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園周易解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宋張根撰
上經
乾訟坤師屯比蒙畜需履小?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伯夷之事。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仲尼之事。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文王之事。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武王觀兵之事。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禹湯之事。
上九,亢龍有悔。
穆王之事。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堯舜之事。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甯。
乾道無所不該,四德特舉其應物之迹耳,故有人君之象。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帝之所興,王之所成,皆原于此。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複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于人乎?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 四德所配,惟乾為然。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隐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确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時命大謬而樂則行,此所以為聖人之隐。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有君德而無位,私淑艾者也。
閑邪存其誠,是以能守其中庸。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是以無思不服。
」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内文明,所以進德也;外柔順,所以居業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非幾而何?以服事商,非義而何?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時哉不可失,何咎之有!」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聖賢相須,然後可大有為于天下。
」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變則通,故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聖人所以在下。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所以時出而含。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所以行其能事。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所以進而自試。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所以居上而治。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所以處窮為災。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所以常治而不亂。
蓋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乾造始而萬物自亨,無一物不得其所,而各正其性命之情,此其所以為大,而人君法之也。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具此七德,是以能不息而首出,無所不利,為人君之象焉。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隐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待時而動之謂 君子。
學
初九:潛龍勿用。
伯夷之事。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仲尼之事。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文王之事。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武王觀兵之事。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禹湯之事。
上九,亢龍有悔。
穆王之事。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堯舜之事。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鹹甯。
乾道無所不該,四德特舉其應物之迹耳,故有人君之象。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帝之所興,王之所成,皆原于此。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複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于人乎?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 四德所配,惟乾為然。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隐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确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時命大謬而樂則行,此所以為聖人之隐。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有君德而無位,私淑艾者也。
閑邪存其誠,是以能守其中庸。
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是以無思不服。
」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内文明,所以進德也;外柔順,所以居業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非幾而何?以服事商,非義而何?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時哉不可失,何咎之有!」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聖賢相須,然後可大有為于天下。
」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變則通,故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聖人所以在下。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所以時出而含。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所以行其能事。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所以進而自試。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所以居上而治。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所以處窮為災。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所以常治而不亂。
蓋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乾造始而萬物自亨,無一物不得其所,而各正其性命之情,此其所以為大,而人君法之也。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具此七德,是以能不息而首出,無所不利,為人君之象焉。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隐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待時而動之謂 君子。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