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妙論》

關燈
(一)原始篇 在昔,軒轅問素女曰:“朕聞上古聖人,壽有千歲,或八百歲,又有二百歲;中古聖人有百二十歲;今時人壽或三十或二十而亡,又五七歲而亡,又二三歲而亡,安逸者少,抱疾者多矣。

    其故何哉?幸谕開悟,願勿吝其要。

    ” 素女答曰:“凡人之生,感父精母血而受始,合地水火風而成形。

    蓋壽夭之際,其因不一。

    有二三歲、五七歲至十二三歲而亡者,皆由父母受胎而無禁忌,故生子不壽。

    或二三十歲而亡者,其人四大本虛,初無堅固之質,不能學養生之術;年及少壯,血氣方剛,而迷戀欲情,使精氣耗散,疾病多生,而不識治療之方,是乃自喪其本源,豈得望延年益壽乎!” 帝問曰:“太級剖判,陰陽肇分,輕清為天,混濁為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惟人處乎其中,萬物生焉,何者而無陰陽矣哉!天無陰陽則日月不明,地無陰陽則萬物不生,人無陰陽則倫道絕矣。

    陰陽交感,不可一日而無焉也。

    卿之斯言,朕有未悟,男女交合之要、疾病治療之方,幸望備道其詳,以濟人壽。

    ” 素女答曰:“甚哉甚哉!凡男女交合,乃一陰一陽之道也。

    是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男女,天地之道也。

    然失其要,則疾病起矣。

    ”又曰:“抱陰而負陽,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萌矣。

    凡女子陰中自具陰陽,其間剛健柔順,各有快美之趣。

    ” 帝問曰:“夫婦交感之道,既已聞之,未達其旨。

    而夫婦交媾之時,親之不得其美情,願為是說。

    ” 素女答曰:“凡男女交合之道及補精采氣之法、按摩導引之義,返本還元,深根固蒂,得其長久之情。

    若非采陰之法,徒勞交合,不得其暢美,終為杏冥,而不能通美快之意,此因人不能慕其道也。

    若行此法,實為養生之秘要也。

    凡男女交合,其女人陰中自有美快之秘,而知其趣者少焉矣。

    故隻多感其情,遂以緻兩情不樂,虛勞交合,而不美快。

    且夫女子精液未發,而陰中幹,若男子勉強行之,玉莖鑽制空虧,隻勞神思而無适用也。

    或女子欲火已動,男子玉莖不剛堅,精津離形,而意未舒暢,女子心中不快不滿,終生憎惡之心。

    ” (二)九勢篇 帝問曰:“男女者,人道大欲,而萬物化生之源也。

    而今忽之者,未得其要之故也乎?” 素女答曰:“其言慎微,愚者以為亵,而非誨淫導欲之說,實乃養生之妙術。

    交媾之秘訣,其法有九,名具以提之: 一曰龍飛勢; 二曰虎步勢; 三曰猿搏勢; 四曰蟬附勢; 五曰龜騰勢; 六曰鳳翔勢; 七曰兔吮勢; 八曰魚唼勢; 九曰鶴交勢。

    ” 帝問曰:“九勢已聞其目,而行之有法哉?” 素女答曰:“每一勢有一法,隻拟其物狀而為勢,故目雲曰‘九勢’。

     “一、龍飛勢。

    令女人仰卧其體,兩足朝天。

    男子伏其上,據其股,含其舌。

    女人自舉起牝戶,而受玉莖刺入玄牝之門,抽出扣其戶,舉身動搖,行八深六淺之法,則陰中壯熱,陽物剛強,男歡女悅,兩情娛快,百疾消除。

    其法如蛟龍發蟄攀雲之狀。

     “二、虎步勢。

    令女人胡跪低頭。

    男子踞其後,抱其腰而插入玉莖于牝門,行五淺六深之法,抽出百回,玉鉗開張,精涎湧出,水火既濟,盡丹鼎之妙。

    煩懑已除,血脈流通,補心益志。

    其法如虎豹出林嘯風之狀。

     “三、猿捕勢。

    令女人開起兩股,坐在男子于兩腿上,牝門開張滑滑。

    插玉槌,數扣陰戶,次行九淺五深之法,女子哝哝不休,津液溢流,男子固濟陽匮而不洩。

    百疴忽除,益氣長生,不饑。

    其法如猿搏枝取果實之狀,最以快捷為妙。

     “四、蟬附勢。

    令女人直舒左股而屈右股。

    男子踞其後,曳玉如意叩其赤珠,行七深八淺之法,紅球大張,快活潑潑,極活動之妙。

    通利關脈,久久利人。

    其法如金蟬抱樹吸露清吟之狀,隻含蓄不吐。

     “五、龜騰勢。

    令女人仰卧,澹然虛無,如忘其情。

    男子以兩手指托兩腿,擡起過乳房,伸出其頭,忽入紅門,深撞谷實。

    忽縮忽伸,如龜頭伸縮。

    能除留熱,遂五髒邪氣。

    其法如玄龜遊騰之狀,堅甲自守,曳尾泥中,而全其真。

     “六、鳳翔勢。

    令女人橫身仰床上,手自舉兩股。

    男子以兩手緊抱摟女腰,将金槌插玉門,左右奔突,至陰中壯熱,女體軟動,行九淺八深之法,則女悅微喘,滑液沸出。

    能補諸虛,填精髓,輕身,延年不老。

    其法如丹山瑞鳳搏扶搖而翺翔寰中之狀。

     “七、兔吮勢。

    先男子仰卧床上,直伸兩股。

    令女人反騎跨男子股上,手握郎中探房門,直穿琴弦,覺玉條堅硬而後行淺深之法,則養血行氣,除四股酸疼。

    其法如玉兔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