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集卷之六

關燈
都粱清庵瑩蟾子李道純元素撰 門弟子損庵寶蟾子蔡志頤編 沁園春六首 得遇真傳,便知下手,成功不難。

    待癸生之際,抽鉛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

    鼓動巽風,搧開爐韛,武煉文烹不等閑。

    金爐内,個兩般靈物,緞煉成丸。

    先須打破疑團。

    方透〔得〕、歸根複命關。

    使赤子乘龍,離宮取水,金公跨虎,運火燒山。

    金公無言,姹女斂袂,一個時辰煉就丹。

    渾吞了,證金剛不壞,超出人間。

     又 身處玄門,不遇真師,徒爾勞辛。

    若絕學無為,争知阖辟,多聞博學,甯脫根塵。

    固守自然,終成斷滅,着有着無都不真。

    般般假,那星兒妙處,參訪高人。

    一言說破元因。

    直指出、丹頭精氣神。

    問一竅玄關,本無定位,兩般靈物,隻在心身。

    動靜相因,有無交入,五氣朝元萬善臻。

    幽奇處,把一元簇在,一個時辰。

     又 道曰五行,釋曰五眼,儒曰五常。

    矧仁義禮智,信為根本,金木水火,土在中央。

    白虎青龍,玄龜朱雀,皆自勾陳五主、張。

    天數五,人精神魂魄,意屬中黃。

    乾坤二五全彰。

    會三五、歸元妙莫量。

    火二南方,東三成五,北玄真一,西四同鄉。

    五土中宮,合為三五,三五混融陰返陽。

    通玄士,把鉛銀砂汞,煉作金剛。

     又 道本虛無,虛無生一,一二成三。

    更三生萬物,物皆虛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參。

    體體元虛,頭頭本一,未許常人取次談。

    虛無妙,具形名相貌,虛裹包含。

    虛中密意深探。

    緻虛極、工夫問老聃。

    那虛寂湛然,無中究竟,虛無兼達,勘破瞿昙。

    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靜虛無孰有儋。

    諸玄眷,以虛無會道,稽首和南。

     又 叉手者誰,合掌者誰,擎拳者誰。

    隻這些伎倆,人猶錯會,無為妙理,孰解操持。

    我為諸公,分明舉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賢萬聖,總是人為。

    可憐後學無知。

    辨是是、非非沒了期。

    況天地與人,一源分對,道儒釋子,一理何疑。

    見性明心,窮微至命,為佛為仙隻在伊。

    功成後,但殊途異派,到底同歸。

     又 說與學人,火無斤兩,候無卦爻。

    也沒抽添,也無作用,既無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做工空謾勞。

    君知否,但一切聲色,都是訛淆。

    見聞知覺俱抛。

    直打并、靈台無一毫。

    更休言爐竈,休尋藥物,虛靈不昧,志力堅牢。

    神室虛閑,靈源澄靜,就裹自然天地交。

    全真輩,苟不全真性,劫運甯逃。

     又 贈靜庵口訣 曆劫元神,亘初祖氣,太始元精。

    這三般至寶,同根并蒂,欲求端的,勿泥身形。

    息定神清,緣空氣固,清靜無為精自凝。

    丹頭結,運陰陽符火,慢慢調停。

    尤當固濟持盈。

    把鉛汞、銀砂一處烹。

    四象合和,命基永固,三元輻辏,覺性虛靈。

    性命兩全,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無變更。

    逍遙處,任遨遊八極,自在縱橫。

     又 贈春谷清禅師 智斷堅剛,奮心決烈,便透玄關。

    把殺人手段,輕輕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

    一劍當空,萬緣俱掃,方信道瞿昙即老聃。

    玄風播,看春生寒谷,觌面慈顔。

    從他雪覆千山。

    那突兀、孤峰青似藍。

    況擊竹拈花,都成骨董,揚眉瞬目;也是颟顸。

    劫外風光,目前薦取,擘破面皮方罷參。

    如何是,那祖師的意,合掌和南。

     又 贈括蒼張希微号幾庵 不識不知,無聲無臭,名曰希微。

    隻這個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幾。

    聞法聞經,說禅說道,執象泥文都屬非。

    君還悟,這平常日用,總是玄機。

    仍憑決烈行持。

    把四象、五行收拾歸。

    會兩儀妙合,三元輻辏,一靈不昧,萬化皈依。

    精氣凝神,情緣返性,進出蟾光遍界輝。

    形神妙,向太虛之外,獨露巍巍。

     又 曲徑旁蹊,三千六百,門門不同。

    若泥在一身,終須着物,離於形體,又屬頑空。

    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

    些兒妙處難窮。

    親見了、方能達本宗。

    況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觀之似有,覓又無蹤。

    個個見成,人人不識,我把天機洩與公。

    玄關竅,與虛無造化,總在當中。

     又 贈吳居士丹旨 向上工夫,乾宮立鼎,坤位安爐。

    這火候幽微,元無作用,抽協進退,不費支吾。

    陰往陽來,雲行雨施,主宰機緘總在渠。

    心安定,那虛靈不昧,照破昏衢。

    性宗悟了玄珠。

    這命本、成全太極圖。

    向圈圈圈外,圓光進出,存存存裹,獨見真如。

    一氣歸根,六門互用,到此全憑德行扶。

    混塵世,且藏鋒锉銳,了事凡夫。

     又 贈安閑子周高士 真鼎真爐,不無不有,惟正惟中。

    向靜裹施工,定中斡運,寂然不動,應感潛通,老蚌含殊,螟蛉咒子,個樣真機妙莫窮。

    隻這是,若疑團打破,頓悟真空。

    采鉛不離坤宮。

    運符火、當鼓巽風。

    向北海波心,生擒白虎,南山火裹,捉住青龍。

    二物相投,三關一辏,煉出神丹滿鼎紅。

    藏身處,且和光混俗,是謂玄同。

     又 贈鄭松溪 若拙若愚,若慵若懶,若呆若癡。

    隻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應神機,學解見知。

    聲聞圓覺,增長根塵塞肚皮。

    都無用,但死心蹋地,壽與天齊。

    金仙不在天西。

    那碧眼、胡兒不必題。

    問性宗一着,從空自悟,命基上事,務實為基。

    虛實相通,有無交入,混合形神聖立跻。

    禅天淨,看雲藏山嶽,月照松溪。

     又 贈損庵入靜 九轉工夫,三元造化,百日立基。

    便打撲精神,存決定志,掀翻妄幻,絕斷狐疑。

    剔起眉毛,放開心地,物物頭頭一筆揮。

    行功處,便橫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