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外景玉經注卷之三

關燈
也。

     肺之為氣三焦起, 肺氣出由三關。

    天關,口也。

    人關,手也。

    地關,下部也。

     伏於天門候故道。

     天門為口。

    候故道者,通腦戶也。

     清液醴泉通六府, 漱湧華池,灌沃舌根,流通大腸、小腸、膽、青、膀胱、命門,乃六府也。

     随鼻上下開二耳。

     元氣出入鼻中上下,通於二耳,任以為也。

     窺視天地存童子, 天為頭,地為下部,童子為存念守一神也。

     調和精華理發齒。

     令人吸五氣,啄齒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過,乃理玄白也。

     顔色光澤老不白, 令人卻白住年,面目即生光澤,發不複白也。

     下于喉嚨何落落。

     喉嚨中有十二亭長,持玉戟使守喉嚨。

     諸神皆會相求索, 謂諸神聚會也。

    心意存之在八極也。

     下入绛宮紫華色。

     謂心神赤氣色紫也。

     隐藏華蓋通神廬, 眉為華蓋,下通氣至鼻也。

     專守心神傳相呼。

     當存念心神為國主,諸神為民,使呼召,無有不到也。

     觀我諸神辟除邪, 精思内達,見於神明,邪氣無複敢幹也。

     脾神還歸依大家。

     赤子還入黃庭中。

    脾為中主,制禦四方,道之深者也。

     藏養靈根不複枯, 令人養靈根,不複乾燥也。

    舌下有醴泉,出如流珠,常含而咽之,勿妄吐也。

     至於胃管通虛元。

     本文缺此一句,按禦臨本收入。

     閉塞命門似玉都, 人生系命於精約,常當愛養精約,勿妄施洩,精凝如玉,在下部也。

     壽傳萬歲将有餘。

     令人卻向住年,還丹養命,身不衰老,可得長生。

     脾中之神遊中宮, 脾在太倉,上朝為老君,守坐堂上,遊明堂官,為太一君也。

     朝會五神和三光。

     脾官中主諸神,皆會於阙下。

    三光,日月照也。

     上合天氣今明堂, 自氣上升,下還腦中,今會明堂中也。

     通利六府調五行。

     五藏六府各有所主,五行下法五常,主為五星也。

     金木水火土為王, 金為白,木為青,水為黑,火為赤。

    土為黃,為中主,制禦四方。

     通利血脈汗為漿。

     五内安甯,血豚不驚,手足汗液,神明之信也。

     二神相得下玉英, 謂道有雌雄,轉相成玉,兩不相傷也。

     上禀元氣年益長。

     謂食元氣,勿傷内精,氣與神和,故壽三百年,得為地仙,遊於人間矣。

     循護七竅去不祥, 面有七竅,皆悉開通,耳目聰明,音聲孔彰,邪氣不生,喜氣自至。

     日月列布張陰陽。

     謂兩目也。

    左目為日,主父,主陽。

    右目為月,主母,主陰。

     伏於太陰成其形, 謂嬰兒在於胎中,幽隐慎固,陰成其形也。

     五藏之主腎為精。

     腎卻着脊,去臍三寸,主吐精氣,頭戴日月星辰。

     出入二氣入黃庭, 謂元氣從鼻口兩孔中出入,通於黃庭。

    黃庭者,脾也。

     呼吸虛無見吾形。

     握固煉形,自見虛無之形。

     強我筋骨血脈成, 謂骨輕肉騰也。

    肉化為骨,腸化為筋,血化為精,神化為丹,乃成神仙。

     恍惚不見過青靈。

     謂坐在立亡,過曆腦戶,變化無常也。

     坐於廬下觀小童, 鼻者,廬也。

    觀見赤子住其中也。

     日一夕存在神明光。

     朝暮存神,不離己身,光輝常在目前。

     出於無門入無戶, 既已得道,能自隐於出入。

    行步不由門戶,而乃為神也。

     恬淡無欲養華根。

     恬淡無欲,以道自存,修行玄白,養黑發根。

     服食玄氣可遂生, 謂服食兩腎間白氣,故雲玄氣。

     還返七門飲太淵。

     謂面有七竅,皆通達也。

    飲太淵者,謂咽食口中體泉也。

     通我喉嚨過青靈, 氣為道也,氣從喉嚨中下曆於膽也。

     問於仙道與奇功。

     仙有三千六百法,備有萬端,得道禀氣,守自然不死之衍,各有奇功。

     服食靈芝與玉英, 不獨名山有芝草玉英也,五藏中亦有芝草玉英,常服藏中芝英,故壽同天地也。

     頭戴白素足丹田, 巾月履日,還精補腦,名日煉形,長生不死之道。

     沐浴華池灌靈根。

     華池,口也。

    靈根,舌也。

    當漱滿醴泉,灌沃舌根也。

     三府相得開命門, 洞房、華蓋、明堂,為官府也。

    命門者,鼻也。

    開通陰陽,合會耳目,故令聰明也。

     五味皆至善氣還。

     漱滿口中醴泉,五味皆至,還丹煉形,故得長生也。

     大道蕩蕩心勿煩, 大道如江海,持之不極,思行守一。

    勿侈思慮,恐亂神也。

     被發行之可長存, 分發食日月之精,與日月相保,故得長生也。

     吾言畢矣勿妄傳。

     此道非人勿妄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