷舌上下,脫去再敷,須臾而消。
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
凡舌腫,舌下必有蟲狀,如蝼蛄卧蠶,有頭有尾。
頭小白,可燒鐵釘烙頭上,即消。
又方用針磨,令極尖,輕刺之,日刺八九次,血出盡,痛減腫消。
治舌忽脹退場門外用雄雞冠刺血,以盞盛浸舌,就咽下即縮。
治重舌用鏽鎖燒紅,打下鐵鏽,為末,水調一盞噙之。
又方用竈中心對鍋底土,酒調塗舌上,用黃丹如豆大,安舌下。
治舌無故出血以炒槐花為末,糁之,愈。
又方用亂發燒灰,水調一錢服。
治飲酒過多,咽喉爛,舌生瘡用水中田螺蛘肉,以蔥豉姜椒煮汁,飲三盞,效。
牙第三十三 治牙疼用白楊樹皮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含之漱灌。
或以枯白礬熱水漱之。
又方用蜂房一枚,以盞盛,孔内以火燒,研末,擦牙痛處,鹽水漱吐之。
又方用蛤蟆頭上白汁,塗綿上,陰幹,以米粒許,塞牙縫。
牙根腫者,須針刺出血。
又方因紅豆,研少許,吹鼻中。
又方用野芫荽,略撚動,塞鼻中。
又方用霜殺老絲瓜,燒存性,為末,擦痛處,立止。
又方因蛀竹屑、陳皮各一兩,烏梅肉研如泥,敷疼處。
又方用肥皂一個,去瓤,内入山賴、甘松各三分,花椒鹽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滿為度。
外用面包裹,煉紅取出,研為細末。
每日擦漱,風蟲牙痛俱止。
又方治牙風痛用豬牙皂角一個,于門檻上砍作兩截,以酸醋一盞煎滾,候溫漱之,神效。
治蟲蛀牙痛用韭菜連根淨洗,爛搗,同人家地闆上泥和勻,納痛處蛀孔内。
又将紙貼痛處腮上,二時取下,細細蟲見于泥上。
可除病根。
又方治蟲牙痛不可忍名一笑散用椒目為末,以巴豆一粒,研成膏,飯丸,如蛀孔大,綿裹安于蛀孔内。
昔有樂清子患此,号呼之聲徹于四鄰,諸藥不效,用此愈。
治牙熱癰腫痛出血用柳枝紮碎二碗,槐枝紮碎二碗,鹽一碗,加青鹽二兩,井水八碗鍋内煎幹炒燥,碾為細末,擦上。
又方用旱蓮草搗汁,和鹽煎成餅,又碾為細末,每日擦漱服之。
又方治齒龈出血,用白礬一兩,燒研為末。
每用半錢敷齒根下,齒中出血,煎淡竹葉湯,頻漱之。
又方用當歸極大者一根,去頭尾,入竹筒内,周遭用白鹽填實,用紙塞口,炭火燒存性,為末,擦牙、洗眼。
津咽下,又烏須發。
又方以瀝青研細擦牙堅牢。
損傷第三十四 治刀斧傷用鍛石包裹,定痛止血,立瘥。
又方用五月五日,采露草一百種,陰幹,燒作灰,與鍛石等分,以井花水和丸,燒白,刮敷瘡上,止血生肌。
又方用葵葉燒灰,或幹葉為末,皆可敷。
又方用琥珀屑敷之,止血生肌,瘡口即合。
又方用蟹黃及足中肉熬末,内瘡中筋斷亦可續。
又方用晚蠶蛾為末糁上,白絹裹,止血生肌,随手瘡合。
又方用
重者各五錢煎服即止。
不愈再服。
治赤白痢用荠菜根葉燒灰,湯調下。
極妙。
治熱痢不止用蛤蟆衣草葉搗汁一盞,入蜜半盞,煎溫,分二服。
或用蛤蟆衣草子,炒香熟為末。
米飲調下。
治諸痢以艾葉、陳皮煎湯服。
治腸滑久痢以石榴劈破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地上一宿,為末。
以酸石榴一片,水一鐘,煎湯服二錢。
亦治洩瀉。
治白痢腹痛用雜草燒镬鏽五錢,為末。
熱酒調食前服。
治血痢用鹽梅去核,研一枚,合茶湯加醋服之。
又方罂粟花未開時,外有兩片青葉包之,花開即落地,收取陰幹。
患赤白痢垂死者,研為細末。
米飲調下一錢,神效。
治噤口痢湯飲米谷不下者用蓮子(去殼留紅皮及心)為細末,用井花水調下。
每服二錢或三錢,日進二服見效。
又方累試累驗,用黃連三錢,人參一錢五分,水一鐘半,煎至七分,溫服,藥入口即蘇。
又方名芎粟散用川芎、罂粟(去蒂)各一兩,共為細末,每服八分,空心蜜湯調下。
又方用蓮肉去皮炒,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
治休息痢及疳瀉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一塊,如指大,熔化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治洩瀉用五倍子為末,白湯調服。
又方用生姜二塊,艾葉一把,水煎服。
治暴瀉不止、小便不通用車前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其根葉亦可搗汁服。
治水瀉用豬肚一枚,淨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爛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同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鹽湯或米湯空心服。
又方用生姜一塊,去皮,破作兩片,刮去姜心,納白礬塞滿,以紙包,火中煨,令幹熟取出,以盞合地下一宿,出火氣。
卻以百沸湯半鐘,冷水半鐘相和,謂之陰陽水,将姜細嚼,此水送下。
又方以大蒜搗爛,貼臍下并腳心,立止。
又方用槐花一合,炒熟為末,米飲下。
面第二十八 治面黑痣用江米十粒,半夏五分,共為細末。
用水調成膏子少許,用鑽尖挑在黑痣頭上,待幹,剝去黑皮,如有黑,再照前點,如無,再不必點。
又方用黃瓜割開去瓤,入皮硝于瓜内填滿,外以繩密縛周固,懸于無日風吹之處,下以盆盛之,瓜内水流入盆内,塗于痣上。
或以新瓷碗盤角鋒,略去痣上浮皮,以前水塗之,皆效。
治雀子斑用霜梅肉、櫻桃枝、豬牙皂角、紫背浮萍各等分,研為細末,如常洗面,其斑自去。
治面上瘡用好白芷一味為末,好酒調,塗瘡上,待幹,以井水潤濕之,掃去再塗新者。
連易三四次,即愈。
眼第二十九 治眼目赤腫翳痛用鯉魚膽點之。
亦治雀盲。
治兩目暴赤用長流水煎鹽湯二碗,飲後以雞翎于咽喉中探引吐之。
又以草莖于鼻中探出血,即愈。
治赤眼用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痛即止。
治風赤眼用蚯蚓十條,炙幹搗為末。
臨卧時,以冷茶調下二錢。
又方用蛤蟆衣草,洗淨搗爛,攤向眼上,帛系之,頃時即瘥。
治赤眼疼痛用荠菜根搗汁,點眼中。
又方用冬青葉洗淨,入鹽少許,濃煎,乘熱洗之。
又方以自己小便洗眼,效。
又方用水浸黑豆,至夜連皮研細,眼上睡。
或用豆腐貼睡亦佳。
治小兒赤眼用黃連為末,水調貼腳心,赤眼自退。
治眼腫痛用生姜自然汁,調飛過白礬,貼眼胞,痛即止。
又方用青鹽火,以碗合地上,出火氣,研細。
每用半錢,熱湯者一盞泡溫,洗爛眼及拳毛倒睫,效。
治冷淚目昏用幹姜肥者為末,每用一字沸湯點洗。
或用貝母一枚膩白者,胡椒七粒,為末,點之。
治眼癢多因布巾拭破眼眶,緻成爛眩風,不得幹好用白礬一兩,銅青一兩,同研細和勻。
每用半餞,熱湯半盞泡,澄清,以手蘸開眼如法洗,必澀,不可拭幹。
但閉目坐得澀止自開眼。
如藥冷,将紙蓋盞面,于湯瓶上頓溫又洗。
一日洗四五次。
治眼翳膜久年不散每日三次,以舌舐其膜,漸漸下,緣人真氣使然。
治眼生花及翳用刀刮指甲細屑和乳汁,點翳上,即退。
治眼青盲以豬膽五枚,取汁于銅器中,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黍米大,納眼中,驗。
治眼中肉用杏仁十四枚,去皮尖,生嚼吐于手心,乘暖以綿纏箸頭,點肉上,不過三四度,即瘥。
治諸眼疾夜含蘿蔔一片,數次易之,收諸毒瓦斯。
又方用野菊花作枕頭,能明目。
又方用羊膽一枚,入蜜一錢在内,線紮,砂鍋内滿入水煮熟,冷水内浸,取出候幹,傾入瓷罐内,以箸點眼四角,效。
治時行害眼并風眼有淚者用皮硝六錢,水一鐘,煎七分,候冷定洗眼。
每日洗數次,眼如童子明,每一月煎一遍。
治物入眼中用好墨,清水研,箸點即出。
又方飛絲入眼用新筆于眼内運攪,即收在筆上。
耳第三十 治耳聾用鼠膽汁滴入耳中。
又方用樓子蔥尖插耳中。
又方用九節菖蒲末蓖麻子為膏,綿裹塞耳中。
又方用蚯蚓三條,鹽少許,貯在蔥葉中,自化為水,滴入耳中,三五日即瘥。
又方用蓖麻子五十個去皮,與熟棗一枚同搗,更入乳汁,丸如棗核大。
每用一丸,綿裹納于聾耳内,覺熱為度,一日一換,如藥難丸,日中曬少時。
又方口噙甘草一枚,耳中塞二塊,立效。
治耳痛用鳝魚血數點入耳内,便愈。
又方用白鹽炒熱,重綿包熨。
又方用杏仁炒焦研細,以綿裹塞耳。
治底耳以枯白礬為末,填耳中,立效。
治停耳膿血不止用白礬燒灰,吹入耳。
或以蚯蚓幹為末吹入耳。
又方用青橘皮燒灰研細為末,用綿裹塞耳,日換三四次。
治耳瘡腫痛用五倍子為末,水調塗。
如有水,幹糁之。
治百蟲入耳用兩刀于耳邊相磨,戛作聲,即出。
又方用甕器于耳邊敲作聲,即出。
又方用麻油灌之,即出。
又方用桃葉細塞耳自出。
或以藍青研汁,滴耳中。
又方用蔥涕灌耳中,蟲即出。
亦治耳聾。
治蜒蝣入耳用貓尿灌耳立出。
取貓尿,用盆盛貓,以生姜擦牙。
治蒼蠅入耳用皂角子研爛,用生鳝魚血,灌耳中。
治蟻子入耳用豬精肉一指,火炙令香,置耳孔邊即出。
治蜈蚣入耳用生姜汁或韭汁灌耳自出。
或以熟雞肉一塊,置耳孔邊自出。
治物入耳中不可出以麻繩剪一頭,散溶牛膠在上,探入耳中,使其物粘之,徐徐引出,效。
水入耳中薄荷汁點之,效。
治黃豆入耳中用鵝翎管截長一二寸許,去其中膜,留少許于一頭,以有膜之頭入耳中,口氣吸,即出。
口第三十一 治口瘡用白礬一兩,鐵勺内火熬汁,幹黃丹一兩炒,紅色放下,紫色為末,糁瘡上。
又方用宿砂火為末,糁瘡上。
或用蓮花片貼之,效。
又方用幹姜、黃連各等分,為末,糁之,吐出涎水,立效。
又方用生姜自然汁漱口數次,涎出,效。
又方用吳茱萸為末,醋調塗足心,效。
最宜小兒口瘡,不肯服藥者,一帖而愈。
又方以白礬為末,湯化濯足,或以五倍子為末糁之。
治口唇生瘡取陳壁上土,細研敷之。
治口唇緊小,不能開合,不能飲食,不治即死。
用白布作燈炷,如指大,安斧刀上燃燒,令刀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
或用舊青布燒灰,酒調服,或和豬脂塗敷;又以蛇蛻燒灰,先拭淨敷之;又以蛴螬蟲燒灰,豬脂調敷;又燒亂發蜂房六畜毛灰,用豬脂調敷;又馬齒苋煮汁洗之。
治唇緊燥裂生瘡用橄榄不拘多少,燒灰,豬脂和塗患處。
舌第三十二 治舌強腫如豬胞,以針刺舌下兩邊大脈,血出即消。
勿刺着中央脈,令人血不止,則以火燒銅箸烙之。
或以雜草燒镬鏽,醋調敷舌上下,脫去再敷,須臾而消。
此患人多不識,失治則死。
凡舌腫,舌下必有蟲狀,如蝼蛄卧蠶,有頭有尾。
頭小白,可燒鐵釘烙頭上,即消。
又方用針磨,令極尖,輕刺之,日刺八九次,血出盡,痛減腫消。
治舌忽脹退場門外用雄雞冠刺血,以盞盛浸舌,就咽下即縮。
治重舌用鏽鎖燒紅,打下鐵鏽,為末,水調一盞噙之。
又方用竈中心對鍋底土,酒調塗舌上,用黃丹如豆大,安舌下。
治舌無故出血以炒槐花為末,糁之,愈。
又方用亂發燒灰,水調一錢服。
治飲酒過多,咽喉爛,舌生瘡用水中田螺蛘肉,以蔥豉姜椒煮汁,飲三盞,效。
牙第三十三 治牙疼用白楊樹皮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含之漱灌。
或以枯白礬熱水漱之。
又方用蜂房一枚,以盞盛,孔内以火燒,研末,擦牙痛處,鹽水漱吐之。
又方用蛤蟆頭上白汁,塗綿上,陰幹,以米粒許,塞牙縫。
牙根腫者,須針刺出血。
又方因紅豆,研少許,吹鼻中。
又方用野芫荽,略撚動,塞鼻中。
又方用霜殺老絲瓜,燒存性,為末,擦痛處,立止。
又方因蛀竹屑、陳皮各一兩,烏梅肉研如泥,敷疼處。
又方用肥皂一個,去瓤,内入山賴、甘松各三分,花椒鹽不拘多少,以塞肥皂滿為度。
外用面包裹,煉紅取出,研為細末。
每日擦漱,風蟲牙痛俱止。
又方治牙風痛用豬牙皂角一個,于門檻上砍作兩截,以酸醋一盞煎滾,候溫漱之,神效。
治蟲蛀牙痛用韭菜連根淨洗,爛搗,同人家地闆上泥和勻,納痛處蛀孔内。
又将紙貼痛處腮上,二時取下,細細蟲見于泥上。
可除病根。
又方治蟲牙痛不可忍名一笑散用椒目為末,以巴豆一粒,研成膏,飯丸,如蛀孔大,綿裹安于蛀孔内。
昔有樂清子患此,号呼之聲徹于四鄰,諸藥不效,用此愈。
治牙熱癰腫痛出血用柳枝紮碎二碗,槐枝紮碎二碗,鹽一碗,加青鹽二兩,井水八碗鍋内煎幹炒燥,碾為細末,擦上。
又方用旱蓮草搗汁,和鹽煎成餅,又碾為細末,每日擦漱服之。
又方治齒龈出血,用白礬一兩,燒研為末。
每用半錢敷齒根下,齒中出血,煎淡竹葉湯,頻漱之。
又方用當歸極大者一根,去頭尾,入竹筒内,周遭用白鹽填實,用紙塞口,炭火燒存性,為末,擦牙、洗眼。
津咽下,又烏須發。
又方以瀝青研細擦牙堅牢。
損傷第三十四 治刀斧傷用鍛石包裹,定痛止血,立瘥。
又方用五月五日,采露草一百種,陰幹,燒作灰,與鍛石等分,以井花水和丸,燒白,刮敷瘡上,止血生肌。
又方用葵葉燒灰,或幹葉為末,皆可敷。
又方用琥珀屑敷之,止血生肌,瘡口即合。
又方用蟹黃及足中肉熬末,内瘡中筋斷亦可續。
又方用晚蠶蛾為末糁上,白絹裹,止血生肌,随手瘡合。
又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