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

關燈
謙之案:傅、範本亦作「俞」。

     羅振玉曰:今本王作「屈」,與景龍、禦注、景福三本同。

    釋文出「掘」字,知王本作「掘」。

    釋文又雲:「河上本作屈,顧作掘。

    」 謙之案:作「屈」是也。

    王注「故虛而不得窮屈」,是王注本原作「屈」,範本同。

    傅本「屈」作「诎」。

    勞健曰:「按說文『屈』訓無尾,引伸為凡短之稱,故有竭義。

    『诎』訓诘诎,乃『诎伸』本字。

    掘與搰互訓,釋文引顧雲『猶竭』者,謂通假作屈也。

    傅之作『诎』,蓋釋為诎伸,非是。

    此字當作『屈』,訓竭,音掘。

    」 畢沅曰:「俞」,諸本并作「愈」。

    案古無「愈」字,蓋即用「俞」也。

    諸本并非。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謙之案:武内義雄曰:「敦、遂二本中作忠。

    」知法京圖書館所藏河上本敦煌殘卷作「守忠」,與遂州碑同。

    惟「忠」字無義,淮南道應訓引上二句作「守中」,是。

    又「多言」,遂州碑本作「多聞」,文子道原篇引亦作「多聞」,強本成疏:「多聞,博贍也。

    數窮,多言也。

    」蓋據遂州本而強為之辭耳。

     又案「守中」之「中」,說據章炳麟文始七:「中,本冊之類。

    故春官天府:『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鄭司農雲:『治中,謂治職簿書之要。

    』秋官小司寇:『以三刺斷民獄訟之中,歲終則令群吏計弊獄訟,升中于天府。

    』禮記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

    』升中猶登中,謂獻民數政要之籍也。

    堯典『允執厥中』,謂握圖籍也。

    」此章「守中」,誼同此,蓋猶司契之類。

    羅運賢曰:「中亦契也。

    為政不在多言,但司法契以輔天下,所謂無為,正此意耳。

    」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屈、出韻(脂部),窮、中韻(中部)。

    諸家并同。

     孔廣森詩聲類五,陽聲五上冬類引論語:「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老子道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德經:「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莊子:「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

    」管子:「舉所美,以觀其所終;廢所惡,必計其所窮。

    」大抵所同用者,不越乎「中」「終」「窮」三字,以見冬韻之狹,非可濫通東、锺者也。

     謙之案:莊子齊物論「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亦中、窮為韻。

    又老子「中」「窮」各上一字「數」「守」,亦相為韻。

    此為韻上韻。

    本馬叙倫說,見毛詩正韻後序。

     右景龍碑四十四字,不分章,敦煌本字同。

    河、王、傅、範本四十五字。

    河上題「虛用第五」,王本題「五章」,範本題「天地不仁章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