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祇上将溫太保傳

關燈
矣。

    且末學亦知其為捷諸司,而不能專心敬崇者十有八九。

    太保在嶽府嘗謂鐵勝日:吾欲立功護持宗教,奈今天下修法者甚多,而并無此仙骨,可謂惡毒之世矣。

    太保一念護持正道,期天和風流布,而許溫郝邊興妖教于世,助三壇僧伽之道,護持佛教金剛禅,其妖風甚盛,國立憲章以嚴禁制,奈聽魔教不能改過,壽皇惡之,命杜真人作大功德,飛奏三天,欲永杜絕。

    時束嶽帝君召炳靈公日:以妖道興行,民遵釋教,世受其害。

    國主忍之,汝可遵上帝劫命,急為斷絕。

    炳靈公即召合嶽将吏,出兵域伐,周滿八弦,其奈二妖運其邪力,或為五顯靈通,或作洞庭怪異,黨從數萬。

    以部瘟司不敢攝捉,于是五嶽會于天寶洞天,會議此事。

    炳靈公奏曰:此非、都巡溫瓊不可,今溫瓊在青州護佐柳伯期行持濟世。

    可權差張巡代行召往伐之。

    西嶽曰:嶽府草臣不能伏,豈可獨任溫瓊乎。

    炳靈日:昔日有地仙昊道顯,持天蓬咒數年不止,煉瓊于鏡中,瓊受煉六通備足,掌生死案,任小判官六十員,分掌天下。

    柳君奉法,為當今第一階,溫瓊所護也。

    諸嶽帝莫不驚駭,嶽帝遂飛符召瓊,及至奏嶽帝日:許溫、郝邊嘗聞臣名而畏,若領兵伐之,許、郝必逃遁。

    有張去疾能往聽察,願令與臣同往,乃可收功。

    帝從之。

    瓊宣号令,立賞罰。

    出師望西而進,束至耶尼山一萬九千裡,二妖聞之,相與言曰:今嶽府溫瓊來,威聲大振,不可當也。

    于是釋兵流散,許郝化為二蛇藏于浩蕩穴内。

    去疾先往,化真形為三歲孩兄,拖誘球,開發光明,其中二三歲小孩兒嬉戲。

    許郝亦化作小兒入球。

    遂為去疾抱定,無由逃遁。

    良久,瓊兵大至,西耶尼山震動,浩蕩水吼,許郝伏罪。

    瓊食其亞副鬼王,剿絕佛釋僧伽三十六萬,凱還謝帝。

    即拜為提點天下神廟仍前職真。

    賜助法栩靈,昭武雄烈太保。

    杜真人奏壽皇曰:天下妖風已滅,皆溫瓊之功。

    帝日:曾有封乎。

    對日:曾封王而不受,帝勸廟食不受,國封不從,可謂嶽山上将,率土威神。

    正真無私,神通具足。

    杜真人于是恭奉聖旨,保奏三天,拜章之夕,帝問日:章詞曾達天聽乎。

    對曰:至省蒙使相判雲,人問之神,絲毫之德,而敢幹渎至尊,本欲送左司靈官拟罪,又念汝奉法七世,權赦一次。

    惟瓊之名,頒行天下城隍司照會,溫瓊正直,曾受宗師正法,可特稱地祇上将,天下正神,部轄草祇,提點宮廟。

    奏詞架閣,不敢謄錄。

    自此後太保威名震伏,草臣舉皆敬仰。

    果州鐘真人明奉地祇之法,最有感應。

    有辰州寓居朝散郎王卿孺,除知果州。

    .一日,過辰溪古寺,見右廊門上書瘟司二字,卿孺忘形觀瞻,登殿揭簾而入,忽有一人,如世問院子之狀,進揖卿孺曰:大王有命,請安撫相見。

    卿孺大驚日:王為誰。

    曰:康王也,勸封威濟善利孚惠英烈王。

    告者力請,卿孺不能遜。

    遂行至一殿,又傳王旨雲:請安撫登殿。

    康王倪而揖,就座。

    王曰:應奉都大城隍委掌瘟司,檢察善惡。

    今宿綠會合,得遇安撫判官至此,應偶有事,幹渎威嚴,幸望台慈,曲賜垂允。

    卿孺日:大王有事見谕,可備委令者,幸望條示。

    王曰:昨奉大城隍司行下天下符牒委令于去年内果州行瘟。

    本州島有鐘真人,自幼敬奉玄帝香火,蒙玄帝親授都大提舉城隍司印,仍下束嶽以溫都巡名瓊為役使将。

    奈果州人民過惡甚多,而受病者衆。

    其民兇毒,不遵應之教化。

    然應初入果州,其地三壇洞王元皇洪山等徒,崇奉釋教,專事打瘟。

    一時為應盡滅其黨千百人,果州之邪略盡。

    應初無鐘真人,應每行瘟,上奉天命,鐘真人符法所至,即為收攝,未嘗敢違。

    而真人以為應苟圖祭祀,布瘟果州,收禁應之從兵五千人,欲飛攝應赴天嶽。

    曲望台慈,遇騎從交割果州軍州牌印訖,日便為解救,亦陰德也。

    卿孺日:當領王命,所可疑者,王能滅三壇行佛法之人,卻不能殺鐘真人乎。

    王曰:真人有三事不可與争衡,一姓名書于右勝府,二能煉鏡以通神,三有嶽府溫都巡為役使聽令将,天下神廟無敢犯者。

    死神市有諺日:能捉西天釋迦佛,難當束嶽溫都巡。

    卿孺日:不知何以如此。

    康王曰:昨昊真人煉鏡,誦天蓬咒萬萬褊,加持修煉,而太保承功德,備足六通,威靈無競。

    卿孺辭退。

    康王遺金五百兩以為執贊之恭。

    卿孺到家,則其家已失卿孺三日矣。

    其後交割果州牌之後,即問孔目日:此州鐘明真人住在何處。

    孔目對日:鐘真人住在城北。

    次日,卿孺造其靖,宣告前事。

    真人恭對判官雲:此鬼自去年流毒于此方,若非明所為,公直果州之民,三分死亡二矣。

    卿孺懇請恕之。

    鐘真人曰:固當奉台命,但康應見在嶽府充太保,當來虛靖天師亦收入地祇十将之第六人。

    而掌瘟不平,檢察太過,昨令溫瓊收下。

    今當以台旨恕之。

    所收康應吏卒,送溫都巡各杖一百放之。

    其後王卿孺保奏鐘真人,封為威惠真人。

    朝廷以溫都巡不受國封,特賜金錢沈香一斤。

    至如滅池州五顯香火之根本,剿安慶挂車大王之吏兵,斬通聖小官人,逐洞庭劉小一,破洪山漢陽之廟,燒瘟司牛市之祠,專任都巡,報應甚亟,其他靈異,未易枚舉。

    後之人必能搜奇而記之廣。

    其不逮雲。

     地祇上将溫太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