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著指玄篇卷之八

關燈
如流水不腐,戶樞不朽 也。

     外不厭跟覺貴舒,飽則入浴饑則梳。

    梳多浴少益心目,默寝暗眠神晏如。

     注雲:外宜側身屈膝,益人心氣。

    覺宜舒展,則精神不散。

    蓋舒外則招魔引魅,孔子寝不屍,蓋謂是欤。

    發多梳則去風明目,故道家晨梳常以百二十為數。

    浴多則損人心腹,令人倦.怠。

    寝不言者,為五髒如锺磬然,不懸則不可發聲。

    睡留燈燭, 令人神不安。

     四時惟夏難将攝,伏陰在内腹玲滑。

    補腎腸藥不可無,食物稍玲休哺啜。

     注雲:夏一季是人脫精神之時,心旺腎衰,腎化為水,至秋乃凝,及冬始堅,尤宜保惜。

    故夏月不問老少,悉吃暖物,至秋即不息霍亂吐瀉。

    腹中常暖者,諸疾自然不生,蓋血氣壯盛也。

     心旺腎衰何所忌,特忌疏通洩精氣。

    寝處尤宜綿密問,宴居靜慮和心意。

     注雲:月令仲夏之月,君子齊戒,處鈴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政和,禁嗜欲定心氣。

     沬浴盥漱皆暖水,外玲枕凍俱勿喜。

     注雲:雖盛暑沖熱,若以玲水洗面手,即令人五髒乾枯,少津液,況沐浴乎?凡枕玲物,大損人目。

     瓜茹生菜不宜人,豈獨秋來多瘧痢。

     注雲:茹性至玲,菜瓜雖治氣,又能暗人耳目。

    驢馬食之,即日眼爛。

    此等之物,大抵四時皆不可食,不獨夏季,老人尤宜忌之。

     伏陽在内三冬月,切忌汗多陽氣洩。

     注雲:天地閉,血氣藏,縱有病亦不宜出汗。

     陰霧之中無遠行,暴雨震雷宜速避。

     注雲:昔有三人冒霧早行,一人空腹,一人食粥,一人飲酒。

    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飲酒者健。

    蓋酒能禦霜露、辟邪氣故也。

    路中忽遇飄風震雷晦螟,宜入室避之,不爾損人。

    當時未覺,久則成患。

     道家更有頤生旨,第一令人少慎志。

    秋冬日出始求衣,春夏雞嗚宜早起。

     注雲: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

    晏忌日出後,早忌難嗚前。

     子後寅前睡覺來,瞑目叩齒二七回。

    吸新吐故無令誤,咽漱玉泉還養胎。

     注雲:水之在口日華池,亦日玉泉。

    《黃庭經》日:玉泉清水灌靈根,子若修之命長存。

    達磨《胎息論》曰:凡服食,須半夜子後,狀上暝目盤坐,面東呵出腹内舊氣三兩。

    ,然後停息,便於鼻内微納清氣數口,舌下有二穴通腎竅,用舌柱上胯,存息少時,津液自出,灌漱滿口,徐徐咽下,自然灌注五髒。

    此為氣歸丹田矣。

    如子後醜前不及,但寅前為之亦可,外中為之亦可。

    但枕不甚高可也。

    漢劃京年百二十歲,日甚丁壯,言朝朝服食玉泉,扣齒二七,名曰煉精。

    後漢王真常漱舌下玉泉咽之,謂之胎息。

    孫真人日:發宜多栉,手宜在面,齒宜數叩,津宜常咽,氣宜精煉。

    此五者,即《黃庭經》所謂:子欲不死修昆侖爾。

     熱摩手心慰兩眼, 注雲:每慰二七遍,使人眼目自然無障翳。

    明目去風,無出於此,亦能補腎氣也。

     仍更揩擦額與面。

     注雲:頻拭額上,謂之修天庭,連發際二七遍,面上自然光澤。

    默點者,宜頻拭之。

     中指時将摩鼻邊, 注雲:鼻莖兩邊揩二三十數,令表裹俱熱,所謂:灌溉中嶽,以潤於肺。

     左右耳眼荃數遍。

     注雲:荃耳,即摩耳輪也。

    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郭,以補腎氣,以防聾啧也。

     更能乾浴遍身問,按腔時須紐兩問。

    縱有風勞諸玲氣,何憂腰背複拘孿。

     注雲:大幾人坐,常以兩手按腫,左右紐肩數十。

     噓呵呼嘻吹及咽,行氣之人分六字。

    果能依用口訣中,新舊有病皆可治。

     聲色雖雲屬少年,稍知撙節乃無愆。

    閉精息氣宜聞早,莫使羽苞火中燃。

     注雲:古人以色欲之事,譬之淩杯以盛陽,羽苞以畜火。

     有能操履長方正,於名無貪利無競。

     縱向歌中未盡行,百行周身亦無病。

     注雲:老子雲,善攝生者,陸地不遇兕虎,此道德之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