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五絕死第一
治五絕死(自缢死、溺水死、打撲跌、木石壓死、産後血迷暈死、中惡鬼擊死、夜魇死)。
凡心頭溫者,皆可救治。
用半夏湯泡七次,為末,丸如豆大,吹入鼻中,噴嚏即活。
或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亦妙。
又方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尖拇指甲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臍中灸百壯,亦效。
救自缢凡自缢高懸者,徐徐抱住,解繩,不得截斷,上下安被卧之。
以一人用腳踏其兩肩,手挽其發,常令弦急,勿使緩縱;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磨動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強直,但漸屈之。
并按其腹。
如此一頃,雖得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仍引按不住。
須臾,以少桂湯及粥清灌,令喉潤,漸漸能咽乃止。
更令兩人以蘆管吹其兩耳,無不活者。
自旦至暮,雖冷亦可救;自暮至旦,陰氣盛為難救爾。
又法以一人兩手掩其口鼻,勿令透氣,一人用手摩其頸痕,兩時氣急,則活。
救溺水死一宿者尚活用皂莢為末、綿裹塞糞門,須臾,出水即活。
又方救起放大凳卧着,腳後凳,坫起磚二塊。
卻用鹽擦臍中,待水自流出。
切不可倒提出水。
但心下溫者皆可救。
又方急解衣帶,艾灸臍中,仍令兩人以蘆管吹其耳中,即活。
又方溺水救起者,即将牛一頭,以溺水人肚橫覆在牛背上,兩邊用人扶策,徐徐牽牛而行,以出腹中之水。
如醒,以蘇合香丸之類或老姜擦牙。
若無牛,以活人于長闆凳上仰卧,即令溺水人如前法将肚相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
救木石壓死,并跌傷從高墜下跌死,氣絕不能言者急拍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又方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用幹荷葉五片,燒令煙盡,空腹以童便溫一鐘,調下三錢,日三服。
又方被打惡血攻心,用小便一碗溫服。
救中惡鬼擊客忤一切卒死用葛蒲根,生搗絞汁,灌鼻中或口中即活。
又方治卒死心頭熱者用百草花曬幹,水漬封埋百日。
砂鍋内連水煎稠,丸如皂莢子大。
放一丸入患人口内,須臾即活。
又方用井底泥塗目畢,令人垂頭于井,呼其姓名便起。
又方韭搗汁,灌鼻中。
又方以雄雞冠割取血,蘆管吹入鼻中,并塗其面,幹後複塗,仍以灰圍四旁,立起。
又方治鬼擊病卒着人,如刀刺胸腹内,痛不可按熟艾水煮服。
若卒心痛,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又方卒死而口張反折者灸兩手足大指甲後,各十四壯。
又方卒死四肢不收失便者用馬糞一升,水三鬥,煮取汁二鬥,以洗之。
又取牛糞一升,溫酒和灌口中。
灸心下一寸、臍上二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
又方卒死脈動而無氣用菖蒲屑末,納耳鼻孔中吹之,及着舌底。
又方治胸脅腹内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血、衄血用熟艾如拳大,水五鐘,煮三鐘,頻服。
又方用鹽一盞,水二盞,和服。
以冷水之,即瘥。
治魇寐卒死,諸暴絕證,名半夏散用半夏不拘多少,湯洗七次,為末。
每用少許,吹入鼻中。
心頭溫者可治。
倉卒無藥,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大拇指内,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又方救夜睡魇死者不得近前叫喚。
但絞痛其腳跟及足拇指甲際,多唾其面。
不省者,移動些少卧處,徐徐喚之。
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照。
又方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
又方用桃枝、柳枝,取東邊者各三四寸,煎湯二鐘,候溫灌服。
又方用竈中心對鍋底土,捶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灌。
更挑半指甲許,吹入鼻中。
又方用蘆管吹兩耳,或以鹽湯灌之,或搗韭汁半盞,灌鼻中。
冬月掘根研汁。
救夏月途中熱死者不可用冷水灌沃,及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
宜移置陰處,急取路上熱土,于死人臍作窩,多令人尿溺于臍中。
又取路上熱土并大蒜同研爛,水調去渣灌下。
又方濃煎灰蓼汁一碗,灌之即活。
救冬月凍死及落水凍死,微有氣者脫去濕衣,解活人熱衣包之。
用大米炒熱,熨心上。
或炒竈灰令熱,以囊盛熨心上,冷即換之。
令暖氣通溫,以熱酒姜湯或粥飲少許灌之,即活。
又方用氈單或薦裹之,以索系定闆平穩處,令兩人對面輕輕滾轉,往來如氈法,四肢溫和即活。
切不可用火烘之,逼寒氣入内,即死。
虛勞第二 治虛勞用豬肚子釀黃糯米,蒸熟搗為丸,白湯下。
并治小兒疳蛔黃病。
又方用青蒿細切,水三碗,童便五碗,煎取一碗半,去渣,熬成膏,以甘草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吞二十丸。
又方用枸杞葉半升,細切,粳米二合,瓦器中煮作粥,五味調和食之。
又方用蓮實去皮留心,不拘多少,酒浸一宿,入于豬肚内,水煮幹取出,切碎焙幹,為末,酒糊丸,如雞頭大。
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食前服。
又方用童便兩盞,無灰酒兩盞,以瓦瓶貯之,全豬腰子一對,放在内,用泥泥瓶口,日晚以慢火煨熟,至中夜止。
至五更初,再以火溫之,發瓶飲酒食腰子。
病笃者,一月效。
瘦怯亦可服此。
又方治骨蒸勞熱,及五痔腸風下血,傳屍勞氣,并蟲咬心痛用鳗鲡魚,酒醋五味煮食。
治諸傳屍勞氣,殺蟲去毒,用川椒二斤,擇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為末,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五十丸。
效。
又方用死人枕煮汁服之。
治自汗并夜間盜汗用五倍子末,唾調填滿臍中,束定。
一宿即止。
又方用浮麥炒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又方用陳米不拘多少,麸皮同炒,令黃色,研細為末,米飲調下,不拘時。
或白炸豬肉蘸食之。
治陽脫證,或因大吐瀉後四肢厥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事,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出,不救即死用蔥白連須三七根,細切,砂盆内研細,用酒二碗,煮至一碗,分作三服灌之。
陽氣即回。
又方用生姜二兩,切碎,酒煎服之。
仍炒蔥白或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諸風第三 治中風心煩恍惚,或腹痛,或絕而複蘇,用竈中對鍋底土一塊,研碎,水調服。
口噤者,強開灌之,得入便效。
又方卒中風不語者用竹瀝灌之。
又方用香油或姜汁灌之,或吐或利,即愈。
又方中風口噤不開,痰涎壅塞用皂莢一挺,去皮弦,塗豬脂,以火炙黃,為末,每服一錢,氣實盛者二錢,溫酒調服。
牙關不開,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下,吐出風痰愈。
又方用白礬二錢,為末,生姜自然汁調灌之。
又方治中風忽然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涎潮于上,膈氣閉不通用豬牙皂莢四條,肥實不蛀者,去黑皮。
白礬一兩,光明者,共為末。
輕者半錢,重者七分,溫水灌下。
但微出冷涎一二升便醒,次緩調治。
又方用側柏葉一握,去枝,蔥白一握,連根,細研如泥,無灰酒一鐘,同煎一二十沸,去渣溫服,不拘時。
如不飲酒,分作四五次服。
又方治癱瘓大風、一切諸風,仍治腳氣并撲傷折及破傷風,服過百粒,即為全人用紫色浮萍,七月半擇取淨者,不拘多少,以盆盛水,以竹篩盛萍,擱于水盆上曬幹,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豆淋酒空心,食前化下(造豆淋酒法:用黑豆半升,揀淨炒,令煙出,以無灰酒三升,浸一晝夜,去豆取酒用之,亦可常服)。
又方治中風,身體強直,不得屈伸反複用枸橘樹皮,細切一升,以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溫酒服半升。
酒盡再作。
又方治暗風倒地用北細辛為末,每挑一字鼻中。
又方治中風失音用白僵蠶七枚,為末。
酒調服。
又方用韭菜搗汁服。
又方産後中風不語,角弓反張用大蒜三十片,水一碗,煮半碗,灌下。
治口眼斜用栝蒌擂爛,絞取汁,和荞麥面搗作餅子,炙令熱熨,如正便止,不令大過。
又方用鳝魚一條,以針刺頭上血,左歪塗右,右歪塗左,如平正,即洗去。
鳝魚放之,則不發。
又方用水調鍛石,如前法塗之。
治白虎風,曆節痛甚,肉理枯虛,生蟲遊走,癢痛,兼身體麻木,兼治傳屍勞蟲甚效用真川椒,紅大者,去子并合口者,以黃稈紙二重,于爐上炒出汗,取頓地上,用砂盆蓋,以灰圍盆弦約一時,為末,老酒浸白糕為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十丸,食前鹽湯下。
若治麻木,辣桂煎湯下;腰痛,茴香酒下。
又方治虎風走注痛痹用三年陳酽醋二碗,蔥白二斤,煮一沸,漉出,布帛熱裹,當患處熨之。
又方用芥菜子為末,雞子白調敷患處。
治麻木不知痛癢用芥菜子研細,醋調塗。
又方霜降後,采桑葉煎湯洗。
又方用麻子炒香,小便浸服。
治風濕麻痹,四肢拘攣用蒼耳子三兩,水一碗半,煎去渣,分作三服。
或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吞下。
又方治手足為風濕所傷,兼有腳氣用晚蠶沙以米醋拌炒,令熱,用綿絮包熨之。
治大風肌肉麻痹,皮膚壞爛用桑枝燒灰二鬥,熱湯淋取汁,洗頭面。
次用大豆及綠豆漿和熱水,三日一浴,一日一洗面。
卻用側柏葉蒸曬幹,白膠香各等分,為末,蜜丸。
溫水下三七粒,日三服。
又方治大風惡疾,雙目昏,眉發自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爛,若不可救用皂
凡心頭溫者,皆可救治。
用半夏湯泡七次,為末,丸如豆大,吹入鼻中,噴嚏即活。
或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亦妙。
又方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尖拇指甲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臍中灸百壯,亦效。
救自缢凡自缢高懸者,徐徐抱住,解繩,不得截斷,上下安被卧之。
以一人用腳踏其兩肩,手挽其發,常令弦急,勿使緩縱;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磨動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強直,但漸屈之。
并按其腹。
如此一頃,雖得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仍引按不住。
須臾,以少桂湯及粥清灌,令喉潤,漸漸能咽乃止。
更令兩人以蘆管吹其兩耳,無不活者。
自旦至暮,雖冷亦可救;自暮至旦,陰氣盛為難救爾。
又法以一人兩手掩其口鼻,勿令透氣,一人用手摩其頸痕,兩時氣急,則活。
救溺水死一宿者尚活用皂莢為末、綿裹塞糞門,須臾,出水即活。
又方救起放大凳卧着,腳後凳,坫起磚二塊。
卻用鹽擦臍中,待水自流出。
切不可倒提出水。
但心下溫者皆可救。
又方急解衣帶,艾灸臍中,仍令兩人以蘆管吹其耳中,即活。
又方溺水救起者,即将牛一頭,以溺水人肚橫覆在牛背上,兩邊用人扶策,徐徐牽牛而行,以出腹中之水。
如醒,以蘇合香丸之類或老姜擦牙。
若無牛,以活人于長闆凳上仰卧,即令溺水人如前法将肚相抵活人身上,水出即活。
救木石壓死,并跌傷從高墜下跌死,氣絕不能言者急拍開口,以熱小便灌之。
又方撲打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用幹荷葉五片,燒令煙盡,空腹以童便溫一鐘,調下三錢,日三服。
又方被打惡血攻心,用小便一碗溫服。
救中惡鬼擊客忤一切卒死用葛蒲根,生搗絞汁,灌鼻中或口中即活。
又方治卒死心頭熱者用百草花曬幹,水漬封埋百日。
砂鍋内連水煎稠,丸如皂莢子大。
放一丸入患人口内,須臾即活。
又方用井底泥塗目畢,令人垂頭于井,呼其姓名便起。
又方韭搗汁,灌鼻中。
又方以雄雞冠割取血,蘆管吹入鼻中,并塗其面,幹後複塗,仍以灰圍四旁,立起。
又方治鬼擊病卒着人,如刀刺胸腹内,痛不可按熟艾水煮服。
若卒心痛,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又方卒死而口張反折者灸兩手足大指甲後,各十四壯。
又方卒死四肢不收失便者用馬糞一升,水三鬥,煮取汁二鬥,以洗之。
又取牛糞一升,溫酒和灌口中。
灸心下一寸、臍上二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
又方卒死脈動而無氣用菖蒲屑末,納耳鼻孔中吹之,及着舌底。
又方治胸脅腹内絞急切痛,如鬼擊之狀,不可按摩,或吐血、衄血用熟艾如拳大,水五鐘,煮三鐘,頻服。
又方用鹽一盞,水二盞,和服。
以冷水之,即瘥。
治魇寐卒死,諸暴絕證,名半夏散用半夏不拘多少,湯洗七次,為末。
每用少許,吹入鼻中。
心頭溫者可治。
倉卒無藥,急于人中穴及兩腳大拇指内,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
又方救夜睡魇死者不得近前叫喚。
但絞痛其腳跟及足拇指甲際,多唾其面。
不省者,移動些少卧處,徐徐喚之。
原有燈則存,無燈切不可點照。
又方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
又方用桃枝、柳枝,取東邊者各三四寸,煎湯二鐘,候溫灌服。
又方用竈中心對鍋底土,捶碎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灌。
更挑半指甲許,吹入鼻中。
又方用蘆管吹兩耳,或以鹽湯灌之,或搗韭汁半盞,灌鼻中。
冬月掘根研汁。
救夏月途中熱死者不可用冷水灌沃,及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
宜移置陰處,急取路上熱土,于死人臍作窩,多令人尿溺于臍中。
又取路上熱土并大蒜同研爛,水調去渣灌下。
又方濃煎灰蓼汁一碗,灌之即活。
救冬月凍死及落水凍死,微有氣者脫去濕衣,解活人熱衣包之。
用大米炒熱,熨心上。
或炒竈灰令熱,以囊盛熨心上,冷即換之。
令暖氣通溫,以熱酒姜湯或粥飲少許灌之,即活。
又方用氈單或薦裹之,以索系定闆平穩處,令兩人對面輕輕滾轉,往來如氈法,四肢溫和即活。
切不可用火烘之,逼寒氣入内,即死。
虛勞第二 治虛勞用豬肚子釀黃糯米,蒸熟搗為丸,白湯下。
并治小兒疳蛔黃病。
又方用青蒿細切,水三碗,童便五碗,煎取一碗半,去渣,熬成膏,以甘草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吞二十丸。
又方用枸杞葉半升,細切,粳米二合,瓦器中煮作粥,五味調和食之。
又方用蓮實去皮留心,不拘多少,酒浸一宿,入于豬肚内,水煮幹取出,切碎焙幹,為末,酒糊丸,如雞頭大。
每服五七十丸,溫酒食前服。
又方用童便兩盞,無灰酒兩盞,以瓦瓶貯之,全豬腰子一對,放在内,用泥泥瓶口,日晚以慢火煨熟,至中夜止。
至五更初,再以火溫之,發瓶飲酒食腰子。
病笃者,一月效。
瘦怯亦可服此。
又方治骨蒸勞熱,及五痔腸風下血,傳屍勞氣,并蟲咬心痛用鳗鲡魚,酒醋五味煮食。
治諸傳屍勞氣,殺蟲去毒,用川椒二斤,擇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為末,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五十丸。
效。
又方用死人枕煮汁服之。
治自汗并夜間盜汗用五倍子末,唾調填滿臍中,束定。
一宿即止。
又方用浮麥炒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又方用陳米不拘多少,麸皮同炒,令黃色,研細為末,米飲調下,不拘時。
或白炸豬肉蘸食之。
治陽脫證,或因大吐瀉後四肢厥冷,元氣不接,不省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行房事,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出,不救即死用蔥白連須三七根,細切,砂盆内研細,用酒二碗,煮至一碗,分作三服灌之。
陽氣即回。
又方用生姜二兩,切碎,酒煎服之。
仍炒蔥白或鹽熨臍下氣海,勿令氣冷。
諸風第三 治中風心煩恍惚,或腹痛,或絕而複蘇,用竈中對鍋底土一塊,研碎,水調服。
口噤者,強開灌之,得入便效。
又方卒中風不語者用竹瀝灌之。
又方用香油或姜汁灌之,或吐或利,即愈。
又方中風口噤不開,痰涎壅塞用皂莢一挺,去皮弦,塗豬脂,以火炙黃,為末,每服一錢,氣實盛者二錢,溫酒調服。
牙關不開,白梅揩齒,口開即灌藥下,吐出風痰愈。
又方用白礬二錢,為末,生姜自然汁調灌之。
又方治中風忽然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涎潮于上,膈氣閉不通用豬牙皂莢四條,肥實不蛀者,去黑皮。
白礬一兩,光明者,共為末。
輕者半錢,重者七分,溫水灌下。
但微出冷涎一二升便醒,次緩調治。
又方用側柏葉一握,去枝,蔥白一握,連根,細研如泥,無灰酒一鐘,同煎一二十沸,去渣溫服,不拘時。
如不飲酒,分作四五次服。
又方治癱瘓大風、一切諸風,仍治腳氣并撲傷折及破傷風,服過百粒,即為全人用紫色浮萍,七月半擇取淨者,不拘多少,以盆盛水,以竹篩盛萍,擱于水盆上曬幹,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粒,豆淋酒空心,食前化下(造豆淋酒法:用黑豆半升,揀淨炒,令煙出,以無灰酒三升,浸一晝夜,去豆取酒用之,亦可常服)。
又方治中風,身體強直,不得屈伸反複用枸橘樹皮,細切一升,以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溫酒服半升。
酒盡再作。
又方治暗風倒地用北細辛為末,每挑一字鼻中。
又方治中風失音用白僵蠶七枚,為末。
酒調服。
又方用韭菜搗汁服。
又方産後中風不語,角弓反張用大蒜三十片,水一碗,煮半碗,灌下。
治口眼斜用栝蒌擂爛,絞取汁,和荞麥面搗作餅子,炙令熱熨,如正便止,不令大過。
又方用鳝魚一條,以針刺頭上血,左歪塗右,右歪塗左,如平正,即洗去。
鳝魚放之,則不發。
又方用水調鍛石,如前法塗之。
治白虎風,曆節痛甚,肉理枯虛,生蟲遊走,癢痛,兼身體麻木,兼治傳屍勞蟲甚效用真川椒,紅大者,去子并合口者,以黃稈紙二重,于爐上炒出汗,取頓地上,用砂盆蓋,以灰圍盆弦約一時,為末,老酒浸白糕為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十丸,食前鹽湯下。
若治麻木,辣桂煎湯下;腰痛,茴香酒下。
又方治虎風走注痛痹用三年陳酽醋二碗,蔥白二斤,煮一沸,漉出,布帛熱裹,當患處熨之。
又方用芥菜子為末,雞子白調敷患處。
治麻木不知痛癢用芥菜子研細,醋調塗。
又方霜降後,采桑葉煎湯洗。
又方用麻子炒香,小便浸服。
治風濕麻痹,四肢拘攣用蒼耳子三兩,水一碗半,煎去渣,分作三服。
或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吞下。
又方治手足為風濕所傷,兼有腳氣用晚蠶沙以米醋拌炒,令熱,用綿絮包熨之。
治大風肌肉麻痹,皮膚壞爛用桑枝燒灰二鬥,熱湯淋取汁,洗頭面。
次用大豆及綠豆漿和熱水,三日一浴,一日一洗面。
卻用側柏葉蒸曬幹,白膠香各等分,為末,蜜丸。
溫水下三七粒,日三服。
又方治大風惡疾,雙目昏,眉發自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爛,若不可救用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