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四百字譯文

關燈
【原文】&zwj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注釋】真土擒真鉛:真土,脾在五行屬土,脾藏意,真土意為一心不動、勿忘勿助的“真意”。

    真鉛,腎在五行屬水,中藏先天元氣,水性潤下,腎水沉重似鉛,故腎中元氣中之真一之精被喻為真鉛,又稱作真精。

    意欲獲得此真精,必須要用真意擒伏之。

    此元精,是先天之精,而非淫泆生殖之精。

     真鉛制真汞:真汞,心藏神,中有君火,亦為真火。

    真汞即為心中之元神。

     此元神,是先天之神,而非心意念慮之神。

    凝元神入中土之中,便為真土,即真意。

    真鉛制真汞,即真精實能制約元神,氣在身中,神歸氣内,神氣相交之意。

     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調運真意使神氣合一,送入中宮黃庭,即為真土。

    當此之時,其身心自然寂然不動。

     【譯文】真鉛即身中之精氣,真汞即心中之神,真土即心中之意也。

    如果能以至誠至敬的一念真意,使心神與精氣渾融、性情合一,身心則能達到寂然不動之境地。

     【原文】虛無生白雪,寂靜發黃芽;玉爐火溫溫,鼎上飛紫霞。

     【注釋】虛無生白雪,寂靜發黃芽:虛無,虛靜無為。

    在作者自序中有“精神魂魄意,相與混融,化之一氣,不可見聞,亦名無狀,故曰虛無”之語可作注解。

    上文至神氣歸納于中宮,則身心不動,已臻虛寂之境界,更進一步,則要達到虛無可虛,稱虛無。

    白雪、黃芽,均為虛無寂靜中自然變化,是形容身中先天一氣初顯後之景象與效驗。

    《悟真篇闡幽》:“離中之陽,是名白雪。

    ”《悟真篇三注》:“白雪者,鉛汞之氣。

    ”《參同契》中說:“陰陽之始,玄含黃芽,五金之主。

    ”以黃芽作喻,是因為先天一氣的萌芽如春日草木萌生黃芽,充滿生機。

     玉爐火溫溫,金鼎飛紫霞:玉爐,指身内丹田。

    火,喻心中之神。

    溫溫,指用神意的火候為綿綿若存、勿忘勿助、不寒不熱之“文火”。

    以神火馭氣,氣在玉爐之中。

    金鼎,指頭部泥丸宮中。

    飛紫霞,指頭中有紫氣霞光之象。

     【譯文】在虛無無為中,心中陽氣如白雪般顯現;在極度寂靜中,先天一氣如春日黃芽般萌生。

    意念注于丹田之中,綿綿若存,勿忘勿助。

    久之頭中可見紫氣霞光騰飛之象。

     【原文】華池蓮花開,神水金波淨;夜深月正明,天地一輪鏡。

     【注釋】華池蓮花開:在作者自序中雲:“以鉛見汞名曰華池,以汞入鉛名曰神水。

    ”以鉛見汞,即氣入身中,以汞入鉛,即神入氣中。

    丹經中有“煉丹無别法,但引神水入華池”之語。

    即真一之精合正陽之氣而上升,其氣象似蓮花之開放;而正陽之氣随真一之精下降,安靜似金波之清靜。

    至夜深子時陽生之時,則神氣性命兩相渾化,是以性合命、凝神入氣穴,其光景正如月照當空,天地如一輪明鏡。

    此正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自然運行之時。

     【譯文】身中真一之精合正陽之氣而上升,其氣象如蓮花之開放;正陽之氣随真一之精下降,安靜似金波之清靜。

    在這身心俱寂中,神氣性命的兩相交會,其光景如同明月當空,天地朗照,如同一輪明鏡。

    正是天地身心合一的境界。

     【原文】朱砂煉陽氣,水銀烹金精;金精與陽氣,朱砂而水銀。

     【注釋】朱砂:猶言真汞,本外丹名詞,喻為心中神氣;水銀,在内丹修煉中指元氣或元精。

    《橐龠子·五行建位泉石第二》:“所以水銀為元氣者,謂水銀混沌,混沌不可以形象說。

    飛之即為朱砂則少陽也,反朱砂為水銀即少陰也。

    ”金精,喻腎中之精。

    朱砂煉陽氣,即對心中陽氣加以磨煉,使之成為純正之神氣,以神馭精,則化為先天真一之精。

    神與氣、元神與元精本為一物,可以互相轉化、合而為一。

     【譯文】心中正陽之氣經此持煉,如同朱砂中煉出真汞,變為純一之氣;腎中精氣經神氣的持煉,如同礦石中煉出水銀,變為純一之精。

    而心中之陽氣與腎中之精氣,本為一物;所得之元氣與元精,亦是相互為用,能合而為一。

     【原文】日魂玉兔脂,月魄金烏髓;掇來歸鼎内,化作一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