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祇上将溫太保傳

關燈
昭武大使太保,以鄧都肅殺馬黑馬三千人付統領,以聽驅使。

    其三千兵首,則有正薛真、徐汴。

    薛、徐謂瓊日:汝前身是人,強勇者,我乃冥司之猛将。

    遇降禍福,則旱鴉亂飛,輕則惡事橫生,重則滅門殺戮。

    遊行天下,無敢幹犯者,祀典神祇亦皆迎送,汝欲節制我,須有神通出于吾之上者則可。

    瓊曰:我就岱山西城一戰。

    薛徐于是列兵前陳。

    瓊登黑馬,挺身直奔薛徐之營,薛徐開陳當前,萬箭俱發;群鎗兼舉,瓊隻疾聲一呼變為黑蛇,長千百丈,以尾束薛、徐二将,更不能變化。

    草卒皆奔,四圍火起,不得出圍,草呼拜将軍,叩首乞命,望赦其罪,甘伏節制,不敢違旨。

    其黑蛇發聲曰:吾受命束嶽,管掌汝等,為天下嗣教宗師護持法門,救度衆生,甯解今日為下鬼所苦耳。

    聞經聽旨,受其超煉,具足神通,汝等敢拒逆正直之心,本欲食汝等,但以祖師好生之心,故權恕汝。

    薛、徐俯伏,悉歸麾下。

     真宗朝有道流王宗敬,至青城遊天寶洞見虛靖。

    虛靖日:汝之遊山為何。

    宗敬答日:投師學法,濟物扶妖。

    虛靖日:吾即昔日張虛靖,汝曾聞名乎。

    宗敬日:求師十年,不得一見,今日得見天師,再拜,願受秘法。

    于是分獨體地祇溫太保秘法一階付之。

    其宗敬專志一念,奉杞玄帝行法,立功于世,顯應甚多。

    其在衡門洛水濟人,但念太陰化生咒,及丙丁生鬼符,用驅邪院印一顆,無不感應。

    其潭湖江河之民,來求水者,日以數千計。

    一日,宗敬夜外,忽聞人聲雲:真官可出戶來,有事禀聞。

    及出乃見瓊下馬躬身而進。

    宗敬遂與太保坐法壇中。

    瓊日:昨奉虛靖天師差瓊護持真官,修奉玄帝香火,濟民苦厄。

    今真官功德甚重,玄帝已書名仙籍,得為玄帝阙下主掌秦境人民香火靈官,而瓊準玄帝牒回嶽府。

    而虛靖天師以為傳人有功,位登真人。

    吾敬來告君,君即瓊之像毋留于世,若後人因而立廟,又累我德。

    宗敬如其言,遂授印與玄帝像與昊道顯。

    宗敬又以龍虎錄文,皆列平日所用條式,一百九十七件流傳于世。

    故得其正傳者,昊道顯一人耳。

    宗敬又謂道顯,汝可過福建乃不奉正道妖邪魔鬼之所。

    道顯至福建,路有金繭蠱毒之神,名日:伽羅王。

    閩人敬仰之,又人家多養金繭。

    收人魂魄,役使工作,途中商旅受害。

    妖神聞宗師來,相與告日:我等仗佛為主,來則殺之,勿令居此,居此則無我也。

    道顯至泉州施符水有驗,然四方果妖道崇佛甚衆,奈所行正道不振,道顯以鏡一面,誦丙丁之咒,布氣鏡中,持煉九年,其鏡通神,瓊現身出入鏡中,而持煉不報,又加之天蓬咒。

    道顯曰:誦此咒以助威靈,煉此鏡願承此吮力。

    如此又三年,其鏡愈通神,置之之所,自有白氣沖沖。

    一日,太保以鏡中奔出,語道顯日:君受宗師正傳,承受天師流教。

    且君居此,少人皈崇香火。

    此有閩縣僧伽山,是泗洲所建之地。

    左山有金光洞,有一廟神,曰:伽喽王。

    君可親往伐之。

    道顯如其言,至廟,見殿閣宏麗,四方誦金剛經來朝者萬數,其容貌如常神,後宮夫人.及親王三百餘位,左殿丞相十二員,右殿太尉五十七位,五猖瘟司等衆甚多。

    四顧觀望,心内驚怖,不敢作用。

    出廟登其左山,有亭日:羅漢行道壇。

    四無人聲,遂束望叩齒,密奏嶽帝,取出所煉之鏡,叱雲:吾在此,汝急報應,太保忽自鏡中持大武槌先鋒而出,雷電風雨從後,四山皆黑,瞬息之問,霹靂一聲,廟中火發,四山皆焚。

    少頃,天氣朗清,則見伽喽王已成灰矣,惟存一大柱不曾燒,大書其上雲:溫瓊順天助法,奉命剪域妖魔。

    訖,道顯驚悚方省悟中,太保至前聲咯日:瓊今滅邪訖,瓊本不能勝此邪,荷宗師修煉之功,得天蓬大咒之力,瓊受煉六通具足,無報宗師咒煉之功,誓立大願,自今日始,永為嗣法之師,廣施大利,普濟世人。

    望君莫居于此,可入川中修煉。

    至真丙午,君當屍解矣。

    然此地衆生,皆背道向佛之人,天道惡之。

    幸随瓊所請,道顯曰:佛非正道,而太保何不滅之。

    瓊曰:佛有大覺之功,一念衆生為善。

    佛有蔽邪之罪,一本慈悲為心。

    故太上留此教以化愚民。

    體真師順天之德,不忍滅之,故不能斷其教也。

    于是道顯坐太保之馬,瓊把節引導,駕黑雲而去。

    瞬息之間,已至西蜀青城山。

    太保又惠白金百兩,令入川,施符水。

    道顯入城都,營訖,思瓊有恩于我,我當保奏,于是奏嶽帝神炳靈公。

    七日之内,奏詞達帝。

    帝日:瓊可謂舉世衆生蒙大利益,大振正道宗風。

    即下诏特拜為四海都巡,九州島檢察使。

    依前助法,斓靈昭武大太保。

    掌地府冥司急取人案大典者。

    太保自得道顯天蓬咒所煉之功,備足六通,能升天入地,上中下三界神祇并皆敬畏,不敢幹犯。

    道顯所傳度弟子五百三十二人得其傳。

    而靈驗者百餘人,心與行違者百餘人,無應無聞犯天律,而為太保擊死者二百餘人。

    修真奉聖,持煉修,崇香火,蒙太保奏嶽帝,得道成真,而歸玄都右勝院,充典吏靈官者五十三人。

    合元和遷校府五百靈官中任職位,而升進右勝府靈官,亦五十三人。

    自後太保及十地祇之書散流天下,崇其法甚多。

    而人人以為地祇為正法之下品,乃人問之神,奉法者必兼他司之法,自此而不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