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莢刺三斤,炭火蒸久,曬幹為末,濃煎,大黃湯下,二錢服。
旬日間眉發再生,肌膚悅潤,眼目自明。
又方治大風不拘久近用真麻油半缸,入坐其中,浸七日,無不瘥者。
又方大風癞疾用煉成松香,白色者,不計多少,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十丸,食前蜜湯下,一月後,大效。
治諸風痫,俗呼馬風病用生白礬一兩,好臘茶半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再用臘茶湯下,久服。
風涎由大便出。
傷寒時疫第四 治傷寒時疫,及傷風初覺頭痛身熱用帶根蔥頭一個,切碎,以醋一盞,煎稀粥飲一碗,乘熱吃下,以被蓋,汗出即解。
又方治傷寒已發汗,未發汗頭痛如破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半斤,用水二碗,煎令減半,去渣。
分三服。
又方初覺傷寒、傷食、傷酒、傷風以酸齑汁三大碗,煎三五沸,于避風處,先飲半碗,以手揉肚;再飲半碗,又用手揉肚;更飲更揉,直至餍足,心無所容。
以雞翎探喉中,令吐後,煎蔥醋辣湯投之,以衣被蓋覆,汗出愈。
或用百沸湯,根據前法飲揉探吐,亦妙。
或用紅菜頭搗汁飲之。
又方導引一法,盤腳而坐,用兩手交十指,攀腦後風池、風府二穴,乃是風門也,向前叩首,幾至于地。
如此連點一百二十數,急以蔥醋粥辛辣湯投之,汗出立解。
又方治傷寒鼻中出血不止用茅草花一大把,無花用根。
以水煎濃汁,食後服。
治陰證用蔥白一大把,如茶盞大,用紙卷緊,卻以快刀切齊一指濃片,安于臍上,以熱熨鬥熨之,待汗出為度。
一片未效,再切一片熨之。
又方治陰毒傷寒用芥菜子末,新水調如膏藥,貼臍上,汗出為愈。
傷寒戒忌:病新差後,但少吃糜粥,常令稍饑,不得飽食,反此則複。
不得早起,不得梳頭洗面,不得多言,不得勞心費力,反此則複。
及差後百日内,氣體未得平複,犯房事者,死。
又忌食羊、雞、犬,肥膩諸肉汁,及腌藏醢油餅面食,病再發。
治天行病熱盛用蚯蚓以鹽塗之,化成水,去泥,飲之。
亦治交接勞複,或陰腫縮入腹痛。
又方天行病心悶用水中細苔搗汁服。
又方治時行病,新好後,多傷飲食,其病複發用杏仁五兩,去皮尖,醋二碗,煎半碗,取汁服,愈。
治時行病後犯房勞複發男病以婦人褲裆燒灰,女病以男子褲裆燒灰,湯服。
治孕婦遭時疫,令子不安頓用井底泥塗足心。
又方用竈中對鍋底土,研細末,水調服。
仍塗臍上方五寸,幹再換。
治天行瘟疫傳染将初病患衣服,于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若親戚鄉裡有患瘟疫,欲去看問,先将清油抹鼻孔,後出外。
又将紙撚于鼻内,探取噴嚏三五個,則不傳染。
又方用雄黃研細,水調,以筆濃蘸塗鼻竅中,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
初洗面後及卧時點之。
又方凡入病久房内,須舌頂上,努力閉氣一口,使氣充滿毫竅,則病不能染着。
又方五月五日,收蒼耳草,陰幹,水煎服。
中諸毒第五 治誤食諸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用闆藍根(幹者)四兩,貫衆(去土)一兩,青黛(别研)、生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别為衣。
如稍覺精神恍惚、惡心,即是誤中諸毒。
急取藥十五丸,爛嚼,新汲水下。
又方凡中毒及蛇蟲咬傷即用上好青黛、雄黃各等分,為末,新汲水調服二錢。
又方治中諸物毒用晉礬、建茶各等分,為末。
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得吐即效,未吐再服。
又方治蠱毒名丹砂丸用雄黃(另研)、朱砂(另研)各五錢,藜蘆(略炒)、鬼臼、巴豆(去殼、心、膜、油)各二錢五分。
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三丸,空心幹姜湯下。
當轉下惡物并蠱等,如煩悶,後以鴨為羹食之。
又方治五種蠱毒用雄黃末、麝香末各等分,取生羊肝如指大,以刀開,内裹藥吞之。
又方用升麻三錢,溪水調服。
又方用馬兜鈴根三兩,搗篩,分為三帖,每一帖以水一大鐘,煎至五分,去渣,空心頻服,當時吐蠱出。
未快再服之,以快為度。
又方救中蠱毒用白礬一塊,嚼之,覺甜不澀,次嚼黑豆不腥者,便是有蠱也。
用木梳齒上垢膩,不拘多少,服之,吐出惡物。
又方用石榴皮煎汁飲之,即吐出活蟲,無不愈者。
又方用蠶蛻紙不拘多少,撚作紙條,蘸麻油燒存性,為末,水調一錢,頻服。
諸中毒面青脈絕,昏迷如醉,口噤吐血,服之即蘇。
又方取鹁鸠熱血,随多少服之。
又方取白雞、鴨血灌口中,立效。
又方取胡荽根搗汁半盞,和酒服,其蠱立下。
又方解諸毒,殺腹内毒蟲用藍青葉研水服。
又方治中毒下血者用皮燒為灰,細研,水調下二錢,日進三服,立愈。
解中砒霜毒用漢椒四十九粒,黑豆十四粒,烏梅二個(打碎),甘草節二寸(碎之),上咀,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溫服。
又方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一錢(去殼不去油)。
上咀為末,以砂糖一大塊,水化開,調一大盞飲之,毒随利去。
卻服五靈散之類。
又方用白扁豆一合,為末,冷水調下。
又方用清油一碗灌之。
又方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生絹濾過,冷服一碗,毒從下利,即安。
又方旋刺下羊血,或雞鴨血,熱服。
兼解鼠、莽毒及丹藥毒。
又方藍根、砂糖二味相和,擂水服之。
或加薄荷汁尤妙,及解巴豆毒。
又方以地漿調鉛粉末,服之立解。
豆豉汁亦佳。
又方用醬調水灌下。
救食河豚急以清油多灌之,吐出即愈。
又方用五倍子、白礬等分為末,水調灌之。
食諸魚中毒用橘皮汁、大豆汁、馬鞭草汁、蘆根汁、紫蘇汁飲之。
食鳝、鼈、蛤蟆毒用豆豉一大合,新汲水半碗,浸,令豉水濃,溫服之,即瘥。
此三物,令人小便秘,臍下痛,有至死者。
食蟹中毒濃煮紫蘇,飲一兩盞解之。
食六畜肉中毒以壁上黃上,水調服二錢。
即瘥。
食牛肉中毒以豬牙燒灰為末,水調一錢服。
又方飲井水一碗,自消。
食馬肉中毒搗蘆根汁,飲一盞。
兼作湯浴之,即解。
食風狗肉中毒用杏仁三兩和皮細研,和勻,分作三服,以熱湯三盞下,其狗肉皆全片出,即瘥。
食豬肉中毒燒豬糞為末,水調服一錢,不過三服,瘥。
食鴨肉中毒以糯米泔,溫服二鐘。
食牛馬肉中毒用粉草五兩,細切微炒搗細,量患人吃得多少酒,取無灰酒一處研。
去渣溫服,須臾,大吐瀉,毒亦随去。
雖十分渴,不可飲水,飲水難救。
并解一切諸毒。
食菜中毒用雞糞燒為末,水調服一錢,未解更服。
食野菌中毒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盞,煎數沸,冷服,其毒即解。
又方掘新地坑,汲井水于内,攪之,令澄清,取飲而解。
治中諸藥毒用生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上咀,用水一鐘濃煎服。
又方用五倍子二兩,研細,用無灰酒調服。
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
又方用綠豆粉,水調服。
又方生姜搗汁服。
又方用蠶蛻紙,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冷水調下,頻服取瘥。
雖面青、脈絕、腹脹、吐血,服之立效。
亦治牛馬食花蜘蛛,腹脹欲死者。
中巴豆毒以黃連、大豆、菖蒲汁,并解之。
中烏頭、天雄、附子毒用大豆汁解。
又方遠志、防風、棗肉、饴糖并能解。
中鼠莽毒用枯礬、細茶為末,各少許,新汲水調服,累驗。
又方用大黑豆煮汁服之。
如欲試其驗,先用鼠莽草葉,以豆汁澆其根,從此敗爛,不複生矣。
中丹毒用竈中對鍋底土,水調服。
誤食桐油,令人嘔洩飲熱酒乃解。
諸蟲蛇傷第六 救虎傷用生姜汁服,兼洗傷處。
白礬末敷瘡上。
救毒蛇傷,并諸色惡蟲毒瓦斯入腹者用蒼耳草嫩葉,搗汁灌之,将渣濃敷傷處。
犬咬煮汁服之。
治惡蛇、惡犬、蜈蚣、蠍子咬傷用細辛、白芷各二錢,雄黃一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以好酒調服一錢。
又方用貝母為末,酒調,令病者盡量飲之。
少頃,酒自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卻以藥渣敷瘡上,即愈。
又方用艾于傷處灸三五壯,拔去毒,即愈。
又方用清油燈心點燈,以傷處于煙上熏之,其痛即愈。
又方用雞糞塗之。
又方用樹葉、魚腥草、皺面草、草決明一處研細,敷上亦佳。
治蛇咬傷用白礬置刀上燒汁,熱滴咬處。
亦以礬湯服之。
又方用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其痛即止。
又方用雄黃、五靈脂、貝母、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服。
又方用白礬滾水,泡洗傷處。
治蛇咬,毒入腹者取兩刀,于水中相磨,飲其汁。
又方用灰蓼搗汁飲之,渣敷傷處。
仍以頭發縛兩頭。
又方用香白芷(為末),麥門冬(去心)濃煎湯調下,頃刻,咬處出黃水,盡,腫消皮合。
仍用此藥渣塗傷處。
又方用水萍搗絞汁服。
又方急于無風處,以麻皮縛咬處上下。
重者,刀剜去傷肉,小便洗,令淨,燒鐵物烙之。
然後填蚯蚓泥,次填陳年鍛石末,絹紮住。
輕
旬日間眉發再生,肌膚悅潤,眼目自明。
又方治大風不拘久近用真麻油半缸,入坐其中,浸七日,無不瘥者。
又方大風癞疾用煉成松香,白色者,不計多少,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十丸,食前蜜湯下,一月後,大效。
治諸風痫,俗呼馬風病用生白礬一兩,好臘茶半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再用臘茶湯下,久服。
風涎由大便出。
傷寒時疫第四 治傷寒時疫,及傷風初覺頭痛身熱用帶根蔥頭一個,切碎,以醋一盞,煎稀粥飲一碗,乘熱吃下,以被蓋,汗出即解。
又方治傷寒已發汗,未發汗頭痛如破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半斤,用水二碗,煎令減半,去渣。
分三服。
又方初覺傷寒、傷食、傷酒、傷風以酸齑汁三大碗,煎三五沸,于避風處,先飲半碗,以手揉肚;再飲半碗,又用手揉肚;更飲更揉,直至餍足,心無所容。
以雞翎探喉中,令吐後,煎蔥醋辣湯投之,以衣被蓋覆,汗出愈。
或用百沸湯,根據前法飲揉探吐,亦妙。
或用紅菜頭搗汁飲之。
又方導引一法,盤腳而坐,用兩手交十指,攀腦後風池、風府二穴,乃是風門也,向前叩首,幾至于地。
如此連點一百二十數,急以蔥醋粥辛辣湯投之,汗出立解。
又方治傷寒鼻中出血不止用茅草花一大把,無花用根。
以水煎濃汁,食後服。
治陰證用蔥白一大把,如茶盞大,用紙卷緊,卻以快刀切齊一指濃片,安于臍上,以熱熨鬥熨之,待汗出為度。
一片未效,再切一片熨之。
又方治陰毒傷寒用芥菜子末,新水調如膏藥,貼臍上,汗出為愈。
傷寒戒忌:病新差後,但少吃糜粥,常令稍饑,不得飽食,反此則複。
不得早起,不得梳頭洗面,不得多言,不得勞心費力,反此則複。
及差後百日内,氣體未得平複,犯房事者,死。
又忌食羊、雞、犬,肥膩諸肉汁,及腌藏醢油餅面食,病再發。
治天行病熱盛用蚯蚓以鹽塗之,化成水,去泥,飲之。
亦治交接勞複,或陰腫縮入腹痛。
又方天行病心悶用水中細苔搗汁服。
又方治時行病,新好後,多傷飲食,其病複發用杏仁五兩,去皮尖,醋二碗,煎半碗,取汁服,愈。
治時行病後犯房勞複發男病以婦人褲裆燒灰,女病以男子褲裆燒灰,湯服。
治孕婦遭時疫,令子不安頓用井底泥塗足心。
又方用竈中對鍋底土,研細末,水調服。
仍塗臍上方五寸,幹再換。
治天行瘟疫傳染将初病患衣服,于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
若親戚鄉裡有患瘟疫,欲去看問,先将清油抹鼻孔,後出外。
又将紙撚于鼻内,探取噴嚏三五個,則不傳染。
又方用雄黃研細,水調,以筆濃蘸塗鼻竅中,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
初洗面後及卧時點之。
又方凡入病久房内,須舌頂上,努力閉氣一口,使氣充滿毫竅,則病不能染着。
又方五月五日,收蒼耳草,陰幹,水煎服。
中諸毒第五 治誤食諸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用闆藍根(幹者)四兩,貫衆(去土)一兩,青黛(别研)、生甘草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青黛别為衣。
如稍覺精神恍惚、惡心,即是誤中諸毒。
急取藥十五丸,爛嚼,新汲水下。
又方凡中毒及蛇蟲咬傷即用上好青黛、雄黃各等分,為末,新汲水調服二錢。
又方治中諸物毒用晉礬、建茶各等分,為末。
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得吐即效,未吐再服。
又方治蠱毒名丹砂丸用雄黃(另研)、朱砂(另研)各五錢,藜蘆(略炒)、鬼臼、巴豆(去殼、心、膜、油)各二錢五分。
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三丸,空心幹姜湯下。
當轉下惡物并蠱等,如煩悶,後以鴨為羹食之。
又方治五種蠱毒用雄黃末、麝香末各等分,取生羊肝如指大,以刀開,内裹藥吞之。
又方用升麻三錢,溪水調服。
又方用馬兜鈴根三兩,搗篩,分為三帖,每一帖以水一大鐘,煎至五分,去渣,空心頻服,當時吐蠱出。
未快再服之,以快為度。
又方救中蠱毒用白礬一塊,嚼之,覺甜不澀,次嚼黑豆不腥者,便是有蠱也。
用木梳齒上垢膩,不拘多少,服之,吐出惡物。
又方用石榴皮煎汁飲之,即吐出活蟲,無不愈者。
又方用蠶蛻紙不拘多少,撚作紙條,蘸麻油燒存性,為末,水調一錢,頻服。
諸中毒面青脈絕,昏迷如醉,口噤吐血,服之即蘇。
又方取鹁鸠熱血,随多少服之。
又方取白雞、鴨血灌口中,立效。
又方取胡荽根搗汁半盞,和酒服,其蠱立下。
又方解諸毒,殺腹内毒蟲用藍青葉研水服。
又方治中毒下血者用皮燒為灰,細研,水調下二錢,日進三服,立愈。
解中砒霜毒用漢椒四十九粒,黑豆十四粒,烏梅二個(打碎),甘草節二寸(碎之),上咀,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溫服。
又方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一錢(去殼不去油)。
上咀為末,以砂糖一大塊,水化開,調一大盞飲之,毒随利去。
卻服五靈散之類。
又方用白扁豆一合,為末,冷水調下。
又方用清油一碗灌之。
又方用早禾稈燒灰,新汲水淋汁,生絹濾過,冷服一碗,毒從下利,即安。
又方旋刺下羊血,或雞鴨血,熱服。
兼解鼠、莽毒及丹藥毒。
又方藍根、砂糖二味相和,擂水服之。
或加薄荷汁尤妙,及解巴豆毒。
又方以地漿調鉛粉末,服之立解。
豆豉汁亦佳。
又方用醬調水灌下。
救食河豚急以清油多灌之,吐出即愈。
又方用五倍子、白礬等分為末,水調灌之。
食諸魚中毒用橘皮汁、大豆汁、馬鞭草汁、蘆根汁、紫蘇汁飲之。
食鳝、鼈、蛤蟆毒用豆豉一大合,新汲水半碗,浸,令豉水濃,溫服之,即瘥。
此三物,令人小便秘,臍下痛,有至死者。
食蟹中毒濃煮紫蘇,飲一兩盞解之。
食六畜肉中毒以壁上黃上,水調服二錢。
即瘥。
食牛肉中毒以豬牙燒灰為末,水調一錢服。
又方飲井水一碗,自消。
食馬肉中毒搗蘆根汁,飲一盞。
兼作湯浴之,即解。
食風狗肉中毒用杏仁三兩和皮細研,和勻,分作三服,以熱湯三盞下,其狗肉皆全片出,即瘥。
食豬肉中毒燒豬糞為末,水調服一錢,不過三服,瘥。
食鴨肉中毒以糯米泔,溫服二鐘。
食牛馬肉中毒用粉草五兩,細切微炒搗細,量患人吃得多少酒,取無灰酒一處研。
去渣溫服,須臾,大吐瀉,毒亦随去。
雖十分渴,不可飲水,飲水難救。
并解一切諸毒。
食菜中毒用雞糞燒為末,水調服一錢,未解更服。
食野菌中毒用甘草不拘多少,以麻油一盞,煎數沸,冷服,其毒即解。
又方掘新地坑,汲井水于内,攪之,令澄清,取飲而解。
治中諸藥毒用生甘草、黑豆、淡竹葉各等分,上咀,用水一鐘濃煎服。
又方用五倍子二兩,研細,用無灰酒調服。
毒在上即吐,在下即瀉。
又方用綠豆粉,水調服。
又方生姜搗汁服。
又方用蠶蛻紙,燒灰研細,每服一錢,冷水調下,頻服取瘥。
雖面青、脈絕、腹脹、吐血,服之立效。
亦治牛馬食花蜘蛛,腹脹欲死者。
中巴豆毒以黃連、大豆、菖蒲汁,并解之。
中烏頭、天雄、附子毒用大豆汁解。
又方遠志、防風、棗肉、饴糖并能解。
中鼠莽毒用枯礬、細茶為末,各少許,新汲水調服,累驗。
又方用大黑豆煮汁服之。
如欲試其驗,先用鼠莽草葉,以豆汁澆其根,從此敗爛,不複生矣。
中丹毒用竈中對鍋底土,水調服。
誤食桐油,令人嘔洩飲熱酒乃解。
諸蟲蛇傷第六 救虎傷用生姜汁服,兼洗傷處。
白礬末敷瘡上。
救毒蛇傷,并諸色惡蟲毒瓦斯入腹者用蒼耳草嫩葉,搗汁灌之,将渣濃敷傷處。
犬咬煮汁服之。
治惡蛇、惡犬、蜈蚣、蠍子咬傷用細辛、白芷各二錢,雄黃一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以好酒調服一錢。
又方用貝母為末,酒調,令病者盡量飲之。
少頃,酒自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卻以藥渣敷瘡上,即愈。
又方用艾于傷處灸三五壯,拔去毒,即愈。
又方用清油燈心點燈,以傷處于煙上熏之,其痛即愈。
又方用雞糞塗之。
又方用樹葉、魚腥草、皺面草、草決明一處研細,敷上亦佳。
治蛇咬傷用白礬置刀上燒汁,熱滴咬處。
亦以礬湯服之。
又方用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其痛即止。
又方用雄黃、五靈脂、貝母、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服。
又方用白礬滾水,泡洗傷處。
治蛇咬,毒入腹者取兩刀,于水中相磨,飲其汁。
又方用灰蓼搗汁飲之,渣敷傷處。
仍以頭發縛兩頭。
又方用香白芷(為末),麥門冬(去心)濃煎湯調下,頃刻,咬處出黃水,盡,腫消皮合。
仍用此藥渣塗傷處。
又方用水萍搗絞汁服。
又方急于無風處,以麻皮縛咬處上下。
重者,刀剜去傷肉,小便洗,令淨,燒鐵物烙之。
然後填蚯蚓泥,次填陳年鍛石末,絹紮住。
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