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常德不忒,複歸于無極(之部)。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于樸(侯部)。

    又如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 專氣緻柔,能嬰兒? 滌除玄覽,能無疵? 愛人治國,能無為? 天門開阖,能為雌? 明白四達,能無知(歌、支通韻)? 此一唱三歎,以聲論聲,即置之三百篇中,亦不知有何分别;然而終不同者,則三百篇皆吟詠性情之作,而此則以說理競長。

    所謂哲學詩之特點乃在内容,内容有異而形式随之,此所以老子用韻體裁與詩有同有異,而與易則無不同也。

    老子韻例韻表,舊有作者,如劉師培之老子韻表,見丙午國粹學報,多妄說不可信。

    沅君之老子韻例初稿,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而語焉不詳。

    茲篇所列,都二十四則: (一)一句一轉韻例 名與身孰親(真部)?身與貨孰多(歌部)?得與亡孰病(陽部)?是故甚愛必大費(脂部),多藏必厚亡(陽部)。

    知足不辱(侯部),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之部)。

    (四十四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歌部),我好靜而民自正(耕部),我無事而民自富(之部),我無欲而民自樸(侯部)。

    (五十七章) (二)二句一轉韻例 不出戶,知天下(魚部);不窺牖,見天道(幽部)。

    (四十七章)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文部);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祭部)。

    (五十八章) (三)三句一轉韻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辍(祭部)。

    修之身,其德乃真(真部);修之家,其德有餘(魚部)。

    (五十四章)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祭部)。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魚部)?(七十三章) (四)四句一轉韻例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耕部),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歌部)。

    (二章)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下(魚部)。

    是謂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之部)。

    (六十八章) (五)五句以上一轉韻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陽、東通韻)。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幽部),故去彼取此(支部)。

    (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之部)。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陽部);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之、幽通韻)。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陽部)。

    (五十二章) (六)一章一韻例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室,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之、幽通韻)。

    (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式,夫唯式,是謂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之、幽通韻)。

    (五十九章) (七)一章數韻例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文部)。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辎重(陽、東通韻)。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元部)。

    如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侯、魚通韻)?輕則失根,躁則失君(文部)。

    (二十六章) 大成若,其用不弊(祭部);大盈若沖,其用不窮(中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讷。

    躁勝寒,靜勝熱(脂、祭通韻),清靜以為天下正(耕部)。

    (四十五章) (八)二句間韻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陽部)。

    (三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于無有,入于無間(元、真通韻)。

    (四十三章) (九)奇句偶韻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耕部)。

    (三十九章) 古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魚部)。

    (六十九章) (十)偶句奇韻例 企者不久,誇者不行,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陽、東通韻)。

    (二十四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耕部)。

    (五十一章) (十一)兩韻互協例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後(魚部),必有兇年(元部)。

    (三十章) 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陽部),仍無敵(支部)。

    (六十九章) (十二)兩韻句中互協例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部),動之徐生(耕部)?(十五章) 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發;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貞(耕部), 而貴高将恐蹶(祭部)。

    (三十九章) (十三)兩韻隔協例 曲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