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口篇
關燈
小
中
大
福也。
是則敬神者,不如自敬其心之為妙也。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始無愧神,可對神,仍可對心,抑非心之外遂無神也。
相在爾室,相在爾心焉耳。
有如天之神栖乎日,日光所照,何處不明;人心之神栖乎目,目光所到,何物不見。
人顧欲餡媚神祗,以圖消其罪垢,豈可得哉!戒之曰,敬神之道有二,下流之谄渎不與焉。
上士存心正大,立功行而至意遙深,居處之間,恐神鑒察,有福有慶,仍歸神思,斯人也,雖未焚香秉燭,恭即廟門,而已得敬神之大道也;中士存心謹恪,言帝天而身益震懾,善念之生,因神鼓勵,有功有德,心荷神麻,斯人也,抑或齋戒沐浴,參禮菩薩,亦可謂敬神之小道也。
至于外飾小心,中藏大慝,紛紛往來,朔日谷日,神将曰:"爾來乎,吾正索爾!勿餡我,勿渎我,爾敬我香,我加爾鎖,歸去革心,庶乎其可!" 愛人篇 萬物之生,惟人最靈,既靈于物,須愛其生。
毋以陰謀掐人、毋以利器傷人,毋以藥物毒人,毋以權勢厄人。
陷人、傷人、毒人、厄火者,明有國刑,暗有天罰,終難逃也。
今夫飛物之能言能舞、植物之有香有色、動物之可馴可玩、潛物之可育可娛者,人猶愛之,人豈不重于物哉!今勸爾世人,相生相聚,無相淩虐,出入往來,當思愛人之名,成人之名,愛人之功,成人之功,愛人之事,成人之事,愛人之利,成人之利;夫成人之名,即所以成己之名也;成人之功,即所以成己之功也;成人之事,即所以成己之事也;成人之利,即所以成己之利也,皆愛也。
其成人之名與功、事與利者,勿掩忠臣之忠,勿竊勳臣之勳,勿毀節孝之婦,勿謗童女之貞,勿妒能亦勿假人之能,勿忌才亦勿昧人之才,勿隐善亦勿盜人之善,勿揚惡亦勿效人之惡,勿陰阻人之進階,勿妄抹人之文字,勿敗人之盛舉,勿堕人之善行,勿壞人之、良圖,勿損人之富壽,勿占人之田土,勿弄人之赀财,勿助匪人而奪仁人之風水,勿黨小人而誘名家之子孫,胞與之懷,難盡述也。
以故永命天尊倦倦于勿辱善邑勿欺窮困,勿離人父子,勿間人骨肉,勿破人婚姻,勿侮人聾堿,以及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拯人疾苦,貝周人饑寒,提攜親族,赈濟鄰朋,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者,皆于人而愛之也。
嗟乎!天生億兆,為仁人用仁之地,為善人積善之場,果能推心廣博,保育群黎,居富貴而愛人者,必裕後昆,居貧賤而愛人者,必能顯達。
惟天佑善,惟帝福人,伊古以來,最多最速。
故欲知處世之道者,吾仍勸之曰愛人。
醫藥篇 醫之為道也,能活國亦能病國;藥之于世也,能活人亦能殺人。
不可不慎其術也。
中有理焉,學之無盡,行之無窮。
藥分君臣佐使,病分虛實舊新,凡醫士皆能言之,而能知之者罕也。
聖賢學問精而志氣益下,道德高而心懷益謙,操歧黃者亦宜如是。
不可自輕,不可自誤,不可自欺。
自欺欺人,自誤誤人,自輕輕人,其罪集于乃躬也。
故此道立功易,取過亦易,積福難,招禍不難。
欲求有功無過,有福無禍,則必兢兢自持,脈理微細,淺學難知。
今勸爾醫士,入病人之塌,先問從來,勿以藥試人也;今勸爾病家,對醫士之前,先明原故,勿以命試醫也。
以命試醫咎在己,以藥試人咎在醫。
更宜扶危急莫高身價,救困窮莫計金赀。
能洞見其症候者,即行拯拔,不能見其症候者,以侯高明,則積穩誠之善也。
更勸汝儒學者流,多考靈方,細研醫旨,勿秘勿妄,利己利人。
範文正、陸宣公人臣之心思,且于醫三緻意焉,大可忽于醫道哉! 相蔔篇 上人有相,下人有相,中人無相。
上人有命,下人有命,中人無命。
惟上與下,性受難移,不必論也。
茲惟爾中人,不上不下,可上可下,或上或下。
不上不下仍是下,可上可下猶是下,或上或下終是下,離不絕下乃非下。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古人有言不汝欺也。
即操相算者,亦上相汝身,難相汝心,亦上算汝命,難算汝德。
不能相汝心,即不能相汝身也;不能算汝德,即不能算妝命也。
莫受相者愚,心智于相也,心體正,好相也;莫被算者鬼,德神于算也,德性堅,好命也。
吾願爾世人,自相自算;吾願爾相者,勸大修心;吾願爾算者,勸人積德。
一切骨氣,且照書談,一切運氣,且照書推。
推己複言德,談己複言心,寓勸化于相算之中,麻衣三祖、子平先生必賜爾等衣飯矣。
堪輿篇 惟天覆善惡,惟地載善惡,惟仙師為天地埋藏善惡。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仙師無私恩。
人有私欲,則見理不明。
地理者,天理也。
既有天理,即無人欲,故此道惟聰明正直聖人賢士乃克言之。
今汝世人妄談風水,冒渎山靈,舉親骸以求福祿,對時師以論殃祥,或代搜求,或自尋覓,賺人貨财,要人誇好,如此人心,安知天理?十個堪輿九個窮,何足怪也!仙師賜地,吉人與吉,兇人與兇,吉不受恩,兇不受怨,理自公也,心自明也。
吾嘗與人講堪輿,即以堪輿兼報應,亦是如此。
夫司地者,仙師也,職既與仙,使不與凡。
人向凡夫求地,何不向凡夫求仙?
是則敬神者,不如自敬其心之為妙也。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始無愧神,可對神,仍可對心,抑非心之外遂無神也。
相在爾室,相在爾心焉耳。
有如天之神栖乎日,日光所照,何處不明;人心之神栖乎目,目光所到,何物不見。
人顧欲餡媚神祗,以圖消其罪垢,豈可得哉!戒之曰,敬神之道有二,下流之谄渎不與焉。
上士存心正大,立功行而至意遙深,居處之間,恐神鑒察,有福有慶,仍歸神思,斯人也,雖未焚香秉燭,恭即廟門,而已得敬神之大道也;中士存心謹恪,言帝天而身益震懾,善念之生,因神鼓勵,有功有德,心荷神麻,斯人也,抑或齋戒沐浴,參禮菩薩,亦可謂敬神之小道也。
至于外飾小心,中藏大慝,紛紛往來,朔日谷日,神将曰:"爾來乎,吾正索爾!勿餡我,勿渎我,爾敬我香,我加爾鎖,歸去革心,庶乎其可!" 愛人篇 萬物之生,惟人最靈,既靈于物,須愛其生。
毋以陰謀掐人、毋以利器傷人,毋以藥物毒人,毋以權勢厄人。
陷人、傷人、毒人、厄火者,明有國刑,暗有天罰,終難逃也。
今夫飛物之能言能舞、植物之有香有色、動物之可馴可玩、潛物之可育可娛者,人猶愛之,人豈不重于物哉!今勸爾世人,相生相聚,無相淩虐,出入往來,當思愛人之名,成人之名,愛人之功,成人之功,愛人之事,成人之事,愛人之利,成人之利;夫成人之名,即所以成己之名也;成人之功,即所以成己之功也;成人之事,即所以成己之事也;成人之利,即所以成己之利也,皆愛也。
其成人之名與功、事與利者,勿掩忠臣之忠,勿竊勳臣之勳,勿毀節孝之婦,勿謗童女之貞,勿妒能亦勿假人之能,勿忌才亦勿昧人之才,勿隐善亦勿盜人之善,勿揚惡亦勿效人之惡,勿陰阻人之進階,勿妄抹人之文字,勿敗人之盛舉,勿堕人之善行,勿壞人之、良圖,勿損人之富壽,勿占人之田土,勿弄人之赀财,勿助匪人而奪仁人之風水,勿黨小人而誘名家之子孫,胞與之懷,難盡述也。
以故永命天尊倦倦于勿辱善邑勿欺窮困,勿離人父子,勿間人骨肉,勿破人婚姻,勿侮人聾堿,以及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拯人疾苦,貝周人饑寒,提攜親族,赈濟鄰朋,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者,皆于人而愛之也。
嗟乎!天生億兆,為仁人用仁之地,為善人積善之場,果能推心廣博,保育群黎,居富貴而愛人者,必裕後昆,居貧賤而愛人者,必能顯達。
惟天佑善,惟帝福人,伊古以來,最多最速。
故欲知處世之道者,吾仍勸之曰愛人。
醫藥篇 醫之為道也,能活國亦能病國;藥之于世也,能活人亦能殺人。
不可不慎其術也。
中有理焉,學之無盡,行之無窮。
藥分君臣佐使,病分虛實舊新,凡醫士皆能言之,而能知之者罕也。
聖賢學問精而志氣益下,道德高而心懷益謙,操歧黃者亦宜如是。
不可自輕,不可自誤,不可自欺。
自欺欺人,自誤誤人,自輕輕人,其罪集于乃躬也。
故此道立功易,取過亦易,積福難,招禍不難。
欲求有功無過,有福無禍,則必兢兢自持,脈理微細,淺學難知。
今勸爾醫士,入病人之塌,先問從來,勿以藥試人也;今勸爾病家,對醫士之前,先明原故,勿以命試醫也。
以命試醫咎在己,以藥試人咎在醫。
更宜扶危急莫高身價,救困窮莫計金赀。
能洞見其症候者,即行拯拔,不能見其症候者,以侯高明,則積穩誠之善也。
更勸汝儒學者流,多考靈方,細研醫旨,勿秘勿妄,利己利人。
範文正、陸宣公人臣之心思,且于醫三緻意焉,大可忽于醫道哉! 相蔔篇 上人有相,下人有相,中人無相。
上人有命,下人有命,中人無命。
惟上與下,性受難移,不必論也。
茲惟爾中人,不上不下,可上可下,或上或下。
不上不下仍是下,可上可下猶是下,或上或下終是下,離不絕下乃非下。
相自我改,命自我造,古人有言不汝欺也。
即操相算者,亦上相汝身,難相汝心,亦上算汝命,難算汝德。
不能相汝心,即不能相汝身也;不能算汝德,即不能算妝命也。
莫受相者愚,心智于相也,心體正,好相也;莫被算者鬼,德神于算也,德性堅,好命也。
吾願爾世人,自相自算;吾願爾相者,勸大修心;吾願爾算者,勸人積德。
一切骨氣,且照書談,一切運氣,且照書推。
推己複言德,談己複言心,寓勸化于相算之中,麻衣三祖、子平先生必賜爾等衣飯矣。
堪輿篇 惟天覆善惡,惟地載善惡,惟仙師為天地埋藏善惡。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仙師無私恩。
人有私欲,則見理不明。
地理者,天理也。
既有天理,即無人欲,故此道惟聰明正直聖人賢士乃克言之。
今汝世人妄談風水,冒渎山靈,舉親骸以求福祿,對時師以論殃祥,或代搜求,或自尋覓,賺人貨财,要人誇好,如此人心,安知天理?十個堪輿九個窮,何足怪也!仙師賜地,吉人與吉,兇人與兇,吉不受恩,兇不受怨,理自公也,心自明也。
吾嘗與人講堪輿,即以堪輿兼報應,亦是如此。
夫司地者,仙師也,職既與仙,使不與凡。
人向凡夫求地,何不向凡夫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