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章句證異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内閣中書翟均廉撰
文言?
鄭?文言與説序雜合為一卷【本崇文總目 案淳于後謂康成合彖象于經不言合文言于經也朱震呂祖謙嘗從其説林票亦以文言與説序雜合為一卷】王弼附文言于乾坤二卦【小象之後 陸徳明孔頴達李鼎祚及蘇轼張子程子從之 宋子夏?朱震李衡鄭汝諧項安世王宗?趙彥肅王申子李簡董楷同 周燔文言亦附小象後惟大象列卦詞前 董真卿文言?附小象後惟大象列彖?前 李過方逢辰文言釋彖處附彖後大象前釋爻處附小象後 趙汝楳文言釋彖處附爻辭前無文言?曰等字】胡旦複出文言别為一篇【析幹文言為第四坤文言為第五在小象後上系前 胡瑗合乾坤文言次第五在小象後上系前 程迥次同惟象分上下 吳仁傑亦同惟以小象為系詞下以系詞為説卦 邵子晁説之次第四在象後系詞前 呂大防連二經次第九在小系後説卦前 呂祖謙次第七在系詞下?後説卦?前朱子從之 稅與權吳澄胡炳文胡一桂熊良輔梁寅諸人同 俞琰次第九在大象後説卦前】王洙卦辭文言俱不附經【卦詞為一篇次第一文言次第五】 蔡
淵彖?仍附經中出文言列系辭後【雲古本文言下有?字今脫案呂祖謙朱子稅與權吳澄諸儒俱有?字】
鄭厚無文言【雲後人所作】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王弼加文言曰三字于首【孔穎達李鼎祚蘇轼張子程子諸儒同 呂祖謙朱子複析文言為一篇省文言曰三字 毛竒齡曰宋儒僞造古易謂王氏附文言于乾坤因加文言字以别之不知文言章次皆舊所定】趙汝楳無文言曰三字【直接彖?】 左?穆姜引作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左?穆姜引無君子字 體仁京房荀爽董遇作體信【毛竒齡雲誤】 嘉會穆姜引作嘉體 利物孟喜京房荀爽陸績作利之
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徳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确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吳澄省子曰字【雲子曰後人所加 後五節同】 陸徳明李鼎祚作不易世不成名【廉案唐以後本不易乎世不易乎名】 遯惠棟作?确惠棟作寉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徳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徳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吳澄無易曰見龍在田三句【雲十三字葢下文重出】 鄭?作閑邪以存其誠【本晁説之】
九三曰君子終日幹幹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徳脩業忠信所以進徳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防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幹幹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惠棟亦作夕惕若夤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徳脩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鄭?作君子進徳脩業及時無欲字也字【本晁説之惠棟同】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作馬融作起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熊朋來湛若水呉澄毛竒齡俱以系辭亢龍有悔節為即文言脫誤
潛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幹幹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鄭?作窮志災也【本晁説之】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終日幹幹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性情也
鄭?作情性也【本晁説之朱震呉澄惠棟同】
幹始能以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