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睡最适
關燈
小
中
大
禅師在僧堂睡,黃檗入堂,以柱杖打闆頭一下,濟舉頭見是檗,卻又睡。
檗打闆頭一下,卻往上間,見首座坐禅,乃曰:“下間後生卻坐禅,汝在這裡妄想作麼?”首痤曰:“這老漢作甚麼?”檗又打闆頭一下,便出堂。
雪峰與岩頭至沣州鳌山阻雪。
頭每日隻是打睡,峰一向坐禅。
一日峰喚曰:“師兄,師兄,且起來。
”頭曰:“作甚麼?”峰曰:“今生不着便,共文邃個漢行腳,到處被他帶累。
今日到此,隻管打睡?”頭喝曰:“睡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裡地,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
”峰自點胸曰:“我這裡不穩在,不敢自謾。
”頭曰:“我将謂你他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播揚大教,猶作這個語話。
”峰曰:“我實未穩在。
”頭曰:“你若實如此,據你見處,一一道來,是處與你證明,不是處與你劃卻。
”峰曰:“我初到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
”頭曰:“此去三十年,切忌舉着。
”又見洞山《過水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頭曰:“若與麼?自救也未徹在。
”又曰:“後問德山,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
”頭喝曰:“你不問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峰曰:“他後如何即是?”頭曰:“他後若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将來與我蓋天蓋地去。
”峰于言下大悟,便作禮起,連聲叫曰:“師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噫,若臨濟、岩頭,可謂所作已辦,得如來“涅盤卧”矣。
王陽明詩曰:“人間白日醒猶睡,老子山中睡自醒。
睡醒二非還二是,溪雲漠漠水泠泠。
” 附:陳抟贈金勵君睡詩 常人無所量,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濃。
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裡近為藥,壺中别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 陳希夷老祖睡訣,一名蟄龍法 龍歸元海,陽潛于陰。
人曰蟄龍,我卻蟄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
白雲高卧,世無知音。
呂祖題詞 高卧終南萬慮空,睡仙長卧白雲中。
夢魂暗入陰陽竅,呼吸潛施造化功。
真訣誰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學癡聾。
華山處士留眠法,今與倡明醒衆公。
張三豐《蟄龍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
三光沉淪性兒圓。
氣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莫散亂,須安恬,溫養得汞性兒圓,等待他鉛花兒現。
無走失,有防閑,真火候,運中間。
行七返,不艱難,煉九還,何嗟歎,靜觀龍虎戰場戰,暗把陰陽颠倒颠。
人言我是朦胧漢,我卻眠兮眠未眠。
學就了真卧禅,養就了真胎元,卧龍一起便升天。
此蟄法,是誰傳?曲肱而枕自尼山,樂在其中無人谙。
五龍飛躍出深潭。
天将此法傳圖南,圖南一脈誰能繼,邋遢道人張豐仙。
張三豐《漁父詞》 蟄法無聲且有聲,聲聲說與内心聽,神默默,炁冥冥,蟄龍雖睡睡還醒。
張三豐《蟄龍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訣傳世,世所傳者皆僞書也。
《随》之象辭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處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
以神入氣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頭眠哉!讀三十二字,蓋使人豁然大悟。
呂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糾謬之心也。
張全一跋,時寓終南山。
附:汪師函緻天津孟養吾君 啟者,今錄奉陳希夷睡訣一章,系呂張二祖師傳出。
足下可細心參悟。
總之,不越心息相依四字之外。
夫丹道有行住坐卧四訣,惟獨睡訣最簡易。
何以知其簡易?蓋學道最怕是着在色身,若一着色身,即是後天濁物,非先天清真之真陰真陽也。
當睡之時,必要身心兩靜。
訣曰:“身不動而心自安,心不動而神自守”是也。
片晌之間,再做心息相依,一到睡着,亦是自然而然入于無人無我、忘物忘形的景境。
《莊子》雲:“逍遙于無何有之鄉”是也。
務要明白隻要是心息相依睡着,一到睡熟之時,則心息亦自然相依也。
切不可有心去安排,前信所謂“順自然,非聽自然”也。
若有心去安排,即不是“順自然”之旨也。
不論時刻,如有空閑,便去下功。
若色身有一毫陽舉,即速向外心息相依;若色身有一毫酥軟,即速向身外心息相依;若色身有一毫氣調動,一毫麻木,即速向身外心息相依。
務要知色身是個賊,學道者切不可認賊為子也。
必要做到呼吸斷絕,泰然大定,不由我作主。
紫陽雲“饒他為主我為賓”是也。
若能定得二點鐘時候,即離童真不遠矣。
如做睡訣,務要少食多餐。
汪濩啟五年三月四日
檗打闆頭一下,卻往上間,見首座坐禅,乃曰:“下間後生卻坐禅,汝在這裡妄想作麼?”首痤曰:“這老漢作甚麼?”檗又打闆頭一下,便出堂。
雪峰與岩頭至沣州鳌山阻雪。
頭每日隻是打睡,峰一向坐禅。
一日峰喚曰:“師兄,師兄,且起來。
”頭曰:“作甚麼?”峰曰:“今生不着便,共文邃個漢行腳,到處被他帶累。
今日到此,隻管打睡?”頭喝曰:“睡眠去!每日床上坐,恰似七村裡地,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
”峰自點胸曰:“我這裡不穩在,不敢自謾。
”頭曰:“我将謂你他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庵,播揚大教,猶作這個語話。
”峰曰:“我實未穩在。
”頭曰:“你若實如此,據你見處,一一道來,是處與你證明,不是處與你劃卻。
”峰曰:“我初到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
”頭曰:“此去三十年,切忌舉着。
”又見洞山《過水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頭曰:“若與麼?自救也未徹在。
”又曰:“後問德山,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
”頭喝曰:“你不問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
”峰曰:“他後如何即是?”頭曰:“他後若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将來與我蓋天蓋地去。
”峰于言下大悟,便作禮起,連聲叫曰:“師兄,今日始是鳌山成道。
”噫,若臨濟、岩頭,可謂所作已辦,得如來“涅盤卧”矣。
王陽明詩曰:“人間白日醒猶睡,老子山中睡自醒。
睡醒二非還二是,溪雲漠漠水泠泠。
” 附:陳抟贈金勵君睡詩 常人無所量,惟睡乃為重。
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濃。
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裡近為藥,壺中别有天。
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 陳希夷老祖睡訣,一名蟄龍法 龍歸元海,陽潛于陰。
人曰蟄龍,我卻蟄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
白雲高卧,世無知音。
呂祖題詞 高卧終南萬慮空,睡仙長卧白雲中。
夢魂暗入陰陽竅,呼吸潛施造化功。
真訣誰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學癡聾。
華山處士留眠法,今與倡明醒衆公。
張三豐《蟄龍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
三光沉淪性兒圓。
氣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莫散亂,須安恬,溫養得汞性兒圓,等待他鉛花兒現。
無走失,有防閑,真火候,運中間。
行七返,不艱難,煉九還,何嗟歎,靜觀龍虎戰場戰,暗把陰陽颠倒颠。
人言我是朦胧漢,我卻眠兮眠未眠。
學就了真卧禅,養就了真胎元,卧龍一起便升天。
此蟄法,是誰傳?曲肱而枕自尼山,樂在其中無人谙。
五龍飛躍出深潭。
天将此法傳圖南,圖南一脈誰能繼,邋遢道人張豐仙。
張三豐《漁父詞》 蟄法無聲且有聲,聲聲說與内心聽,神默默,炁冥冥,蟄龍雖睡睡還醒。
張三豐《蟄龍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訣傳世,世所傳者皆僞書也。
《随》之象辭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處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
以神入氣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頭眠哉!讀三十二字,蓋使人豁然大悟。
呂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糾謬之心也。
張全一跋,時寓終南山。
附:汪師函緻天津孟養吾君 啟者,今錄奉陳希夷睡訣一章,系呂張二祖師傳出。
足下可細心參悟。
總之,不越心息相依四字之外。
夫丹道有行住坐卧四訣,惟獨睡訣最簡易。
何以知其簡易?蓋學道最怕是着在色身,若一着色身,即是後天濁物,非先天清真之真陰真陽也。
當睡之時,必要身心兩靜。
訣曰:“身不動而心自安,心不動而神自守”是也。
片晌之間,再做心息相依,一到睡着,亦是自然而然入于無人無我、忘物忘形的景境。
《莊子》雲:“逍遙于無何有之鄉”是也。
務要明白隻要是心息相依睡着,一到睡熟之時,則心息亦自然相依也。
切不可有心去安排,前信所謂“順自然,非聽自然”也。
若有心去安排,即不是“順自然”之旨也。
不論時刻,如有空閑,便去下功。
若色身有一毫陽舉,即速向外心息相依;若色身有一毫酥軟,即速向身外心息相依;若色身有一毫氣調動,一毫麻木,即速向身外心息相依。
務要知色身是個賊,學道者切不可認賊為子也。
必要做到呼吸斷絕,泰然大定,不由我作主。
紫陽雲“饒他為主我為賓”是也。
若能定得二點鐘時候,即離童真不遠矣。
如做睡訣,務要少食多餐。
汪濩啟五年三月四日