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人難産。

    胞衣不下。

    子死腹中。

     小兒驚熱。

    真珠丸。

    真珠六兩。

    (以牡蛎六兩同煮一日。

    去牡蛎)研末。

    卻入水于乳缽内研。

     三五日後。

    寬着水飛過候幹。

    蒸餅和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食前溫酒下。

    治虛勞夢遺洩精。

     又方。

    真珠母(即蚌殼醋淬)七錢五分。

    當歸熟地各一兩五錢。

    人參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兩。

    犀角屑茯神沉香(另研不見火)龍齒(醋淬另研)各五錢。

    研末。

    蜜丸梧子大。

    辰砂(水飛)五錢為衣。

    每服四五十丸。

    金銀花或薄荷湯下。

    午後臨卧各一服。

    治肝膽虛風。

    神魂不安。

    狀若驚悸。

    真珠散。

    真珠末麥冬茯神各五錢。

    天竺黃胡黃連羚羊角屑大黃(炒)當歸(微炒)犀角屑各三錢。

    金銀箔各五十片。

    (均研臨時和入)牛黃(細研)雄黃各一錢。

    朱砂炙草各二錢。

    麝香(細研)少許。

    研末。

    每服五分。

    茵陳湯下。

    治心疳。

    又方。

    真珠五錢青葙子黃芩各二兩。

    人參甘菊花石決明(細研水飛)川芎炙草各一兩。

    研末。

    每服一錢。

    食後服。

    治眼生翳膜。

    赤澀腫痛。

    又方。

    真珠海螵蛸滑石各一錢。

    白茯苓人參白附子炙草全蠍麝香腦子(另研)各五錢。

    生珠(另研)一錢。

    金箔三十片。

    銀箔二十片。

    研末。

    每服五分。

    燈心麥冬煎湯入蜜少許調下。

    日午臨午各一服。

    治客忤驚風。

    鬼疰驚邪。

    又方。

    真珠末生犀角屑各五分。

    香附末四錢。

    龍腦少許研末。

    每服一字。

    一歲以下五分桃仁湯調下。

    治小兒氣喘多涎。

    真珠膏。

    真珠(細研)甘菊花香豉(炒黃)井泉石各二錢五分。

    研細。

    用白蜜一合。

    鯉魚膽一枚。

    用藥慢火熬成膏。

    入龍膽一錢。

    攪勻。

    點目。

    治眼病久不瘥。

    KTKT不見物。

     介部 海蛤粉 主治。

    化痰。

    清熱。

    消積。

    下氣益膀胱。

    通小便。

    潤五髒大小腸。

    治傷寒寒熱。

    消渴。

     反汗。

    嘔逆。

    嗽逆。

    熱痰。

    老痰。

    頑痰。

    喘息。

    搐搦中風。

    癱瘓煩滿。

    腰痛。

    胸痛。

    水氣浮腫水滿急痛。

    遺精白濁。

    血痢。

    陰痿。

    疝氣婦人血結胸膈。

    崩中帶下。

    療項下瘤瘿。

    海蛤丸。

    海蛤(燒醋淬七次)當歸海金沙膩粉砂各一錢。

    海藻粉霜各五分。

    水蛭(炒)二十一條。

     青黛滑石乳香各一錢。

    朱砂(另研)二錢。

    地龍二十一條。

    研末。

    鹽煮面糊丸小豆大。

    朱砂衣。

    每服十丸空腹燈心湯下。

    治疝。

    服後小便下冷膿惡物為效。

    再以黃連紫河車闆藍根各二錢。

    煎湯漱口。

    以固牙齒。

    又方。

    海蛤粉防己各七錢五分。

    陳皮郁李仁(均炒)各五錢。

     赤苓桑白皮葶苈(隔紙炒)各一兩。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

    早晚各一次。

    治石水肢腫。

    其腹獨大。

    海蛤散。

    海蛤滑石(水飛)甘草各五錢。

    芒硝一兩。

    研末。

    每服二錢。

     雞子清調下。

    治婦人傷寒血結胸膈。

    小腸通利結血自散。

    更以針針期門穴。

    再以桂枝紅花湯發其汗。

    則愈。

    又方。

    海蛤三錢茴香(炒)七錢五分。

    薏仁白術槟榔各五分。

    研末。

    食前溫酒調下五錢。

    治小兒陰腫。

    由啼叫怒氣閉縱于下者。

    (蚌殼功用略同此藥) 禽部 雞 烏骨雞主治。

    補虛勞羸弱。

    益血氣。

    婦人一切虛損病。

    巽順丸。

    白毛烏骨雞一隻。

    (男雌女雄。

    水浸死。

    泡去毛。

    竹刀剖脅去腸垢及肫肝。

    以内金及腸。

    仍納腹中。

    )烏賊骨(童便浸微炒黃。

    )四兩。

    茹蘆(酒洗)一兩。

    鮑魚(切薄片)四兩。

    諸藥入雞腹内。

    陳酒童便各二碗。

    水數碗。

    砂鍋中旋煮旋添。

    麋爛汁盡搗爛焙幹。

    骨用酥炙。

    共研末。

    幹山藥末調糊為丸。

    每服五七十丸。

    空腹下。

    治婦人倒經。

    男子咳嗽吐血。

    左手關尺脈弦。

    背上畏寒有瘀血者。

    烏骨雞丸。

    白毛烏骨雞一隻。

    (制同上。

    )北五味一兩。

    熟地四兩。

    (如血熱加生地二兩)入雞腹如巽順丸煮。

    另研綿(蜜酒拌炙)于術(飯蒸九次)各三兩。

    白茯苓當歸(酒洗)白芍(酒炒)各二兩。

    為粗末。

    同雞血搗爛焙幹。

    骨用酥炙。

    共為細末。

    再以人參三兩。

    (虛極加至六兩)丹皮二兩。

    川芎(童便浸)一兩。

    各研末和入。

    另用幹山藥末打糊為丸。

    晨人參湯下三錢。

    卧時醇酒下二錢。

    治婦人蒸熱咳嗽。

    月經不調。

    或久閉。

    或倒經或蓐勞。

    或崩淋。

    男子斫喪太早。

    勞嗽吐血。

    虛損。

    如骨蒸寒熱。

    加九肋鼈甲三兩。

    銀柴胡地骨皮各一兩五錢。

    經閉加肉桂一兩。

    崩漏下血倍熟地。

    加阿膠二兩。

    倒經加麥冬二兩。

    郁結痞悶。

    加香附(童便浸)二兩。

    沉香五錢。

    赤白帶下。

    加萆香附各二兩。

    蕲艾一兩。

    白淫倍人參黃茯苓于術。

    又方。

    丹參人參鼈甲(炙)牛膝青蒿全當歸沙參麥冬各三兩。

    川芎白芷(土炒)丹皮茯苓黃柴胡玄胡索秦艽各二兩。

    貝母艾絨川連地骨皮各一兩。

    金石斛生地各四兩。

    研末。

    将石斛青蒿煎湯。

    煮烏骨雄雞一隻。

    打和為丸。

    每服四錢。

    鹽湯下。

    治婦人氣血兩虧。

    羸瘦内熱。

     經水不調等症。

    (白鳳丸略同)黃雌雞主治。

    益氣。

    增精。

    助陽。

    開胃。

    補五髒。

    治五勞。

     黃雌雞湯。

    黃雌雞一隻。

    去腸胃治淨。

    麻黃根一兩。

    水七大盞。

    煮汁三大盞。

    去滓及雞。

     入肉苁蓉(酒浸一宿)一兩。

    牡蛎(粉)二兩。

    煎取一盞半。

    一日服盡。

    治病後日夜汗出不止。

    口幹心躁。

    又方。

    黃雌雞肉四兩。

    (切)茯苓二兩。

    白面六兩。

    作馄饨。

    入豉汁煮食。

     治老人噎食不通。

    三五服愈。

    又方。

    黃雌雞一隻。

    生黃四兩。

    水煮汁六七杯。

    每早服一杯。

    治表虛易傷風。

    雞冠血。

    (用三年雄雞白色者良)主治安神。

    定志。

    痿痹。

    黃膽。

    益陽。

    助氣。

    口眼斜。

    雞内金主治。

    遺溺。

    洩精尿血。

    腸風。

    瀉血。

    反胃。

    酒積。

    助脾胃消化。

    雞丸。

    雞(微炙)二兩。

    麥冬(焙)龍骨熟地黃連各一兩。

    土瓜根五錢。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治小便頻數而多。

     禽部 鴿 糞名左盤龍。

    主治。

    消腫。

    殺蟲。

    治陰證。

    腹痛。

    冷氣心痛。

    (燒存性酒服)腹中痞塊。

     (燒研末極熱酒和勻。

    澄清漱服。

    )陰毒垂死。

    破傷風療頭瘡白秃。

    (研末敷)頭癢生瘡(醋煮三沸杵敷)瘰。

    翻花瘡。

    (炒研敷)左盤龍丸。

    野鴿糞江鳔白僵蠶(均炒)各五錢。

    雄黃一錢。

    研末。

    蒸餅糊丸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

    溫酒下。

    治破傷中風。

    病傳入裡。

    又散方。

    野鴿糞(炒微焦)一兩。

    白術麝香各一分。

    赤芍青木香各五錢。

    玄胡索(炒)一兩。

    柴胡三分。

     研末。

    空腹溫酒調服一錢。

    治帶下排膿。

    膿盡即止。

    後服補子髒藥。

     禽部 蝙蝠 糞名夜明砂。

    主治。

    活血。

    消積。

    明目。

    去翳。

    寒熱。

    驚悸。

    咳嗽。

    腹中血氣積聚。

     死胎不下。

    小兒疳疾。

    耳(入麝香研末拭淨吹入)瘰。

    (炒服)腋下狐臭。

    (研末豉汁調塗)卧時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青盲。

    又方。

    夜明砂(炒研)黃芩各等分。

    研末。

    豬膽汁和丸綠豆大。

    每米飲下五丸。

    治小兒雀目。

    夜明丹。

    夜明砂(微炒)一兩。

    胡黃連草龍腦苦楝根各五錢。

    幹蝦蟆(燒存性)五個。

    蘆荟(另研)青黛(另研)麝香(另研)各一分。

    研末。

    粳米飯和丸黍米大。

    每服十丸。

    治五疳腹脹。

    目澀多睡。

     禽部 五靈脂 (即寒号蟲糞)主治。

    行血。

    和血。

    消積。

    化痰。

    除風。

    殺蟲。

    止痛。

    。

    治血痹。

    血積。

    血貫瞳子。

    血凝齒痛。

    寒熱冷積。

    消渴痰涎挾血成窠。

    反胃。

    心腹脅肋少腹諸痛。

    疝痛。

    腸風。

    血痢。

    婦人血氣刺痛。

    經水過多。

    赤帶。

    血閉。

    血崩(半炒半生溫酒服)胞衣不下。

    産後血暈。

    (均同上服)小兒驚痫。

    五痫。

    五疳。

    大風瘡癞。

    (研末油調塗)解蛇蠍蜈蚣傷及藥毒。

    紫金丸。

     五靈脂(水淘淨炒末)一兩。

    米醋調稀。

    慢火熬膏。

    入蒲黃末和丸龍眼大。

    每服一丸。

    水與童便各半煎服。

    少頃再服。

    治産後惡露不快。

    腰痛少腹如刺。

    時作寒熱頭痛。

    及久有瘀血。

    月水不調。

    亦治心痛。

    失笑散。

    五靈脂蒲黃各等分。

    研末。

    醋二杯調熬成膏。

    入水一盞。

    煎至七分。

    連藥熱服。

    未止再服。

    治男女老少心痛。

    腹痛少腹痛。

    小腸疝氣。

    諸藥不效者。

    婦人妊娠心痛。

    及産後心痛。

    少腹痛。

    血氣痛尤妙。

    五靈丸。

    五靈脂(水飛)一兩。

    胡黃連五錢研末。

    雄豬膽汁和丸黍米大。

    每服一二十丸。

    治五疳潮熱。

    腹脹發焦。

    又方。

    五靈脂十兩。

    研末。

    水五盞煎至三盞。

    去滓澄清。

    再煎為膏。

    入神曲末二兩為丸。

    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空腹溫酒下。

    治血崩不止。

    紫芝丸。

    五靈脂(水飛)半夏(湯泡)各等分。

    為末。

    姜汁浸蒸餅為丸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治痰血凝結。

    皺肺丸。

    五靈脂二兩。

    胡桃仁八個。

    柏子仁五錢。

    研勻。

    滴水為丸。

    小豆大。

    甘草湯下二十丸。

    治咳嗽肺脹。

    五靈散。

    五靈脂白芨各一兩。

    乳香沒藥各三錢。

    研末。

    熟水同香油調敷。

    治骨折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