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 抱一與得一

關燈
老聖曰:“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又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一也。”《莊子》曰:“通于一而萬事畢。”《抱樸子》曰:“道于一起,其貴無偶。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兇。保之則遐祚罔極,失之則形凋氣窮。”老子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之謂也。

    故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思一至饑,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一能成陰生陽,推步寒暑。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白真人曰:“此乃真一之炁,萬象之先,太虛太無,太空太元。杳杳冥冥,非尺寸之所可量。浩浩蕩蕩,非涯岸之所可測。其大無外,其小無内,大包天地,小入毫芒。上複無色,下複無淵。一物圓成,千古顯露。不可得而名者,聖人以心契之,不獲已而名之曰道。”又曰:“能專氣緻柔,含光默默。養正持盈,守雌抱一。一心不動,萬緣俱寂。丹經萬卷,不如守一。守得其一,萬法歸一。得其一則後天而死,失其一則與物俱腐。築之以一為基,采之以一為藥,煉之以一為火,結之以一為丹,養之以一為聖胎,運之以一為抽添,持之以一為固濟,澄之以一為沐浴。”

    玄靜曰:所謂一者,即妙有之炁,稱之為先天祖炁,又稱真乙之炁。言炁者,以流行言。言神者,以靈妙言。言精者,以凝聚言。實一物也。玄宗得一以成真,儒宗得一以參化,禅宗得一以明心。故三教皆貴乎得一。既得之後,如雞抱卵,如龍養珠以守之,稱為抱一,即十月養胎之功也。得一者,結丹之效也。得者于安中得之,抱者于定中抱之。身心大定,效驗自呈。白真人曰:“虛無自然,無中生有,萬物一物,一貴乎守。回風混合,終日如酒。大夢得醒,雷轟電走。雲收雨散,天長地久。”又曰:“如龍養珠心不忘,如雞抱卵氣不絕,又似寒蟬吸曉風,有如老蚌含秋月。”抱一之妙,至紫清真人,可謂言之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