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獸部
豬
肚主治。
補中。
益氣健脾。
豬肚丸。
柴胡赤苓人參黃各一兩。
黃連三兩。
地骨皮木香各五錢。
桃仁鼈甲各一兩五錢。
研末。
入嫩豬肚内縫合蒸爛。
于砂盆内研如膏。
丸成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清晨午前二次。
治婦人熱勞羸瘦。
又方。
黃連粟米栝蒌根茯神各四兩。
知母麥冬各二兩。
研末入大豬肚内縫合蒸爛。
藥另研。
以豬肚為膏。
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拌勻為丸。
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人參湯下。
治下元虛弱。
濕熱郁結強中消渴。
小便頻數。
甚至夢遺白濁。
赤白帶下。
又方。
牡蛎(透水飛)白術(飯上蒸炒)各四兩。
苦參(酒浸曬七次)三兩。
研末。
豬肚一具煮爛。
研膏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日三四次。
治小便頻數夢遺白濁。
肌肉消瘦。
婦人淋帶。
又方。
鼈甲(童便醋共一分熱浸炙盡為度)一兩。
白術薯蓣各一兩。
胡黃連人參紫菀青皮桃仁木香炙草各五錢。
柴胡一兩一錢。
研末入豬肚内煮爛。
杵成丸。
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治小兒肌熱消瘦。
獸部 狗 肉主治補腎髒。
利血脈。
實下焦。
暖腰膝。
壯陽道。
填精髓。
治五勞七傷。
虛寒瘧疾。
狗寶生癞狗腹中。
狀如白石帶青色。
紋理層疊。
主治噎食。
反胃。
癰疽。
疔瘍。
戊戌丸。
黃童子狗一隻。
洗淨。
于砂鍋内用酒醋八分。
水二升。
入地骨皮一斤。
前胡黃肉苁蓉各四兩。
煮一日。
去藥再煮一夜。
去骨再煮肉如泥。
入當歸末四兩。
蓮肉蒼術末各一斤。
濃樸橘皮末各十兩。
甘草末八兩。
和杵千下。
丸梧子大。
每空腹鹽酒下五七十丸。
治男女一應虛疾。
骨蒸潮熱諸證。
又方。
五靈脂末以黃狗膽汁和丸。
龍眼大。
每服一丸。
酒化下。
治反胃。
不拘老少久遠。
不過三服愈。
又方。
五靈脂(炒煙盡)阿魏(去沙研)各等分。
黃狗膽汁和丸。
黍米大。
每服空腹下。
三十丸。
治痞塊疳積。
狗腦丸。
狗腦一個。
五加皮炙草防風白術鐘乳石幹地黃各一分。
牛黃二分。
研末。
以狗腦為丸。
小豆大。
一歲兒每服二丸。
米飲下。
日二次。
治小兒喜搖頭解顱。
不知酌加。
狗寶丸。
狗寶一兩。
黑狗膽鯉魚膽各一枚。
蟾酥二錢。
蜈蚣(炙)七條。
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各一錢。
粉霜三錢。
麝香一分。
研末。
用首生男兒乳一合。
黃蠟三枚。
熬膏和丸綠豆大。
每服一至三丸。
白丁香七枚研調新汲水下。
腹卧取汗。
治癰疽發背初起。
壯熱煩渴者。
又方。
狗寶三錢。
硫黃水銀各一錢。
先以硫黃水銀同炒成金色。
入狗寶為末。
用雞子去白。
留黃。
和藥攪勻。
紙封泥固火煨半日。
取出研末。
每服五分。
燒酒調下。
治反胃膈氣。
狗皮無汗腺。
不洩氣。
故膏藥采用之。
獸部 羊 肉補中。
益氣。
壯陽。
生血。
治五勞七傷。
羊肉生地湯。
羊肉一斤。
生地二兩。
人參當歸芍藥各一兩。
桂心川芎甘草各五錢。
先煮羊肉去滓。
煎藥分四服。
日三夜一次。
治産後三日腹痛。
補中益氣消癃。
有風熱去人參地黃肉桂。
加防風黃生姜。
咳嗽加紫菀款冬細辛五味。
腰痛加杜仲黃白術附子萆。
又方。
羊肉一腳。
草果五枚。
粳米二升。
回回豆半升。
木瓜二斤。
煮取汁。
入砂糖四兩。
鹽少許。
煮肉食。
治腰膝痛。
腳氣。
羊肝丸。
白羯羊肝一片。
(薄切新瓦上焙)菟絲子車前子麥冬決明子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苦葶苈蕤仁地膚子澤瀉防風黃芩杏仁(炒)細辛桂心青葙子各一兩。
熟地一兩五錢。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
日三次。
治青盲。
又方。
羯羊肝一具。
(焙幹)甘菊花羌活柏子仁細辛官桂白術五味子各五錢。
黃連七錢五分。
研末。
蜜丸梧子大。
空腹下。
三四十丸。
治眼昏花。
能鎮肝明目。
又方。
縮砂仁一兩。
肉豆蔻五錢。
研末。
羊肝半具細切拌藥。
紙裹。
更以面裹。
慢火燒令熟去紙面。
入軟飯搗丸。
梧子大。
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治休息痢羸瘦。
又方。
雄羊肝一具。
白蒺藜(炒)菊花石決明生地各一兩。
川芎三錢。
楮實子當歸尾槐角(炒)甘草黃連五味子各五錢。
荊芥穗二錢五分。
蕤仁七錢。
防風二錢。
研末。
取肝滾水沸過。
和藥搗丸。
梧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
空腹薄荷湯下。
治目昏及病後翳。
獸部 牛 黃牛肉補中。
益氣健腰腳。
返本丸。
黃犍牛肉去筋膜。
切片洗數遍。
仍浸一夜。
次日再洗三次。
水清為度。
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内。
重泥封固。
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
取出。
如黃沙為佳。
焦黑無用。
焙幹為末。
山藥蓮肉(均鹽炒)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
每牛肉半斤。
入藥末一斤。
蒸紅棗去皮和搗丸梧子大。
每空腹酒下五十丸。
日三服。
補諸虛百損。
牛腦飲。
白芷川芎各三錢。
研末。
以黃牛腦搽末置瓷器内。
加酒炖熟。
乘熱食。
盡量一醉。
治偏正頭風不論遠近。
諸藥不效者。
牛黃生病牛膽中。
狀如雞子黃。
重疊可揭折。
主治清心。
安神。
瀉熱。
利痰。
驚痫寒熱。
牛黃八寶丹。
牛黃冰片青黛各二錢。
雄黃玄參各五錢。
羌活(炒)川蓮(土炒)羚羊角犀角貝母(炒)乳香沒藥各三錢。
珍珠四分。
朱砂五錢。
研末。
另用金銀花紫花地丁甘菊各二兩。
甘草五錢。
水五碗。
砂鍋内煎至半。
取汁滓絞幹。
桑柴火熬膏。
入煉蜜盞許。
再熬。
粘筋和丸。
每丸重三分。
每服二丸。
蜜湯下。
治痧證發斑發狂。
渾身赤紫。
痧複惡瘡毒瘍。
牛黃丸。
牛黃(另研)麝香(另研)各五錢。
虎睛一對。
蜣螂(去頭足翅)犀角屑安息香獨活茯神遠志炙草各一兩。
防風一兩五錢。
人參鐵粉(另研)朱砂(另研)龍齒(另研)各二兩。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荊芥湯下。
治風痫虛乏。
痰在胸膈。
嘔吐。
煩悶。
又方。
西牛黃三分。
川連大黃(锉炒)各二兩。
麥冬(焙)一兩五錢。
朱砂五錢。
(水飛)麝香少許。
山栀仁馬牙硝川芎黃芩炙草各一兩。
研末。
蜜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
食後竹葉湯化下。
治心脾壅熱。
口幹煩渴。
又方。
牛黃辰砂各三錢。
生川烏一枚。
(重五錢去皮臍)白花蛇(酒浸取肉)白附子全蠍天麻薄荷葉腦子(另研)各五錢。
雄黃五兩。
麝香一錢。
研末。
另以麻黃一兩。
酒一升。
煎至一盞。
去麻黃。
入蜜少許。
熬藥得所。
勿至焦赤。
衆手疾作丸。
芡實大。
金箔為衣。
每服五分之一。
金銀花薄荷湯磨化。
治驚風五痫天吊。
牛黃定心丸。
牛黃冰片全蠍僵蠶附子牛膝南星各五錢。
朱砂半夏各二兩。
雄黃天麻甘草烏蛇肉各一兩。
西珀七錢五分。
麝香二錢五分。
研末。
蜜丸芡實大。
每服一丸。
人參薄荷湯下。
治心髒中風昏迷。
牛黃抱龍丸。
牛黃琥珀各二錢五分。
西黃五分。
膽星一兩。
赤苓五錢。
全蠍辰砂各一錢五分。
白僵蠶三錢。
天竺黃三錢五分。
麝香二分。
研末。
取膽星烊化為丸。
每丸潮重四分。
金箔為衣。
每服一二丸。
鈎藤湯下。
治痰迷心竅。
神昏谵語。
手足拘攣。
癫狂瘋亂。
小兒急驚風。
牛黃清心丸。
牛黃一兩二錢。
(另研)白術麥冬黃芩當歸防風白芍各一兩五錢。
柴胡桔梗川芎白茯苓杏仁(炒)各一兩二錢五分。
神曲(炒)蒲黃(炒)吉林參各二兩五錢。
羚羊角麝香(另研)龍腦(另研)各一兩。
肉桂大豆黃卷(碎炒)阿膠(锉碎蛤粉炒)各一兩七錢五分。
白蔹幹姜(炮)各七錢五分。
犀角屑二兩。
雄黃(另研)八錢。
幹山藥七兩。
甘草(锉炒)五兩。
金箔一千二百片。
(内四百片為衣)大棗一百枚。
(蒸熟去皮核研成膏)除棗杏仁金箔二角屑及二黃腦麝外。
餘研末。
入餘藥和勻。
以煉蜜及棗膏為丸。
每兩作十丸。
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
食後溫水化下。
治諸風緩縱不随。
言語謇澀。
心悸痰涎。
壅塞。
及心神不足。
喜怒無常。
或發狂癫。
小兒驚風角弓反張。
時發時醒。
又方。
牛黃輕粉各三分。
膽星一兩。
雄黃黃連各二錢。
茯神玄參天竺黃五倍子荊芥防風桔梗犀角屑當歸各一錢。
冰片麝香珍珠各五分。
研末。
甘草熬膏和丸。
龍眼大。
朱砂為衣每服薄荷湯磨化一丸。
治鎖喉風。
牛黃搜風丸。
牛黃木香各三錢。
大楓肉五兩。
陳皮當歸身山栀何首烏黃芩白芍黃柏五靈脂熟地白附子川芎皂角子青皮石菖蒲烏藥地骨皮枳殼北細辛羌活萆獨活連翹前胡本各一兩。
威靈仙苦參白僵蠶人參白術防風血竭牛膝各三兩。
白芷草烏各五錢。
香蛇(去骨酒浸炙)一條。
研末。
米飯和丸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
清茶下。
治大麻風。
若紫塊血風。
加桃仁蘇木各二兩。
每服五六日。
發汗一次。
忌牛羊豬雞鴨等物。
及果品。
遠酒色。
戒憂怒慎寒暑。
牛黃膏。
牛黃二錢五分。
朱砂郁金丹皮各三錢。
冰片甘草各一錢。
研末。
蜜丸子大。
每服一丸。
新汲水化下。
治熱入血室發狂。
牛黃散。
牛黃朱砂蝸牛肉全蠍白僵蠶天麻白附子乳香麝香各一分。
生龍腦一錢。
螳螂翅五對。
研末。
每服一字。
薄荷湯下。
治小兒赤白丹毒流走四肢。
初生兒用乳調少許塗口中。
胎疾永除。
又方。
牛黃防己各七錢五分。
犀角二錢五分。
羚羊角屑人參桂心牛蒡子(炒)生地炙草各五錢。
研末。
每服三錢。
水煎連滓服。
治舌本腫強。
黃明膠(用牛皮熬成之膠)主治。
滋陰。
活血。
肺破出血。
吐血。
衄血。
腎虛失精。
婦人妊娠下血。
胎動。
黃明膠散。
黃明膠(炙幹)花桑葉(陰幹)各二兩。
研末。
每服三錢。
生地汁調下。
治吐血。
獸部 馬 蹄主治驚邪。
癫痫。
衄血。
内漏損傷瘀血。
婦人乳難。
血崩。
馬蹄丸。
白馬蹄禹餘糧各四兩。
龍骨三兩。
烏賊魚骨白僵蠶赤石脂各二兩。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十丸。
不效。
加至三十丸。
空腹溫酒下。
治白漏不絕。
馬亦有寶。
不易得。
真者主治驚痫。
邪氣。
反胃。
獸部 驢 阿膠。
阿井久涸。
今能用純黑驢皮。
以名泉熬膏。
已為上品。
主治。
清肺。
養肝。
滋腎補血。
利大小腸。
治癱瘓。
偏風一切風痛。
虛勞羸瘦。
肺痿吐膿。
咳嗽喘急。
吐血。
補中。
益氣健脾。
豬肚丸。
柴胡赤苓人參黃各一兩。
黃連三兩。
地骨皮木香各五錢。
桃仁鼈甲各一兩五錢。
研末。
入嫩豬肚内縫合蒸爛。
于砂盆内研如膏。
丸成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清晨午前二次。
治婦人熱勞羸瘦。
又方。
黃連粟米栝蒌根茯神各四兩。
知母麥冬各二兩。
研末入大豬肚内縫合蒸爛。
藥另研。
以豬肚為膏。
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拌勻為丸。
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人參湯下。
治下元虛弱。
濕熱郁結強中消渴。
小便頻數。
甚至夢遺白濁。
赤白帶下。
又方。
牡蛎(透水飛)白術(飯上蒸炒)各四兩。
苦參(酒浸曬七次)三兩。
研末。
豬肚一具煮爛。
研膏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日三四次。
治小便頻數夢遺白濁。
肌肉消瘦。
婦人淋帶。
又方。
鼈甲(童便醋共一分熱浸炙盡為度)一兩。
白術薯蓣各一兩。
胡黃連人參紫菀青皮桃仁木香炙草各五錢。
柴胡一兩一錢。
研末入豬肚内煮爛。
杵成丸。
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治小兒肌熱消瘦。
獸部 狗 肉主治補腎髒。
利血脈。
實下焦。
暖腰膝。
壯陽道。
填精髓。
治五勞七傷。
虛寒瘧疾。
狗寶生癞狗腹中。
狀如白石帶青色。
紋理層疊。
主治噎食。
反胃。
癰疽。
疔瘍。
戊戌丸。
黃童子狗一隻。
洗淨。
于砂鍋内用酒醋八分。
水二升。
入地骨皮一斤。
前胡黃肉苁蓉各四兩。
煮一日。
去藥再煮一夜。
去骨再煮肉如泥。
入當歸末四兩。
蓮肉蒼術末各一斤。
濃樸橘皮末各十兩。
甘草末八兩。
和杵千下。
丸梧子大。
每空腹鹽酒下五七十丸。
治男女一應虛疾。
骨蒸潮熱諸證。
又方。
五靈脂末以黃狗膽汁和丸。
龍眼大。
每服一丸。
酒化下。
治反胃。
不拘老少久遠。
不過三服愈。
又方。
五靈脂(炒煙盡)阿魏(去沙研)各等分。
黃狗膽汁和丸。
黍米大。
每服空腹下。
三十丸。
治痞塊疳積。
狗腦丸。
狗腦一個。
五加皮炙草防風白術鐘乳石幹地黃各一分。
牛黃二分。
研末。
以狗腦為丸。
小豆大。
一歲兒每服二丸。
米飲下。
日二次。
治小兒喜搖頭解顱。
不知酌加。
狗寶丸。
狗寶一兩。
黑狗膽鯉魚膽各一枚。
蟾酥二錢。
蜈蚣(炙)七條。
砂乳香沒藥輕粉雄黃烏金石各一錢。
粉霜三錢。
麝香一分。
研末。
用首生男兒乳一合。
黃蠟三枚。
熬膏和丸綠豆大。
每服一至三丸。
白丁香七枚研調新汲水下。
腹卧取汗。
治癰疽發背初起。
壯熱煩渴者。
又方。
狗寶三錢。
硫黃水銀各一錢。
先以硫黃水銀同炒成金色。
入狗寶為末。
用雞子去白。
留黃。
和藥攪勻。
紙封泥固火煨半日。
取出研末。
每服五分。
燒酒調下。
治反胃膈氣。
狗皮無汗腺。
不洩氣。
故膏藥采用之。
獸部 羊 肉補中。
益氣。
壯陽。
生血。
治五勞七傷。
羊肉生地湯。
羊肉一斤。
生地二兩。
人參當歸芍藥各一兩。
桂心川芎甘草各五錢。
先煮羊肉去滓。
煎藥分四服。
日三夜一次。
治産後三日腹痛。
補中益氣消癃。
有風熱去人參地黃肉桂。
加防風黃生姜。
咳嗽加紫菀款冬細辛五味。
腰痛加杜仲黃白術附子萆。
又方。
羊肉一腳。
草果五枚。
粳米二升。
回回豆半升。
木瓜二斤。
煮取汁。
入砂糖四兩。
鹽少許。
煮肉食。
治腰膝痛。
腳氣。
羊肝丸。
白羯羊肝一片。
(薄切新瓦上焙)菟絲子車前子麥冬決明子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苦葶苈蕤仁地膚子澤瀉防風黃芩杏仁(炒)細辛桂心青葙子各一兩。
熟地一兩五錢。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
日三次。
治青盲。
又方。
羯羊肝一具。
(焙幹)甘菊花羌活柏子仁細辛官桂白術五味子各五錢。
黃連七錢五分。
研末。
蜜丸梧子大。
空腹下。
三四十丸。
治眼昏花。
能鎮肝明目。
又方。
縮砂仁一兩。
肉豆蔻五錢。
研末。
羊肝半具細切拌藥。
紙裹。
更以面裹。
慢火燒令熟去紙面。
入軟飯搗丸。
梧子大。
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治休息痢羸瘦。
又方。
雄羊肝一具。
白蒺藜(炒)菊花石決明生地各一兩。
川芎三錢。
楮實子當歸尾槐角(炒)甘草黃連五味子各五錢。
荊芥穗二錢五分。
蕤仁七錢。
防風二錢。
研末。
取肝滾水沸過。
和藥搗丸。
梧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
空腹薄荷湯下。
治目昏及病後翳。
獸部 牛 黃牛肉補中。
益氣健腰腳。
返本丸。
黃犍牛肉去筋膜。
切片洗數遍。
仍浸一夜。
次日再洗三次。
水清為度。
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内。
重泥封固。
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
取出。
如黃沙為佳。
焦黑無用。
焙幹為末。
山藥蓮肉(均鹽炒)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
每牛肉半斤。
入藥末一斤。
蒸紅棗去皮和搗丸梧子大。
每空腹酒下五十丸。
日三服。
補諸虛百損。
牛腦飲。
白芷川芎各三錢。
研末。
以黃牛腦搽末置瓷器内。
加酒炖熟。
乘熱食。
盡量一醉。
治偏正頭風不論遠近。
諸藥不效者。
牛黃生病牛膽中。
狀如雞子黃。
重疊可揭折。
主治清心。
安神。
瀉熱。
利痰。
驚痫寒熱。
牛黃八寶丹。
牛黃冰片青黛各二錢。
雄黃玄參各五錢。
羌活(炒)川蓮(土炒)羚羊角犀角貝母(炒)乳香沒藥各三錢。
珍珠四分。
朱砂五錢。
研末。
另用金銀花紫花地丁甘菊各二兩。
甘草五錢。
水五碗。
砂鍋内煎至半。
取汁滓絞幹。
桑柴火熬膏。
入煉蜜盞許。
再熬。
粘筋和丸。
每丸重三分。
每服二丸。
蜜湯下。
治痧證發斑發狂。
渾身赤紫。
痧複惡瘡毒瘍。
牛黃丸。
牛黃(另研)麝香(另研)各五錢。
虎睛一對。
蜣螂(去頭足翅)犀角屑安息香獨活茯神遠志炙草各一兩。
防風一兩五錢。
人參鐵粉(另研)朱砂(另研)龍齒(另研)各二兩。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荊芥湯下。
治風痫虛乏。
痰在胸膈。
嘔吐。
煩悶。
又方。
西牛黃三分。
川連大黃(锉炒)各二兩。
麥冬(焙)一兩五錢。
朱砂五錢。
(水飛)麝香少許。
山栀仁馬牙硝川芎黃芩炙草各一兩。
研末。
蜜丸彈子大。
每服一丸。
食後竹葉湯化下。
治心脾壅熱。
口幹煩渴。
又方。
牛黃辰砂各三錢。
生川烏一枚。
(重五錢去皮臍)白花蛇(酒浸取肉)白附子全蠍天麻薄荷葉腦子(另研)各五錢。
雄黃五兩。
麝香一錢。
研末。
另以麻黃一兩。
酒一升。
煎至一盞。
去麻黃。
入蜜少許。
熬藥得所。
勿至焦赤。
衆手疾作丸。
芡實大。
金箔為衣。
每服五分之一。
金銀花薄荷湯磨化。
治驚風五痫天吊。
牛黃定心丸。
牛黃冰片全蠍僵蠶附子牛膝南星各五錢。
朱砂半夏各二兩。
雄黃天麻甘草烏蛇肉各一兩。
西珀七錢五分。
麝香二錢五分。
研末。
蜜丸芡實大。
每服一丸。
人參薄荷湯下。
治心髒中風昏迷。
牛黃抱龍丸。
牛黃琥珀各二錢五分。
西黃五分。
膽星一兩。
赤苓五錢。
全蠍辰砂各一錢五分。
白僵蠶三錢。
天竺黃三錢五分。
麝香二分。
研末。
取膽星烊化為丸。
每丸潮重四分。
金箔為衣。
每服一二丸。
鈎藤湯下。
治痰迷心竅。
神昏谵語。
手足拘攣。
癫狂瘋亂。
小兒急驚風。
牛黃清心丸。
牛黃一兩二錢。
(另研)白術麥冬黃芩當歸防風白芍各一兩五錢。
柴胡桔梗川芎白茯苓杏仁(炒)各一兩二錢五分。
神曲(炒)蒲黃(炒)吉林參各二兩五錢。
羚羊角麝香(另研)龍腦(另研)各一兩。
肉桂大豆黃卷(碎炒)阿膠(锉碎蛤粉炒)各一兩七錢五分。
白蔹幹姜(炮)各七錢五分。
犀角屑二兩。
雄黃(另研)八錢。
幹山藥七兩。
甘草(锉炒)五兩。
金箔一千二百片。
(内四百片為衣)大棗一百枚。
(蒸熟去皮核研成膏)除棗杏仁金箔二角屑及二黃腦麝外。
餘研末。
入餘藥和勻。
以煉蜜及棗膏為丸。
每兩作十丸。
金箔為衣。
每服一丸。
食後溫水化下。
治諸風緩縱不随。
言語謇澀。
心悸痰涎。
壅塞。
及心神不足。
喜怒無常。
或發狂癫。
小兒驚風角弓反張。
時發時醒。
又方。
牛黃輕粉各三分。
膽星一兩。
雄黃黃連各二錢。
茯神玄參天竺黃五倍子荊芥防風桔梗犀角屑當歸各一錢。
冰片麝香珍珠各五分。
研末。
甘草熬膏和丸。
龍眼大。
朱砂為衣每服薄荷湯磨化一丸。
治鎖喉風。
牛黃搜風丸。
牛黃木香各三錢。
大楓肉五兩。
陳皮當歸身山栀何首烏黃芩白芍黃柏五靈脂熟地白附子川芎皂角子青皮石菖蒲烏藥地骨皮枳殼北細辛羌活萆獨活連翹前胡本各一兩。
威靈仙苦參白僵蠶人參白術防風血竭牛膝各三兩。
白芷草烏各五錢。
香蛇(去骨酒浸炙)一條。
研末。
米飯和丸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
清茶下。
治大麻風。
若紫塊血風。
加桃仁蘇木各二兩。
每服五六日。
發汗一次。
忌牛羊豬雞鴨等物。
及果品。
遠酒色。
戒憂怒慎寒暑。
牛黃膏。
牛黃二錢五分。
朱砂郁金丹皮各三錢。
冰片甘草各一錢。
研末。
蜜丸子大。
每服一丸。
新汲水化下。
治熱入血室發狂。
牛黃散。
牛黃朱砂蝸牛肉全蠍白僵蠶天麻白附子乳香麝香各一分。
生龍腦一錢。
螳螂翅五對。
研末。
每服一字。
薄荷湯下。
治小兒赤白丹毒流走四肢。
初生兒用乳調少許塗口中。
胎疾永除。
又方。
牛黃防己各七錢五分。
犀角二錢五分。
羚羊角屑人參桂心牛蒡子(炒)生地炙草各五錢。
研末。
每服三錢。
水煎連滓服。
治舌本腫強。
黃明膠(用牛皮熬成之膠)主治。
滋陰。
活血。
肺破出血。
吐血。
衄血。
腎虛失精。
婦人妊娠下血。
胎動。
黃明膠散。
黃明膠(炙幹)花桑葉(陰幹)各二兩。
研末。
每服三錢。
生地汁調下。
治吐血。
獸部 馬 蹄主治驚邪。
癫痫。
衄血。
内漏損傷瘀血。
婦人乳難。
血崩。
馬蹄丸。
白馬蹄禹餘糧各四兩。
龍骨三兩。
烏賊魚骨白僵蠶赤石脂各二兩。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十丸。
不效。
加至三十丸。
空腹溫酒下。
治白漏不絕。
馬亦有寶。
不易得。
真者主治驚痫。
邪氣。
反胃。
獸部 驢 阿膠。
阿井久涸。
今能用純黑驢皮。
以名泉熬膏。
已為上品。
主治。
清肺。
養肝。
滋腎補血。
利大小腸。
治癱瘓。
偏風一切風痛。
虛勞羸瘦。
肺痿吐膿。
咳嗽喘急。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