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章

關燈
小國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嚴可均曰:「小國寡人」,各本作「寡民」。

    「什伯之器」,河上「伯」下有「人」字。

     羅振玉曰:「小國寡民」,景龍本「民」作「人」。

    「使有什伯之器」,敦煌辛本作「使民有什伯之器」,庚本作「使人有仟伯人之器」。

     謙之案:「小國寡人」,遂州本同。

    柰卷「寡」作「寮」。

    下句嚴、彭、傅、範、趙「使」下有「民」字,景福、柰卷、王羲之「伯」下有「人」字,顧下有「民」字,傅、範「用」下有「也」字。

    李道純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或雲『令器』,或雲『不用』,皆非也。

    」俞樾曰:按「什伯之器」,乃兵器也。

    後漢書宣秉傳注曰:「軍法,五人為伍,二五為什,則共其器物,故通謂生生之具為什物。

    」然則什伯之器猶言什物矣。

    其兼言伯者,古軍法以百人為佰。

    周書武順篇:「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衛曰伯。

    」是其證也。

    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

    禮記祭義篇曰:「軍旅什伍。

    」彼言「什伍」,此言「什伯」,所稱有大小,而無異義。

    徐锴說文系傳于人部「伯」下引「老子曰『有什伯之器』,每什伯共享器,謂兵革之屬」,得其解矣。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兩句一律。

    下文雲「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舟輿」句蒙「重死而不遠徙」而言,「甲兵」句蒙「什伯之器不用」而言,文義甚明。

    河上公本「什伯」下誤衍「人」字,遂以「使有什伯」四字為句,失之矣。

     奚侗曰:史記五帝紀「作什器于壽邱」,索隐曰:「什器,什,數也。

    蓋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為數,猶今言什物也。

    」此雲「什伯」,累言之耳。

    國小民寡,生事簡約,故雖有什伯之器,亦無所用之也。

    各本多無「民」字,茲從傅奕本增。

    河上本作「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而斷「使有什伯」為句,誼不可通。

    蓋古本「民」或作「人」,因誤到「什伯」之下,河上遂強為句讀耳。

    謙之案:二說皆可通。

    文子符言篇曰:「天下雖大,好用兵者亡;國家雖安,好戰者危。

    故小國寡民,雖有什伯之器而勿用。

    」是以什伯之器為兵器也。

    漢書「诏天下吏舍無得置什器」,顔師古注:「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則共器物。

    」是以什伯之器為什物,為十人百人所共之器也。

    一說:什伯人之器,則材堪什夫、伯夫之長者也。

    此說蘇轍唱之,大田晴軒和之,引「列子說符篇伯樂稱九方臯曰:『是乃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

    』呂氏春秋至忠篇:『子培賢者也,又為王百倍之臣。

    』孟子『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滕文公上),以物言也;『或相倍蓰而無算者』(告子上),以人言也。

    然則什伯千萬亦皆可以人言也。

    『器』,利器,器長之器,什伯之器,為特異之材明矣。

    」謙之案:此說較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