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關燈
黃芩生栀子(研)連翹石膏()柴胡陳皮青皮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水二鐘煎至八分。

    食遠服。

    治外吹乳寒熱已退而腫 果部 枇杷葉 主治瀉肺。

    和胃。

    清熱。

    消痰。

    嘔逆。

    熱咳。

    腳氣。

    婦人産後口幹。

    枇杷清肺飲。

     枇杷葉(蜜炙)黃連黃柏各一錢。

    人參生草各三分。

    桑白皮二錢。

    水煎食遠服。

    治肺風粉刺。

     枇杷膏。

    枇杷葉五十六片。

    大梨二個。

    白蜜半鐘。

    (先熬滴水成珠。

    大便秘者多加。

    溏者以白糖代。

    )大棗八兩。

    建蓮肉四兩。

    先将枇杷葉在砂鍋内熬出濃湯。

    瀝去滓。

    再入他品。

    熬至蓮融爛為度。

    瓷瓶收貯。

    随意溫食。

    治虛勞損傷。

    吐血咳嗽體瘦發燒。

    四肢酸軟。

    及一切弱證。

    如不咳者。

    去枇杷葉。

    咳而多痰者。

    加川貝一兩。

    研末調入。

    吐血用藕節二十一個。

    搗汁同煎。

    枇杷葉散。

    枇杷葉(炙)陳皮(焙)丁香濃樸(姜汁塗焙)各五錢。

    白茅根麥冬幹木瓜炙草各一兩。

    香薷七錢五分。

    為末。

    每服二錢。

    水一盞。

    加生姜三片。

    煎至七分服。

    治中暑伏熱。

    煩渴引飲嘔哕惡心。

    頭目昏眩。

    又方。

    枇杷葉(炙)半夏白茯苓前胡人參大腹皮白術濃樸各一兩。

    青皮草豆蔻各五錢。

    咀。

    每服四錢。

    水一鐘。

    加老生姜五厘。

    煎至六分服。

     治痰逆不思飲食。

    枇杷葉湯。

    枇杷葉蘇子貝母桑葉天花粉沙參百合薄荷射幹前胡。

    水煎服。

     治龜胸。

    枇杷葉露清肺。

    和胃。

    降火。

    消痰。

    止嗽。

    嘔逆。

    口渴。

     果部 銀杏 仁主治溫肺。

    益氣定喘咳。

    縮小便。

    止白濁。

    生者降痰。

    消毒。

    殺蟲。

    及癬疥疳陰虱。

    鴨掌散。

    銀杏五個。

    麻黃二錢半。

    炙草二錢。

    水一鐘煎至八分。

    臨卧服。

    治哮喘痰嗽。

     又方。

    銀杏二十一個(炒黃)。

    麻黃三錢。

    蘇子二錢。

    款冬花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

     杏仁黃芩(微炒)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水三鐘煎至二鐘。

    随時分作二服。

    治哮喘神效。

     果部 胡桃 仁主治。

    益氣養血。

    助腎。

    強陰潤燥通命門。

    和血脈。

    治虛寒。

    咳嗽。

    腰腳重痛痿症。

     為固補之品。

    胡桃丸。

    胡桃仁四兩搗膏。

    入破故紙杜仲萆等末各四兩。

    杵勻丸梧子大。

     空腹溫酒下五十丸。

    益血補髓。

    強筋。

    壯骨。

    又方。

    胡桃肉白茯苓各四兩。

    附子一枚(切片)。

    姜汁蛤粉同焙為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米飲下。

    治房勞。

    及服丹石。

    或失志傷腎。

    緻口幹精自溢出。

    或小便赤黃。

    大便燥實。

    或小便大利而不甚渴。

     果部 荔枝核 主治。

    心痛。

    胃脘痛。

    脾痛。

    小腸疝氣痛。

    婦人血氣刺痛。

    荔核散。

    荔枝核十四枚。

    (燒灰存性)八角茴香(炒)沉香木香青鹽食鹽各一錢。

    川楝子肉小茴香各二錢。

    研末。

    每服三錢。

     空腹熱酒調下。

    治疝氣陰核腫痛甚。

     果部 龍眼 肉補脾胃。

    增血氣。

    核治腦漏(燒煙熏)腋下狐臭。

    (同胡椒研汗出時擦)小腸疝氣。

     (同荔核大茴炒研末。

    酒調服。

    外用生姜搗敷腎上。

    即消。

    )小便不通。

    (去黑殼打碎煎服。

    如通後欲脫者。

    以肉煎湯飲之)療一切瘡疥。

    (存性。

    研麻油調塗。

    )刀斧傷出血。

    (存性研摻。

    )怔忡心悸。

    (連肉慢火煎至核爛服。

    每次四五十枚。

    ) 果部 橄榄 實主治。

    清肺。

    開胃。

    下氣。

    除熱。

    解酒。

    生液。

    治咽喉痛(搗汁飲)解河豚魚鼈毒。

    核主治。

    腸風下血(燒存性研米飲下。

    )手足凍瘡。

    (燒存性研末。

    加輕粉油調塗。

    )西藏青黑。

     主治。

    消咽喉腫痛。

    牙痛每以一二枚噙口中。

    細細含爛嚼下。

     果部 槟榔 主治。

    健脾。

    消谷。

    逐水。

    除痰。

    破堅。

    去滞。

    宣利五髒六腑。

    治水腫心痛殺三蟲。

    除一切風。

    下一切氣。

    瀉痢後重。

    大小便氣秘。

    痰氣喘急禦瘴疠。

    槟榔丸。

    槟榔一兩。

    三棱(燎去毛切醋炒)雷丸莪術(醋炒)青皮(麸炒)陳皮幹漆(炒煙盡)麥曲(炒)神曲(炒黃)山楂肉各五錢。

    鶴虱(略炒)木香(不見火)炙甘草胡黃連各三錢。

    蕪荑二錢五分。

    高良姜(陳壁土炒)二錢。

    砂仁一錢。

    研末醋糊丸綠豆大。

    每服三五十丸。

    空腹姜湯下。

    治疳病積氣成塊腹大有蟲。

     又方。

    槟榔三錢。

    木香人參各二兩。

    陳皮五錢。

    甘草一錢。

    研末。

    蒸餅為丸。

    每服二三十丸。

     食前湯下。

    消宿食。

    破滞氣。

    又方。

    槟榔赤苓紫蘇葉大麻仁郁李仁各一兩。

    大黃(煨)二兩。

     木香桂心各五錢。

    澤瀉枳殼木通羚羊角(屑)各七錢五分。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

     食前湯下。

    治腳氣發時。

    二便秘腹悶。

    膀胱裡急。

    四肢煩疼。

    以利為度。

    又方。

    槟榔枳殼各二兩。

    木瓜一兩五錢。

    木香一兩。

    大黃四兩。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空腹湯下。

     治腎氣遊風紅腫疼痛。

    槟榔神芎丸。

    槟榔大黃黃芩各二兩。

    牽牛滑石各四兩。

    研末水丸梧子大。

    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

    治濕痰。

    槟榔益氣湯。

    槟榔(多用)人參白術當歸黃陳皮升麻甘草柴胡枳殼。

    加生姜。

    水煎服。

    治關格勞後氣虛不運。

    槟榔散。

    槟榔枳殼各等分。

    研末。

    黃連湯調下。

    治傷寒陰症下後虛痞。

    又方。

    槟榔木香茴香各五錢。

    咀。

    每服五錢。

     水煎。

    加童便一盞。

    姜汁數匙。

    溫服。

    治腳氣沖心。

    煩悶不識人。

    又方。

    槟榔當歸木香各五錢。

    母丁香桂心各二錢五分。

    龍腦(細研)一錢。

    豬苓一兩。

    研末。

    每服一錢。

    生姜蔥湯調下。

    治冷淋腹脅脹滿。

    小腸急痛。

    又方。

    槟榔前胡川芎青皮各七錢五分。

    芍藥桂心大黃桔梗木香枳殼各五錢。

    甘草二錢五分。

    咀。

    每服四錢。

    加生姜三片。

    水煎溫服。

    治婦人脾胃虛冷。

    心腹脹滿。

    不欲飲食。

    又方。

    槟榔前胡赤苓牛蒡子(炒)各一兩。

    人參枳殼(麸炒)沉香防風各五錢。

    炙草二錢五分。

    锉碎。

    每服四錢。

    水一盞。

    加生姜五厘。

    空腹及晚食前服。

     治氣毒瘰心腸壅悶不下飲食。

    又方。

    槟榔(锉炒)澤瀉(酒浸)瞿麥甜葶苈(隔紙炒)防己本陳皮(炒)郁李仁(同陳皮炒)滑石各五錢。

    芫花(醋拌炒黃)木香各一兩。

    幹漆(炒煙盡)一錢二分五厘。

    研末。

    每服二錢。

    溫酒調下。

    日三次。

    治風氣稽留下部。

    結成牝痔。

    生瘡下血腫痛。

    又方。

    槟榔木香人參黃連炙草各等分。

    研末。

    每服一錢。

    熟湯調下。

    治腎疳宣露。

    小者減半。

    槟蘇散。

    槟榔紫蘇葉香附陳皮木瓜羌活牛膝各一錢。

    蒼術二錢。

    甘草三分。

    加生姜三片。

    蔥白二莖。

    水煎服。

    治風濕腳氣腫痛拘攣。

    雞鳴散。

    槟榔七枚。

    陳皮(去白)木瓜各一兩。

    吳茱萸紫蘇葉各三錢。

    桔梗(去蘆)生姜各五錢。

    水三大碗。

    緩火煎至一碗半。

    傾出。

     再入水二碗。

    煎至一小碗。

    和入前藥。

    置床頭。

    五更時分三五次冷服。

    冬日微溫服。

    後用幹物壓下。

    如服不盡。

    留次日漸漸服之。

    至天明大盒飯下黑糞水。

    早飯時痛止腫消。

    治腳氣疼痛。

    風濕流注足粗腫。

     果部 大腹皮 主治。

    下一切氣。

    通大小腸。

    健脾開胃。

    消水氣浮腫。

    腳氣壅逆痞滿。

    痰滞。

    中焦蠱毒。

     婦人胎氣惡阻脹悶。

    大腹皮散。

    大腹皮桑白皮赤苓郁李仁槟榔枳殼(麸炒)紫蘇莖葉各一兩。

     防風木香羌活各五錢。

    木通羚羊角屑各七錢五分。

    咀。

    每服八錢。

    加生姜五片。

    水煎服。

     治腳氣風毒。

    頭面腳膝浮腫。

    心腹痞悶。

    又方。

    大腹皮桑白皮木通羌活赤芍荊芥獨活青皮幹木瓜各一兩。

    枳殼(麸炒)紫蘇葉各二兩。

    咀。

    每服八錢。

    加生姜五片。

    蔥白七寸。

    水煎服。

    治婦人風毒腳氣。

    肢節煩痛。

    心神昏迷。

    大腹皮湯。

    大腹皮槟榔三棱莪術各五錢。

    蒼術枳殼各二兩。

    甘草三錢。

    锉散。

    每服三錢。

    加生姜皮蘿蔔子椒目水煎服。

    治小兒瘧後熱退。

     變成浮腫。

    外腎腫大。

    飲食不進。

    大腹皮飲。

    大腹皮防己木通桑白皮濃樸栝蒌黃陳皮枳殼大黃(蒸)各一錢。

    青皮一錢五分。

    五味子五分。

    水二鐘煎至一鐘入酒半盞。

    再煎一二沸。

    去滓食前服。

    治婦人血癖單腹痛。

     果部 枳 殼主治。

    散結。

    逐滞。

    除風。

    下氣。

    消痰。

    化食。

    健脾。

    開胃通關節。

    治霍亂。

    嘔逆反胃兩脅虛脹。

    心腹氣結。

    癖。

    腸風。

    瀉痢。

    淋閉。

    痔腫。

    裡急後重。

    婦人産後腸出。

    實主治。

    破結。

    行痰。

    逐水。

    消食。

    散敗血。

    利五髒。

    傷寒結胸。

    上氣喘咳。

    風癢。

    胸痹卒痛。

    奔豚氣痛。

    心下急痞胸脅脹痛。

    痰癖腎冷。

    陰痿。

    溏洩。

    瀉痢。

    脫肛。

    婦人陰腫。

    枳殼丸。

    枳殼(炒)皂角(去皮弦子炙)大黃羌活木香橘紅桑白皮白芷各等分。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

    空腹米湯下。

    治腸胃氣壅風盛。

    大便秘實。

    又方。

    枳殼(麸炒)四兩。

    苦參八兩。

    研末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食後溫酒下。

    治一切風熱瘡疥。

    又方。

    枳殼(麸炒)牽牛(炒取頭末)木香青皮各一兩。

    甘草大黃各五錢。

    研末用皂角長一尺許者三挺。

    約三兩。

    炮焦杵碎。

    好酒煎軟。

    取汁熬膏稠粘和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食後蔥茶湯下。

    日二次。

    治瘡疽癰腫瘰。

    枳術丸。

    枳實(麸炒)一兩。

    白術(土炒)二兩。

    研末荷葉煨陳米飯和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至八九十丸。

    空腹下。

    治脾胃呆滞。

    枳實導滞丸。

    枳實(麸炒)五錢。

    白術(土炒)黃芩(酒炒)茯苓黃連(姜汁炒)各三錢。

    澤瀉(炒)二錢。

    神曲(炒)五錢。

    大黃(煨)一兩。

     研末。

    神曲煎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錢。

    食遠服。

    治脾胃困滞。

    不得運化。

    胸悶腹痛。

    積滞洩瀉。

    枳殼散。

    枳殼三棱陳皮益智仁莪術槟榔肉桂各一兩。

    幹姜濃樸甘草青皮肉豆蔻木香各五錢。

    咀。

    每服三錢。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治五種積氣。

    三焦痞塞。

    胸膈滿悶。

    嘔吐涎痰。

     口苦吞酸。

    常服順氣寬中。

    除癖。

    消積聚。

    又方。

    枳殼(麸炒)四兩。

    白蒺藜五合。

    苦參蔓荊子各一兩。

    研末。

    每服三錢。

    溫酒調下。

    治痂疥瘙癢麻痹。

    枳連導滞湯。

    枳殼(麸炒)黃連山栀仁(炒)各六分。

    赤芍前胡連翹各四分。

    三棱莪術(均醋炒)槟榔甘草各三分。

    水煎空腹服。

    治熱痛。

    大便秘者。

    加大黃(酒炒)一錢二分。

    枳殼湯。

    枳殼(炒)黃芩(酒炒)各五錢。

     白術一兩。

    研末。

    每服五七錢。

    水煎服。

    治胎漏下血。

    及妊娠體肥。

    腹滿身重。

    胞氣不運。

     又方。

    枳殼桔梗各二兩。

    黃芩一兩五錢。

    研末。

    每早取二兩五錢。

    水三鐘煎至一鐘。

    分三服。

    三日服完。

    再服半夏湯。

    半夏姜制切片。

    每服三錢五分。

    加生姜五片。

    水煎食後日三服。

     三日後再服枳實丸。

    以痰盡為度。

    治積痰。

    枳殼煎。

    枳殼(麸炒)四兩。

    細辛川芎桔梗防風各二兩。

    葛根一兩五錢。

    甘草一兩。

    研末。

    每服四錢。

    加生姜大棗。

    水煎空腹服。

    治七情傷肝。

    氣郁脅痛。

    筋脈緊急。

    腰腳重滞。

    四肢不舉。

    漸至脊膂攣急。

    枳殼瘦胎散。

    枳殼五兩。

    甘草一兩。

    香附一兩五錢。

    研末。

    每服二錢。

    熟湯調下。

    治孕婦八九月胎氣壅滿。

    服之滑胎易産。

    枳實湯。

    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水五升煎取三升。

    分溫三服。

    治心下硬大如盤。

     邊旋如杯水飲所作。

    及産後浮腫。

    枳芎散。

    枳實川芎各五錢。

    炙草二錢。

    研末。

    每服二錢。

     食後姜棗湯或溫酒調下。

    治左脅刺痛難忍。

    枳芍散。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

     研末。

    服方寸匕。

    日三次。

    大麥粥調下。

    治産後腹痛煩滿不得卧。

    并治癰膿。

    枳實栀豉湯。

     枳實(炙)三枚。

    栀子(熬黑)十四枚。

    香豉一升。

    水四升煎枳栀取二升。

    下豉更煎二三沸。

     去滓分溫再服。

    覆令微汗。

    治大病瘥後勞複食複。

    有宿食。

    加大黃。

    枳實理中丸。

    枳實(麸炒)十六片。

    茯苓人參白術幹姜(炮)炙草各一兩。

    研末。

    蜜丸龍眼大。

    每服一丸。

    熟湯化下。

    治胃虛挾食。

    及傷寒結胸本虛不能攻。

    諸吐利後胸痞欲絕。

    心胸高起急痛。

    手不可近。

    口渴加栝蒌根一兩。

    自汗及下利加牡蛎二兩。

    胸中悶加半夏濃樸附子。

    枳實散。

    枳實一兩。

    白芍(炒)雀腦芎人參各五錢。

    研末。

    每服二錢。

    食前姜棗湯或溫酒調下。

    治脅痛。

    又方。

    枳實(麸炒)桂心細辛桔梗各七錢五分。

    青皮一兩。

    咀。

    每服三錢。

    加生姜水煎服。

    治心痹。

    又方。

    枳實(麸炒)赤苓前胡陳皮各一兩。

    木香五錢。

    咀。

    每服五錢。

    加生姜水煎。

     食前服。

    治胸痹。

    又方。

    枳實(麸炒)木香槟榔赤苓五味子甜葶苈(隔紙炒紫)诃黎勒炙草各五錢。

    杏仁(炒黃)一兩。

    咀。

    每服三錢加生姜。

    水煎服。

    治息贲腹脅脹硬。

    咳嗽見血。

     痰粘不利。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锉)四兩。

    薤白五合。

    桂枝一兩。

    濃樸四兩。

    栝蒌實一枚。

     水五升。

    先煎枳樸取二升。

    去滓納諸藥。

    再煎數沸。

    分溫三服。

    治胸痹心中痞氣。

    留結在胸。

    胸滿脅下逆搶心。

    枳實槟榔丸。

    生枳實槟榔黃連黃柏黃芩當歸木香阿膠(灰炒)各五錢。

     研末水丸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

    米飲下。

    治症瘕。

    癖塊似孕。

    能安胎調經通和血氣。

    失笑丸。

    枳實黃連各五錢。

    白術人參半夏曲各三錢。

    濃樸(炙)四錢。

    幹姜炙草白茯苓麥芽各二錢。

     研末。

    湯浸蒸餅糊丸梧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

    治心下痞。

    惡食懶倦。

     果部 川椒 胡椒花椒(凡用川椒花椒。

    并微炒使汗出。

    乘熱入竹筒中。

    以梗搗去裡面黃殼。

    取紅用)主治。

    逐寒。

    破冷。

    下氣。

    溫中。

    暖胃。

    開胸。

    發汗。

    消食。

    逐邪氣。

    治咳逆。

    症結。

     天行時氣。

    通三焦。

    止洩瀉。

    三種功用略同。

    川椒湯。

    川椒一合。

    芍藥半夏當歸桂心人參炙草茯苓各二兩。

    生姜汁五合。

    蜜一升。

    水九升。

    煎椒令沸。

    下諸藥。

    煎取三升五合。

    去滓下姜汁及蜜。

    更煎取二升。

    服五合至六合。

    治産後大寒心痛。

    禁勿冷食。

    川椒丸。

    川椒一兩。

    (炒香熟為度)肉豆蔻五錢。

    研末。

    粳米丸黍粒大。

    每服十丸。

    治小兒夏傷濕冷入腸胃。

     洩瀉不止。

    量兒大小加減。

    胡椒理中丸。

    胡椒款冬花炙草荜茇高良姜細辛陳皮幹姜各四兩。

     白術五兩。

    研末。

    蜜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加至五十丸。

    日二次。

    治肺胃虛寒。

    咳嗽喘急。

     逆氣虛痞。

    胸膈噎悶。

    脅腹滿痛。

    吐嘔痰水。

    不能飲食。

    胡椒湯。

    胡椒四十九粒。

    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