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遁甲總序第一
古法遁者,隐也,幽隐之道。
甲者,儀也,謂六甲六儀在有直符天之貴神也。
常隐于六戊之下,蓋取用兵機,通神明之德,故以遁甲為名。
造式法笫二 昔黃帝受龍馬之法,命風後演之而為遁甲,造式三重,法象三才:上層象天布九星;中層象人開八門,下層象地布八卦,以鎮八方,随冬、夏二至,立陰、陽二遁,一順一逆,以布三奇六儀也。
九星所值宮第三 古法曰:天有九星,以鎮九宮;地有九地,以應九州。
其式托以靈龜洛圖,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凡五在中宮。
中宮者土,火之子,金之母,所寄理于西南坤之位也。
天蓬主一宮;天芮主二官;天沖主三宮;天輔主四宮;天禽主五宮;天心主六官;天柱主七宮;天任主八宮;天英主九官。
八門法笫四 古法曰:天有八風,以直八卦;地有八方,以應八節。
節有三氣,氣有三侯。
如是八節以三因之,成二十四氣;更三乘之,七十二候備焉。
推八節以主卦為初直第五 冬至一宮坎;立春八宮艮;春分三宮震;立夏四宮巽;夏至九宮離,立秋二宮坤;秋分七宮兌;立冬六官乾。
陽遁上中下局第六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大寒、春分三、九六,芒種六、三、九是宜:谷雨、小滿五、二、八,立春八、五、二相随;清明、立夏四、一、七,小滿九、六、三為期。
陰遁上中下局第七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之間;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循環;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相關;處暑排來一、四、七,立冬、寒露六、九、三。
布局法第八 一蓬子上一蓬休,芮死推排第二流。
更有傷沖并柱甫,不離三四數為頭。
禽星死五心開六,柱驚還從七上求。
内外任生居八位,九尋英景逐方修。
已上四節十二氣,三氣分天、地、人,上、中、下三局,冬至後陽遁,夏至後陰遁,逐節氣陽順陰逆而布之是也。
布上、中、下局法(此謂甲、己符頭) 甲已之日,仲為上局:謂甲子、己卯、甲午、己酉為上局之首也。
甲子至戊辰,已卯至癸未,甲午至戊戌,己酉至癸醜,二十四氣在此二十日中用上局。
甲己之日.孟為中局:謂已巳、甲申、己亥、甲寅為中局之首也。
已已至癸酉,甲申至戊子,已亥至癸卯,甲寅至戊午,此二十日為中局。
甲己之日,季為下局:謂甲戍、己醜、甲辰、己末為下局之首也。
甲戍至戊寅,已醜至癸巳,甲辰至戊申,己末至癸亥,此二十日為下局。
假如甲子至戊寅十五日為三無上、中、下,五日一元也。
超神、接氣、拆局、補局笫九 假令甲己之日季局第二十日乙庚遇立春,便使立春下局隻得四日,至十五日甲己卻補足下局,共五日六十時足。
其兩水氣準此,此拆補局,超接之氣明矣。
氣應變局笫十 且如甲子日巳時交冬至中氣方得作用遁,天元上局也。
其辰時己前隻作陰遁,大雪上局。
天乙直符使起宮異所 王璋曰:天乙直符使起宮異所,謂直門相沖也。
陰、陽二遁各有二使,假令冬至後陽使初起一宮,陰使初起九官;夏至後陰使初起九官,陽使初起一宮,故曰起異所。
直門相沖者,冬至後,陽使起休門,陰使起景門;夏至後,陰使起景門,陽使起休門,故曰直門相沖。
今之用遁,自冬至後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半曆子午之東部,陽氣用事,唯用陽遁陰使;夏至後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半曆子午之西部,陰氣用事,難用陽使陰遁。
古經雲:冬至後用陰使.夏至後用陽使者,經術不顯隐伏之事也。
是窮天地,侔造化,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三光之回旋,四季之往複,一消一息,或升或降,而運于無形,布于無象,有所不見,以候後人。
一順一逆應節變 葛洪曰:冬至氣應陽使順行,陰使逆行;夏至後氣應陰使順行,陽使逆行。
應節變者,今用算法合求冬至、夏至加時氣應以明之。
二十四氣各求加時,用遁甲超神接氣法。
精要之微,但使吉兇有憑,用之無誤也。
二遁直符合乎中宮 洪曰:合于中官者,謂陽遁陽使冬至上元甲己日夜半生甲子,初起一宮,曆五時至戊辰,在五官;陰時使初起九宮,逆行曆五時戊辰,亦在五宮。
陰遁陰使夏至上元甲己日生甲子,初起九宮,曆五時至戊辰,在二宮;陽使初起一官,順行曆五時,至戊辰,亦在五宮。
故 曰:合于中宮也。
二遁出于六四 洪曰:逾出于
甲者,儀也,謂六甲六儀在有直符天之貴神也。
常隐于六戊之下,蓋取用兵機,通神明之德,故以遁甲為名。
造式法笫二 昔黃帝受龍馬之法,命風後演之而為遁甲,造式三重,法象三才:上層象天布九星;中層象人開八門,下層象地布八卦,以鎮八方,随冬、夏二至,立陰、陽二遁,一順一逆,以布三奇六儀也。
九星所值宮第三 古法曰:天有九星,以鎮九宮;地有九地,以應九州。
其式托以靈龜洛圖,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凡五在中宮。
中宮者土,火之子,金之母,所寄理于西南坤之位也。
天蓬主一宮;天芮主二官;天沖主三宮;天輔主四宮;天禽主五宮;天心主六官;天柱主七宮;天任主八宮;天英主九官。
八門法笫四 古法曰:天有八風,以直八卦;地有八方,以應八節。
節有三氣,氣有三侯。
如是八節以三因之,成二十四氣;更三乘之,七十二候備焉。
推八節以主卦為初直第五 冬至一宮坎;立春八宮艮;春分三宮震;立夏四宮巽;夏至九宮離,立秋二宮坤;秋分七宮兌;立冬六官乾。
陽遁上中下局第六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同推;大寒、春分三、九六,芒種六、三、九是宜:谷雨、小滿五、二、八,立春八、五、二相随;清明、立夏四、一、七,小滿九、六、三為期。
陰遁上中下局第七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之間;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循環;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相關;處暑排來一、四、七,立冬、寒露六、九、三。
布局法第八 一蓬子上一蓬休,芮死推排第二流。
更有傷沖并柱甫,不離三四數為頭。
禽星死五心開六,柱驚還從七上求。
内外任生居八位,九尋英景逐方修。
已上四節十二氣,三氣分天、地、人,上、中、下三局,冬至後陽遁,夏至後陰遁,逐節氣陽順陰逆而布之是也。
布上、中、下局法(此謂甲、己符頭) 甲已之日,仲為上局:謂甲子、己卯、甲午、己酉為上局之首也。
甲子至戊辰,已卯至癸未,甲午至戊戌,己酉至癸醜,二十四氣在此二十日中用上局。
甲己之日.孟為中局:謂已巳、甲申、己亥、甲寅為中局之首也。
已已至癸酉,甲申至戊子,已亥至癸卯,甲寅至戊午,此二十日為中局。
甲己之日,季為下局:謂甲戍、己醜、甲辰、己末為下局之首也。
甲戍至戊寅,已醜至癸巳,甲辰至戊申,己末至癸亥,此二十日為下局。
假如甲子至戊寅十五日為三無上、中、下,五日一元也。
超神、接氣、拆局、補局笫九 假令甲己之日季局第二十日乙庚遇立春,便使立春下局隻得四日,至十五日甲己卻補足下局,共五日六十時足。
其兩水氣準此,此拆補局,超接之氣明矣。
氣應變局笫十 且如甲子日巳時交冬至中氣方得作用遁,天元上局也。
其辰時己前隻作陰遁,大雪上局。
天乙直符使起宮異所 王璋曰:天乙直符使起宮異所,謂直門相沖也。
陰、陽二遁各有二使,假令冬至後陽使初起一宮,陰使初起九官;夏至後陰使初起九官,陽使初起一宮,故曰起異所。
直門相沖者,冬至後,陽使起休門,陰使起景門;夏至後,陰使起景門,陽使起休門,故曰直門相沖。
今之用遁,自冬至後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半曆子午之東部,陽氣用事,唯用陽遁陰使;夏至後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半曆子午之西部,陰氣用事,難用陽使陰遁。
古經雲:冬至後用陰使.夏至後用陽使者,經術不顯隐伏之事也。
是窮天地,侔造化,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三光之回旋,四季之往複,一消一息,或升或降,而運于無形,布于無象,有所不見,以候後人。
一順一逆應節變 葛洪曰:冬至氣應陽使順行,陰使逆行;夏至後氣應陰使順行,陽使逆行。
應節變者,今用算法合求冬至、夏至加時氣應以明之。
二十四氣各求加時,用遁甲超神接氣法。
精要之微,但使吉兇有憑,用之無誤也。
二遁直符合乎中宮 洪曰:合于中官者,謂陽遁陽使冬至上元甲己日夜半生甲子,初起一宮,曆五時至戊辰,在五官;陰時使初起九宮,逆行曆五時戊辰,亦在五宮。
陰遁陰使夏至上元甲己日生甲子,初起九宮,曆五時至戊辰,在二宮;陽使初起一官,順行曆五時,至戊辰,亦在五宮。
故 曰:合于中宮也。
二遁出于六四 洪曰:逾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