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在彼所随有道不為事變故言無故蠱弊事特加整治因饬之而己言非大有作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随随時也以是為正故曰随無故也蠱壞也二往之五饬蠱之道故曰蠱則饬也【易傳】新安朱氏曰随前無故蠱後當饬【本義】
剝爛也複反也
廣漢張氏曰剝複 剝者五隂剝一陽而勢之爛有不救之理複者一陽生於下而複反其所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小人之道必害於物君子必反於道【易說】
漢上朱氏曰剝爛也五隂潰於内也複反也剝反於下也【易傳】
晉晝也明夷誅也
廣漢張氏曰晉夷明 晉為日中過則明有所傷故為誅也誅言其傷【易說】
白雲郭氏曰晉與明夷朝暮之象也故言明出地上明入地中誅亦傷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晉之明進而至於晝明夷之明降而至於誅夷誅也其明熄矣非誅之象乎【易傳】
新安朱氏曰誅傷也【本義】
井通而困相遇也
橫渠先生曰澤無水理勢适然故曰相遇【易說】
廣漢張氏曰井困 井内不失己外不失人無所蔽也故為通至於困則蔽然邂逅有不可免者【易說】
白雲郭氏曰往來井井則其道通困遇剛揜所以為困遇者柔遇剛之遇也遇其困我者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泰初之五往來不窮故曰井通否上之二陽遇隂則見揜故曰困相遇也或往而通或來而困唯其時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剛柔相遇而剛見揜也【本義】
鹹速也恒久也
廣漢張氏曰鹹恒 鹹之無心故應之也速恒者久於其道故恒者久不可欲速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感為天下至速之道所謂不疾而速者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以剛下柔其感必速故曰鹹感也剛上柔下可以持久故曰恒久也【易傳】
渙離也節止也
廣漢張氏曰渙節 渙者民情散而離也節者民情有所憚而止也【易說】
白雲郭氏目散則離矣有節故可止【易說】
漢上朱氏曰渙三陽渙離故曰渙離也節三陽止而不去故曰節止也陽離則三隂散陽止則三隂來陽者隂之表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止謂不退【本義】
解緩也蹇難也
廣漢張氏曰解蹇 天下之難既解故安於佚樂每失於緩蹇者見險而止故為難【易說】
漢上朱氏曰蹇二往五涉難也故曰蹇難也解五來二複吉也故曰解緩也來者為緩則往者當夙故曰有攸往夙吉【易傳】
睽外也家人内也
廣漢張氏曰睽人家 睽者言其在外之迹若不相通家人由内以及外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睽本於外疑家人本於内治故治家者必先其身治天下者必先其家【易說】
漢上朱氏曰關子明曰明乎外者物自睽故曰睽外也明乎内者家自齊故曰家人内也【易傳】
否泰反其類也
廣漢張氏曰否泰 否君子退而小人之類進也泰君子進而小人之類退也此其類所以相反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否泰反類而相馴緻之道故休否之道複反其類類謂隂陽之類如君子小人是也否反其類得君子則傾也泰反其類得小人則亂也在人道言之則曰君子小人治亂而已合三才言之故雲類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君子泰則小人否小人泰則君子否故曰否泰反其類也【易傳】
大壯則止遯則退也
廣漢張氏曰大壯遯 四陽長而不可過故大壯則止也二隂長而馴緻有害君子之理故陽當退【易說】
白雲郭氏曰壯不知止小人之壯也君子之壯則有止遯之退大壯之正皆克己之道【易說】
漢上朱氏曰四陽并進六五以和易待之可以止而仕也故曰大壯則止四陽偕往二隂在内而執其柄可以退而去也故曰遯則退也【易傳】
大有衆也同人親也
廣漢張氏曰大有人同 大有之時時和歲豐萬物盛多故為衆也惟與人同故人皆歸而親之【易說】
白雲郭氏曰其有非一故衆衆則大能同乎人則天下親之易知則有親同人之親其得乾之易乎【易說】
漢上朱氏曰大有六五柔得尊位而有其衆有其衆則衆亦歸之故曰大有衆也同人六二得中得位而同乎人同乎人則人亦親之故曰同人親也【易傳】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廣漢張氏曰革鼎 革弊所以去其故鼎亨所以取其新【易說】
白雲郭氏曰革鼎之義相為終始是以去故取新共成一道【易說】
漢上朱氏曰水火相革革已廢也故曰革去故也以木巽火火方興也故曰鼎取新也功成者退方來者進一去一取天之道也【易傳】
小過過也中孚信也
橫渠先生曰過而未顚也【易說】
廣漢張氏曰小過 此卦無反對之畫天下失其中者故小有所過以複其中是過也乃所以救其不中者乎 又曰中孚 與小過卦相對而變者也天之生民其中有信此信由中也故為中孚【并易說】
漢上朱氏曰小過二陽在内動而止小者過也故曰小過過也中孚二隂在内伏而說小者信也故曰中孚信也【易傳】
豐多故也親寡旅也
廣漢張氏曰豐旅 天下豐大之時其事故雲多也在旅之時失上下之交故為親寡【易說】白雲郭氏曰因豐則多事無親而後為旅旅則我之親寡也非天下皆寡親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豐泰二之四進退不得其所多故也多故則難處故曰豐多故也旅否三之五失位無應以其旅於外也旅外者不如在内之為安故曰親寡旅也豐多故也故四五相錯然後有慶親寡旅也故五動二應而後有譽【易傳】
新安朱氏曰既明且動其故多矣【本義】
離上而坎下也
廣漢張氏曰離 坎 此二卦無反對之畫乃相對而變者也離火炎上坎水流下其自然之性不可易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上下猶水火之性也【易說】
漢上朱氏曰離火炎上也故陽爻多兇坎水趨下也故隂文多兇坎離相濟者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火炎上水潤下【本義】
小畜寡也履不處也
橫渠先生曰危者安其位者也故履以不處為吉【易說】廣漢張氏曰小畜履 密雲不雨所濟者寡履行而不失其中不處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寡則不能大其施履以行為義非處之道【易說】
漢上朱氏曰小畜五陽而畜一隂所畜者寡故曰小畜寡也履一柔而履五剛不處為善故曰履不處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不處行進之義【本義】
需不進也訟不親也
廣漢張氏曰需訟 需者有所待故不進訟者險而健人誰親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需有待則不能自進訟違行相親之道絶矣【易說】
漢上朱氏曰需險在前三陽需時而不進關子明曰履而不處者其周公乎需而不進者其仲尼乎險在下而陽上行相過者也故曰訟不親也【易傳】
大過顚也
橫渠先生曰過至於顚故曰大【易說】
廣漢張氏曰大過 此卦無反對之畫當本末弱之時當從權以濟其難蓋時之顚危故也【易說】白雲郭氏曰中之四剛大難之象也有大難而本末弱故顚【易說】
漢上朱氏曰自大過顚也而下簡冊錯亂當曰頤養正也大過顚也遘遇也遘當作姤柔遇剛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漸女歸待男行也歸妹女之終也既濟定也未濟男之窮也頤一陽在上而養四隂正也故其卦以下養上為顚大過一隂在上四陽無所托顚也故其卦初隂承陽無失位之兇隂宜在下也姤以一柔而遇五剛故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夬以五剛而決一柔故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姤小人道長君子道憂也故系於金柅夬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故無号之兇女以外為歸乾男下而迎三然後坤女行而歸故曰漸女歸待男行也歸妹以三易四男行而女從夫婦之正也上六無應守正而終不改之義也故曰歸妹女之終也既濟虞翻曰六爻得位定也故曰既濟定也未濟伊川曰三陽失位故曰未濟男之窮也【易傳】
新安朱氏曰自大過以下卦不反對或疑其錯簡今以韻協之又似非誤未詳何義【本義】
姤遇也柔遇剛也
廣漢張氏曰姤夬 一隂始生乃柔遇也作易者進陽而退隂以一隂之生為遇言出其不意也一陽之生為複言反其所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柔之遇剛曰姤剛之來複不可謂之遇也【易說】
漸女歸待男行也
廣漢張氏曰漸妹歸 漸有所待如女之待男然後行言其不躁進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待男而行其行漸也是以吉【易說】
頤養正也
廣漢張氏曰頤此卦無反對所養不正則是養其小者以害其大者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養其正所以去其非正謂之頤【易說】
既濟定也
廣漢張氏曰旣濟濟未 既濟天下之分皆得其所故定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濟則難定【易說】
歸妹女之終也
橫渠先生曰妹歸【一作歸妹】而長女之終也【易說】
廣漢張氏曰歸妹 女子以嫁為歸此終身仰望所以為終也【易說】
白雲郭氏曰女以歸為有終【易說】
未濟男之窮也
廣漢張氏曰未濟濟既 男子有志於四方今也剛柔失位而不當故未濟其已矣夫【易說】白雲郭氏曰剛柔失位男道弱而窮矣柔失位則以賤居尊剛失位則以貴居賤是以窮也【易說】新安朱氏曰伊川說未濟男之窮為三陽失位以為斯義得之成都隐者見張欽夫說伊川之在涪也方讀易有篐桶人以此問伊川伊川不能荅其人雲三陽失位火珠林上已有伊川不曾看雜書所以被他說動了【語録】
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廣漢張氏曰何世無君子何世無小人欲有君子而無小人是欲有陽而無隂也使小人之道有所憂危而不安者亦為足矣雜卦乃以其類相生惟乾坤坎離小過大過中孚頤八卦無反對此聖人之深意惟穆伯長老蘇明之諸家并不逹此【易說】白雲郭氏曰姤遇夬決始終之道異也聖人貴於行道每緻意於君子小人之際故以是終之雜卦前皆二二相耦至大過之後獨各言一卦觀歸妹未濟之辭又非簡錯聖人之旨莫可詳究豈雜卦從變而言其序有不同欤【易說】
東萊呂氏曰義理與客氣常相勝隻看消長分數多少為君子小人之别【麗澤論說】
合訂删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