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
關燈
小
中
大
壯曰:昔者豐隆◇320
知北遊按:以上根據王明欽《王家台秦墓竹簡概述》(2000年北京大學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手寫本)抄錄,開篇一段介紹即王先生之文;原簡頭具有卦畫,茲從略,唯卦名用字與《周易》不同者用按語說明;打不出來的古體字亦用按語描述。
如有疑問請核對王先生原稿。
本資料蒙清華大學思想所廖名春教授熱忱提供,茲謹緻謝意。
歸藏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本) 清嚴可均輯 歸藏謹案:杜子春注《周禮》雲:“歸藏,黃帝也。
”《禦覽》六百九引《帝王世紀》雲:“殷人因黃帝曰《歸藏》。
”《禮運》:“我得坤乾焉”,鄭元雲:“其書存者有《歸藏》”,《疏》引熊安生雲:“殷《易》,以坤為首,故先坤後乾。
”《隋志》、舊、新《唐志》:“《歸藏》十三卷”,《隋志》又雲:“《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蔔筮,不似聖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貫于《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
”案《禦覽》六百八引桓譚《新論》雲:“《歸藏》四千三百言”,是西漢末已有此書,《漢志》本《七略》,偶失載耳。
《文獻通考》引《崇文總目》雲:“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玉海》引《中興書目》同。
《文淵閣書目》不着錄,蓋三篇又亡于元明之際。
今搜輯群書所載,得八百四十六字,視桓譚所見本略存十二焉。
昔黃神與炎神争鬥涿鹿之野,将戰,筮于巫鹹,曰:“果哉而有咎。
”《禦覽》七十九,《路史前紀三》、《後紀四》。
昔者豐隆筮将雲氣而吉核之也。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
案:舊寫本每條删下半段,以“之也”字代之,通部如此。
《穆天子傳》二注雲:“豐隆筮禦雲,得《大壯》卦,遂為雲師”,疑《歸藏》之文。
陳禹谟本作“雖有豐隆莖,得雲氣而結核”,蓋臆改也,不足據。
昔者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
《初學記》二十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文選月賦》注、《宣貴妃诔》注、《祭顔光祿文》注,《禦覽》九百八十四。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
翩翩歸妹,獨将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
”《續漢天文志上》注引張衡《靈憲》,當是《歸藏》之文。
鲧筮之于《歸藏》,得其大明,曰:“不吉。
有初亡後。
”《路史後紀》十三 昔者夏後啟享神于晉之墟,作為璇台,于水之陽。
《藝文類聚》六十二,《文選》王元長《曲水詩序》注,《初學記》二十四,《禦覽》一百七十七。
昔夏後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台,枚占臯陶曰:“不吉。
”《北堂書鈔》八十二,《初學記》卷二十四,《禦覽》卷八十二。
啟筮徙九鼎,啟果徙之。
《路史後紀》十四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于熒惑曰:“不吉。
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狸,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
”《禦覽》卷八十二,又九百十二,《路史後紀》十四。
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
”《路史後紀》五 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龍降于天,而道裡修遠。
飛而沖天,蒼蒼其羽。
”《禦覽》卷八十五。
穆王獵于戈之野。
《禦覽》八百三十一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強。
《莊子大宗師》釋文,《路史後紀》五 節卦:殷王其國,常毋谷目。
《周禮太蔔》疏,《路史發揮》 剝:良人得其玉,君子得其粟。
《禦覽》八百四十 鼎有黃耳,利得鳣鯉。
《藝文類聚》九十九 有凫鴛鴦,有雁鹔鸘。
《藝文類聚》九十二,《禦覽》九百二十五 乾者,積石風穴之琴。
亭之者弗亭,終身不瘳。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君子戒車,小人戒徒。
《文選》嚴延年《秋胡詩》注 上有高台,下有雍池。
以此事君,其貴若化;若以賈市,其富如河。
《禦覽》四百七十二。
有人将來,遺我貨貝。
以正則徹,以求則得。
有喜則至。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禦覽》卷八十七 有人将來,遺我錢财,自夜望之。
《太平禦覽》卷八百三十五。
東君、雲中。
《史記封禅書》《索隐》雲:“見《歸藏易》”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
《路史發揮》。
案:此蓋《說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已上二十五事,引見不着篇名,其雲“黃神”至“夏後啟”占驗,當在《啟筮篇》,而并及武王、穆王者,蓋太蔔增加。
《北堂書鈔》一百一引桓譚《新論》:“《歸藏》藏于太蔔”,故殷《易》有周事。
凡繇辭外,皆傳說耳。
歸藏啟筮 太昊之盛,有白雲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藝文類聚》一,《文選》謝脁《新亭渚别範零陵詩》注,《初學記》一,《白貼》二,《禦覽》八,又八百七十二 昔女娲筮張雲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
昭昭九州,日月代極。
平均土地,和合萬國。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二,《初學記》二十五,《禦覽》七十八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郭璞《山海經大荒西經》注,《藝文類聚》十七,《禦覽》七十八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
《初學記》九,《路史後紀》四。
案:《路史》又雲:“蚩尤疏首虎腃,八肱八趾,見《歸藏啟筮》。
”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
乃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
《山海經大荒南經》注 帝堯降二女為舜妃。
《周禮太蔔》疏引《坤開筮》,坤是其卦名。
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山海經海内經》注,又見《史記甘茂傳》索隐。
鲧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山海經海内經》注 鲧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
《初學記》二十二,《路史後紀》十二 麗山之子鼓,青羽人面馬身。
《山海經西山經》注,《路史後紀》四案:《西山經》又雲:“鐘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注雲:“其類皆見《歸藏啟筮》。
”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之羽民,是生百鳥。
《文選鹦鹉賦》注,《禦覽》九百十四 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
《山海經海外南經》注 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
《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不得竊《辨》與《九歌》以國于下。
《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歸藏鄭母經 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畢之。
《尚書五子之歌》疏,《左傳襄四年》疏,《論語憲問》疏,《孟子梁惠王》疏。
案:洪興祖《補注天問》引《歸藏易》雲:“羿畢十日”,即此約文。
夏後啟筮禦飛龍登于天,吉。
明啟亦仙也。
《山海經海外西經》注。
案:《穆天子傳》五注雲:“嵩高山,啟母在此山化為石,而子啟亦登仙,皆見《歸藏》。
” 明夷曰:昔夏後啟上乘飛龍以登于天,臯陶占之曰:“吉。
”《禦覽》九百二十九。
案:《路史後紀》十四引《歸藏鄭母經》“明夷曰夏後啟筮,禦飛龍升于天”,與上文連為一條。
歸藏初經 初坤、初乾、初離、初坎、初兌、初艮、初厘、初巽。
《路史後紀》五,又《發揮》。
案:《玉海》三十五引作“初乾、初奭、初艮、初兌、初荦、初離、初厘、初巽,卦皆六畫,奭即坤,荦即坎,厘即震,世有《歸藏鏡》,亦作奭、作荦、作厘。
” 歸藏齊母經 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蘇。
士有澤,我取其魚。
《爾雅釋畜》注,《釋畜》疏雲:“《歸藏齊母經》之文也。
瞿有,卦名。
” 歸藏本蓍篇 蓍末大于本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荊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
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荊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
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
《禦覽》卷七百二十七引《歸藏》,不着篇名,《崇文總目》雲:“今唯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知此為《本蓍篇》文。
如有疑問請核對王先生原稿。
本資料蒙清華大學思想所廖名春教授熱忱提供,茲謹緻謝意。
歸藏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本) 清嚴可均輯 歸藏謹案:杜子春注《周禮》雲:“歸藏,黃帝也。
”《禦覽》六百九引《帝王世紀》雲:“殷人因黃帝曰《歸藏》。
”《禮運》:“我得坤乾焉”,鄭元雲:“其書存者有《歸藏》”,《疏》引熊安生雲:“殷《易》,以坤為首,故先坤後乾。
”《隋志》、舊、新《唐志》:“《歸藏》十三卷”,《隋志》又雲:“《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蔔筮,不似聖人之旨,以本卦尚存,故取貫于《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
”案《禦覽》六百八引桓譚《新論》雲:“《歸藏》四千三百言”,是西漢末已有此書,《漢志》本《七略》,偶失載耳。
《文獻通考》引《崇文總目》雲:“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玉海》引《中興書目》同。
《文淵閣書目》不着錄,蓋三篇又亡于元明之際。
今搜輯群書所載,得八百四十六字,視桓譚所見本略存十二焉。
昔黃神與炎神争鬥涿鹿之野,将戰,筮于巫鹹,曰:“果哉而有咎。
”《禦覽》七十九,《路史前紀三》、《後紀四》。
昔者豐隆筮将雲氣而吉核之也。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
案:舊寫本每條删下半段,以“之也”字代之,通部如此。
《穆天子傳》二注雲:“豐隆筮禦雲,得《大壯》卦,遂為雲師”,疑《歸藏》之文。
陳禹谟本作“雖有豐隆莖,得雲氣而結核”,蓋臆改也,不足據。
昔者河伯筮與洛戰,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
《初學記》二十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文選月賦》注、《宣貴妃诔》注、《祭顔光祿文》注,《禦覽》九百八十四。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
翩翩歸妹,獨将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
”《續漢天文志上》注引張衡《靈憲》,當是《歸藏》之文。
鲧筮之于《歸藏》,得其大明,曰:“不吉。
有初亡後。
”《路史後紀》十三 昔者夏後啟享神于晉之墟,作為璇台,于水之陽。
《藝文類聚》六十二,《文選》王元長《曲水詩序》注,《初學記》二十四,《禦覽》一百七十七。
昔夏後啟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鈞台,枚占臯陶曰:“不吉。
”《北堂書鈔》八十二,《初學記》卷二十四,《禦覽》卷八十二。
啟筮徙九鼎,啟果徙之。
《路史後紀》十四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于熒惑曰:“不吉。
不利出征,惟利安處,彼為狸,我為鼠,勿用作事,恐傷其父。
”《禦覽》卷八十二,又九百十二,《路史後紀》十四。
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
”《路史後紀》五 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龍降于天,而道裡修遠。
飛而沖天,蒼蒼其羽。
”《禦覽》卷八十五。
穆王獵于戈之野。
《禦覽》八百三十一 昔穆王子筮卦于禺強。
《莊子大宗師》釋文,《路史後紀》五 節卦:殷王其國,常毋谷目。
《周禮太蔔》疏,《路史發揮》 剝:良人得其玉,君子得其粟。
《禦覽》八百四十 鼎有黃耳,利得鳣鯉。
《藝文類聚》九十九 有凫鴛鴦,有雁鹔鸘。
《藝文類聚》九十二,《禦覽》九百二十五 乾者,積石風穴之琴。
亭之者弗亭,終身不瘳。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君子戒車,小人戒徒。
《文選》嚴延年《秋胡詩》注 上有高台,下有雍池。
以此事君,其貴若化;若以賈市,其富如河。
《禦覽》四百七十二。
有人将來,遺我貨貝。
以正則徹,以求則得。
有喜則至。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禦覽》卷八十七 有人将來,遺我錢财,自夜望之。
《太平禦覽》卷八百三十五。
東君、雲中。
《史記封禅書》《索隐》雲:“見《歸藏易》” 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
《路史發揮》。
案:此蓋《說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已上二十五事,引見不着篇名,其雲“黃神”至“夏後啟”占驗,當在《啟筮篇》,而并及武王、穆王者,蓋太蔔增加。
《北堂書鈔》一百一引桓譚《新論》:“《歸藏》藏于太蔔”,故殷《易》有周事。
凡繇辭外,皆傳說耳。
歸藏啟筮 太昊之盛,有白雲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藝文類聚》一,《文選》謝脁《新亭渚别範零陵詩》注,《初學記》一,《白貼》二,《禦覽》八,又八百七十二 昔女娲筮張雲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
昭昭九州,日月代極。
平均土地,和合萬國。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二,《初學記》二十五,《禦覽》七十八 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郭璞《山海經大荒西經》注,《藝文類聚》十七,《禦覽》七十八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于青丘。
《初學記》九,《路史後紀》四。
案:《路史》又雲:“蚩尤疏首虎腃,八肱八趾,見《歸藏啟筮》。
”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
乃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
《山海經大荒南經》注 帝堯降二女為舜妃。
《周禮太蔔》疏引《坤開筮》,坤是其卦名。
滔滔洪水,無所止極,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山海經海内經》注,又見《史記甘茂傳》索隐。
鲧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山海經海内經》注 鲧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
《初學記》二十二,《路史後紀》十二 麗山之子鼓,青羽人面馬身。
《山海經西山經》注,《路史後紀》四案:《西山經》又雲:“鐘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注雲:“其類皆見《歸藏啟筮》。
”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之羽民,是生百鳥。
《文選鹦鹉賦》注,《禦覽》九百十四 羽民之狀,鳥喙赤目而白首。
《山海經海外南經》注 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
《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不得竊《辨》與《九歌》以國于下。
《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歸藏鄭母經 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畢之。
《尚書五子之歌》疏,《左傳襄四年》疏,《論語憲問》疏,《孟子梁惠王》疏。
案:洪興祖《補注天問》引《歸藏易》雲:“羿畢十日”,即此約文。
夏後啟筮禦飛龍登于天,吉。
明啟亦仙也。
《山海經海外西經》注。
案:《穆天子傳》五注雲:“嵩高山,啟母在此山化為石,而子啟亦登仙,皆見《歸藏》。
” 明夷曰:昔夏後啟上乘飛龍以登于天,臯陶占之曰:“吉。
”《禦覽》九百二十九。
案:《路史後紀》十四引《歸藏鄭母經》“明夷曰夏後啟筮,禦飛龍升于天”,與上文連為一條。
歸藏初經 初坤、初乾、初離、初坎、初兌、初艮、初厘、初巽。
《路史後紀》五,又《發揮》。
案:《玉海》三十五引作“初乾、初奭、初艮、初兌、初荦、初離、初厘、初巽,卦皆六畫,奭即坤,荦即坎,厘即震,世有《歸藏鏡》,亦作奭、作荦、作厘。
” 歸藏齊母經 瞿有瞿有,觚宵粱為酒,尊于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蘇。
士有澤,我取其魚。
《爾雅釋畜》注,《釋畜》疏雲:“《歸藏齊母經》之文也。
瞿有,卦名。
” 歸藏本蓍篇 蓍末大于本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荊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
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荊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
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
《禦覽》卷七百二十七引《歸藏》,不着篇名,《崇文總目》雲:“今唯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知此為《本蓍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