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指玄集
關燈
小
中
大
巧倕之定價,若泛泛無統,茫無所據,朝參師黃,暮參師李,今年學道,明年學法,今日勤,明日懈,若如是以求尋直,是所謂自假不除,更求他真也。
但以“信”之一字,為人道之階;以“勤”之-字,為行道之本;以“無”之一字應物;以“有”之一字凝神。
久久行之,天其使聖師為子發蹤指示矣。
學道之士思之。
又問曰:古之系易者,惟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固嘗究之矣,夫性與命,其一理耶?二理耶?答曰:先聖不雲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實一理也。
又問曰:所謂金液還丹者,先則安爐立鼎,次則知汞識鉛,然後以年月日時采之,以水火符候煉之,故匹配以斤兩,法象以夫婦,結丹頭,飲刀圭,懷聖胎,産嬰兒,則可以身外有身,此修仙者之學也,愚亦嘗入其阃奧,而終有龍虎之疑、烏兔之惑,不知先生能出标月之指乎?答曰:壇爐鼎竈,本自虛無,鉛銀砂汞,本自恍惚,水火符候,本自杳冥,年月日時,本自妄幻,然而視之若無,而實有也。
在乎斤兩調勾,造化交合,使水火既濟,金土相融,苟或不爾,則黃婆縱丁公以朝奔,姹女抱嬰兒而夜哭,故先輩盡削去導引吐納、搬運吞咽、呼吸存想、動作等事,恐人執着于涕唾精津氣血之小,而不知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之旨也。
嗚呼!妙哉!結之以片饷,養之以十月,是所謂無中養就嬰兒者也。
大要則曰: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裡施功。
又曰:恍惚裡相逢,杳冥中有變。
然雖如是,要須親吃雲門餅,莫隻垂涎說□□(左饣右華,左饣右羅)。
又問曰:老氏所謂金丹,與大道相去幾何?道無形,安得有所謂龍虎?道無名,安得有所謂鉛汞?如金丹者,術耶?道耶?答曰:魏伯陽《參同契》雲,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夫金丹者,金則性之義,丹者心之義,其體謂之大道,其用謂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
又能專氣緻柔,含光默默,養正持盈,守雌抱一,一心不動,萬緣俱寂,丹經萬卷,不如守一,守得其一,萬法歸一。
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人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日月得一以明,萬象得一以生,聖人得一而天下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者一之體,一者道之用,人抱道以生,與天地同其根,與萬物同其體。
夫道一而己矣,得其一,則後天而死,失其一,與物俱腐。
子守之以一以為基,采之以一以為藥,煉之以一以為火,結之以一以為丹,養之以一以為聖胎,運之以一以為抽添,持之以一以為固濟,澄之以一以為沐浴。
由一而一,一至于極,謂之脫胎;極其無極,一無所一,與道合真,與天長存,謂之真一。
聖人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道非欲虛,虛自歸之,人能虛心,道自歸之。
子欲得衣,一與之裳;子欲得食,一與之糧;子欲得飲,一與之漿;子欲得居,一與之堂;子欲得寒,一與之霜;子欲得熱,一與之湯。
虛其心,忘其形,守其一,抱其靈,故能固其精,寶其氣,全其神,三田精滿,五髒氣盈,然後謂之丹成,一一于一,可以長生。
先聖有雲:後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此誠有以也。
又問曰:愚夙昔夤幸,天假其逢,極荷大慈,剖示玄旨,如所問道,則示之以心,如所問金丹大藥,則又示之以心,愚深知一切惟心矣,恍然若有所得,雖欲喻之而無物可喻,雖欲言之而無語可言,但天機深遠,道要玄微,雖知藥物如此分明,而于火候則猶有疑焉。
答曰: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十二分野,此乃天地推移,陰陽度運如是也,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三十日,一日有十二時,總計百刻,其間六陽六陰,無非一氣升降,在乎人身,則何以異于天地哉!此煉丹之法,所以攢簇五行,會合八卦,法天象地,準日測月,分排卦數,布位星辰,以時易日,内修外應,上水下火,一文一武,故有進退之符,抽添之候,固濟之門,沐浴之時,卦象之變,造化之妙,謂之火候,一如月魄之盈虧,潮候之消長,此卻簡易,不容輕傳,以其奪天地之造化,盜日月之魂魄故也。
夜三更,吾将盟天以告子矣。
先聖有雲:雖知藥物,而不知神室,則不可結胎;雖知神室,而不知火候,則不可成丹。
非子其孰能與于此?鶴林彭耜稽首再拜而言曰:耜雖不敏,願受教焉。
丹房法語與胡胎仙 呂先生鶴頸龜腮,适有鐘離之會;石居士鹿鼻鼠耳,偶逢平叔之來。
歎夤緣時節之難,豈名利是非之比。
金丹大藥,古人以萬劫一傳;玉笥靈篇,學者之十迷九昧。
月裡烏,日裡兔,颠倒坎離;水中虎,火中龍,運用複垢。
采先天一氣,作鉛中之髓;奪星象萬化,為汞裡之精。
惟弦前弦後之時,乃望缺望圓之際。
知之者,癸生須急采;昧之者,望遠不堪嘗。
精半斤,氣半斤,總在西南之位;火一兩,藥一兩,實居東北之鄉。
收金精木液,歸于黃庭;煉白雪黃芽,結成紫粉。
《悟真篇》所謂華池神水,《知命論》又言地魄天魂。
采之煉之,結矣成矣。
如夫婦最初一點,十月成胎;似君臣共會萬機,百官列職。
遇日中冬至,則野戰;退時中夏至,則守城。
都來片饷工夫,要在一日證驗。
九三二八,算來隻在姹女金翁;七六十三,窮得無過黃婆丁老。
更不用看丹經萬卷,也隻消得口訣一言。
子之來意甚勤,知汝積年求慕。
非夙生有此豐骨,豈一旦用是身心!自采藥以至結胎,從行火而及脫體。
包括抽添之妙,形容沐浴之機。
無金木間隔之憂,有水土同鄉之慶。
但須溫養,都沒艱辛。
十二時中隻一時,三百日内在半日。
丹田有物,行住坐卧以無憂;紫府書名,生死輪回而不累。
了然快樂,自此清閑。
這工夫,向鬧裡也堪行;論玄妙,隻頃中都交結。
聚而不散,煉之尤堅。
朱砂鼎、偃月爐,何難尋之有?守一壇、中央釜,惟自己而求。
宜識陰陽,要知玄牝。
龍精滿鼎,遣金童下十二重樓;鳳髓盈壺,令玉女報三千世界。
此時丹熟,更須慈母惜嬰兒;不日雲飛,方見真人朝上帝。
金液還丹賦 身木欲槁,心灰已寒。
願飛升于玉阙,必修煉于金丹。
乾馬坤牛,衛丁公于神室,離烏坎兔,媒姹女于真壇。
绛阙散郎,清朝閑士。
使扶桑青龍,奮翅出火;而華嶽白虎,飛牙入水。
天爐地鼎,三關造化之樞機;日魄月魂,一掬陰陽之精髓。
鉛裡藏土,汞中産金。
龜乃子爻
但以“信”之一字,為人道之階;以“勤”之-字,為行道之本;以“無”之一字應物;以“有”之一字凝神。
久久行之,天其使聖師為子發蹤指示矣。
學道之士思之。
又問曰:古之系易者,惟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固嘗究之矣,夫性與命,其一理耶?二理耶?答曰:先聖不雲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實一理也。
又問曰:所謂金液還丹者,先則安爐立鼎,次則知汞識鉛,然後以年月日時采之,以水火符候煉之,故匹配以斤兩,法象以夫婦,結丹頭,飲刀圭,懷聖胎,産嬰兒,則可以身外有身,此修仙者之學也,愚亦嘗入其阃奧,而終有龍虎之疑、烏兔之惑,不知先生能出标月之指乎?答曰:壇爐鼎竈,本自虛無,鉛銀砂汞,本自恍惚,水火符候,本自杳冥,年月日時,本自妄幻,然而視之若無,而實有也。
在乎斤兩調勾,造化交合,使水火既濟,金土相融,苟或不爾,則黃婆縱丁公以朝奔,姹女抱嬰兒而夜哭,故先輩盡削去導引吐納、搬運吞咽、呼吸存想、動作等事,恐人執着于涕唾精津氣血之小,而不知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之旨也。
嗚呼!妙哉!結之以片饷,養之以十月,是所謂無中養就嬰兒者也。
大要則曰: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裡施功。
又曰:恍惚裡相逢,杳冥中有變。
然雖如是,要須親吃雲門餅,莫隻垂涎說□□(左饣右華,左饣右羅)。
又問曰:老氏所謂金丹,與大道相去幾何?道無形,安得有所謂龍虎?道無名,安得有所謂鉛汞?如金丹者,術耶?道耶?答曰:魏伯陽《參同契》雲,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
夫金丹者,金則性之義,丹者心之義,其體謂之大道,其用謂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
又能專氣緻柔,含光默默,養正持盈,守雌抱一,一心不動,萬緣俱寂,丹經萬卷,不如守一,守得其一,萬法歸一。
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人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日月得一以明,萬象得一以生,聖人得一而天下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者一之體,一者道之用,人抱道以生,與天地同其根,與萬物同其體。
夫道一而己矣,得其一,則後天而死,失其一,與物俱腐。
子守之以一以為基,采之以一以為藥,煉之以一以為火,結之以一以為丹,養之以一以為聖胎,運之以一以為抽添,持之以一以為固濟,澄之以一以為沐浴。
由一而一,一至于極,謂之脫胎;極其無極,一無所一,與道合真,與天長存,謂之真一。
聖人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道非欲虛,虛自歸之,人能虛心,道自歸之。
子欲得衣,一與之裳;子欲得食,一與之糧;子欲得飲,一與之漿;子欲得居,一與之堂;子欲得寒,一與之霜;子欲得熱,一與之湯。
虛其心,忘其形,守其一,抱其靈,故能固其精,寶其氣,全其神,三田精滿,五髒氣盈,然後謂之丹成,一一于一,可以長生。
先聖有雲:後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此誠有以也。
又問曰:愚夙昔夤幸,天假其逢,極荷大慈,剖示玄旨,如所問道,則示之以心,如所問金丹大藥,則又示之以心,愚深知一切惟心矣,恍然若有所得,雖欲喻之而無物可喻,雖欲言之而無語可言,但天機深遠,道要玄微,雖知藥物如此分明,而于火候則猶有疑焉。
答曰: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十二分野,此乃天地推移,陰陽度運如是也,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三十日,一日有十二時,總計百刻,其間六陽六陰,無非一氣升降,在乎人身,則何以異于天地哉!此煉丹之法,所以攢簇五行,會合八卦,法天象地,準日測月,分排卦數,布位星辰,以時易日,内修外應,上水下火,一文一武,故有進退之符,抽添之候,固濟之門,沐浴之時,卦象之變,造化之妙,謂之火候,一如月魄之盈虧,潮候之消長,此卻簡易,不容輕傳,以其奪天地之造化,盜日月之魂魄故也。
夜三更,吾将盟天以告子矣。
先聖有雲:雖知藥物,而不知神室,則不可結胎;雖知神室,而不知火候,則不可成丹。
非子其孰能與于此?鶴林彭耜稽首再拜而言曰:耜雖不敏,願受教焉。
丹房法語與胡胎仙 呂先生鶴頸龜腮,适有鐘離之會;石居士鹿鼻鼠耳,偶逢平叔之來。
歎夤緣時節之難,豈名利是非之比。
金丹大藥,古人以萬劫一傳;玉笥靈篇,學者之十迷九昧。
月裡烏,日裡兔,颠倒坎離;水中虎,火中龍,運用複垢。
采先天一氣,作鉛中之髓;奪星象萬化,為汞裡之精。
惟弦前弦後之時,乃望缺望圓之際。
知之者,癸生須急采;昧之者,望遠不堪嘗。
精半斤,氣半斤,總在西南之位;火一兩,藥一兩,實居東北之鄉。
收金精木液,歸于黃庭;煉白雪黃芽,結成紫粉。
《悟真篇》所謂華池神水,《知命論》又言地魄天魂。
采之煉之,結矣成矣。
如夫婦最初一點,十月成胎;似君臣共會萬機,百官列職。
遇日中冬至,則野戰;退時中夏至,則守城。
都來片饷工夫,要在一日證驗。
九三二八,算來隻在姹女金翁;七六十三,窮得無過黃婆丁老。
更不用看丹經萬卷,也隻消得口訣一言。
子之來意甚勤,知汝積年求慕。
非夙生有此豐骨,豈一旦用是身心!自采藥以至結胎,從行火而及脫體。
包括抽添之妙,形容沐浴之機。
無金木間隔之憂,有水土同鄉之慶。
但須溫養,都沒艱辛。
十二時中隻一時,三百日内在半日。
丹田有物,行住坐卧以無憂;紫府書名,生死輪回而不累。
了然快樂,自此清閑。
這工夫,向鬧裡也堪行;論玄妙,隻頃中都交結。
聚而不散,煉之尤堅。
朱砂鼎、偃月爐,何難尋之有?守一壇、中央釜,惟自己而求。
宜識陰陽,要知玄牝。
龍精滿鼎,遣金童下十二重樓;鳳髓盈壺,令玉女報三千世界。
此時丹熟,更須慈母惜嬰兒;不日雲飛,方見真人朝上帝。
金液還丹賦 身木欲槁,心灰已寒。
願飛升于玉阙,必修煉于金丹。
乾馬坤牛,衛丁公于神室,離烏坎兔,媒姹女于真壇。
绛阙散郎,清朝閑士。
使扶桑青龍,奮翅出火;而華嶽白虎,飛牙入水。
天爐地鼎,三關造化之樞機;日魄月魂,一掬陰陽之精髓。
鉛裡藏土,汞中産金。
龜乃子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